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分類垃圾箱。
背景技術:
垃圾箱是一種用來專門盛放廢棄舊物的容器。現今流行的有家用式小型塑料垃圾簍以及踏板垃圾箱,還有不銹鋼、陶瓷、木質、水泥、紙漿、金屬、鋼木以及玻璃鋼等材質的垃圾箱,隨著文化發展、科技進步,出現了多彩式、感應式、防靜電以及自動壓縮式等先進的垃圾箱。垃圾箱能有效的解決城市道路垃圾隨處可見的現象,為美化城市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自二十世紀初垃圾箱出現后,它一直作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標志在各國各城市各縣鎮普及,通常情況下垃圾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醫用廢物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根據垃圾的不同分類,我國逐漸出現可回收、不可回收兩用垃圾箱,最近幾年很多城市的垃圾箱集可回收類、有毒有害類和其他垃圾類為一體進行垃圾收集。當然,醫院也有進行專門回收醫用廢物的垃圾箱,同時各城市也陸續出現專門回收廢舊電池的垃圾箱。
隨著垃圾箱的不斷投用,由于受諸多因素影響,很多城市的垃圾箱內的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經常被混合在一起,從而帶來以下三方面的問題:一是有害垃圾與其他垃圾長時間混合,造成部分垃圾被污染無法回收;二是處理帶有廢舊電池、各類金屬、玻璃制品的混合垃圾的成本提高;三是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率較低。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多種自動分類垃圾箱,將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歸類,然而現有的自動分類垃圾箱依然存在使用成本高、分類不準確、效率低以及垃圾箱異味重的問題,未能切實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分類垃圾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使用成本高、分類不準確、效率低以及垃圾箱異味重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分類垃圾箱,包括箱體、設于所述箱體上的紅外感應垃圾入口和操作顯示屏、設于所述箱體內的中間儲藏室、位于所述中間儲藏室下方的傳送裝置、與所述傳送裝置對應分類檢測裝置、與所述分類檢測裝置對應且上邊緣不高于所述傳送裝置的分類儲藏室,以及與所述操作顯示屏、傳送裝置、分類檢測裝置連接的供電裝置和控制器,所述供電裝置與控制器連接,所述中間儲藏室的底部設有位置與所述傳送裝置位置對應的垃圾下漏口,所述箱體上設有與所述分類儲藏室對應的回收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紅外感應垃圾入口設于所述箱體的頂部或其中一個側面的上方,靠近所述紅外感應垃圾入口的位置還設有垃圾袋回收盒。
進一步的,所述紅外感應垃圾入口上設有活動蓋,靠近所述活動蓋的位置設有一紅外感應器,所述活動蓋與第一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和紅外感應器連接至所述供電裝置和控制器。
進一步的,所述中間儲藏室的底面為傾斜面,所述傾斜面上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傾斜面的頂端與第三驅動機構連接,帶動所述傾斜面調節傾斜角度,所述第三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控制器。
進一步的,所述垃圾下漏口設于所述傾斜面底部,且對應設有活動擋板,所述活動擋板與第二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供電裝置和控制器。
進一步的,所述傳送裝置設于所述箱體橫截面的中部,包括沿豎直方向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的其中一端與垃圾下漏口對應,另一端與箱體內壁之間設有空隙,所述第二傳送裝置相對所述空隙的一端緊貼箱體內壁,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上均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和第二傳送裝置的傳輸方向相反。
進一步的,所述分類檢測裝置設于所述箱體內壁,包括有毒垃圾檢測裝置、金屬檢測裝置和玻璃檢測裝置,其中所述有毒垃圾檢測裝置、金屬檢測裝置沿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的傳輸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玻璃檢測裝置的位置與所述空隙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有毒垃圾檢測裝置包括沿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的傳輸方向依次設置的激光掃描設備和第一伸縮桿;所述金屬檢測裝置包括沿所述第一傳送裝置的傳輸方向依次設置的金屬探測器和第二伸縮桿;所述玻璃檢測裝置包括與所述空隙對應的鐵錘和次聲波-玻璃破碎高頻聲響雙技術探測器以及與所述第二傳送裝置對應的第一伸縮掃帚,所述第一伸縮掃帚的伸縮方向與所述第一伸縮桿或第二伸縮桿的伸縮方向相反,與所述第一伸縮掃帚相同的一側還設有與所述第二傳送裝置對應的第二伸縮掃帚。
進一步的,所述分類儲藏室包括呈“田”字結構的有毒垃圾儲藏室、金屬垃圾儲藏室、玻璃垃圾儲藏室以及其他垃圾儲藏室,其中所述有毒垃圾儲藏室和金屬垃圾儲藏室分別與所述有毒垃圾檢測裝置和金屬檢測裝置對應,且設于所述傳送裝置沿所述第一伸縮桿和第二伸縮桿伸長方向的一側,所述玻璃垃圾儲藏室和其他垃圾儲藏室分別相對所述金屬垃圾儲藏室和有毒垃圾儲藏室關于所述傳送裝置對稱,所述有毒垃圾儲藏室、金屬垃圾儲藏室、玻璃垃圾儲藏室以及其他垃圾儲藏室內沿豎直方向設有若干紅外線傳感器,所述紅外線傳感器連接至所述控制器。
進一步的,所述操作顯示屏采用液晶顯示屏,包括驗證模塊、查看模塊和設置模塊,所述供電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儲能電池,所述控制器為單片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分類垃圾箱,包括箱體、設于所述箱體上的紅外感應垃圾入口和操作顯示屏、設于所述箱體內的中間儲藏室、位于所述中間儲藏室下方的傳送裝置、與所述傳送裝置對應分類檢測裝置、與所述分類檢測裝置對應且上邊緣不高于所述傳送裝置的分類儲藏室,以及與所述操作顯示屏、傳送裝置、分類檢測裝置連接的供電裝置和控制器,所述供電裝置與控制器連接,所述中間儲藏室的底部設有位置與所述傳送裝置對應的垃圾下漏口,所述箱體側上設有與所述分類儲藏室對應的回收開口。本實用新型通過紅外感應垃圾入口實現智能打開/關閉操作,提高了使用便捷度,且有效避免垃圾箱異味擴散;通過設置太陽能電池板進行供電,節能環保,大大節約了使用成本;通過分類檢測裝置和分類儲藏室對垃圾進行自動分類儲藏,減輕了后期人工垃圾分類的壓力,減少垃圾分類的成本,提高垃圾的可回收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分類垃圾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分類檢測裝置和分類儲藏室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操作顯示屏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箱體;2、紅外感應垃圾入口;21、活動蓋;22、紅外感應器;3、操作顯示屏;31、驗證模塊;32、查看模塊;33、設置模塊;4、中間儲藏室;41、垃圾下漏口;42、活動擋板;5、傳送裝置;51、第一傳送裝置;52、第二傳送裝置;61、有毒垃圾檢測裝置;611、激光掃描設備;612、第一伸縮桿;62、金屬檢測裝置;621、金屬探測器;622第二伸縮桿;63、玻璃檢測裝置;631、鐵錘;632、次聲波-玻璃破碎高頻聲響雙技術探測器;633、第一伸縮掃帚;64、第二伸縮掃帚;7、分類儲藏室;71、有毒垃圾儲藏室;72、金屬垃圾儲藏室;73、玻璃垃圾儲藏室;74、其他垃圾儲藏室;8、供電裝置;9、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分類垃圾箱,包括箱體1、設于所述箱體1上的紅外感應垃圾入口2和操作顯示屏3、設于所述箱體1內的中間儲藏室4、位于所述中間儲藏室4下方的傳送裝置5、與所述傳送裝置5對應的分類檢測裝置、與所述分類檢測裝置對應且上邊緣不高于所述傳送裝置5的分類儲藏室7,以及與所述操作顯示屏3、傳送裝置5、分類檢測裝置連接的供電裝置8和控制器9,所述供電裝置8與控制器9連接,所述中間儲藏室4的底部設有位置與所述傳送裝置5對應的垃圾下漏口41,所述箱體1上設有與所述分類儲藏室7對應的回收開口。具體的,紅外感應垃圾入口2感應到有人需要投放垃圾時,自動打開,當垃圾投放完畢時,自動關閉,無需手動操作,避免垃圾箱異味擴散,提高使用便捷度。垃圾投入之后首先進入中間儲藏室4進行臨時儲藏,同時中間儲藏室4中的垃圾逐個從垃圾下漏口41中掉落至下方的傳送裝置5上按指定方向進行傳送,與此同時經過分類檢測裝置進行分類檢測,并進入對應的分類儲藏室7中進行儲藏,最后分類儲藏室7中的垃圾經回收開口進行轉移和回收處理,其中操作顯示屏3上顯示了垃圾箱的運行狀態,當出現異常時,發出提示,便于管理員盡快發現并及時處理。
優選的,所述紅外感應垃圾入口2設于所述箱體1的頂部或其中一個側面的上方,靠近所述紅外感應垃圾入口2的位置還設有垃圾袋回收盒,便于存放垃圾袋,即為了便于分類,人們投放垃圾時,提醒其將垃圾袋單獨放于垃圾袋回收盒10中。優選的,所述紅外感應垃圾入口2上設有活動蓋21,靠近所述活動蓋21的位置設有一紅外感應器22,所述活動蓋21與第一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和紅外感應器22連接至所述供電裝置8和控制器9。具體的,當紅外感應器22感應到有人靠近活動蓋21時,通過控制器9控制第一驅動機構帶動活動蓋21打開,便于人們投放垃圾,當垃圾投放結束后,第一驅動機構帶動活動蓋21關閉,以免垃圾箱異味擴散。
請重點參照圖1,所述中間儲藏室4的底面為傾斜面,所述傾斜面上設有壓力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中間儲藏室4內的垃圾重量,所述傾斜面與第三驅動機構連接,帶動所述傾斜面調節傾斜角度,所述第三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控制器9,通常情況下所述傾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0-15度,該傾斜角度根據實驗得出,便于垃圾從下漏口41掉落至下方的傳送裝置5上,同時可以控制相鄰兩個掉落的垃圾之間的距離,以免造成傳送裝置5上的垃圾堆積,影響檢測效果。當中間儲藏室4中的垃圾堆積不下漏時,即傾斜面上的壓力傳感器測得垃圾重量逐漸增大,而傳送裝置5上的壓力越來越小時,通過控制器9控制第三驅動機構帶動傾斜面的頂端向上運動,增大傾斜面的傾斜角度,若依然如此則通過控制器9發出垃圾堵塞提示,便于管理員進行處理;優選的,所述垃圾下漏口41設于所述傾斜面底部,且對應設有活動擋板42,所述活動擋板42與第二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連接至所述供電裝置8和控制器9。
請重點參照圖2,所述傳送裝置5設于所述箱體1橫截面的中部,包括沿豎直方向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傳送裝置51和第二傳送裝置52,所述第一傳送裝置52的其中一端與垃圾下漏口41對應,另一端與箱體1內壁之間設有空隙,所述第二傳送裝置52相對所述空隙的一端緊貼箱體1內壁,所述第一傳送裝置51和第二傳送裝置52上均設有壓力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第一傳送裝置51和第二傳送裝置52上垃圾的重量,當發生超重時,通過控制器9控制垃圾下漏口中的活動擋板42關閉,避免垃圾繼續下落,保證傳送裝置5的正常運行,當第一傳送裝置51和第二傳送裝置52在一段時間內的壓力均為0中,通過控制器9控制其停止運行,以節約電能和自身損耗。所述第一傳送裝置51和第二傳送裝置52的傳輸方向相反。具體的,第一傳送裝置51和第二傳送裝置52分別為傳送帶,如圖1所示,垃圾下漏口41位于左側,第一傳送裝置51沿逆時針方向傳輸,第二傳送裝置52沿順時針方向傳輸,空隙位于右側,垃圾從垃圾下漏口41掉落至第一傳送裝置51上,沿逆時針方向(即圖中向右傳輸),同時經過分類檢測裝置檢測后未分類的垃圾從空隙中掉落至下方的第二傳送裝置52,為了不影響第二傳送裝置52上垃圾的正常傳輸,第一傳送裝置51與第二傳送裝置52的垂向距離大于25cm。
優選的,所述分類檢測裝置設于所述箱體1內壁,包括有毒垃圾檢測裝置61、金屬檢測裝置62和玻璃檢測裝置63,其中所述有毒垃圾檢測裝置61、金屬檢測裝置62沿所述第一傳送裝置51的傳輸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玻璃檢測裝置63的位置與所述空隙對應,具體的,如圖1所示,有毒垃圾檢測裝置61、金屬檢測裝置62設于箱體1的內壁,沿第一傳送裝置51從左至右依次排列,分別進行有毒垃圾和金屬垃圾的檢測分類,當然有毒垃圾檢測裝置61、金屬檢測裝置62也可以設于第一傳送裝置51上方的中間儲藏室4的底部,根據情況進行設計。
如圖2所示,所述有毒垃圾檢測裝置61包括沿所述第一傳送裝置51的傳輸方向依次設置的激光掃描設備611和第一伸縮桿612,激光掃描設備611用于掃描當前垃圾的形狀,并通過控制器9進行判斷,第一伸縮桿612用于將檢測到的有毒有害垃圾推入對應的垃圾儲藏室;所述金屬檢測裝置62包括沿所述第一傳送裝置51的傳輸方向依次設置的金屬探測器621和第二伸縮桿622,所述金屬探測器621探測當前垃圾是否為金屬垃圾,第二伸縮桿622用于將檢測到的金屬垃圾推入對應的垃圾儲藏室;所述玻璃檢測裝置63包括與所述空隙對應的鐵錘631和次聲波-玻璃破碎高頻聲響雙技術探測器632以及與所述第二傳送裝置52對應的第一伸縮掃帚633。所述第一伸縮掃帚633的伸縮方向與所述第一伸縮桿612或第二伸縮桿622的伸縮方向相反,與所述第一伸縮掃帚633相同的一側還設有與所述第二傳送裝置52對應的第二伸縮掃帚64,鐵錘631對從第一傳送裝置51掉落至空隙中的垃圾進行擊打,次聲波-玻璃破碎高頻聲響雙技術探測器631用于探測擊打過程中發出的高頻聲音信號和震動信號,伸縮掃帚633用于將探測得到的玻璃碎片掃至對應的垃圾儲藏室,第二伸縮掃帚64用于將剩下的垃圾掃入對應的垃圾儲藏室。垃圾通過第一傳送裝置51和第二傳送裝置52進行傳輸,與此同時依次通過有毒垃圾檢測裝置61、金屬檢測裝置62和玻璃檢測裝置63進行檢測,在此過程中不同的檢測裝置對不同的垃圾同時進行檢測,相互獨立不干擾,大大提高了檢測分類效率。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傳送裝置51和第二傳送裝置52的傳送速度為固定值,控制器9根據該傳送速度控制第一伸縮桿612、第二伸縮桿622、第一掃帚633和第二掃帚64的伸縮速度和時間,保證使垃圾進入對應的垃圾儲藏室。本實施例中,鐵錘631設于空隙對應的箱體內壁,次聲波-玻璃破碎高頻聲響雙技術探測器631設于空隙對應處第一傳送裝置51的下方,此外,為了避免鐵錘631擊打發出的聲音過大而造成噪聲污染時,可在鐵錘631和空隙外周套設聲音屏蔽盒,減少噪音污染。
請重點參照圖2,所述分類儲藏室7包括呈“田”字結構的有毒垃圾儲藏室71、金屬垃圾儲藏室72、玻璃垃圾儲藏室73以及其他垃圾儲藏室74,其中所述有毒垃圾儲藏室71和金屬垃圾儲藏室72分別與所述有毒垃圾檢測裝置61和金屬檢測裝置62對應,且設于所述傳送裝置5沿所述第一伸縮桿612和第二伸縮桿622伸長方向的一側,所述玻璃垃圾儲藏室73和其他垃圾儲藏室74分別與所述金屬垃圾儲藏室72和有毒垃圾儲藏室71關于所述傳送裝置5對稱,所述有毒垃圾儲藏室71、金屬垃圾儲藏室72、玻璃垃圾儲藏室73以及其他垃圾儲藏室74內沿豎直方向設有若干紅外線傳感器,所述紅外線傳感器連接至所述控制器9,紅外線傳感器用于檢測對應垃圾儲藏室內垃圾的高度,當垃圾儲藏室內的垃圾裝滿時,通過控制器9在操作顯示屏3上進行顯示,便于工人及時通過回收開口進行對應垃圾的轉移和回收處理,此時可以將裝滿垃圾的垃圾儲藏室整個拖出,或者在垃圾儲藏室側面底部對應回收開口處開設垃圾出口,轉移垃圾的同時不會影響垃圾箱的正常運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具體的,當激光掃描設備611掃描到的垃圾的形狀數據與控制器9中已有的有毒有害垃圾(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等)的形狀相似時,第一伸縮桿612向第一傳送裝置5的方向伸長,將該垃圾推入對應的有毒有害垃圾儲藏室71中;同理,當金屬檢測裝置62檢測到當前的垃圾為金屬時,通過控制器9控制第二伸縮桿622將該垃圾推入對應的金屬垃圾儲藏室72中;當次聲波-玻璃破碎高頻聲響雙技術探測器632檢測到從空隙中掉落第二傳送裝置52的當前垃圾為玻璃垃圾時,通過控制器9控制第一伸縮掃帚633將該垃圾碎片掃入對應的玻璃垃圾儲藏室73中,最后剩下的垃圾則通過第二伸縮掃帚64掃入其他垃圾儲藏室74中。
如圖3所示,所述操作顯示屏3為液晶顯示屏,包括驗證模塊31、查看模塊32和設置模塊33,所述供電裝置8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儲能電池,為整個垃圾箱進行供電,且對多余的電能進行儲存,便于在夜間或陰天正常供電,節約了能源,所述控制器9為單片機。驗證模塊31通過指紋驗證,僅允許特定的管理人員進行操作,通過查看模塊32可以查看垃圾箱當前的運行狀態數據,包括中間儲藏室4底面和傳送裝置5上的壓力數據、各個垃圾儲藏室的垃圾容量、儲能電池的剩余電量等,設置模塊33中包括若干操作按鈕,包括暫停按鈕、開蓋按鈕等。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分類垃圾箱,包括箱體1、設于所述箱體1上的紅外感應垃圾入口2和操作顯示屏3、設于所述箱體1內的中間儲藏室4、位于所述中間儲藏室4下方的傳送裝置5、與所述傳送裝置5對應分類檢測裝置、與所述分類檢測裝置對應且上邊緣不高于所述傳送裝置5的分類儲藏室7,以及與所述操作顯示屏3、傳送裝置5、分類檢測裝置連接的供電裝置8和控制器9,所述供電裝置8與控制器9連接,所述中間儲藏室4的底部設有位置與所述傳送裝置6對應的垃圾下漏口41,所述箱體1上設有與所述分類儲藏室7對應的回收開口。本實用新型通過紅外感應垃圾入口2實現智能打開/關閉操作,提高了使用便捷度,且有效避免垃圾箱異味擴散;通過設置太陽能電池板進行供電,節能環保,大大節約了使用成本;通過分類檢測裝置和分類儲藏室7對垃圾進行自動分類儲藏,減輕了后期人工垃圾分類的壓力,減少垃圾分類的成本,提高垃圾的可回收率。
雖然說明書中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這些實施方式只是作為提示,不應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省略、置換和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