本發明涉及橡膠輸送帶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橡膠輸送帶生產用壓力可調的牽引機。
背景技術:
在橡膠輸送帶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牽引機輸送帶進行牽引。牽引機的基本結構包括機架,機架設有上牽引輥、下牽引輥和牽引輥驅動電機。現有的牽引機的兩根牽引輥都是位置不可調地通過軸承連接在機架上的,因此使用時不能夠更據需要調整牽引輥對輸送帶產生的壓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使用時作用于被牽引的輸送帶的壓力可調且壓力的大小能夠直觀地獲知的橡膠輸送帶生產用壓力可調的牽引機,以解決現有的牽引機的牽引輥對被牽引的輸送帶的壓力不可調的問題。
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橡膠輸送帶生產用壓力可調的牽引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設有上牽引輥、下牽引輥和牽引輥驅動電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力傳感器和顯示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壓力的顯示器,所述下牽引輥同所述牽引輥驅動電機連接在一起,所述上牽引輥位于所述下牽引輥的上方,所述上牽引輥通過升降座可升降地連接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機架還設有驅動所述升降座升降的升降座驅動機構,所述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上牽引輥使用時對被牽引輥牽引的輸送帶所產生的壓力。使用時通過升降座驅動機構驅動升降座升降,升降座升降時驅動上牽引輥相應于下牽引輥開合而使得牽引輥對被牽引的壓力產生改變而實現壓力的調整。設置壓力傳感器和顯示器,能夠直觀的獲知壓力的大小,以便快速準確地將壓力調整到需要的值。
作為優選,所述升降座驅動機構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絲桿、驅動絲桿升降的螺紋套和驅動螺紋套轉動的升降電機,所述螺紋套通過套座同所述機架連接在一起。通過螺紋套的轉動驅動絲桿轉動并升降。機構簡單。還可以按照需要設計手柄進入人工驅動來進行升降。
作為優選,所述升降座包括軸承座和懸掛座,所述上牽引輥的軸端通過軸承支撐在所述軸承座上,所述軸承座連接有上端穿過懸掛座后同懸掛螺母連接在一起的懸掛桿懸掛在懸掛座的下方,所述軸承座和懸掛座之間設有連接彈簧。能夠實現將上牽引輥有現有的同機架的剛性連接轉換為柔性連接,從而能夠降低振動和防止大的異物進入牽引輥之間而損壞設備。
本發明還包括顯示牽引輥驅動電機是否有電的電源顯示機構,所述電源顯示機構包括設置在機架操作側的投影板和設置在機架驅動側且朝向投影板照射的光源,所述光源為激光二極管。能夠方便地從操作側獲知電機是否有電。如果投影板上有光源照射來的光則表示電機有電。
本發明還包括散熱器和加熱結構,所述光源為綠光激光二極管,所述加熱結構包括導熱基板和設置在導熱基板上的貼片電阻,所述散熱器設有連通在一起的光源安裝孔和加熱結構安裝孔,所述導熱基板安裝在所述加熱結構安裝孔內,所述導熱基板一體成型有穿設在所述光源安裝孔內的導熱套,所述光源連接在所述導熱套內,溫度為25℃以上時、所述導熱套同所述光源安裝孔抵接在一起,所述散熱器的線性膨脹系數小于所述導熱套的線性膨脹系數。綠色激光二極管對環境溫度的要求特別高,當環境溫度低于25℃時其亮度降低,高于30℃時亮度同樣降低,因此綠色激光二極管使用時既要考慮到散熱又要考慮到加熱,如果在產品上不設計加熱結構對激光二極管加熱是無法工作的,目前對激光二極管的加熱方式有兩種,一種為在光源上纏繞加熱帶然后將光源安裝到散熱器上的方式進行加熱,該加熱方式當需要進行散熱時會導致光源散熱不良,所以嚴重不適于激光二極管的加熱;另一種為將一個功率電阻放置在激光二極管的散熱器表面上對散熱器進行加熱,然后通過散熱器將熱量傳遞給光源,由于散熱器表面的散熱其熱傳遞給激光管、在低溫環境中的起動時長(即將光源加熱到25℃以上進行正常發光的時長)最少也要30分鐘以上,也即加熱效率低。本技術方案將原來的功率電阻替換成貼片電阻貼在導熱板上,讓電阻的熱量傳送給導熱板,也就是導熱板充當了電阻的散熱器,導熱板同光源導熱性連接在一起,從而使得產生的熱量能夠快速傳遞給光源,與現有的第二種方式比激光二級管溫度由-25℃加熱到正常發光即25℃時長只有5~10分鐘(現有的為30分鐘也上)。同時當不加熱時,導熱板的存在對光源的散熱效果的影響小。當溫度低于25℃時需要對光源進行加熱,此時在冷縮作用下光源安裝孔同導熱套之間形成間隙配合,能夠有效地防止光源的熱量進一步地流失而起到提高加熱效率的作用。溫度上升時,在熱脹作用小光源安裝孔同導熱套之間形成緊配合又能夠進行良好的導熱,使得散熱效果又能夠高。既能夠自動實現加熱時光源同散熱器之間的導熱效果下降、散熱時提高。
作為優選,所述導熱套的一端和散熱器的一端都密封抵接在密封板上,所述導熱套的另一端和散熱器的另一端通過環形儲液囊密封連接在一起,所述導熱套、密封板、散熱器和環形儲液囊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同環形儲液囊連通且在重力或環形儲液囊的彈性收縮作用下環形儲液囊內的絕熱液體可以流到密封腔內。由于當低于25℃時冷縮作用會導致導熱套和光源安裝孔之間產生間隙而降低導熱套和散熱器之間的導熱效果而起到提高加熱效果的作用,此時絕熱液體填充到該間隙內起到進一步提高絕熱效果使得加熱效果更好。當溫度高于25℃或30℃而需要散熱時,在熱脹作用下導熱套和光源安裝孔之間抵緊在一起、抵緊過程中將導熱套和光源安裝孔之間的絕熱液擠壓出而儲存在環形儲液囊內。能夠進一步提高加熱時的加熱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導熱基板遠離所述光源的一側同所述加熱結構安裝孔的孔壁之間斷開。加熱時的熱量能夠大部分流向光源所在處,起到提高加熱效果的作用,而對散熱時的阻礙少。
作為優選,所述貼片電阻設置在所述導熱基板遠離所述光源的一側上。能夠既保證貼片電阻的熱量傳遞給導熱板、又能夠使得貼片電阻的存在不干涉導熱板和光源之間的熱傳遞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器的表面設有散熱翅,所述加熱結構安裝孔位于所述光源安裝孔靠近所述散熱翅的一側。如果光源安裝孔位于加熱結構安裝孔和散熱翅之間,則加熱時熱量容易被散熱翅流失。進行散熱上散熱翅的設置提高了散熱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翅至少有兩片,所有的所述散熱翅的自由端位于同一圓柱面上。散熱效果好。
作為優選,所述散熱器設有沿光源安裝孔深度方向延伸的散熱器安裝孔,所述散熱器安裝孔的孔壁設有槽口。安裝本發明時,既能夠通過螺栓穿過散熱器安裝孔后同安裝本發明的部件(以下稱為支撐部件)固定在一起進行連接,也可以通過支撐部件上的連接銷插接在散熱器安裝孔內通過散熱器安裝孔的彈性變形的加緊作用進行固定。安裝時的方便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光源安裝孔同加熱結構安裝孔連通部分的開口寬度為光源安裝孔的周長的四分之一以下。能夠使得加熱結構的設置導致的散熱效果下降小同時加熱結構又能夠快速地進行加熱。
作為優選,所述牽引輥驅動電機設有減速器,所述減速器的輸出軸同牽引輥連接在一起,所述減速器通過安裝螺栓配合電機固定螺母同所述機架固定在一起。安裝拆卸電機時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電機固定螺母包括環形螺母本體和設置在螺母本體內周面上的內螺紋,所述螺母本體的內周面上設有沿螺母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槽,所述通槽將所述內螺紋沿螺母本體的周向斷開,所述螺母本體設有穿過所述通槽的一側側壁后螺紋連接在通槽的另一側側壁上的通槽槽寬調節螺栓。安裝拆卸電機而需要轉動螺母時,松開通槽槽寬調節螺栓到通槽處于自由狀態,然后轉動電機固定螺母。電機固定螺母轉動到位后鎖緊通槽槽寬調節螺栓而使得通槽寬度縮小,縮小的結果為使得內螺紋的更緊地抱緊在安裝螺栓的螺紋上,從而使得電機固定螺母和安裝螺栓之間不容易產生松動而導致電機同機架的連接產生松動,也即電機同機架的連接可靠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通槽有兩條。鎖緊效果要且對電機固定螺母的螺紋的破壞效果小。
作為優選,所述兩條通槽沿螺母本體的周向均勻分布。能夠有效防止電機固定螺母產生局部脆弱現象。
作為優選,所述螺母本體的外周面為圓柱面,所述螺母本體的外周面上設有助力槽。螺母本體的外周面為圓柱面,便于在電機固定螺母上實現對通槽槽寬調節螺栓的安裝。設置助力槽,驅動電機固定螺母轉動時方便。
本發明具有下述優點:能夠調整使用時牽引輥作用于被牽引的輸送帶的壓力,壓力能夠進行顯示以便直觀地獲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示意圖。
圖2為上牽引輥同機架的連接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螺母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圖5為光源進行加散熱時的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圖。
圖中:機架1、支撐座板11、牽引輥2、上牽引輥21、下牽引輥22、安裝螺栓3、牽引輥驅動電機4、減速器5、升降座6、軸承座61、懸掛座62、軸承63、懸掛螺母64、懸掛桿65、連接彈簧66、升降座驅動機構7、絲桿71、螺紋套72、升降電機73、套座74、壓力傳感器75、電機固定螺母8、螺母本體81、內螺紋82、通槽83、通槽的一側側壁831、通槽的另一側側壁832、通槽槽寬調節螺栓84、助力槽85、散熱器91、光源安裝孔911、加熱結構安裝孔912、散熱翅913、散熱翅的自由端9131、散熱器安裝孔914、槽口9141、光源92、二極管電源引入腳921、加熱結構93、導熱基板931、貼片電阻932、絕熱膠933、導熱套934、密封板94、環形儲液囊95、密封腔96、投影板97、光源安裝孔同加熱結構安裝孔連通部分的開口寬度W。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參見圖1,一種橡膠輸送帶生產用防滑型牽引機,包括機架1和牽引輥驅動電機4。
機架1設有兩根牽引輥2。兩根牽引輥2分別為下牽引輥22和上牽引輥21。上牽引輥21位于下牽引輥22的上方。上牽引輥21的兩端個通過一個升降座6可升降地連接在機架1上。升降座6同機架1滑動連接在一起。機架1還設有驅動升降座升降的升降座驅動機構7。機架1上還設有支撐座板11。
牽引輥驅動電機4設有減速器5。牽引輥驅動電機4的外殼同減速器5的外殼固定在一起。牽引輥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同減速器5的輸入軸連接在一起。減速器5的輸出軸同下牽引輥22通過聯軸器連接在一起。減速器5的外殼通過安裝螺栓3配合螺母8固定在支撐座板11上、也即安裝螺栓3的螺紋端同時穿過減速器的外殼上的安裝通孔和支撐座板上的安裝通孔后同螺母8螺紋連接在一起來進行固定減速器5到機架1上。牽引輥驅動電機4位于機架1的驅動側。
參見圖2,升降座6包括軸承座61和懸掛座62。上牽引輥21的軸端通過軸承63支撐在軸承座61上。軸承座61連接有兩根上端穿過懸掛座62后同懸掛螺母64連接在一起的懸掛桿65。軸承座61通過懸掛桿65懸掛在懸掛座62的下方。懸掛桿65上套設有所述軸承座和懸掛座之間設有連接彈簧66。連接彈簧66的兩端分別同軸承座61和懸掛座62抵接在一起。升降座驅動機構7包括絲桿71、螺紋套72和升降電機73。絲桿71沿上下方向延伸。絲桿71的下端可轉動地鉤接在懸掛座62上。絲桿71同螺紋套72螺紋連接在一起。螺紋套72可轉動地連接在套座74內。套座74同機架1固接在一起。升降電機73用于驅動螺紋套72轉動。懸掛座62上設有加測升降座6作用于上牽引輥21的壓力的壓力傳感器75。壓力傳感器75同顯示器電連接在一起,顯示器顯示壓力傳感器75檢測到的壓力。
參見圖3,電機固定螺母8包括圓環形螺母本體81和設置在螺母本體內周面上的內螺紋82。螺母本體81的內周面上設有兩條通槽83。通槽83從沿電機固定螺母8的軸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通槽83將內螺紋82沿螺母本體81的周向斷開。螺母本體81設有穿過通槽的一側側壁831后螺紋連接在通槽的另一側側壁832上的通槽槽寬調節螺栓84。兩條通槽83沿螺母本體81的周向均勻分布。螺母本體81的外周面上設有助力槽85。
參見圖1、圖2和圖3,使用時,被牽引的輸送帶從兩根牽引輥2之間通過,通過升降電機73驅動螺紋套72轉動,螺紋套72驅動絲桿71升降而驅動升降座6升降,從而實現上牽引輥21相對于下牽引輥22分合而實現對輸送帶的壓力的調整,該壓力被壓力傳感器檢測到后通過顯示器顯示出。
當需要轉動電機固定螺母8時,松開通槽槽寬調節螺栓84到通槽83處于自由狀態即每有變形的狀態,然后轉動電機固定螺母8。電機固定螺母8轉動到位后鎖緊通槽槽寬調節螺栓84而使得通槽83寬度縮小,縮小的結果為使得內螺紋82更緊地抱緊在安裝螺栓的螺紋上,從而使得電機固定螺母8和安裝螺栓之間不容易產生松動而導致刀座產生軸向移位。
實施例二,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
參見圖4,還包括電源顯示機構9。電源顯示機構9包括光源92和投影板97。光源92通過散熱器91安裝在機架1的驅動側。投影板97安裝在機架的操作側。光源92朝向投影板97照射。光源92為綠光激光二極管。當牽引輥驅動電機4有電時則光源92發光且投射到投影板97上。
參見圖5,電源顯示機構9還包括加熱結構93。
散熱器91設有連通在一起的光源安裝孔911和加熱結構安裝孔912、散熱翅913和散熱器安裝孔914。光源安裝孔911為圓孔。加熱結構安裝孔912為矩形孔。光源安裝孔911和加熱結構安裝孔912貫通,具體為光源安裝孔911所在的圓的伸入到加熱結構安裝孔912內的方式也即相交的方式貫通。光源安裝孔同加熱結構安裝孔連通部分的開口寬度W為光源安裝孔911的周長的四分之一以下。加熱結構安裝孔912位于光源安裝孔911靠近散熱翅913的一側。散熱翅913位于散熱器91的表面上。散熱翅913有17片。所有的散熱翅的自由端9131位于同一圓柱面上。散熱器安裝孔914、光源安裝孔911和加熱結構安裝孔912三者的延伸方向也即深度方向相同。散熱器安裝孔914的孔壁設有槽口9141。
光源92為圓柱形。光源92設有二極管電源引入腳921。
加熱結構93包括導熱基板931和設置在導熱基板上的貼片電阻932。導熱基板931以平置的方式通過絕熱膠933粘結在加熱結構安裝孔912內。導熱基板931遠離光源92的一側同加熱結構安裝孔912的孔壁之間斷開。貼片電阻932設置在導熱基板931遠離光源92的一側上。導熱基板931設有導熱套934。導熱基板931和導熱套934為一體成型。導熱套934穿設在光源安裝孔911內。光源92穿設并導熱性連接在導熱套934內而被懸掛在光源安裝孔911內。導熱套934的線性膨脹系數大于散熱器91的線性膨脹系數,即熱脹冷縮時導熱套產生的徑向尺寸的變化量大于光源安裝孔產生的徑向尺寸的變化量。溫度為25℃以上時、導熱套934同光源安裝孔911抵接在一起而實現光源92同光源安裝孔911的間接抵接在一起。
使用時,通過散熱器安裝孔914將散熱器固定在電機的轉軸97(轉軸97參見圖3)上。
當溫度高于25℃時,不給加熱結構93通電也即不給貼片電阻932通電,導熱套934的徑向變大量大于激光光源安裝孔911的徑向變大量,使得導熱套934同激光光源安裝孔911更加緊密地抵接在一起而進行更為良好的導熱。當溫度小于25℃時,給貼片電阻932通電,貼片電阻932產生的熱量傳遞給導熱基板931、進入傳遞給光源92實現對光源92進行加熱到溫度不低于25℃,導熱套934的徑向變縮小量大于激光光源安裝孔911的徑向縮小量,使得導熱套934同激光光源安裝孔911之間產生間隙,從而起到降低導熱套934將熱量傳遞給散熱器91的作用,使得導熱套934導熱套934傳遞來的熱量能夠更為充分地傳遞給光源92,從而起到提高加熱效果的作用。
實施例三,同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為:
參見圖6,導熱套934的一端和散熱器91的一端都密封抵接在密封板94上,即導熱套和散熱器都可以相對于密封板94滑動。導熱套934的另一端和散熱器91的另一端通過環形儲液囊95密封連接在一起。環形儲液囊95內裝有絕熱液體,絕熱液體使得環形儲液囊95處于彈性展開狀態。溫度為25℃以下時,導熱套934、密封板94、散熱器91和環形儲液囊95之間形成密封腔96。密封腔96同環形儲液囊95連通。
使用時使環形儲液囊95位于環形儲液囊95密封腔96的上方。當低于25℃時冷縮作用會導致導熱套和光源安裝孔之間產生間隙而使得密封腔96出現,此時在重力和環形儲液囊的彈性收縮作用下環形儲液囊95內的絕熱液體流到密封腔96內,起到進一步降低導熱套934傳遞給散熱器91的量,使得加熱效果進一步地提升。當溫度高于25℃或30℃而需要散熱時,在熱脹作用下導熱套和光源安裝孔之間抵緊在一起使得密封腔96消失,位于密封腔96內的絕熱液重新被擠壓回環形儲液囊95內儲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