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胎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就是一種用于輪胎的新型打毛器。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打磨輪胎的設備大多為手動或半手動操作,設備比較大,操作不方便,在橡膠輪胎生產過程中,對輪胎缺陷的修補,一般用手動打磨機,用人工來控制打磨輪廓目前,但是在半鋼子午線輪胎的胎冠膠毛修剪,多為人工作業,現有的人工打毛器設計簡單,存在容易損傷輪胎表面,并有脫手飛出的安全隱患,同時在打毛的過程中刀片固定的穩定性對操作者的安全造成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輪胎的新型打毛器,該打毛器能夠有效避免在操作過程中對人員造成的傷害,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輪胎的新型打毛器,包括手持機構和打毛機構,所述的手持機構為圓柱形把手,所述的手持機構上設置有凹槽,所述的打毛機構包括防護罩和刀片,所述的防護罩與手持機構焊接,所述的防護罩的下方安裝有刀片,所述的刀片與防護罩之間通過鎖緊裝置鎖緊。
作為優化,所述的凹槽為三個,且凹槽為弧形凹槽,凹槽處設置倒圓角。
作為優化,所述的手持機構的外圓面上設置有防滑紋。
作為優化,所述的防護罩為U型罩。
作為優化,所述的防護罩上設置有多個防護槽,所述的防護槽與刀片上的刀口相對應。
作為優化,所述的手持機構為PE膠棒。
作為優化,所述的鎖緊裝置為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輪胎的新型打毛器,在打毛機構上設置防護罩,在通過防護罩安裝刀片,將整個刀片放置在防護罩的下端,有效不免手持結構與刀片的接觸,減少作業時造成的傷害,同時在防護罩的一端設置與刀片上的刀口對應的防護槽,防護槽主要起保護作用,在刀片作業時刀口部分會對輪胎產生過量損傷,超出打磨的范圍,通過在刀片的一端設置防護槽,防護槽與刀口對應,刀片的前段在于輪胎接觸時,就不會直接接觸,而是接觸防護槽,刀片與輪胎形成一個很小的距離,在不影響打磨的情況下,防止輪胎破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其中,1凹槽、2手持機構、3防護槽、4鎖緊裝置、5防護罩、6刀片。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實施例中,一種用于輪胎的新型打毛器,包括手持機構2和打毛機構,所述的手持機構2為圓柱形把手,所述的手持機構2上設置有凹槽1,所述的打毛機構包括防護罩5和刀片6,所述的防護罩5與手持機構2焊接,所述的防護罩5的下方安裝有刀片6,所述的刀片6與防護罩5之間通過鎖緊裝置4鎖緊。
作為優化,所述的凹槽1為三個,且凹槽1為弧形凹槽,凹槽1處設置倒圓角。
作為優化,所述的手持機構2的外圓面上設置有防滑紋。
作為優化,所述的防護罩5為U型罩。
作為優化,所述的防護罩5上設置有多個防護槽3,所述的防護槽3與刀片6上的刀口相對應。
作為優化,所述的手持機構2為PE膠棒。
作為優化,所述的鎖緊裝置4為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輪胎的新型打毛器,在打毛機構上設置防護罩,在通過防護罩安裝刀片,將整個刀片放置在防護罩的下端,有效不免手持結構與刀片的接觸,減少作業時造成的傷害,同時在防護罩的一端設置與刀片上的刀口對應的防護槽,防護槽主要起保護作用,在刀片作業時刀口部分會對輪胎產生過量損傷,超出打磨的范圍,通過在刀片的一端設置防護槽,防護槽與刀口對應,刀片的前段在于輪胎接觸時,就不會直接接觸,而是接觸防護槽,刀片與輪胎形成一個很小的距離,在不影響打磨的情況下,防止輪胎破損。
將傳統的打毛器的手持部分改為符合人體學的設計的手握PE膠棒,并在膠棒上增加三道凹槽,提高膠棒與手的摩擦力,降低因手心出汗等造成手滑,打毛器飛出的概率;不再將刀片焊在打毛器頂端的傳統設計,本實用新型改為在打毛器頂端焊制防護罩,加上鎖緊裝置,將刀片牢牢地鎖住,并在刀片尖端設置一排防護槽,鎖在打毛器防護罩下端;本實用新型可以在快速將輪胎胎冠、胎肩膠毛修剪的同時,保護輪胎表面不受損傷,并有效避免打毛器脫手的安全隱患。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個案,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符合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一種用于輪胎的新型打毛器且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