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醫療3D打印設備。
背景技術:
PC可連接的標簽打印機是已知的。使用這樣的標簽打印機,用戶能夠經由PC上的界面創建和打印標簽。這樣的標簽打印機的例子,是Label Manager9000。
還知道的是所謂“即插即用(plug&play)”標簽打印機,其中該標簽打印機能夠被連接到PC,以便直接打印,不要求在PC上安裝打印機驅動程序。這樣的標簽打印機的例子,在EP2053499(Brother)中示出。按照該文獻,標簽打印機被它被連接到的PC識別為USB大容量存儲器類型的裝置。利用這樣的配置,即使打印機驅動程序沒有安裝在該PC上,也能從該PC打印。該打印機利用接收的文件,確定進行何種動作,例如根據那些文件的屬性,是要打印還是存儲那些文件。按照該文獻,應用程序軟件被存儲在標簽打印機內的隨機存取存儲器(ROM)上。打印文件也存儲在該ROM上,意味著它是能讀/能寫的。
EP2113835(Brother)還公開一種即插即用打印機。在該文獻中,該打印機能夠在任何一個時刻按兩種狀態之一操作:其中打印機作為即插即用打印機操作的存儲裝置狀態;或其中打印機使用與該打印機連接的PC上安裝的驅動程序打印的打印機裝置狀態。開關裝置使用戶能在存儲裝置狀態和打印機裝置狀態之間切換。換句話說,該打印機被該PC識別為或者是大容量存儲裝置,或者是打印機裝置。
Brother公司還生產至少兩種打印機,即PT-1230PC和PT-2430PC,其中都提供物理開關,以便使用戶能在存儲裝置狀態和打印機裝置狀態之間切換。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療3D打印設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醫療3D打印設備,包括基臺、第一立桿、第二立桿、第三立桿、第四立桿、第五立桿、第六立桿、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一立桿、第二立桿和第三立桿的下端均間隔分布的固定安裝在基臺的上端面左側部上,所述第四立桿、第五立桿和第六立桿的下端均間隔分布的固定安裝在基臺的上端面右側部上,所述第一支撐板固定安裝的第一立桿、第二立桿、第三立桿、第四立桿、第五立桿和第六立桿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撐板設置在第一支撐板的下部,所述基臺的后側邊連接有懸臂梁裝置,所述懸臂梁裝置連接有打印指針裝置。
優選地,所述第二支撐板套裝也分布套裝在第一立桿、第二立桿、第三立桿、第四立桿、第五立桿和第六立桿的上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中心位置設置有支撐臺,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左側邊設置有傳感器裝置。
優選地,所述懸臂梁裝置包括立梁和橫梁,所述橫梁固定安裝在立梁的上端。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采用了移送部和擠壓部進行聯合使用,更好的實現3D打印效果,結構簡單,易于操作,自動化程度較好,同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如圖1所示,一種醫療3D打印設備,包括基臺、第一立桿、第二立桿、第三立桿、第四立桿、第五立桿、第六立桿、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一立桿、第二立桿和第三立桿的下端均間隔分布的固定安裝在基臺的上端面左側部上,所述第四立桿、第五立桿和第六立桿的下端均間隔分布的固定安裝在基臺的上端面右側部上,所述第一支撐板固定安裝的第一立桿、第二立桿、第三立桿、第四立桿、第五立桿和第六立桿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撐板設置在第一支撐板的下部,所述基臺的后側邊連接有懸臂梁裝置,所述懸臂梁裝置連接有打印指針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撐板套裝也分布套裝在第一立桿、第二立桿、第三立桿、第四立桿、第五立桿和第六立桿的上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中心位置設置有支撐臺,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左側邊設置有傳感器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懸臂梁裝置包括立梁和橫梁,所述橫梁固定安裝在立梁的上端。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采用了移送部和擠壓部進行聯合使用,更好的實現3D打印效果,結構簡單,易于操作,自動化程度較好,同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