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絞盤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磁離合式電動絞盤。
背景技術:
絞盤是車輛、船只的自我保護及牽引裝置,可在雪地、沼澤、沙漠、海灘、泥濘山路等惡劣環境中進行自救和施救,并可在其他條件下進行清障、拖拉物品、安裝設施等作業,是軍警、石油、水文、環保、林業、交通、公安、邊防、消防及其他戶外運動不可缺少的安全裝置。
電動絞盤的主體結構通常包括通過支架連接的電機和齒輪箱,齒輪箱內設有減速機構,電機與齒輪箱之間設有與減速機構傳動連接的卷揚筒,卷揚筒內設有傳動軸,傳動軸的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傳動軸的另一端連接至減速機構。工作時,動力通過減速機構傳遞到卷揚筒來牽引物體。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絞盤一般都配置有離合器,通過離合器實現絞盤的進檔和脫檔動作。目前,用于絞盤的離合器的形式大致有如下幾種:
偏心軸式離合器:其結構主要由基座、齒圈、偏心軸及殼體等組成,偏心軸的小偏心軸頭裝設于齒圈外圓的溝槽內,通過轉動偏心軸將齒圈沿軸線往復移動,使得齒圈與基座上的齒結合及分離,進而達到離合的目的。此種離合器由于需要手動控制偏心軸的動作,導致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無法實現對絞盤的智能化控制,難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雙凸輪環式離合器:其結構主要由基座、凸輪齒鎖定環、帶手柄的凸輪環以及齒圈等組成;基座上設有外齒;凸輪齒鎖定環是一個內齒圈,其中齒的一個端面上有兩個凸輪式斜面;帶手柄的凸輪環具有兩個較長的凸輪斜面,當轉動手柄,會使凸輪齒鎖定環全部壓入基座的外齒上,使凸輪鎖定環與齒圈的外齒分離,此時離合器處于分開狀態;當轉回手柄,凸輪齒鎖定環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到齒圈的外齒上,這時凸輪齒鎖定環同時與基座及齒圈的外齒結合,齒圈被鎖定,此時離合器為合上工作狀態。這種離合器的缺陷在于結構復雜、生產加工困難,并且由于其操縱方式為在一個環外圓的某個位置,使得扳動困難,同時因受絞盤裝配后位置與空間的限制,也使得其操縱極為困難。此外,這種離合器也存在需要手動控制的問題,使得自動化程度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電磁離合式電動絞盤,其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使用安全可靠,工作性能穩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電磁離合式電動絞盤,包括電機、卷揚筒及齒輪箱,所述卷揚筒設置于所述電機與所述齒輪箱之間,所述卷揚筒內設有傳動軸,所述齒輪箱內設有減速機構,所述減速機構包括與所述卷揚筒傳動連接的行星減速組件、套接于所述行星減速組件外部的小內齒圈,所述小內齒圈與所述行星減速組件嚙合,所述傳動軸的前端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軸的后端傳動連接至所述行星減速組件,所述齒輪箱上設置有電磁離合器,所述電磁離合器的磁芯固定連接有直銷,所述直銷的內端伸入于所述齒輪箱內,并且所述小內齒圈的外壁沿周向設有若干與所述直銷相適配的銷孔,所述直銷與所述齒輪箱之間設置有直銷彈簧;當所述電磁離合器斷電時,所述直銷在所述直銷彈簧的作用下插入于相應所述銷孔內;當所述電磁離合器通電時,所述直銷在所述磁芯的驅動下從所述銷孔脫離。
進一步地,所述行星減速組件包括一級行星輪組件、二級行星輪組件及三級行星輪組件,所述一級行星輪組件的行星輪和所述二級行星輪組件的行星輪均與所述小內齒圈嚙合,所述齒輪箱內還設有大內齒圈,所述三級行星輪組件的行星輪與所述大內齒圈嚙合,所述傳動軸與所述一級行星輪組件的行星輪傳動連接,所述一級行星輪組件的中心輪與所述二級行星輪組件的行星輪嚙合,所述二級行星輪組件的中心輪與所述三級行星輪組件的行星輪嚙合,所述卷揚筒固定連接有內齒套,所述三級行星輪組件的中心輪與所述內齒套嚙合。
進一步地,所述齒輪箱的端部設置有后蓋,所述齒輪箱與所述后蓋之間設置有剎車組件,所述剎車組件包括剎車花鍵軸、第一軸承、第二軸承、聯軸套、凸輪、剎車盤、剎車彈簧及剎車片,所述第一軸承固定裝設于所述齒輪箱上,所述第二軸承固定裝設于所述后蓋上,所述剎車花鍵軸固定設置于所述傳動軸上,并且所述剎車花鍵軸的前端設有與所述行星減速組件嚙合的傳動齒,所述第一軸承、所述剎車彈簧、所述剎車盤及所述凸輪從前至后依序串設于所述剎車花鍵軸上,所述剎車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剎車盤和所述剎車花鍵軸連接,所述剎車盤活動套接于所述剎車花鍵軸上,所述凸輪與所述剎車花鍵軸傳動連接,所述剎車盤的后端面與所述凸輪的前端面通過螺旋面軸向嚙合,所述剎車盤和所述凸輪的外壁均設有凸耳,所述聯軸套的內壁設有與所述凸耳配合的凸臺,所述聯軸套固定連接于所述傳動軸的后端,所述第二軸承套設于所述聯軸套上,所述剎車片固定設置于所述齒輪箱上,并且所述剎車片的外周面為與所述剎車盤摩擦配合的錐形摩擦面。
進一步地,所述剎車花鍵軸的后端設有與所述凸輪傳動配合的鍵齒。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離合器通過殼體與所述齒輪箱固定連接,所述磁芯伸入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直銷穿過所述殼體并與所述磁芯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離合器與所述殼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
進一步地,所述齒輪箱與所述直銷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進一步地,所述齒輪箱內設有平墊,所述直銷彈簧抵設與所述平墊與所述直銷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磁離合式電動絞盤,通過在齒輪箱上設置電磁離合器,電磁離合器的磁芯與直銷固定連接,直銷的內端伸入于齒輪箱內,在小內齒圈的外壁上設置若干與直銷相適配的銷孔,并在齒輪箱與直銷之間設置直銷彈簧,當電磁離合器斷電時,直銷在直銷彈簧的作用下插入于相應銷孔內,使得小內齒圈相對于齒輪箱的位置被固定,從而保證了傳動軸的動力能夠經行星減速組件傳遞至卷揚筒,此時絞盤處于進檔狀態;當電磁離合器通電時,直銷在磁芯的驅動下從銷孔脫離,小內齒圈會在行星減速組件的帶動下相對于齒輪箱轉動,從而使得行星減速組件無法將動力傳遞至卷揚筒,此時傳動軸隨電機空轉,絞盤處于脫檔狀態。
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電磁離合器的通電或斷電便能夠實現對絞盤的離合控制,控制更為簡單,操作更加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此外,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直銷沿軸向運動,進而改變絞盤的工作狀態,使用更為安全可靠,工作性能更加穩定。本實用新型結構設置簡單合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小內齒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剎車花鍵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凸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聯軸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剎車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7中:
1、電機;2、卷揚筒;21、內齒套;3、齒輪箱;4、傳動軸;51、小內齒圈;511、銷孔;52、大內齒圈;53、一級行星輪組件;54、二級行星輪組件;55、三級行星輪組件;6、電磁離合器;61、磁芯;62、直銷;63、直銷彈簧;64、平墊;65、殼體;66、密封墊;67、密封圈;7、后蓋;81、剎車花鍵軸;811、傳動齒;812、鍵齒;82、第一軸承;83、第二軸承;84、聯軸套;841、凸臺;85、凸輪;851、螺旋面;86、剎車盤;87、剎車彈簧;88、剎車片;881、錐形摩擦面;89、凸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7所示的一種電磁離合式電動絞盤,包括電機1、卷揚筒2及齒輪箱3,卷揚筒2設置于電機1與齒輪箱3之間,卷揚筒2內設有傳動軸4,齒輪箱3內設有減速機構,減速機構包括與卷揚筒2傳動連接的行星減速組件、套接于行星減速組件外部的小內齒圈51,小內齒圈51與行星減速組件嚙合,傳動軸4的前端與電機1的輸出軸傳動連接,傳動軸4的后端傳動連接至行星減速組件。
齒輪箱3上設置有電磁離合器6,電磁離合器6的磁芯61固定連接有直銷62,直銷62的內端伸入于齒輪箱3內,并且小內齒圈51的外壁沿周向設有若干與直銷62相適配的銷孔511,直銷62與齒輪箱3之間設置有直銷彈簧63,具體地說,齒輪箱3內設有平墊64,直銷彈簧63抵設與平墊64與直銷62之間。
當電磁離合器6斷電時,直銷62在直銷彈簧63的作用下插入于相應銷孔511內,使得小內齒圈51相對于齒輪箱3的位置被固定,從而保證了傳動軸4的動力能夠經行星減速組件傳遞至卷揚筒2,此時絞盤處于進檔狀態;當電磁離合器6通電時,直銷62在磁芯61的驅動下從銷孔511脫離,小內齒圈51會在行星減速組件的帶動下相對于齒輪箱3轉動,從而使得行星減速組件無法將動力傳遞至卷揚筒2,此時傳動軸4隨電機1空轉,絞盤處于脫檔狀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電磁離合器6的通電或斷電便能夠實現對絞盤的離合控制,控制更為簡單,操作更加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此外,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直銷62沿軸向運動,進而改變絞盤的工作狀態,使用更為安全可靠,工作性能更加穩定。
具體地說,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工作時變速效果更好、穩定性能更高,行星減速組件包括一級行星輪組件53、二級行星輪組件54及三級行星輪組件55,一級行星輪組件53的行星輪和二級行星輪組件54的行星輪均與小內齒圈51嚙合,齒輪箱3內還設有大內齒圈52,三級行星輪組件55的行星輪與大內齒圈52嚙合,傳動軸4與一級行星輪組件53的行星輪傳動連接,一級行星輪組件53的中心輪與二級行星輪組件54的行星輪嚙合,二級行星輪組件54的中心輪與三級行星輪組件55的行星輪嚙合,卷揚筒2固定連接有內齒套21,三級行星輪組件55的中心輪與內齒套21嚙合。
齒輪箱3的端部設置有后蓋7,齒輪箱3與后蓋7之間設置有剎車組件,剎車組件包括剎車花鍵軸81、第一軸承82、第二軸承83、聯軸套84、凸輪85、剎車盤86、剎車彈簧87及剎車片88。第一軸承82、剎車彈簧87、剎車盤86及凸輪85從前至后依序串設于剎車花鍵軸81上,剎車彈簧87的兩端分別與剎車盤86和剎車花鍵軸81連接,剎車彈簧87為寶塔形扭簧,安裝時,使得剎車盤86相對剎車彈簧87具有適度的反向回旋力。
第一軸承82固定裝設于齒輪箱3上,第二軸承83固定裝設于后蓋7上,剎車花鍵軸81和聯軸套84分別通過第一軸承82和第二軸承83進行轉動,可使運轉更佳順暢。聯軸套84固定連接于傳動軸4的后端,第二軸承83套設于聯軸套84上。
剎車花鍵軸81為空心軸,且固定設置于傳動軸4上。剎車花鍵軸81的前端設有與行星減速組件嚙合的傳動齒811,本實施例中,剎車花鍵軸81通過傳動齒811與一級行星輪組件53的行星輪嚙合。
剎車盤86活動套接于剎車花鍵軸81上,凸輪85與剎車花鍵軸81傳動連接,具體地說,剎車花鍵軸81的后端設有與凸輪85傳動配合的鍵齒812,剎車盤86的后端面與凸輪85的前端面通過螺旋面851軸向嚙合,當剎車盤86與凸輪85的螺旋面851處于嚙合狀態時,處于非剎車狀態;當剎車盤86與凸輪85的螺旋面851處于分離狀態時,即凸輪85推動剎車盤86前移并與摩擦片緊密貼合,此時處于剎車狀態。
凸輪85的前端面設有兩個配合設置螺旋面851,凸輪85的外側柱面設有兩個凸耳89,剎車盤86的外側柱面上亦設有兩個凸耳89,并且剎車盤86的凸耳89與凸輪85的凸耳89在軸向上交錯設置。聯軸套84的內壁設有與凸輪85的凸耳89和剎車盤86的凸耳89相配合的凸臺841。
剎車片88固定設置于齒輪箱3上,并且剎車片88的外周面為與剎車盤86摩擦配合的錐形摩擦面881。
為了安裝方便,電磁離合器6通過殼體65與齒輪箱3固定連接,磁芯61伸入于殼體65內,直銷62穿過殼體65并與磁芯61固定連接。
電磁離合器6與殼體65之間設置有密封墊66,通過設置密封墊66,有效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密封防水性能。
齒輪箱3與直銷62之間設置有密封圈67,設置密封圈67有效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密封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