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環衛車垃圾桶裝載機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小型電動環衛車垃圾箱承載支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動車憑借其節能、環保、輕便及價格低等優點,其使用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廣大群眾的青睞。電動三輪車是環衛工程不可缺少的工具,社會的進步對環衛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動三輪環衛車由于可以降低環衛工的勞動強度、節約勞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城市環衛部門、小區物業等,然而目前的電動三輪環衛車在卸載垃圾時很不方便,導致環衛工在清運垃圾時很費力,給清運垃圾作業帶來了諸多的不便。此外,現有電動三輪環衛車只具有清運垃圾的功能,功能單一,利用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小型電動環衛車垃圾箱承載支架,該支架結構設計合理、可方便快速卸載垃圾,并且可根據路面狀況噴灑清水、融雪鹽或融雪劑,提高了環衛車的使用率,進一步提高了環衛工人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小型電動環衛車垃圾箱承載支架,該支架與車后架鉸接,包括左側開口的長方形底托框架、兩個支撐立桿和開口朝右的U形后托架;所述底托框架的寬度與U形后托架的開口處寬度一致,所述U形后托架位于底托框架的左側正上方,U形后托架的開口處兩端部向下延伸設置有彎折部,所述彎折部延伸至底托框架處并焊接在底托框架上;所述兩個支撐立桿分別位于底托框架和U形后托架之間的兩側,用于支撐U形后托架;位于支撐立桿處的底托框架內焊接有支撐橫桿,所述支撐橫桿上設置有噴灑裝置,所述噴灑裝置包括噴灑管,所述噴灑管上設置有多個噴嘴,所述噴灑管通過連接管與垃圾箱底部接口連通,所述底托框架的左側兩端部設置有滑輪,所述底托框架的下部焊接有與車后架鉸接的鉸接板,所述鉸接板上設置有鉸接孔,所述底托框架上焊接有多個與垃圾箱底部安裝位配合安裝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包括方管和安裝板,所述方管焊接在底托框架上,所述安裝板焊接在方管上,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與垃圾箱底部配合安裝的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底托框架包括兩個長邊框和一個短邊框,所述底托框架的兩個長邊框之間焊接有多個加強底桿一,多個加強底桿一均與底托框架的長邊框垂直設置,底托框架的短邊框與臨近的加強底桿一之間垂直焊接有加強底桿二。
所述底托框架的一個長邊框一側設置有把手。
所述加強底桿一的數量至少為兩個。
所述彎折部與U形后托架一體成型。
所述彎折部與U形后托架的連接處圓弧過渡。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既可以清運垃圾,又可通過設置的噴灑裝置,根據路面狀況適時噴灑清水以降低灰塵,或噴灑融雪鹽以達到加速積雪融化的目的,避免了每項環衛工作單獨進行,大大提高了車體的利用率,提高了環衛工作效率;通過底托框架一側設置的把手即可將支架和垃圾箱提起,進而卸載垃圾,方便快捷;設置U形后托架和彎折部,避免將垃圾箱向后翻轉抬起后,垃圾箱直接觸地導致損壞的問題發生,同時在卸載完垃圾后,只需直接向上提起U形后托架,即可方便將支架和垃圾箱恢復原位,更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操作舒適方便;設置加強底桿,增強支架的強度,并設置與垃圾箱配合的安裝部,進一步增加了整個裝置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可方便快速卸載垃圾,集多功能于一體,提高了環衛工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架安裝完垃圾箱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架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底托框架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U形后托架和彎折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橫桿和噴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托框架;11-底托框架的長邊框;12-底托框架的短邊框;2-支撐立桿;3-U形后托架;4-彎折部;5-支撐橫桿;6-噴灑裝置;61-噴灑管;62-噴嘴;7-滑輪;8-鉸接板;9-鉸接孔;10-安裝部;101-方管;102-安裝板;103-安裝孔;13-加強底桿一;14-加強底桿二;15-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6,一種小型電動環衛車垃圾箱承載支架,該支架與車后架鉸接,包括左側開口的長方形底托框架1、兩個支撐立桿2和開口朝右的U形后托架3;底托框架1的寬度與U形后托架3的開口處寬度一致,U形后托架3位于底托框架1的左側正上方,U形后托架3的開口處兩端部向下延伸設置有彎折部4,彎折部4延伸至底托框架1處并焊接在底托框架1上;兩個支撐立桿2分別位于底托框架1和U形后托架3之間的兩側,用于支撐U形后托架3;位于支撐立桿2處的底托框架1內焊接有支撐橫桿5,支撐橫桿5上設置有噴灑裝置6,噴灑裝置6包括噴灑管61,噴灑管61上設置有多個噴嘴62,噴灑管61通過連接管與垃圾箱底部接口連通,連接管上可根據需要連通高壓泵,底托框架1的左側兩端部設置有滑輪7,底托框架1的下部焊接有與車后架鉸接的鉸接板8,鉸接板8上設置有鉸接孔9,底托框架1上焊接有多個與垃圾箱底部安裝位配合安裝的安裝部10,安裝部10包括方管101和安裝板102,方管101焊接在底托框架1上,安裝板102焊接在方管101上,安裝板102上設置有與垃圾箱底部配合安裝的安裝孔103。
底托框架1包括兩個長邊框和一個短邊框,底托框架的兩個長邊框之間焊接有多個加強底桿一13,多個加強底桿一13均與底托框架的長邊框11垂直設置,底托框架的短邊框12與臨近的加強底桿一之間垂直焊接有加強底桿二14。與垃圾箱底部配合安裝的安裝部也可安裝在加強底桿一上,此處根據垃圾箱底部的安裝位來進行設置,本實施例中當垃圾箱底部的安裝位置為三個時,其中一個安裝部優選設值在加強底桿二上。
底托框架1的一個長邊框一側設置有把手15。
加強底桿一13的數量至少為兩個,本實施例中加強底桿一的數量設置為四個。
彎折部4與U形后托架3一體成型。
彎折部4與U形后托架3的連接處圓弧過渡。
使用時,通過底托框架1一側的把手15即可將支架和垃圾箱提起,進而卸載垃圾,卸載完垃圾后,只需直接向上提起U形后托架3,即可將支架和垃圾箱恢復原位,此外,還可通過設置的噴灑裝置6,根據路面狀況適時噴灑清水以降低灰塵,或噴灑融雪鹽以達到加速積雪融化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