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機械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扶手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一種工具,模具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是胚料有特定形狀的制作工具。不同產品的模具需要不同的零件構成,才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產品。扶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汽車門板扶手、院門扶手、抽屜扶手等等,其應用非常廣泛,因此扶手模具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扶手模具,能夠方便制造扶手結構,方便快捷,生產效率高,質量有保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扶手模具,包括依次連接的模體、過渡板、后支架板、前支架板、匯流板、口模、冷卻水套和設置在內部的通水芯棒、主芯棒及分流錐,其特點是,還包括嵌于內部的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呈“扶手”狀,在所述“扶手”型腔中間設置矩形通孔,兩側開設耳型孔,為對稱式結構。
進一步,所述通水芯棒通過螺絲連接在主芯棒的前端,所述主芯棒的后端緊貼所述分流錐。
所述分流錐鑲嵌在所述后支架板上,所述主芯棒鑲嵌在所述前支架板上。
所述冷卻水套設置三個,并排連在一起,其表面設有多個用于噴出水流的水孔,能夠對從口模出來的產品進行多次、循序漸進的降溫,使其滿足加工時所需溫度,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
所述模體連接外部的材料擠出機,通過所述擠出機向模體內輸送加工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合理,能夠快速制造“扶手”產品,效率高,并在模具加工產品過程中,能夠多次的進行、循序漸進的降溫,使產品溫度更準確、誤差小,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模具型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模體,2、過渡板,3、后支架板,4、前支架板,5、匯流板,6、口模,7、冷卻水套,8、冷卻水套,9、冷卻水套,10.水孔,11、通水芯棒,12、主芯棒,13、分流錐,14、模具型腔,15、矩形通孔,16、耳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 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與圖2,一種扶手模具,包括依次連接的模體1、過渡板2、后支架板3、前支架板4、匯流板5、口模6、冷卻水套8、冷卻水套9、冷卻水套10和設置在內部的通水芯棒11、主芯棒12及分流錐13。
如圖2所示,還包括嵌于內部的模具型腔14,所述模具型腔14呈“扶手”狀,在所述“扶手”型腔中間設置矩形通孔15,兩側開設耳型孔16,為對稱式結構,也可根據實際產品需要對型腔形狀作相應改進,以符合實際需求。
通水芯棒11通過螺絲連接在主芯棒12的前端,所述主芯棒12的后端緊貼所述分流錐13,分流錐13鑲嵌在所述后支架板3上,主芯棒12鑲嵌在所述前支架板4上。
三個冷卻水套8、9、10并排連在一起,其表面設有多個用于噴出水流的水孔10,能夠對從口模6出來的產品進行多次、循序漸進的降溫,使其滿足加工時所需溫度,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
模體1連接外部的材料擠出機,通過所述擠出機向模體內輸送加工材料。
本實用新型能夠快速制造“扶手”產品,效率高,并在模具加工產品過程中,能夠多次的進行、循序漸進的降溫,使產品溫度更準確、誤差小,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