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具轉向搬運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盤具轉向搬運車,包括機架(5),升降裝置,轉向裝置,和動力行走裝置;所述機架(5)內安裝有用于承載所述盤具(9)的內托盤(4),所述機架(5)呈矩形,在矩形的四個頂點安裝有所述升降裝置,在所述機架(5)的兩個側邊安裝有兩套轉向裝置;所述動力行走裝置安裝于所述機架(5)上,其包括走輪(3),所述走輪(3)與電機(1)驅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
【專利說明】
盤具轉向搬運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特別是一種盤具轉向搬運車。
【背景技術】
[0002]盤裝物體(簡稱盤具),例如盤裝電纜、盤裝鋼帶等,其體積和重量均較大,搬運不方便。目前電纜制造廠家普遍采用叉車搬運生產好的盤狀電纜,叉車體積大,而生產車間內空間有限,在搬運過程中經常會造成叉車與生產設備或人員的碰撞,造成事故,且叉車的操作需要專業人員完成,操作難度較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種適于搬運盤具的車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盤具轉向搬運車。
[0004]—種盤具轉向搬運車,包括機架5,升降裝置,轉向裝置,和動力行走裝置;所述機架5內安裝有用于承載所述盤具9的內托盤4,所述機架5呈矩形,在矩形的四個頂點安裝有所述升降裝置,在所述機架5的兩個側邊安裝有兩套轉向裝置;所述動力行走裝置安裝于所述機架5上,其包括走輪3,所述走輪3與電機I驅動連接。
[0005]可選的,所述內托盤4呈U型,在所述U型的開口處形成盤具9的進出口,所述內托盤4通過銷軸與所述機架5相連。所述升降裝置包括液壓缸2和回轉主軸,所述回轉主軸的上方安裝有轉向齒輪6、13,下方安裝所述走輪3。所述轉向裝置包括轉向液壓缸8,齒條16、3,轉向齒輪13、6和連桿17、18,所述齒條16、3與連桿17、18的一端相連,齒條16、3與轉向齒輪13、6相嚙合,所述連桿17、18的另一端與轉向液壓缸8相連。所述動力行走裝置包括主動裝置和被動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成本低,體積小,操作方便,能方便的實現盤具的搬運,大大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搬運車的主視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搬運車的俯視圖;
[0009]圖3是動力行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4是轉向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勢將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繪制附圖,重點在于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主旨。
[0012]本實用新型的搬運車主要由機架5,內托盤4,升降裝置,轉向裝置,動力行走裝置,和液壓系統組成。下面結合圖1-4對上述各組成部分做進一步詳細介紹。
[0013]機架5由高強度的矩形管整體焊接而成,并進行回火處理。機架5主要安裝內托盤4和其他一些裝置。機架5呈矩形,在矩形的四個頂點安裝有升降裝置,在機架5的兩個側邊安裝有兩套轉向裝置。
[0014]在機架5的下部安裝有內托盤4,內托盤4同樣用高強度的矩形管與鋼板焊接而成。內托盤4做成類似“U”型結構。在“U”型的開口處,是盤具9進出的位置。U型內托盤4的后部的兩側(即U型的頂點的兩側)分別通過2根銷軸與機架5相連。其中2根作為鉸鏈使用,另夕卜2根作為支撐使用。這樣內托盤4安裝在機架上之后可以圍繞2根銷軸轉動一個角度。內托盤4用于承載盤具9 ο當盤具9被推上內托盤4以后,就完成了裝盤的動作。因為盤具9有自重,而內托盤4的一端可以圍繞另一端轉動,也就是說內托盤的一端可以下沉一段距離,這樣盤具9在內托盤4里就會向一面傾斜,盤具9在內托盤4里一端高,一端低。這樣在盤具車行走時不會滾下來。
[0015]升降裝置由4個液壓缸2和中空的活塞桿組成。液壓缸2的缸體固定在機架5的四個頂點上,中空的活塞桿中安裝回轉主軸。回轉主軸的上方安裝一個轉向齒輪6、13,下方安裝走輪3和轉向支架。當活塞桿上下移動時,就可帶動走輪3—起上下移動。移動到上頂點時,走輪3就完全脫離地面,使機架5和內托盤4完全放置在地面上,此時走輪3可以沒有任何阻力的進行轉向,同時盤具9也可以方便的滾動上內托盤4(上盤)。如果需要卸盤時,只需通過其中2個液壓缸將走輪收到最高,另2個液壓缸將走輪下降到最低,這樣使整個機架5傾斜,機架5傾斜帶動內托盤4也傾斜,從而很方便就將盤具從內托盤4中滾下,這樣就完成了卸盤的動作。
[0016]轉向裝置,轉向裝置共有二套。在機架5左右各安裝一套,兩套轉向裝置具有相同的結構,圖4位其中I套的結構示意圖。其由一個轉向液壓缸8,左、右二根齒條16、3,左右二套直線導軌和滑塊15、19,二只轉向齒輪13、6和左、右連桿17、18組成。二個滑塊15、19安裝在一塊固定板14、20上,固定板14、20上面分別安裝一根直線導軌,直線導軌一頭安裝一根齒條13、6,另一頭分別與連桿17、18相連。齒條與升降裝置上的轉向齒輪13、6相嚙合。在連桿17、18的中間就連接用于轉向的液壓缸8。當液壓缸8工作時,推動連桿17、18作直線運動。連桿17、18帶著直線導軌和齒條一起做直線運動,從而使轉向齒輪轉動。齒條直線移動的距離剛好是轉向齒輪轉動90度的距離,轉向齒輪帶動回轉主軸也轉動90度,回轉主軸下端的走輪也轉動90度,也就是一個液壓缸通過一套裝置帶動了兩個走輪轉向,實現了搬運車的轉向動作。
[0017]動力行走裝置,在機架5上安裝的四個液壓缸的中空活塞桿中就安裝有四套動力行走裝置。其中兩套是有動力的,是主動裝置。另二套是沒有動力的,是被動裝置。在活塞桿下方安裝有轉向支架,在轉向支架上就安裝有走輪。在二套主動裝置上,在轉向齒輪上方安裝有電機I,減速機,鏈輪,通過鏈條將動力傳遞到與走輪3同軸的鏈輪上,從而實現行走動力的傳輸。
[0018]液壓系統,液壓系統由4個升降液壓缸和2個轉向液壓缸,以及液壓站,各類閥,管道等組成。他們的作用就是實現整個機架的升降(也即內托盤的升降)和機架的傾斜(也即內托盤的傾斜),以及四個走輪的轉向和鎖緊。
[0019]在以上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上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同時任何熟悉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盤具轉向搬運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5),升降裝置,轉向裝置,和動力行走裝置;所述機架(5)內安裝有用于承載所述盤具(9)的內托盤(4 ),所述機架(5)呈矩形,在矩形的四個頂點安裝有所述升降裝置,在所述機架(5)的兩個側邊安裝有兩套轉向裝置;所述動力行走裝置安裝于所述機架(5)上,其包括走輪(3),所述走輪(3)與電機(I)驅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盤具轉向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托盤(4)呈U型,在所述U型的開口處形成盤具(9)的進出口,所述內托盤(4)通過銷軸與所述機架(5)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盤具轉向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包括液壓缸(2)和回轉主軸,所述回轉主軸的上方安裝有轉向齒輪(6、13),下方安裝所述走輪(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盤具轉向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裝置包括轉向液壓缸(8),齒條(16、3),轉向齒輪(13、6)和連桿(17、18),所述齒條(16、3)與連桿(17、18)的一端相連,齒條(16、3)與轉向齒輪(13、6)相嚙合,所述連桿(17、18)的另一端與轉向液壓缸(8)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盤具轉向搬運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行走裝置包括主動裝置和被動裝置。
【文檔編號】B66F9/22GK205709698SQ20162064151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7日
【發明人】朱文斌, 范峰, 范一峰
【申請人】無錫南方電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