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方案涉及攪拌機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BMC團狀模塑料生產用攪拌機構。
背景技術:
BMC(全稱Bulk Molding Compound,即團狀模塑料)物料是一種不飽聚酯團狀模塑料,具有優良的電氣性能、機械性能、耐熱、穩定性等,又能適應各種成型工藝,可根據實際應用場合的需要,制成各種規格和性能要求的產品,典型的應用產品有電氣零部件(絕緣子、電表箱、斷路器外殼、接線端子、各類家用或商務機電產品殼體)、汽車零部件(前燈反射面、后門、揚聲器殼等)、咪表殼體、音響設備殼體等。
團狀模塑料是由不飽和聚酯樹脂、有機添加劑、引發劑、粉狀填料、增稠劑和短切玻璃纖維等組份混合而成的熱固性復合材料。傳統的團狀模塑料生產工藝一般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將樹脂、引發劑、著色劑、脫模劑、部分填料等加入真空捏合機中攪拌均勻,再將預混漿料和填充料加入混合設備中,并加入短切玻璃纖維,隨后到出團料,使用擠出機擠成條狀或直接團狀取出后,分切成等重分量,包裝并儲存備用。然而,現有的團狀模塑料的制作過程多涉及的各工序間多為間斷式配合,且攪拌后需要將團狀模塑料材料下料后再通過提升機進入儲料倉中,增加了工作量,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連續生產的、工作效率高、減輕操作者勞動強度的BMC團狀模塑料生產用攪拌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BMC團狀模塑料生產用攪拌機構,包括攪拌裝置、儲料倉和擠出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機架、攪拌缸、攪拌驅動組件、料口以及用于使所述攪拌缸傾斜的液壓裝置,所述擠出裝置包括機架、擠出罐、設于所述擠出罐一個端部的擠出口、設于所述擠出罐內的一對螺桿、驅動一對螺桿的擠出驅動組件以及開設于所述擠出罐上的擠出進料口;所述儲料倉位于所述攪拌裝置的下方;該種BMC團狀模塑料連續生產線還包括設于所述攪拌裝置和所述儲料倉之間的用于連接所述攪拌裝置的攪拌出料口和所述儲料倉的儲料進料口的引流裝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引流裝置的控制裝置。
作為優選,所述引流裝置包括引流基座、設于所述引流基座上的頂升組件、通過所述頂升組件實現升降動作的引流槽。
作為優選,所述引流槽用于連接所述攪拌裝置和所述儲料倉,所述引流槽包括底板、設于所述底板兩側的擋板;所述引流槽還包括設于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攪拌裝置一個端部的第一托板和設于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儲料倉一個端部的第二托板。
作為優選,所述頂升組件包括與所述引流槽固定連接的伸縮氣缸,所述引流槽與所述引流基座呈40~60°的夾角設置,所述控制系統包括設于所述第一托板上部的壓力傳感器。
作為優選,所述頂升組件包括一對沿所述引流槽長度方向設置的伸縮氣缸,一對伸縮氣缸與所述引流槽鉸接于所述底板外側,所述控制裝置包括設于所述第一托板下部的第一壓力傳感器和設于所述第二托板下部的第二壓力傳感器。
作為優選,所述擋板內側設有撥料鰭,所述撥料鰭包括垂直于所述擋板設置的主干和設于所述主干上的枝干,所述枝干為圓弧撥片。
作為優選,所述主干端部與所述枝干之間的切線平行于所述擋板的長度方向的軸線。
作為優選,所述攪拌裝置是翻缸傾倒式真空捏合機。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連續生產,攪拌后的團狀模塑料通過引流裝置直接進入儲料倉中,無需人工下料再重新上料至儲料倉中;
(2)生產效率高,減少下料和上料的時間;
(3)減輕操作者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引流裝置在連續生產線中應用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引流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引流槽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引流槽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引流裝置另一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中:1-攪拌裝置,2-儲料倉,4-引流裝置,11-攪拌缸,12-料口,41-引流基座,42-頂升組件,43-引流,432-擋板,433-第一托板,434-第二托板,435-撥料鰭。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之后做出的任何修改,只要在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都將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BMC團狀模塑料生產用攪拌機構,包括攪拌裝置1、儲料倉2、擠出裝置3。攪拌裝置1是包括攪拌機架、攪拌缸11、攪拌驅動組件、料口12以及用于使攪拌缸11傾斜的液壓裝置的翻缸傾倒式真空捏合機;儲料倉2位于攪拌裝置1的下方;該種BMC團狀模塑料連續生產線還包括、設于攪拌裝置1和儲料倉2之間的用于連接攪拌裝置1的攪拌出料口和儲料倉2的儲料進料口的引流裝置4以及控制裝置。
引流裝置4包括引流基座41、設于引流基座41上的頂升組件42、通過頂升組件42實現升降動作的用于連接攪拌裝置1和儲料倉2的引流槽43。引流槽43包括底板431、設于底板431兩側的擋板432;如圖3所示,引流槽43還包括設于底板431的靠近攪拌裝置1一個端部的第一托板433和設于底板431的靠近儲料倉2一個端部的第二托板434。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頂升組件42包括與引流槽43固定連接的伸縮氣缸,引流槽43與引流基座41呈40~60°的夾角設置,控制系統包括設于第一托板433上部的壓力傳感器。如圖2所示,同時,頂升組件42還可以包括一對沿引流槽43長度方向設置的伸縮氣缸,一對伸縮氣缸與引流槽43鉸接于底板431外側,此時,控制裝置包括了設于第一托板433下部的第一壓力傳感器和設于第二托板434下部的第二壓力傳感器。兩種實施方式均可實現本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如圖3所示,擋板432內側設有撥料鰭435,撥料鰭435包括垂直于擋板432設置的主干和設于主干上的枝干,枝干為圓弧撥片。主干端部與枝干之間的切線平行于擋板432的長度方向的軸線。
引流裝置4的工作原理為,當翻缸傾倒式真空捏合機完成工作時,其倉蓋打開、攪拌缸11在液壓裝置的作用下翻轉;此時,在本實施方式中,引流裝置4的頂升組件42向上升起,引流槽43的設置角度是根據攪拌缸11完全翻轉至下料角度時其料口下沿到儲料倉的進料口之間的之間距離和傾斜角度而定的,優選的是在40°到60°的范圍內進行調節,當第一托板433上部的壓力傳感器感應到第一托板433已觸碰攪拌缸11的料口下沿時,通過控制系統使頂升組件42(即一個伸縮氣缸)停止工作;當然,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即升降組件為一對伸縮氣缸時,一對伸縮氣缸以不同的速率同時向上升起,由于一對伸縮氣缸和引流槽43的背部均為鉸接,因而一對伸縮氣缸可以自然速度升起,同時使引流槽43以一個較為豎直的角度經過攪拌缸11和儲料倉2,隨后兩伸縮氣缸達成相同的伸出量、引流槽展平后兩伸縮氣缸回收,當第一壓力傳感器或第二壓力傳感器中任意一個感應到壓力,則控制系統停止其對應的一個伸縮氣缸的下降運動,至兩個伸縮氣缸均停止下行,完成了引流槽43與攪拌缸11和儲料倉2的對接。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