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煤輸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燃煤機組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是一種氣力輸送工藝,輸煤皮帶運過來的沒塊經過磨煤機破碎后石子煤進入石子煤斗,通過石子煤斗內的篩子篩選后進入下部的發送器,然后經過通過氣力輸送的方式,將落入發送器的石子煤通過輸送管道將磨煤機產生的石子煤送到石子煤倉。
目前在國內外燃煤的電廠都要廣泛的應用,早些年的這些氣力石子煤系統非常不成熟,問題很多:第一,物料在管道中輸送很困難,管道振動大。第二,早期的氣力石子煤工藝能耗高,灰氣比極低;第三,高速石子煤進入石子煤庫噪音大,造成工作環境差,國內更多的采用機械式輸送石子煤。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該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包括:中間倉,設置在所述中間倉內的篩子,所述中間倉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連接有發送器,所述發送器連接有石子煤倉;其中:
所述中間倉的頂部設置有噴淋裝置;位于所述中間倉中篩子上方設置有大顆粒排出管道;位于所述中間倉的出料口的一側設置有緊急排料口;
所述發送器的頂部連接有送氣管及送水管;所述發送器的輸出口連通的管道上設置有吹堵裝置,以及冷水管道。
優選的,所述中間倉上設置有溫度計及粒位計。
優選的,所述石子煤倉的頂部設置有布袋除塵器。
優選的,所述中間倉與所述發送器之間設置有進料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發送器在輸送顆粒料的困難,另外,增加吹堵裝置,有效解決了大顆粒、大比重的物料沿途沉降問題,使大顆粒物料實現在較低的速度穩定運行,設備的磨損、耗氣量、很少有堵管,避免經常維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該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包括:中間倉1,設置在所述中間倉1內的篩子2,所述中間倉1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連接有發送器7,所述發送器7連接有石子煤倉;其中:
所述中間倉1的頂部設置有噴淋裝置;位于所述中間倉1中篩子2上方設置有大顆粒排出管道;位于所述中間倉1的出料口的一側設置有緊急排料口;
所述發送器7的頂部連接有送氣管及送水管;所述發送器7的輸出口連通的管道上設置有吹堵裝置8,以及冷水管道。
在上述實施例中,解決發送器7在輸送顆粒料的困難,另外,增加吹堵裝置8,有效解決了大顆粒、大比重的物料沿途沉降問題,使大顆粒物料實現在較低的速度穩定運行,設備的磨損、耗氣量、很少有堵管,避免經常維護。
為了方便理解本實施例提供的輸送系統,下面結合具體的附圖以及實施例對其進行詳細的說明。
新型氣力石子煤輸送系統,包括中間倉1、入口閘閥10、噴淋裝置、進氣閥、吹堵裝置8、防爆蓋、篩子2、大顆粒物排出閥9、緊急排出閥、料位計、溫度計4、布袋除塵器13、壓力真空釋放閥12、人孔門14、卸料箱11、卸料閥16等,所述中間倉1進料口與磨煤機排渣口管道連接,中間倉1的上部有噴淋裝置和料位計3,中間倉1被篩子2分隔上下兩部分,上部側面設有大顆粒排出管道,下部倉體有料位計3、溫度計4、緊急排放口(緊急排放口上設置有緊急排放閥5),倉下口與手動閘板門、膨脹節、進料閥6等,進料閥6與L型發送器7連接,發送器7上設有進氣閥、吹堵閥、料位計,通過料位或時間控制進入發送器7的石子煤的量,進料的壓縮空氣分為3路,1路從發送器7的中上部進入,1路從發送器7的牛角出口進入,1路沿著輸送管道沿途補氣。
作為優選實施例,所述在輸送管道上設置2處吹堵裝置8,確保石子煤能夠順利的進入石子煤倉15。
作為優選實施例,所述L型發送器7的內部采用筒體雙層設計,進氣閥的壓縮空氣進入,實現物料在發送器7內部的流態化輸送,這樣物料在流化后進入牛角灣能順暢輸送。
作為優選實施例,所述進料閥6采用水冷式,為了使進料閥6適應800多度的石子煤工況環境。
作為優選實施例,所述石子煤倉15頂部設有高溫型布袋除塵器13,除去飛入石子煤倉15的揚塵,實現系統的經濟、環保。
作為優選實施例,所述中間倉1上部料位計發出警報,大顆粒物料排出口自動排料,實現系統的穩定運行。
作為優選實施例,所述中間倉1溫度超高,噴淋裝置實現自動噴淋降溫,防止中間倉1著火爆炸,實現系統的安全運行。
在上述實施例中,采用L型發送器解決其它類型的發送器在輸送顆粒料的困難,另外,增加吹堵裝置,有效解決了大顆粒、大比重的物料沿途沉降問題,使大顆粒物料實現在較低的速度穩定運行,設備的磨損、耗氣量、很少有堵管,避免經常維護。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