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智能倉儲領域,更確切地說,是一種用于智能倉儲系統的料盒存取機構。
背景技術:
智能倉儲是物流過程的一個環節,智能倉儲的應用保證了貨物倉庫管理各個環節數據輸入的速度和準確性,確保企業及時準確地掌握庫存的真實數據,合理保持和控制企業庫存。通過科學的編碼,還可方便地對庫存貨物的批次、保質期等進行管理。
智能倉儲系統中用于存放物料的料盒為活動可存取結構,機械存取裝置可以將料盒從貨架取出以便于放入物料,物料放入后機械存取裝置再將料盒放回原來的貨架。目前業界普遍使用的料盒存取機構的穩定性不佳,在料盒的取放過程中容易發生故障,影響正常取放工序的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用于智能倉儲系統的料盒存取機構。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用于智能倉儲系統的料盒存取機構,包含一底座,底座上設有兩個立柱,兩個立柱間可升降地設有一框架,底座上設有一升降電機,升降電機與一第一傳動軸相連接,第一傳動軸的兩端各與一同步齒輪帶相連接,所述同步齒輪帶與框架相連接,升降電機驅動第一傳動軸和同步齒輪帶帶動框架在兩個立柱間升降,框架的中間設有一私服減速機,所述私服減速機與一第二傳動軸相連接,第二傳動軸的兩端各驅動一料盒存取器,兩個料盒存取器相互對稱,所述料盒存取器包含一內支架和一外支架,內支架和外支架與框架固定連接,內支架上設有一內主動齒輪和多個內從動齒輪,外支架上設有一外主動齒輪和多個外從動齒輪,內主動齒輪和外主動齒輪分別與第二傳動軸相連接,內主動齒輪和內從動齒輪間通過一內鏈條相連接,外主動齒輪和外從動齒輪間通過一外鏈條相連接,內鏈條和外鏈條在頂部形成相互平行的傳送帶,兩個傳送帶傳送方向相同,內鏈條的傳送面低于外鏈條的傳送面。
作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框架和立柱間設有導向輪。
作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升降電機和私服減速機為交流異步電機。
作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內從動齒輪的數量為4個。
作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外從動齒輪的數量為4個。
本發明的用于智能倉儲系統的料盒存取機構的升降和平移由獨立的電機驅動,用于平移料盒的裝置為兩個相互對稱的料盒存取器,每個料盒存取器上有兩個傳動方向相同的鏈條傳送帶,兩個鏈條傳動帶形成外高內低的結構搭配,這樣在存取料盒的過程中提高了穩定性,料盒存取更加流暢,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用于智能倉儲系統的料盒存取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料盒存取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用于智能倉儲系統的料盒存取機構1,其特征在于, 包含一底座10,底座10上設有兩個立柱11,兩個立柱11間可升降地設有一框架12,底座10上設有一升降電機20,升降電機20與一第一傳動軸21相連接,第一傳動軸21的兩端各與一同步齒輪帶22相連接,所述同步齒輪帶22與框架12相連接,升降電機20驅動第一傳動軸21和同步齒輪帶22帶動框架12在兩個立柱11間升降,框架12的中間設有一私服減速機30,所述私服減速機30與一第二傳動軸31相連接,第二傳動軸31的兩端各驅動一料盒存取器40,兩個料盒存取器40相互對稱,所述料盒存取器40包含一內支架41和一外支架42,內支架41和外支架42與框架12固定連接,內支架41上設有一內主動齒輪51和多個內從動齒輪53,外支架42上設有一外主動齒輪52和多個外從動齒輪54,內主動齒輪51和外主動齒輪52分別與第二傳動軸31相連接,內主動齒輪51和內從動齒輪53間通過一內鏈條61相連接,外主動齒輪52和外從動齒輪54間通過一外鏈條62相連接,內鏈條61和外鏈條62在頂部形成相互平行的傳送帶,兩個傳送帶傳送方向相同,內鏈條61的傳送面低于外鏈條62的傳送面。
作為對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框架12和立柱11間設有導向輪。
作為對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升降電機20和私服減速機30為交流異步電機。
作為對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內從動齒輪53的數量為4個。
作為對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外從動齒輪54的數量為4個。
該發明的用于智能倉儲系統的料盒存取機構的升降和平移由獨立的電機驅動,用于平移料盒的裝置為兩個相互對稱的料盒存取器,每個料盒存取器上有兩個傳動方向相同的鏈條傳送帶,兩個鏈條傳動帶形成外高內低的結構搭配,這樣在存取料盒的過程中提高了穩定性,料盒存取更加流暢,效率更高。
以上僅僅以一個實施方式來說明本發明的設計思路,在系統允許的情況下,本發明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