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醫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療制藥設備的夾瓶機構。
背景技術:
制藥工程是一個化學、藥學(中藥學)和工程學交叉的工科類專業,以培養從事藥品制造,新工藝、新設備、新品種的開發、放大和設計人才為目標。這個名稱正式出現在教育部的本科專業目錄是1998年。盡管制藥工程專業在名稱上是新的,但是從學科沿革來看它的產生并不是全新的,是相近專業的延續,也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
藥物指能影響機體生理、生化和病理過程,用以預防、診斷、治療疾病和計劃生育的化學物質。藥物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催眠藥、感冒藥、退燒藥、胃藥、瀉藥等等各種藥品。藥物可在藥店購買,處方藥必須憑處方購買,藥物與藥品有極大的差異。
在制藥行業,藥瓶在傳送過程中需要夾持和放開。目前的制藥設備的夾瓶機構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性能不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醫療制藥設備的夾瓶機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醫療制藥設備的夾瓶機構,包括固定座、藥瓶,所述固定座呈T形結構,所述固定座的豎直段一側上設有第一夾持臂,另一側設有第二夾持臂,所述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與固定座通過銷 軸相連接,所述第一夾持臂下側、第二夾持臂上側設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之間設有氣缸,所述固定套之間且位于氣缸外側設有回復彈簧,所述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與藥瓶之間設有減震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關于固定座對稱布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回復彈簧套在氣缸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減震墊粘貼在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上,且厚度為5mm~8mm。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氣缸與回復彈簧,這樣在夾持過程中在回復彈簧的作用下實現對藥瓶進行快速夾持,當需要松開時,氣缸長度伸長使得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快速松開,操作方便,性能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座;2.第一夾持臂;3.第二夾持臂;4.銷軸;5.固定套;6.氣缸;7.回復彈簧;8.減震墊;9.藥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一種醫療制藥設備的夾瓶機構,包括固定座1、藥瓶9,所述固定座1呈T形結構,所述固定座1的豎直段一側上設有第一夾持臂2,另一側設有第二夾持臂3,其中所述第一夾持臂2、第二夾持臂3關于固定座1對稱布置。所述第一夾持臂2、第二夾持臂3與固定座1通過銷軸4相連接,所述第一夾持臂2下側、第二夾持臂3上側設有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之間設有氣缸6,所述固定套5之間且位于氣缸6外側設有回復彈簧7,其中所述回復彈簧7套在氣缸6上,這樣可以控制第一夾持臂2、第二夾持臂3的快速張開。
所述第一夾持臂2、第二夾持臂3與藥瓶9之間設有減震墊8,其中所述減震墊8粘貼在第一夾持臂2、第二夾持臂3上,且厚度為5mm~8mm,這樣可以保護藥瓶9的表面。這樣在夾持過程中在回復彈簧7的作用下實現對藥瓶9進行快速夾持,當需要松開時,氣缸6長度伸長使得第一夾持臂2、第二夾持臂3快速松開,操作方便,性能穩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