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行業油田集輸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更換專用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安全生產始終將工人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力求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努力提高生產效率,不斷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穩定的電力保證。然而,目前在電力生產工作中依舊存在諸多不足,比如變壓器潛油泵更換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人身安全隱患,更換作業效率還有待提高。
潛油泵是大型變壓器(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壓器冷卻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件,潛油泵在運行中如果出現了故障,會直接影響變壓器的安全運行。潛油泵更換作業是在檢修前切斷潛油泵電源,拆除潛油泵三相電源線,并做好標記,關閉潛油泵上下蝶閥,打開油泵放油塞放油,待潛油泵油放凈后拆下潛油泵,換裝上新潛油泵的檢修過程。
通過調查,發現現有作業方式存在以下問題:1、不安全,潛油泵一般較重70-120kg,采用液壓叉車墊枕木的方式支撐潛油泵,存在支撐不穩引起砸傷、碰傷、擠傷作業人員的安全隱患;2、效率低,潛油泵更換過程中舊油泵放油和新油泵就位用時過長,另外在墊枕木的過程中,選取合適的枕木保證撐起面水平和穩固同樣會耗費大量時間,影響工作效率;3、不清潔,長時間使用的蝶閥經常會出現關閉不嚴的情況,在拆裝潛油泵時管內大量殘油溢出導致作業現場油污較多,由于更換空間狹小很難用油盆、油桶收集全部殘油,嚴重影響現場清潔度。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保證人身安全、提高作業效率、保持現場清潔度的變壓器潛油泵更換專用裝置,使作業過程更符合公司“保安全、促生產”安全生產要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壓器潛油泵更換專用裝置,包括移動底座、支撐平臺和升降機構。
該裝置移動及轉動功能良好、承載力符合工作需求,大大提高了更換工作效率,并且穩固的支撐結構為工作人員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環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移動底座為蜘蛛架式移動底座,包括帶有卡槽的圓形支撐底面、均勻分布并固定在支撐底面周圍的蜘蛛腿架和安裝于蜘蛛腿架末端的滾輪。采用以上結構,通過對移動底座的設計提供良好的移動和原地轉動功能,以便調節油泵角度,可以大大縮短油泵就位時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滾輪為帶自鎖萬向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平臺為儲油盒式支撐平臺,包括支撐臺、設有導油槽的儲油盒及設置于儲油盒底部的導油管和支點卡槽。將裝置支撐平臺設計成有儲油、導油功能的支撐面,使潛油泵直接通過平臺放油,作業人員可以在放油的同時撐起潛油泵。此外,具有儲油功能的支撐平臺還提供了良好的殘油收集功能,既保證現場清潔度又節省油泵放油時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步改進,所述升降機構采用家用DC12V液壓千斤頂構成,液壓千斤頂的升降桿插入支點卡槽并通過電氣控制回路設計成具有“一控三”功能的升降機構。升降高度及行程滿足潛油泵更換需求的裝置升降機構使撐起過程穩定可控,摒棄傳統的通過墊放枕木的方式進行調節和支撐,保證支撐臺面穩定性。可以達到以下效果:1.避免人身安全隱患;2.節省平臺撐起時間;3.縮短螺絲拆裝時間。
綜上所述,使用上述變壓器潛油泵更換專用裝置的使用,徹底改變了變壓器潛油泵更換作業流程,成功避免了砸傷、碰傷、擠傷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隱患,保證了作業現場清潔度,并且能夠使潛油泵更換時間由過去的104.8min控制為56.2min,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檢修工作帶來很大便利。其具體達到的效益如下:1、安全效益,成功取代了過去使用液壓叉車墊放枕木的支撐方式,使整個檢修過程支撐穩固,避免了砸傷、碰傷、擠傷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隱患,大大保證了變壓器潛油泵更換作業的安全性;2、經濟效益,使潛油泵更換時間縮減近50%,從而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保證了檢修工藝和質量,成功節約了檢修過程中存在的人力、財力、物力成本,間接經濟效益十分可觀;3、環保效益,提高了檢修過程中的殘油收集能力,使油污有處可去,成功解決了作業現場不清潔的問題,在環保方面取得一定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變壓器潛油泵更換專用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移動底座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移動底座的正視圖;
圖4為圖1中支撐平臺的立體圖;
圖5為圖1中支撐平臺的仰視圖;
圖6為圖1中升降機構的連接電路圖。
圖中:1-移動底座,11-卡槽,12-支撐底面,13-蜘蛛腿架,14-滾輪,2-支撐平臺,21-支撐臺,22-導油槽,23-儲油盒,24-導油管,25-支點卡槽,3-升降機構,4-潛油泵,41-泵體,42-潛油泵上連管,43-潛油泵下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的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變壓器潛油泵更換專用裝置,包括移動底座1、支撐平臺2和升降機構3,所述移動底座1為蜘蛛架式移動底座,包括帶有卡槽11的圓形支撐底面12、均勻分布并固定在支撐底面12周圍的蜘蛛腿架13和安裝于蜘蛛腿架末端的滾輪14;所述滾輪14為帶自鎖萬向輪;所述支撐平臺2為儲油盒式支撐平臺,包括支撐臺21、設有導油槽22的儲油盒23及設置于儲油盒23底部的導油管24和支點卡槽25;所述升降機構3采用家用DC12V液壓千斤頂構成,液壓千斤頂的升降桿插入支點卡槽25并通過電氣控制回路設計成具有“一控三”功能的升降機構,連接電路圖如圖6所示。
使用時,先移動本變壓器潛油泵更換專用裝置,使支撐臺21插入潛油泵4的泵體41,鎖定滾輪14,按下升降裝置3的上升開關,升降裝置3帶動支撐平臺2整體上升,直至支撐臺21與泵體41接觸,關閉上升開關,將故障潛油泵拆卸,按下升降裝置3的下降開關,下降至一定位置時關閉下降開關,然后將故障潛油泵移開,期間的廢油經導油槽22流向儲油盒23,最終由儲油盒23底部的導油管流出并統一回收。然后將新的潛油泵置于支撐臺21上,按下升降裝置3的上升開關,升降裝置3帶動支撐平臺2及新的潛油泵上升,直至泵體41到達預訂高度,關閉上升開關,將新的潛油泵安裝好,按下升降裝置3的下降開關,下降至一定位置時關閉下降開關,然后打開滾輪14上的自鎖裝置,將本變壓器潛油泵更換專用裝置移開。
上述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對其作出種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