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粉狀物料轉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針對粉狀物料的自動化真空吸料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冶金行業內,為了更好的完成粉狀物料的轉運工作,將粉狀物料裝入噸包袋內進行轉運已越來越普遍。在噸包袋填料過程中,通過現有的填料設備可以快速完成粉狀物料的充填裝袋,當袋裝的粉狀物料送達目的地后,便需要對噸包袋內的粉狀物料進行卸料,但是,目前并沒有適用于噸包袋的卸料設備,現階段都是采用人工破袋的方式進行卸料,導致卸料過程費時費力,工人的勞動強度大,由于噸包袋在破袋過程中已遭到損毀,因此已無法進行回收再利用,這造成了資源極大的浪費。再有,人工卸料過程中,會在工作環境中產生大量的懸浮粉塵,不但污染工作環境,還會危害到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因此,亟需設計一種全新的卸料設備,用于替代目前的人工卸料,其應具備以下效果:能夠節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卸料過程不損壞噸包袋,使噸包袋可以重復利用,在卸料過程中能夠避免懸浮粉塵的產生,防止工作環境的污染,保證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針對粉狀物料的自動化真空吸料裝置,能夠節省人力和物力,卸料過程不損壞噸包袋,使噸包袋可以重復利用,在卸料過程中能夠避免懸浮粉塵的產生,防止工作環境的污染,保證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針對粉狀物料的自動化真空吸料裝置,包括羅茨真空泵、吸料管及電液推桿,所述吸料管采用伸縮式結構,吸料管分為靜止段管體和移動段管體,吸料管豎直設置,且移動段管體套裝在靜止段管體下端,所述羅茨真空泵連接在靜止段管體上端;所述電液推桿固定設置在吸料管的靜止段管體側部,且電液推桿與靜止段管體平行設置,電液推桿的推桿端部與移動段管體相固連。
在所述電液推桿的工作行程起點處設置有上限位開關,在電液推桿的工作行程終點處設置有下限位開關。
在所述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外側固定套裝有空氣輔助進氣管,在空氣輔助進氣管與移動段管體之間形成環狀進氣通道。
在所述吸料管的靜止段管體的管壁上安裝有壓力變送器。
所述的針對粉狀物料的自動化真空吸料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啟動羅茨真空泵,使吸料管內形成負壓,通過壓力變送器實時監測吸料管內壓力值,電液推桿處于縮回狀態,將裝滿粉狀物料的噸包袋置于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正下方;
步驟二:啟動電液推桿,電液推桿執行伸出動作,帶動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以及空氣輔助進氣管一起向下移動,使移動段管體的底端管口伸入噸包袋內并逐漸靠近粉狀物料,開始進行真空吸料;
步驟三:在真空吸料過程中,電液推桿需要執行伸出、停止或回縮動作,電液推桿的伸出、停止或回縮動作需要根據壓力變送器監測的壓力值進行確定,用于確定電液推桿動作執行的壓力值共有兩個判定點,分為低壓判定點和高壓判定點,當壓力變送器監測的壓力值小于低壓判定點時,電液推桿執行伸出動作,當壓力變送器監測的壓力值在低壓判定點與高壓判定點之間時,電液推桿執行停止動作,當壓力變送器監測的壓力值大于高壓判定點時,電液推桿執行回縮動作;
步驟四:當電液推桿工作行程終點處的下限位開關被觸發后,說明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底端管口已經移動到噸包袋底部,噸包袋內的粉狀物料已完成真空吸料,此時電液推桿執行停止動作;
步驟五:當電液推桿的停止動作執行一段時間后,電液推桿再開始執行回縮動作,直到電液推桿工作行程起點處的上限位開關被觸發后,電液推桿重新執行停止動作,此時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返回到噸包袋的正上方;
步驟六:將已經完成卸料的噸包袋移走,換上全新的裝滿粉狀物料的噸包袋,開始進行下一次真空吸料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人工破袋卸料方式相比,能夠有效節省人力和物力,卸料過程不會損壞噸包袋,使噸包袋可以重復利用,在卸料過程中能夠避免懸浮粉塵的產生,防止工作環境的污染,保證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針對粉狀物料的自動化真空吸料裝置(處于上限位時)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針對粉狀物料的自動化真空吸料裝置(處于下限位時)結構示意圖;
圖中,1—羅茨真空泵,2—電液推桿,3—靜止段管體,4—移動段管體,5—上限位開關,6—下限位開關,7—空氣輔助進氣管,8—環狀進氣通道,9—壓力變送器,10—噸包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針對粉狀物料的自動化真空吸料裝置,包括羅茨真空泵1、吸料管及電液推桿2,所述吸料管采用伸縮式結構,吸料管分為靜止段管體3和移動段管體4,吸料管豎直設置,且移動段管體4套裝在靜止段管體3下端,所述羅茨真空泵1連接在靜止段管體3上端;所述電液推桿2固定設置在吸料管的靜止段管體3側部,且電液推桿2與靜止段管體3平行設置,電液推桿2的推桿端部與移動段管體4相固連。
為了設定電液推桿2的工作行程范圍,在所述電液推桿2的工作行程起點處設置有上限位開關5,在電液推桿2的工作行程終點處設置有下限位開關6。
為了保證真空吸料過程中噸包袋內的空氣進行量,在所述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4外側固定套裝有空氣輔助進氣管7,在空氣輔助進氣管7與移動段管體4之間形成環狀進氣通道8。
為了監控真空吸料過程中吸料管內的實時壓力,在所述吸料管的靜止段管體3管壁上安裝有壓力變送器9。
所述的針對粉狀物料的自動化真空吸料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啟動羅茨真空泵1,使吸料管內形成負壓,通過壓力變送器9實時監測吸料管內壓力值,電液推桿2處于縮回狀態,將裝滿粉狀物料的噸包袋10置于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4正下方;
步驟二:啟動電液推桿2,電液推桿2執行伸出動作,帶動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4以及空氣輔助進氣管7一起向下移動,使移動段管體4底端管口伸入噸包袋10內并逐漸靠近粉狀物料,開始進行真空吸料;
步驟三:在真空吸料過程中,電液推桿2需要執行伸出、停止或回縮動作,電液推桿2的伸出、停止或回縮動作需要根據壓力變送器9監測的壓力值進行確定,用于確定電液推桿2動作執行的壓力值共有兩個判定點,分為低壓判定點(25kPa)和高壓判定點(30kPa),當壓力變送器9監測的壓力值小于低壓判定點(25kPa)時,電液推桿2執行伸出動作,當壓力變送器9監測的壓力值在低壓判定點(25kPa)與高壓判定點(30kPa)之間時,電液推桿2執行停止動作,當壓力變送器9監測的壓力值大于高壓判定點(30kPa)時,電液推桿2執行回縮動作;
步驟四:當電液推桿2工作行程終點處的下限位開關6被觸發后,說明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4底端管口已經移動到噸包袋10底部,噸包袋10內的粉狀物料已完成真空吸料,此時電液推桿2執行停止動作;
步驟五:當電液推桿2的停止動作執行一段時間后(20秒左右),電液推桿2再開始執行回縮動作,直到電液推桿2的工作行程起點處的上限位開關5被觸發后,電液推桿2重新執行停止動作,此時吸料管的移動段管體4返回到噸包袋10的正上方;
步驟六:將已經完成卸料的噸包袋10移走,換上全新的裝滿粉狀物料的噸包袋10,開始進行下一次真空吸料作業。
根據實際生產作業需要,可以利用PLC、單片機或者計算機對真空吸料過程進行自動化控制。
實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