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設計,尤其涉及一種針對表面具有高精度細密螺紋槽的注塑產品的專用型加工模具。
背景技術:
注塑工藝是一種能滿足各種非標異形件加工生產的優選工藝,較之于傳統切削、沖銑加工作業方式,具有一次成型、可規模化生產的顯著優勢,然而,由于注塑產品的形狀多樣性,特別如圖1和圖2所示的注塑產品1,其主體包括頂盤面11、底盤面12及兩盤面之間的密紋連軸13,且兩盤面各自設有軸向外延的異形凸臺111或凹槽112。特別地,該注塑產品由于應用在精密器械,其密紋連軸具有精度達20絲以下的螺紋槽131,方能在后續應用中準確而順利地完成繞線作業。。
然而,傳統該類注塑產品的加工難度較大,且精度無法得以保障。而且由于該類注塑產品往往選用高質量、高成本的原材料,故而極易造成規模化的產品報廢,產品制造的獲益比難以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注塑產品退模精度的改善型模具,解決高精密度保障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注塑產品退模精度的改善型模具,對應的注塑產品具有頂盤面、底盤面及兩盤面之間的密紋連軸,且所述兩盤面各自設有軸向外延的異形凸臺或凹槽,所述密紋連軸具有精度達20絲以下的螺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型模具的下模設有下模腔及對應底盤面形狀的底面抽芯;所述改善性模具的上模設有上模腔及對應頂盤面形狀的頂面抽芯,并且在上、下模腔之間的兩側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設有與螺紋槽精度匹配的成型面,且成型面與上、下模腔圍裹形成注塑產品的注塑容腔。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的外端接設有退模組件,所述退模組件包括斜向導桿、定位導向塊,水平位移導向塊,所述滑塊與水平位移導向塊相接并一體隨動。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腔抵接于滑塊頂部,在滑塊的行程范圍內對滑塊導向僅做水平向位移。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腔、下模腔和滑塊內均埋設有水冷管,全部水冷管外聯水冷池及冷卻控制器。
應用本發明的改善型模具,其有益效果體現在:通過頂、底向和基于滑塊的側向同步退模,并且對注塑成品在開模前作冷卻處理,大大提高了注塑產品退模的穩定性,且將精度保障轉移至滑塊成型面的加工精度,產品開模和制造的難度大大降低,性價比優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注塑產品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注塑產品的另一向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本發明針對圖1所示注塑產品的改善型模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發明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針對現有技術對加工此類高精度要求產品模具及工藝上的難度,本發明設計者經創造性研發并提出了一種改善型模具,以此保障注塑產品的精度和成品優品率。
概括來看,如圖3所示,該種改善型模具的下模2設有下模腔21及對應底盤面形狀的底面抽芯21;所述改善性模具的上模3設有上模腔31及對應頂盤面形狀的頂面抽芯32,并且在上、下模腔之間的兩側設有滑塊41、42。而且該滑塊41設有與螺紋槽精度匹配的成型面411,滑塊42設有與螺紋槽精度匹配的成型面421,該兩個成型面與上、下模腔圍裹形成注塑產品的注塑容腔。
從產品注塑的完善角度來看,該滑塊41的外端接設有退模組件5。該退模組件5包括斜向導桿51、定位導向塊52,水平位移導向塊53,而滑塊41與水平位移導向塊53相接并一體隨動。為避免滑塊位移對產品精度產生影響,該改善型模具的上模腔31抵接于滑塊41頂部,在滑塊41的行程范圍內對滑塊41導向僅做水平向位移。由此保障注塑產品在完全冷卻定型前螺紋槽不會受到外力作用而變形。另側滑塊同理,故省略說明。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該上模腔31、下模腔21和滑塊41、42內均埋設有水冷管6,全部水冷管6外聯水冷池及冷卻控制器(未圖示)。由此可以在產品注塑完成后及開模前得以預冷卻,提高了產品精度的抗變性。
綜上基于圖示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見,應用本發明的改善型模具的有益效果體現在:通過頂、底向和基于滑塊的側向同步退模,并且對注塑成品在開模前作冷卻處理,大大提高了注塑產品退模的穩定性,且將精度保障轉移至滑塊成型面的加工精度,產品開模和制造的難度大大降低,性價比優越。
本發明尚有多種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