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卸料裝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銹鋼螺旋卸料機。
背景技術:
卸料機,是除塵設備排灰、送風及其他設備給料的主要設備,適用于粉狀物料和顆料狀物料,螺旋卸料機是一種被廣泛應用于各企業、工廠、礦山、料場等地的卸料設備,目前根據物料的類型和使用現場的需求,應用的都為大中型的卸料機,比如采砂場、礦山、選煤廠等大型的料場需要選用功率較大、噸位大、型號大的卸料機來完成工作,而在小型的鍋爐房、糧庫、飼養場、倉庫及建筑工地等料場,因為場地及成本等因素,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來卸料,這不但增加了工人的數量及工人的勞動強度,還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急需一種能滿足中小企業及工廠所需的卸料機,提高卸料效率,解放工人勞動強度的同時,不容易損壞,生銹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銹鋼螺旋卸料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不銹鋼螺旋卸料機,包括集滑輪、電動機、支撐架、卸料口、升降裝置、螺旋軸、圓筒、進料口、及料口、升降臺、底座,所述圓筒設置在螺旋軸的外部,所述卸料口設置在圓筒的右側,所述及料口設置在圓筒的右側,所述及料口與圓筒的連接處設有旋轉扣,所述進料口設置在及料口上下兩側,所述滑輪設置在螺旋軸的左端,所述支撐架固定連接在圓筒的下側,所述電動機設置在支撐架的左側,所述電動機與螺旋軸的連接處設有皮帶,所述升降臺設置在支撐架的下部,所述升降裝置設置在升降臺的下部,所述底座設置在升降裝置的下部,所述底座的下部設有限位車輪。
優選的,所述電動機與螺旋軸通過皮帶傳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及料口與圓筒通過旋轉扣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升降裝置通過電線與電源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限位車輪設為4個,4個所述限位車輪設置在底座的底部四角。
優選的,所述升降裝置包括2個升降桿,2個所述升降桿平行設置在底座的上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不銹鋼螺旋卸料機結構簡單,功能實用;升降裝置由2個升降桿組成的結構設計,不僅能控制卸料機整體的高度,而且能根據運輸車車內物料的剩余量調節其自身角度,提高了效率的同時節省了人力物力;旋轉扣的結構設計使卸料機本身與運輸車車內物料更方便給料;限位車輪的使用方便了卸料機的移動并能使其固定,方便了卸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滑輪2、皮帶;3、電動機;4、支撐架;5、卸料口;6、升降裝置;7、螺旋軸;8、圓筒;9、旋轉扣;10、進料口;11、及料口;12、升降臺;13、底座;14、限位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所示的一種不銹鋼螺旋卸料機,包括集滑輪1、電動機3、支撐架4、卸料口5、升降裝置6、螺旋軸7、圓筒8、進料口10、及料口11、升降臺12、底座13,所述圓筒8設置在螺旋軸7的外部,所述卸料口5設置在圓筒8的右側,所述及料口11設置在圓筒8的右側,所述及料口11與圓筒8的連接處設有旋轉扣9,所述及料口11與圓筒8通過旋轉扣9轉動連接,所述進料口10設置在及料口11上下兩側,所述滑輪1設置在螺旋軸7的左端,所述支撐架4固定連接在圓筒8的下側,所述電動機3設置在支撐架4的左側,所述電動機3與螺旋軸7通過皮帶2傳動連接,所述電動機3與螺旋軸7的連接處設有皮帶2,所述升降臺12設置在支撐架4的下部,所述升降裝置6設置在升降臺12的下部,所述升降裝置6通過電線與電源電性連接,所述底座13設置在升降裝置6的下部,所述底座13的下部設有限位車輪14,所述限位車輪14設為4個,4個所述限位車輪14設置在底座13的底部四角,所述升降裝置6包括2個升降桿,2個所述升降桿平行設置在底座13的上部。
工作原理:該不銹鋼螺旋卸料機在使用時,先將卸料機通過限位車輪14移動并固定在卸料車前,開啟電動機3上的開關使其通過皮帶2的傳動帶動螺旋軸7轉動,并通過旋轉扣9及控制升降裝置6的兩個升降桿的不同高度以適應及料口11與運輸車內物料的接觸角度,物料通過進入進料口10并在螺旋軸7的轉動下使物料轉動到卸料口5即可將物料卸下到卸料口附近的運送袋內,即可完成卸料,卸料結束后將升降裝置6調節到初始高度,關閉連接電源即可。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