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潔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垃圾桶。
背景技術:
垃圾桶是每個家庭中集中盛放垃圾的容器,現在根據垃圾桶的設置環境及位置分為公共場所的垃圾桶和家用垃圾桶。也因為應用環境地點的不同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垃圾桶,如空中樓閣式、地面房屋式、地面箱、桶等。
現在市面上存在的垃圾桶大多為一個單一的桶體,需要套上垃圾袋使用,這種垃圾桶如果存放了有水的垃圾,在炎熱的夏天很容易變質發臭,產生難聞的氣溫。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現有技術中在垃圾桶內加入隔層,使得桶內分為盛放固體垃圾和液體垃圾的兩部分,這樣,雖然將垃圾進行了分離處理,但難免有的固體垃圾中帶有水分,比如一些瓜皮、果皮等一些有水分的垃圾,如此一來照樣還是起不到徹底分離垃圾的作用。
有鑒于此,亟待針對現有的垃圾桶進行優化設計,使其開口能夠被封閉,避免異味的溢出,并且能夠使液體和固體徹底分離。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垃圾桶,以解決兒童無法自己到垃圾桶上方便、沒有適合兒童的垃圾桶圈和垃圾桶上沒有兒童用的把手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垃圾桶,包括桶身和設置在所述桶身上端的桶蓋,沿所述桶身的桶壁輪廓在桶身內設置具有上部開口的腔體,所述桶壁的一部分為所述腔體的外壁,所述腔體具有傾斜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漏水孔,所述腔體的內壁形成上寬下窄的空腔,所述空腔內設置有可從上部取出的附桶,所述附桶的底面具有漏水孔,所述底面的中部低于邊緣,在所述桶身的底部設置接水桶,所述接水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底面。
優選地,所述桶蓋上固定設置有封閉件,在所述桶蓋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封閉件將所述腔體封閉。
優選地,所述底板與所述內壁的連接處低于所述底板與所述外壁的連接處。
優選地,所述底面為錐形。
優選地,所述接水桶上設置有把手。
優選地,在所述接水桶的外壁上設置有液位計,用以觀測所述接水桶內的水位。
優選地,所述底板與所述底面的最低端齊平。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垃圾桶,包括桶身和設置在所述桶身上端的桶蓋,沿所述桶身的桶壁輪廓在桶身內設置具有上部開口的腔體,所述桶壁的一部分為所述腔體的外壁,所述腔體具有傾斜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漏水孔,所述腔體的內壁形成上寬下窄的空腔,所述空腔內設置有可從上部取出的附桶,所述附桶的底面具有漏水孔,所述底面的中部低于邊緣,在所述桶身的底部設置接水桶,所述接水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底面。
經過上述設計,垃圾桶內既可以盛放固體垃圾又可以盛放液體垃圾,且固體和液體被分開放置,避免了發霉變質,而且還設置了防止異味泄露的桶蓋。具體的,如果是固體垃圾可以將其扔到附桶內,如果固體垃圾中帶有水分,則水分直接從附桶底面的漏水孔進入到接水桶內,避免水分與固體垃圾同時存在附桶內,對固體垃圾造成變質。如果有液體垃圾,可以直接將液體垃圾倒入腔體內,液體會由腔體進入到接水桶內。當然因為不小心有一部分液體進入到附桶內,也可以通過附桶底面的漏水孔將液體排放到接水桶內。這樣徹底將液體垃圾和固體垃圾分開了。
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中,所述桶蓋上固定設置有封閉件,在所述桶蓋處于關閉狀態時,所述封閉件將所述腔體封閉。這樣設計,密封性更好,避免垃圾桶內垃圾的異味外溢。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選方案中,所述底板與所述內壁的連接處低于所述底板與所述外壁的連接處。在有液體垃圾進入腔體時候,液體可以沿底板向桶內側流,然后進入接水桶,防止桶內有殘留的液體垃圾,引起桶內垃圾變質。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垃圾桶的一種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去掉桶蓋的垃圾桶的俯視圖。
圖1-2中:
桶蓋1、封閉件11、附桶2、底面21、漏水孔211、腔體3、外壁31、內壁32、底板33、接水桶4、把手41、液位計42、桶壁5、空腔6、底板與外壁的連接處a、底板與內壁的連接處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垃圾桶,如圖1所示。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垃圾桶的一種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去掉桶蓋的垃圾桶的俯視圖。
該垃圾桶,包括桶身和設置在桶身上端的桶蓋1,沿桶身的桶壁5輪廓在桶身內設置具有上部開口的腔體3,桶壁5的一部分為腔體3的外壁31,腔體3具有傾斜的底板33,底板33上設置有漏水孔211,腔體3的內壁形成上寬下窄的空腔6,空腔6內設置有可從上部取出的附桶2,附桶2的底面21具有漏水孔211,底面21的中部低于邊緣,在桶身的底部設置接水桶4,接水桶4的上表面低于底板33和底面21。
經過上述設計,垃圾桶內既可以盛放固體垃圾又可以盛放液體垃圾,且固體和液體被分開放置,避免了發霉變質,而且還設置了防止異味泄露的桶蓋1。具體的,如果是固體垃圾,則可以將其扔到附桶2內,如果固體垃圾中帶有水分,則水分直接從附桶2的底面21的漏水孔211進入到接水桶4內,避免水分與固體垃圾同時存在附桶2內,對固體垃圾造成變質。如果有液體垃圾,可以直接將液體垃圾倒入腔體3內,液體會由腔體3進入到接水桶4內。當然,因為不小心有一部分液體進入到附桶2內,也可以通過附桶2的底面21的漏水孔211將液體排放到接水桶4內。這樣徹底將液體垃圾和固體垃圾分開了。
上述中,對桶身和附桶2的具體形狀不做限定,只要能夠滿足上述限定要求均在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內。
這里,本文中所使用的方位詞是以圖1為基準定義的,圖1的上為“上”,其“上”的相對方向為“下”,應當理解,上述方位詞的使用對于本方案所限定的保護范圍并不構成限制。
桶蓋1上固定設置有封閉件11,在桶蓋1處于關閉狀態時,封閉件11將腔體3封閉。這樣設計,密封性更好,避免垃圾桶內垃圾的異味外溢。為了密封性能更好,可以將密封件11設置為橡膠件,或者其它柔性材料,因為柔性材料可以填充細小的縫隙,讓垃圾桶的密封性更好。
另外,底板與內壁的連接處a低于底板與外壁的連接處b。在有液體垃圾進入腔體3時候,液體可以沿底板33向桶內側流,然后進入接水桶4,防止桶內有殘留的液體垃圾,引起桶內垃圾變質。
底面21為錐形,方便附桶2中的液體流出,防止液體在附桶2內存留引起垃圾變質,當然,這里也可以將底面21設置為斜面,只要方便附桶2內的液體流出即可。
為了方便接水桶4的取放,在接水桶4上設置有把手41,具體的,可以將把手41設置為凹入接水桶4內部的形式,這樣可以不占用空間。
除此之外,在接水桶4的外壁31上設置有液位計42,用以觀測接水桶4內的水位。防止接水桶4內發生水滿外溢的情況出現。只要用戶從外面即可觀測到接水桶4內的水位情況,省去了總是拿出接水桶4觀看桶內的水位情況,節約了時間。
又一,底板33與底面21的最低端齊平,這樣設計,附桶2的最低漏水點與腔體3的最低漏水點一致,方便接水桶4高度的設計。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