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塑料制品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到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塑料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polymer)},又可稱為高分子或巨分子(macromolecules),也是一般所俗稱的塑料(plastics)或樹脂(resin),可以自由改變形體樣式。是利用單體原料以合成或縮合反應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的。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樹脂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聚物。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 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于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申請號為200510087067.4的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具有高光潔度表面的發泡塑料注射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加料期:在注塑機中加入塑料母粒、1%發泡劑、各
0.01-1%的分散劑和色粉,加熱至熔融狀態:注塑期:將模具腔體加溫至塑料本體熔點以上,然后將熔融物料注射到模具型腔中:發泡期:注塑到模具型腔中的熔融物料充分發泡至物料充滿整個腔體,立即冷卻至脫模溫度,形成表面密度大、內部高度發泡的制品;脫模期:模具內的制品快速冷卻定型后脫模。綜上所述,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特別需要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通過對傳統的發泡塑料成型工藝進行改進,注塑成型的制品具有表面高光潔度,內部高發泡的內空外實效果,從而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它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聚氯乙烯顆粒、發泡劑、穩定劑、染色劑、分散劑按5:1:2:2:1的質量比均勻混合;
2)再將步驟I)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注塑機中,并加熱至150-180攝氏度,該過程持續20-25分鐘,直至混合物變為熔融狀態;
3)然后將熔融狀態的混合物注射到模具的內腔中;
4)最后對模具進行一次冷卻和二次冷卻處理得到成品,所述一次冷卻為在0°的冰水混合物中冷卻5分鐘,所述二次冷卻為在常溫下自然冷卻30分鐘。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顆粒的形狀為球體或多邊體。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聚氯乙烯顆粒的最大外徑小于0.5厘米。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工藝巧妙,產品精良,通過對傳統的塑料發泡工藝進行改進,適用于各種塑料制品和塑木復合材料制品的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制品具有表面高光潔度,內部高發泡的內空外實效果,可節約大量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它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聚氯乙烯顆粒、發泡劑、穩定劑、染色劑、分散劑按5:1:2:2:1的質量比均勻混合;
2)再將步驟I)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注塑機中,并加熱至150-180攝氏度,該過程持續20-25分鐘,直至混合物變為熔融狀態;
3)然后將熔融狀態的混合物注射到模具的內腔中;
4)最后對模具進行一次冷卻和二次冷卻處理得到成品,所述一次冷卻為在0°的冰水混合物中冷卻5分鐘,所述二次冷卻為在常溫下自然冷卻30分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聚氯乙烯顆粒的形狀為球體或多邊體,最大外徑小于0.5厘米。通過采用上述結構設計,方便了生產過程的的填料和均勻攪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工藝巧妙,產品精良,通過對傳統的塑料發泡工藝進行改進,適用于各種塑料制品和塑木復合材料制品的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制品具有表面高光潔度,內部高發泡的內空外實效果,可節約大量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1)首先將聚氯乙烯顆粒、發泡劑、穩定劑、染色劑、分散劑按5:1:2:2:1的質量比均勻混合; 2)再將步驟I)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注塑機中,并加熱至150-180攝氏度,該過程持續20-25分鐘,直至混合物變為熔融狀態; 3)然后將熔融狀態的混合物注射到模具的內腔中; 4)最后對模具進行一次冷卻和二次冷卻處理得到成品,所述一次冷卻為在0°的冰水混合物中冷卻5分鐘,所述二次冷卻為在常溫下自然冷卻30分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顆粒的形狀為球體或多邊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顆粒的最大外徑小于0.5厘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發泡塑料的注射成型工藝,它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聚氯乙烯顆粒、發泡劑、穩定劑、染色劑、分散劑按5:1:2:2:1的質量比均勻混合;再將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注塑機中,并加熱至150-180攝氏度,該過程持續20-25分鐘,直至混合物變為熔融狀態;然后將熔融狀態的混合物注射到模具的內腔中;最后對模具進行一次冷卻和二次冷卻處理得到成品。本發明通過對傳統的塑料發泡工藝進行改進,適用于各種塑料制品和塑木復合材料制品的注塑成型,注塑成型的制品具有表面高光潔度,內部高發泡的內空外實效果,可節約大量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9K27/06GK103158260SQ20131007723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2日
發明者石建國 申請人:太倉協樂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