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工業爐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吊裝設備。
背景技術:
在工業爐使用中,當爐膛過深或者物料過重,需要進行下裝料時,通常先將物料擺放堆積在物料裝載裝置上,再采用吊裝設備將物料裝載裝置從爐下部的進料口吊入爐內。
現有技術中的吊裝設備,設置有動力裝置,動力裝置包括減速電機、換向器和升降機,由安裝于支架上的減速電機提供動力,通過聯軸器及連接桿輸出至兩側換向器,換向器將動力傳輸至4臺升降機,升降機與固定在地面的絲桿連接,升降機通過帶動絲桿轉動,使安裝在絲桿上的4套螺母導向裝置同時上升或者下降,從而帶動安裝在4套螺母導向裝置上的物料裝載裝置上升或下降。
在吊裝設備運作過程中,絲桿除卻本身轉動,帶動螺母導向裝置上升或下降外,還直接連接于地面,起到支撐整個物料裝載裝置的作用,因此絲桿除承受扭矩,還要承受壓力,導致絲桿容易變形,使得螺母導向裝置在升降時不平穩,物料裝載裝置上的物料容易在升降過程中掉落,同時,由于絲桿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容易彎曲導致變形,使得絲桿損壞,加大維護或更換成本。
因此,如何解決絲桿容易彎曲變形的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吊裝設備,通過設置導向柱和導向機構,解決絲桿容易彎曲變形的問題。
一種吊裝設備,包括動力裝置、支架、螺母導向裝置、物料裝載裝置和絲桿,還包括導向柱;
所述導向柱垂直設置在地面上且頂部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螺母導向裝置套設在所述導向柱上,且設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導向機構和第二導向機構;
所述第一導向機構與水平面垂直,且與所述導向柱靠近所述物料裝載裝置的外側壁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導向機構與水平面水平,且與所述導向柱遠離所述物料裝載裝置的外側壁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導向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一導向輪,所述第一導向輪與所述導向柱靠近所述物料裝載裝置的外側壁滑動接觸;
所述第二導向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二連接部和第二導向輪,所述第二導向輪與所述導向柱遠離所述物料裝載裝置的外側壁滑動接觸。
優選地,所述導向柱靠近所述物料裝載裝置的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導向柱遠離所述物料裝載裝置的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導向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導向條,所述第一導向條與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且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內滑動;
所述第二導向機構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導向條,所述第二導向條與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且可在所述第二凹槽內滑動。
優選地,所述絲桿的底部懸空設置。
優選地,所述螺母導向裝置上設置有自動調心螺母和轉軸,所述自動調心螺母可通過所述轉軸擺動,使得所述螺母導向裝置保持與所述絲桿同軸。
進一步地,所述自動調心螺母套設在所述絲桿上,所述轉軸與所述絲桿垂直。
優選地,所述螺母導向裝置設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連接柱,所述物料裝載裝置通過連接件與所述連接柱連接,所述連接件設置有垂直拐角。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柱上套設有減振彈簧。
優選地,所述導向柱采用H型鋼構成。
本發明提供的吊裝設備設置有導向柱,螺母導向裝置套設在導向柱上,且螺母導向裝置上設置有與導向柱相匹配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導向機構和第二導向機構,使得螺母導向裝置能夠沿著導向柱進行平穩的升降運動。同時,導向柱起到支撐吊裝設備的作用,能夠輔助分擔絲桿的支撐作用,因此,解決了絲桿容易彎曲變形的問題,使得吊裝設備的吊裝運作更為平穩。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吊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吊裝設備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實施方式的螺母導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螺母導向裝置與物料裝載平臺的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配置有自動調心螺母的螺母導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吊裝設備,用于將物料吊裝入工業爐,包括動力裝置1、支架2、螺母導向裝置3、物料裝載裝置4和絲桿5,還包括導向柱6;
如圖3所示,導向柱6垂直設置在地面上且頂部與支架2連接,螺母導向裝置3套設在導向柱6上,且設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導向機構31和第二導向機構32;
第一導向機構31與水平面垂直,且與導向柱6靠近物料裝載裝置4的外側壁滑動連接,第二導向機構32與水平面平行,且與導向柱6遠離物料裝載裝置4的外側壁滑動連接。
在現有的吊裝設備中,絲桿除卻本身轉動,帶動螺母導向裝置上升或下降外,還直接連接于地面,起到支撐整個物料裝載裝置的作用,因此絲桿除承受扭矩,還要承受壓力,導致絲桿容易變形,使得螺母導向裝置在升降時不平穩,物料裝載裝置上的物料容易在升降過程中掉落,同時,由于絲桿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容易彎曲導致變形。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施例采用與地面連接垂直設置的導向柱6,導向柱6頂部與支架2連接,起到對整個吊裝設備的支撐作用,分擔絲桿5單獨起支撐作用的受力,因此相對于不采用導向柱6的吊裝設備,絲桿5可以設置更小的直徑,只要滿足將動力裝置1傳輸給絲桿5的轉力,通過螺母導向裝置5轉換為垂直方向的力,帶動物料裝載裝置進行垂直升降運動即可。
同時,為了更好的導向和分擔受力,螺母導向裝置3套設在導向柱6上,且設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導向機構31和第二導向機構32,第一導向機構31和第二導向機構32可以分別在導向柱6的對應側壁進行滑動,由于相互垂直設置,既能減輕絲桿5受到的向下的壓力,也使絲桿5不承受扭矩,避免絲桿5彎曲變形,使得物料裝載裝置4的垂直升降運動更加平穩順暢。
在實際運用中,螺母導向裝置3可以采取多種結構,只要能夠實現在動力裝置1提供的動力下轉動的絲桿5,能夠驅動螺母導向裝置3進行升降運動即可,例如絲桿5上設置有螺紋,螺母導向裝置3上包括有與螺紋相匹配的螺母,由于絲桿5是垂直設置,在絲桿5轉動的同時,螺母可以沿著螺紋進行升降運動。當然,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結構,在此不再累述。
優選地,如圖3所示,第一導向機構31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連接部311和第一導向輪312,第一導向輪312與導向柱6靠近物料裝載裝置4的外側壁滑動接觸;
第二導向機構32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二連接部321和第二導向輪322,第二導向輪322與導向柱6遠離物料裝載裝置4的外側壁滑動接觸。
第一導向輪312和第二導向輪322,分別通過第一連接部311和第二連接部321與各自對應的螺母導向裝置3連接,且均能夠沿著導向柱6相應的外側壁進行滑動,采用導向輪的結構,減少了摩擦力,進一步使得物料裝載裝置4的垂直升降運動更加平穩順暢。
同理地,如圖4所示,導向柱6靠近物料裝載裝置4的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凹槽41,導向柱6遠離物料裝載裝置4的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二凹槽42;
第一導向機構31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固定部313和第一導向條314,第一導向條314與第一凹槽41相匹配且可在第一凹槽41內滑動;
第二導向機構32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二固定部323和第二導向條324,第二導向條324與第二凹槽42相匹配且可在第二凹槽42內滑動。
導向機構為相匹配的導向條和凹槽,導向條能夠在凹槽內滑動,也能實現減少減少了摩擦力,進一步使得物料裝載裝置4的垂直升降運動更加平穩順暢的效果。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和不同情況,在固定部上設置凹槽,而在導向柱相對應的位置設置相匹配的導向條,導向條能在凹槽能滑動。
實際運作中,可以根據物料裝載裝置4所需要承載物料的種類或重量,設置與上述兩種結構不同的導向機構,在此不再累述。
優選地,絲桿5的底部懸空設置,當導向柱6的結構能夠提供足夠支撐整個吊裝設備和吊裝的物料的前提下,可以將絲桿5底部懸空設置,使其不與地面接觸,此時絲桿5就不需要作為支撐作用,而將所有的支撐作用由導向柱6替代,使得絲桿5只受到向下的壓力,進一步減少絲桿5所受到的其它方向或種類的力,不承受扭矩,更好的避免絲桿5彎曲變形,使吊裝設備的吊裝過程更加平穩順暢。
優選地,如圖6所示,螺母導向裝置3上設置有自動調心螺母33和轉軸34,自動調心螺母33可通過轉軸34擺動,使得螺母導向裝置3保持與絲桿5同軸。
由于導向柱6在制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工藝或結構,有可能會造成在垂直度上的一定偏差形成部分彎曲部,或者,在安裝時的失誤也有可能造成垂直度的偏差,而垂直度的偏差,就會導致螺母導向裝置3在第一導向機構31和第二導向機構32的作用下,沿著導向柱6升降運動的軌跡發生偏差,而影響物料裝載裝置4升降運動的平穩性。
因此采用自動調心螺母33和轉軸34相配合,自動調心螺母33可以通過轉軸34擺動,自動調心補償在垂直度上的偏差,使得螺母導向裝置3始終保持與絲桿5同軸,避免了由于導向柱6的結構偏差或安裝偏差,導致螺母導向裝置3不是沿著絲桿5垂直升降運動,造成物料裝載裝置4發生振動的情況。
進一步地,如圖7所示,為了提高在垂直度上的補償效果,自動調心螺母33套設在絲桿5上,轉軸34與絲桿5垂直。
優選地,如圖5所示,螺母導向裝置3設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連接柱35,物料裝載裝置4通過連接件43與連接柱35連接,連接件43設置有垂直拐角。
通過設置有垂直拐角的連接件43,及垂直設置的連接柱35,來實現物料裝載裝置4和螺母導向裝置3之間的連接,由于主要連接處均為垂直于水平面且與絲桿5平行的結構,因此在物料裝載裝置4和螺母導向裝置3進行同步升降運動時,能夠達到更好的平穩效果。
優選地,如圖5所示,為了進一步減少振動,連接柱35上套設有減振彈簧36,在發生振動時,減振彈簧能夠緩沖振動所造成的不平衡力。在實際運用中,減振彈簧可以用其它減振設備替代,在此不再累述。
優選地,導向柱6采用H型鋼構成,H型鋼自身的結構就具備有向內的凹槽,能夠為第一導向機構31和第二導向機構32提供相應的導向作用,同時由于H型鋼的各個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在各個方向上都具有抗彎能力強的特點,且施工簡單和結構重量輕,因此能夠達到較好的支撐和導向效果。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吊裝設備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