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pvc輸送帶。
背景技術:
傳統的pvc輸送帶在使用過程中,因結構設計緣故,輸送帶容易出現裂縫,導致輸送帶的使用壽命較短;傳統的pvc輸送帶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pvc層與基布連接層容易出現脫落,進而導致pvc輸送帶的使用壽命較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強度大的pvc輸送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pvc輸送帶,包括依次相連的表面層、第一連接層、第一加強層、第二連接層、第二加強層和支撐層;
所述的第一連接層包括多組第一經線組和多組第一緯線組,所述多組第一經線組中的任意一組經線包括第一經線、第二經線、第三經線和第四經線,所述多組第一緯線組中的任意一組緯線包括第一緯線、第二緯線、第三緯線和第四緯線,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與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垂直相互交織,第一經線組與第一緯線組的交叉處接觸連接,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中第一經線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中第一緯線的底面、第二緯線的底面、第三緯線的頂面和第四緯線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中第二經線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中第一緯線的底面、第二緯線的底面、第三緯線的頂面和第四緯線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中的第三經線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中第一緯線的頂面、第二緯線的頂面、第三緯線的頂面和第四緯線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中的第四經線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中第一緯線的頂面、第二緯線的頂面、第三緯線的頂面和第四緯線的頂面;
所述的第二連接層包括多組第二經線組和多組第二緯線組,所述多組第二經線組中的任意一組經線包括第五經線、第六經線、第七經線和第八經線,所述多組第二緯線組中的任意一組緯線包括第五緯線、第六緯線、第七緯線和第八緯線,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與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垂直相互交織,第一經線組與第一緯線組的交叉處接觸連接,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中第五經線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中第五緯線的底面、第六緯線的底面、第七緯線的頂面和第八緯線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中第六經線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中第五緯線的底面、第六緯線的底面、第七緯線的頂面和第八緯線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中的第七經線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中第五緯線的頂面、第六緯線的頂面、第七緯線的頂面和第八緯線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中的第四經線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中第五緯線的頂面、第六緯線的頂面、第七緯線的頂面和第八緯線的頂面;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經線、第二經線、第三經線、第四經線、第五經線、第六經線、第七經線和第八經線由pvc制成。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緯線、第二緯線、第三緯線、第四緯線、第五緯線、第六緯線、第七緯線和第八緯線由聚酯纖維制成。
進一步,所述的支撐層為合成纖維布。
對比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1. 一種pvc輸送帶,包括依次相連的表面層、第一連接層、第一加強層、第二連接層、第二加強層和支撐層,通過以上設計,利用第一加強層和第二加強層增加輸送帶的結構強度,有效的防止一種pvc輸送帶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出現裂縫的現象。2. 所述的第一經線、第二經線、第三經線、第四經線、第五經線、第六經線、第七經線和第八經線由pvc制成,而表面層、第一加強層和第二加強層均由pvc制成,使得表面層、第一連接層、第一加強層、第二連接層、第二加強層和支撐層依次連接時能夠更好的融熔,連接更加穩定,有效的防止各層出現脫落的現象發生。3. 纖維布具有優良的耐高溫、低溫性能,強度高;既柔軟又有韌性,耐化學腐蝕性能好;抗油,防水,耐熱老化與耐氣候老化,以及耐臭氧、氧、光等,同時具有高絕緣性能,因此,利用纖維布支撐整個輸送帶,有效的提高了輸送帶的結構強度,以及防老化,耐化學腐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連接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第二連接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支撐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4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pvc輸送帶,包括依次相連的表面層1、第一連接層2、第一加強層3、第二連接層4、第二加強層5和支撐層6,通過以上設計,利用第一加強層3和第二加強層5增加輸送帶的結構強度,有效的防止一種pvc輸送帶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出現裂縫的現象;
所述的第一連接層2包括多組第一經線組21和多組第一緯線組22,所述多組第一經線組21中的任意一組經線包括第一經線211、第二經線212、第三經線213和第四經線214,所述多組第一緯線組22中的任意一組緯線包括第一緯線221、第二緯線222、第三緯線223和第四緯線224,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21與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22垂直相互交織,第一經線組21與第一緯線組22的交叉處接觸連接,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21中第一經線211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22中第一緯線221的底面、第二緯線222的底面、第三緯線223的頂面和第四緯線224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21中第二經線212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22中第一緯線221的底面、第二緯線222的底面、第三緯線223的頂面和第四緯線224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21中的第三經線213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22中第一緯線221的頂面、第二緯線222的頂面、第三緯線223的頂面和第四緯線224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一經線組21中的第四經線214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一緯線組22中第一緯線221的頂面、第二緯線222的頂面、第三緯線223的頂面和第四緯線224的頂面;
所述的第二連接層4包括多組第二經線組41和多組第二緯線組42,所述多組第二經線組41中的任意一組經線包括第五經線411、第六經線412、第七經線413和第八經線414,所述多組第二緯線組42中的任意一組緯線包括第五緯線421、第六緯線422、第七緯線423和第八緯線424,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41與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42垂直相互交織,第一經線組21與第一緯線組22的交叉處接觸連接,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41中第五經線411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42中第五緯線421的底面、第六緯線422的底面、第七緯線423的頂面和第八緯線424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41中第六經線412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42中第五緯線421的底面、第六緯線422的底面、第七緯線423的頂面和第八緯線424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41中的第七經線413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42中第五緯線421的頂面、第六緯線422的頂面、第七緯線423的頂面和第八緯線424的頂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二經線組41中的第四經線214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42中第五緯線421的頂面、第六緯線422的頂面、第七緯線423的頂面和第八緯線424的頂面;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經線211、第二經線212、第三經線213、第四經線214、第五經線411、第六經線412、第七經線413和第八經線414由pvc制成,而表面層1、第一加強層3和第二加強層5均由pvc制成,使得表面層1、第一連接層2、第一加強層3、第二連接層4、第二加強層5和支撐層6依次連接時能夠更好的融熔,連接更加穩定,有效的防止各層出現脫落的現象發生。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緯線221、第二緯線222、第三緯線223、第四緯線224、第五緯線421、第六緯線422、第七緯線423和第八緯線424由聚酯纖維制成。
進一步,所述的支撐層6為合成纖維布。
纖維布具有優良的耐高溫、低溫性能,強度高;既柔軟又有韌性,耐化學腐蝕性能好;抗油,防水,耐熱老化與耐氣候老化,以及耐臭氧、氧、光等,同時具有高絕緣性能,因此,利用纖維布支撐整個輸送帶,有效的提高了輸送帶的結構強度,以及防老化,耐化學腐蝕。
所述的支撐層6包括多組第三經線組61和多組第三緯線組62,所述多組第三經線組61中的任意一組經線包括第九經線611和第十經線612,所述多組第三緯線組62中的任意一組緯線包括第九緯線621、第十緯線622、第十一緯線623和第十二緯線624,所述任意一組第三經線組61與任意一組第三緯線組62垂直相互交織,第三經線組61與第三緯線組62的交叉處接觸連接,所述任意一組第三經線組61中第九經線611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二緯線組42中第九緯線621的頂面、第十緯線622的頂面、第十一緯線623的底面和第十二緯線624的底面,所述任意一組第三經線組61中的第十經線612分別置于任意一組第三緯線組62中第九緯線621的底面、第十緯線622的底面、第十一緯線623的頂面和第十二緯線624的頂面;
其中,第九經線611和第十經線612由pvc制成。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