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空纖維膜紡絲底輪導絲裝置,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底輪導絲裝置的導絲輪采用軸與孔配合的方式傳動,隨著導絲裝置的長期使用,導絲輪軸孔磨損增大,使得導絲輪在傳動的過程中沿軸向左右擺,造成膜絲所受張力不均、不穩定,使得產品外觀存在出節、表面不光滑等缺陷;另一方面從原有底輪導絲裝置整體結構來看,導絲輪的排布方式使得向導絲輪上掛絲只能沿軸的一個方向依次從里向外掛到導絲輪上,若期間最里側導絲輪上的膜絲因調試的需要需重新掛絲時,只能從外向里越過已掛好膜絲且正常運轉的導絲輪至里側目標導絲輪,使得操作不夠靈活,增加掛絲難度,容易影響正常膜絲的傳動而造成誤操作進而產生廢品。
導絲輪在中空纖維膜紡絲成型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根據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分為多種類型,有的起到輔助傳動減小張力的作用,有的起到改變膜絲運動方向的作用,有的則兩種作用兼而有之;底輪導絲裝置系指應用于具有一定深度凝膠浴的凝膠槽的底部,在紡絲成型過程中即起到減小張力的作用,也起到改變膜絲運動方向的作用。
現有底輪導絲裝置傳動阻力大,長期使用隨導絲輪孔磨損的增大,導絲輪在傳動過程中沿軸向擺動,降低了傳動與張力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從導絲裝置上面導絲輪的分布結構來看,現有導絲裝置增加了紡絲調試掛絲的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空纖維膜紡絲底輪導絲裝置??紤]到膜絲在凝膠過程中張力因素對中空纖維膜成型及性能方面的影響,合理地設計導絲輪在改變中空纖維膜運動方向亦或穩定傳動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一種中空纖維膜紡絲底輪導絲裝置,安裝有第一導絲輪、第二導絲輪、第三導絲輪、第四導絲輪,第一軸的端部分別連接第一導絲輪、第二導絲輪,第二軸的端部分別連接第三導絲輪、第四導絲輪,第一軸的中部與第一支撐板連接,第二軸的中部與第二支撐板連接,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分別連接底板。
第一軸與第一支撐板的連接和第二軸與第二支撐板的連接采用軸承與軸配合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安裝有四個導絲輪,導絲輪與軸采用軸孔配合的方式連接,排列方式兩兩一組相鄰,兩輪之間采用套管套在軸上的方式定位間距,固定在同一根軸上,四個導絲輪共分兩組,兩組導絲輪在裝置整體結構上對稱分布,每一組的兩個導絲輪僅能沿單一軸向掛絲。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安裝有陶瓷軸承導絲輪,不但減小了原導絲輪軸與孔配合的傳動阻力,而且避免了因導絲輪軸孔長期使用磨損而帶來的軸向擺動,使得紡絲過程中膜絲所受張力更加均勻與穩定,極大降低了膜絲外觀缺陷率;另一方面本底輪導絲裝置從導絲輪整體結構布置方面也進行了優化,掛絲方向不再僅限于單一方向,而是從軸的兩個方向均可以掛絲且不會影響到其它正常膜絲。
附圖說明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如圖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特意聲明,這里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一個”、“所述”和“該”也可包括復數形式。應該進一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使用的措辭“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和/或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應該理解,當我們稱元件被“連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時,它可以直接連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間元件。此外,這里使用的“連接”或“耦接”可以包括無線連接或耦接。這里使用的措辭“和/或”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的任一單元和全部組合。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一種中空纖維膜紡絲底輪導絲裝置,安裝有第一導絲輪4、第二導絲輪5、第三導絲輪7、第四導絲輪8,第一軸3的端部分別連接第一導絲輪4、第二導絲輪5,第二軸6的端部分別連接第三導絲輪7、第四導絲輪8,
第一軸3的中部與第一支撐板2連接,
第二軸6的中部與第二支撐板9連接,
第一支撐板2和第二支撐板9分別連接底板1;
第一導絲輪4、第二導絲輪5、第三導絲輪7及第四導絲輪8僅能沿單一軸向掛絲。
實施例2:如圖1、圖2所示,一種中空纖維膜紡絲底輪導絲裝置,第一支撐板2和第二支撐板9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至底板1上,第一支撐板2和第二支撐板9左右對稱,第一支撐板2和第二支撐板9上開有軸孔,軸孔分別連接第一軸3及第二軸6,第一軸3與第一支撐板2的連接和第二軸6與第二支撐板9的連接采用軸承與軸配合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放于一定深度的凝膠浴中,從噴絲頭成型的中空纖維膜進入凝膠浴后通過第一導絲輪4、第二導絲輪5、第三導絲輪7、第四導絲輪8改變其運動方向,進入下一道工序;當第一導絲輪4、第二導絲輪5、第三導絲輪7、第四導絲輪8上面的某一根膜絲出現異?;驍嘟z時,由兩組導絲輪之間留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分別沿第一軸3、第二軸6的兩個方向給相應的膜絲掛到與其對應的導絲輪上,而不影響其它膜絲。
本實用新型從整體結構對導絲輪進行優化,使得掛絲方向不再只能從軸的一側依次掛絲,而是從軸的兩側均能掛絲,這樣任何一根膜絲出現異常需作重新拉絲調試時都不用擔心會影響到與其相鄰的正常膜絲,降低了操作難度,減少了因人為因素風險;本實用新型另一個目的在于減小紡絲張力,增加紡絲過程的穩定性,因此采用耐腐蝕的陶瓷軸承導絲輪。
本實用新型底輪導絲裝置從整體結構上導絲輪的布置使得掛絲時可以沿軸向兩個方向均可掛絲;
本實用新型底輪導絲裝置的導絲輪采用陶瓷軸承與軸相互配合的方式連接。
本實用新型底輪導絲裝置從整體結構對導絲輪進行優化,使得掛絲方向不再只能從軸的一側依次掛絲,而是從軸的兩側均能掛絲,這樣任何一根膜絲出現異常需作重新拉絲調試時都不用擔心會影響到與其相鄰的正常膜絲,降低了操作難度,減少了因人為因素風險。
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優點在于導絲輪采用耐腐蝕的陶瓷軸承與軸配合的連接方式,轉動穩定,減小了紡絲傳動阻力,增加了長期持續紡絲過程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導絲輪的數量不限。
如上所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