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樹脂槽及包含該樹脂槽的3D打印機。
背景技術:
利用光敏樹脂進行3D打印的技術發展迅速,該技術為一種精度較高的增材制造技術。常規的3D打印機,具有樹脂槽,樹脂槽中為液態的光敏樹脂,3D打印平臺則浸在光敏樹脂中,打印平臺在豎直方向可升降。還包括與3D打印平臺配合使用的刮平機構,該刮平機構的刮刀伸入樹脂槽中,刮刀可以橫向移動,但在豎直方向不可移動。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樹脂材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經常需要使用不同的樹脂材料進行加工。
常規的3D打印機中,樹脂槽是固定式的,更換樹脂材料不方便,并且需要對樹脂槽清洗后才能添加新的樹脂材料,整個過程耗時較長,并且會造成部分樹脂材料的浪費?;谏鲜黾夹g缺陷,市場上出現了可更換樹脂槽的3D打印機。由于刮平機構的刮刀伸入樹脂槽中,并且刮平機構在豎直方向不可移動,為了能夠將樹脂槽順利拉出更換,此類3D打印機的樹脂槽均配備了豎直升降機構,例如公告號為CN205033604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的一種改進型3D打印機。
上述可更換樹脂槽的3D打印機的缺陷在于,樹脂槽配備升降機構,結構復雜,制造成本較高。同時滿載樹脂材料的樹脂槽重量較重,升降機構驅動如此重的樹脂槽上升并穩定在最高位置,對升降機構的強度、穩定性、精度等要求非常高,進而導致成本上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升降式樹脂槽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的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樹脂槽,包括槽體,該槽體設有容納腔,所述槽體一側的容納腔腔壁上設有開口,還包括與所述開口的形狀相匹配的槽門,所述槽門與槽體可拆卸連接;所述槽門與槽體連接狀態下,槽門與開口之間密封。
作為優選,所述容納腔的腔壁靠近開口下部的位置設有與槽門的厚度相適應的用于承載槽門的承載槽,所述槽門通過螺釘與槽體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容納腔的腔壁靠近承載槽端部的位置設有至少一個豎向的定位滑槽。
作為優選,所述槽門的下邊沿與槽體鉸接,所述槽門自下邊沿向上邊沿的延伸段上設有固定機構。
作為優選,所述槽門的左邊沿或與右邊沿與槽體鉸接,所述槽門遠離鉸接位置的方向上設有固定機構。
一種3D打印機,至少包括樹脂槽、刮平機構及活動支架,所述樹脂槽固定于活動支架上,所述樹脂槽包括槽體,該槽體設有容納腔;所述刮平機構橫跨于樹脂槽上方且刮平機構的刮刀延伸至容納腔內;所述槽體一側的容納腔腔壁上設有足以容納延伸至容納腔內的刮平機構通過的開口,還包括與所述開口的形狀相匹配的槽門,所述槽門與槽體可拆卸連接;所述槽門與槽體連接狀態下,槽門與開口之間密封。
作為優選,所述容納腔的腔壁靠近開口下部的位置設有與槽門的厚度相適應的用于承載槽門的承載槽,所述槽門通過螺釘與槽體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容納腔的腔壁靠近承載槽端部的位置設有至少一個豎向的定位滑槽。
作為優選,所述槽門的下邊沿與槽體鉸接,所述槽門自下邊沿向上邊沿的延伸段上設有固定機構。
作為優選,所述槽門的左邊沿或與右邊沿與槽體鉸接,所述槽門遠離鉸接位置的方向上設有固定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樹脂槽及包含該樹脂槽的3D打印機,在更換樹脂槽的過程中,只需將與槽體可拆卸連接的槽門打開即可避免與刮平機構之間的干涉,順利地將樹脂槽拉出進行更換;同理,新的樹脂槽在槽門打開的狀態下被推送至刮平機構的下方,在刮平機構位于容納腔內后,即可關閉槽門。該樹脂槽結構簡單,制造與改造成本低,并且不會影響刮平機構的精度,同時更換樹脂槽更加便捷與高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3D打印機中樹脂槽與刮平機構的連接示意圖;
圖2為第一種實施例中樹脂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第三種實施例中樹脂槽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施例的一種3D打印機,樹脂槽與刮平機構的連接狀態如圖1、圖2所示,其中樹脂槽包括槽體10,該槽體設有用于容納光敏樹脂的容納腔,刮平機構20橫跨于樹脂槽上方且刮平機構的刮刀延伸至容納腔內。作為本申請最大的改進,將樹脂槽固定于活動支架30上,該活動支架的下部設有滾輪31,并且,槽體10一側的容納腔腔壁上設有足以容納延伸至容納腔內的刮平機構通過的開口11,以及包括與所述開口11的形狀相匹配的槽門12。其中槽門12與槽體10為可拆卸連接,在槽門與槽體連接狀態下,槽門12與開口11之間密封,防止光敏樹脂由開口處泄露。
作為本申請的第一種實施例,如圖2所示,在容納腔的腔壁靠近開口11下部的位置設有與槽門12的厚度相適應的用于承載槽門12的承載槽13,該承載槽同時起到固定和限位槽門的作用,通過承載槽同時限制了槽門的高度和與槽體之間的橫向位置。進一步的,通過通過螺釘將槽門與槽體固定連接,同時,槽門與開口之間設有密封件。
作為本申請的第二種實施例,在第一種實施例的基礎上,同時在容納腔的腔壁靠近承載槽端部的位置設置至少一個豎向的定位滑槽(圖中未示出)。進一步限定槽門一側的位置,安裝更加便捷,定位更加準確。
作為本申請的第三種實施例,如圖3所示,將槽門12的下邊沿與槽體10鉸接,并在槽門12自下邊沿向上邊沿的延伸段上設有固定機構,例如螺釘、卡扣等常規的固定方式即可。同時,槽門與開口之間設有密封件。該實施例的樹脂槽需要更換時,首先解除固定機構的固定,然后沿鉸接軸13將槽門向下轉動即可。結構簡單,操作的便捷性更好,且不存在定位的問題,更換樹脂槽的效率更高
作為本申請的第四種實施例,與第三種實施例的技術構思相同,區別在于,將槽門與槽體的鉸接位置設置于槽門的左邊沿或右邊沿,同時,槽門遠離鉸接位置的方向上設有固定機構,以及,槽門與開口之間設有密封件。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