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疊模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制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目前的模具中,大多是一臺機器上配備一套模具,每次只能生產一個產品,效率比較低;而且目前的模具的熱流通道結構部分基本是活動的,這對模具的平穩性造成很大影響和不便,同時機器的震動也會嚴重影響熱流通道結構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另外,很多現有模具的注塑射嘴位置為方便注塑成型不得不設置在靠近人的一側,注塑射嘴內的注塑液壓力較大,這種注塑射嘴的設置方式下,其射膠速度十分有限,對于射速要求高的產品則無法進行成型。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疊模模具產品,比較完美和兼顧地解決了上述的所有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平穩性好、射膠速度快、節約生產成本的疊模模具。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疊模模具,它包括模座、雙向模具配合裝置、模具A和模具B,所述的模座的底部固設有兩條平行的滑動導軌,滑動導軌的中間部分通過縱向支撐桿固定設置有橫向限位桿,橫向限位桿的左右兩端分別套裝有可沿滑動導軌滑動的支撐臺體A和支撐臺體B;所述的模具A和模具B為相同的模具,模具A的左側面和模具B的右側面分別與支撐臺體A的右側面和支撐臺體B的左側面固定安裝,模具A的右側面和模具B的左側面分別設置有模芯部A和模芯部B;所述的雙向模具配合裝置的左右兩個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模芯部A和模芯部B配合安裝的配合部A和配合部B,雙向模具配合裝置的正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設置有注塑射嘴,注塑射嘴與配合部A和配合部B均連通,注塑射嘴的左右兩邊均設置有固定的中間熱流道板。
進一步地,所述的模座的底部的中央位置還設置有矩形支塊,矩形支塊的上表面與滑動導軌的底面固定安裝。
進一步地,所述的支撐臺體A和支撐臺體B的側面的上部、下部均設置有用于與橫向限位桿套裝的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配合部A和配合部B上均設置有安裝柱。
進一步地,所述的雙向模具配合裝置的頂部還設置有提拉環。
進一步地,所述的支撐臺體A和支撐臺體B、配合部A和配合部B均為關于豎直方向相互對稱的對稱結構。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疊模模具在一臺機器上同時配備兩套模具,大大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其產能是普通機器的兩倍,同時,節約了一臺機器,實現了生產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2、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疊模模具的熱流通道結構為固定不動結構,其與傳統的活動結構相比,平穩性更好,使用壽命更長,而同時其注塑效率以及其他使用性能并未降低。
3、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疊模模具的注塑射嘴設置在遠離工作人員的側面位置,能夠有效緩解射膠壓力而不影響射膠速度,同時其射膠速度上限比較高,適用于對射速要求高的產品的注塑成型,優勢非常明顯。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發明的外觀結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發明的雙向模具配合裝置2、模具A3和模具B4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模座,2-雙向模具配合裝置,3-模具A,4-模具B,5-矩形支塊,6-滑動導軌,7-縱向支撐桿,8-支撐臺體A,9-橫向限位桿,10-通孔,11-注塑射嘴,12-配合部A,13-中間熱流道板,14-提拉環,15-模芯部A,16-安裝柱,18-支撐臺體B,19-配合部B,20-模芯部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疊模模具,它包括模座1、雙向模具配合裝置2、模具A3和模具B4,所述的模座1的底部固設有兩條平行的滑動導軌6,滑動導軌6的中間部分通過縱向支撐桿7固定設置有橫向限位桿9,橫向限位桿9的左右兩端分別套裝有可沿滑動導軌6滑動的支撐臺體A8和支撐臺體B18;所述的模具A3和模具B4為相同的模具,模具A3的左側面和模具B4的右側面分別與支撐臺體A8的右側面和支撐臺體B18的左側面固定安裝,模具A3的右側面和模具B4的左側面分別設置有模芯部A15和模芯部B20;所述的雙向模具配合裝置2的左右兩個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與模芯部A15和模芯部B20配合安裝的配合部A12和配合部B19,雙向模具配合裝置2的正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設置有注塑射嘴11,注塑射嘴11與配合部A12和配合部B19均連通,注塑射嘴11的左右兩邊均設置有固定的中間熱流道板13。
更進一步地,模座1的底部的中央位置還設置有矩形支塊5,矩形支塊5的上表面與滑動導軌6的底面固定安裝;支撐臺體A8和支撐臺體B18的側面的上部、下部均設置有用于與橫向限位桿9套裝的通孔10;配合部A12和配合部B19上均設置有安裝柱16;雙向模具配合裝置2的頂部還設置有提拉環14。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支撐臺體A8和支撐臺體B18、配合部A12和配合部B19均為關于豎直方向相互對稱的對稱結構。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支撐臺體A8和支撐臺體B18沿滑動導軌6向中間位置相向移動,模芯部A15與配合部A12配合安裝,模芯部B20與配合部B19配合安裝,本發明的安裝過程完成;再將本發明安裝到對應的機器上,通過注塑射嘴11向模具A3和模具B4內通入注塑液,可同時實現兩件產品的生產和成型,生產效率提高2倍;雙向模具配合裝置2上設置的中間熱流道板13固定不動,其與傳統的活動結構相比,平穩性更好,使用壽命更長,而同時其注塑效率以及其他使用性能并未降低;注塑射嘴11設置在雙向模具配合裝置2的正面的中央位置,能夠有效緩解射膠壓力而不影響射膠速度,而且提高了射膠速度上限,適用于對射速要求高的產品的注塑成型。
上述過程中,通孔10的設置一方面起到安裝橫向限位桿9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限制支撐臺體A8和支撐臺體B18的位置的作用;支撐臺體A8和支撐臺體B18、配合部A12和配合部B19均為關于豎直方向相互對稱的對稱結構,方便了疊模模具的維修和更換,同時也保證了同一個產品生產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發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