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座地式密煉機。
背景技術:
密煉機,又稱捏煉機,主要用于橡膠的塑煉和混煉,是一種設有一對特定形狀并相對回轉的轉子、在可調溫度和壓力的密閉狀態下間隙性地對聚合物材料進行塑煉和混煉的機械設備,現有的密煉機主要分為下落式和翻轉式兩種,下落式座地式密煉機的下頂栓采用下落式卸料,卸料門采用齒條齒輪及液壓油缸驅動,運用平穩、可靠,開閉時間短,采用曲拐式鎖緊,通過液壓油缸驅動,鎖緊力強,自鎖性好,密封好,但需要兩層到三層樓房的安裝空間,安裝成本很高,對于空間要求大;翻轉式座地式密煉機的混煉室采用前后組合式結構,整個混煉室可繞前轉子翻轉110~140°以便卸料和清理,但存在剛性強度不足,打料慢,易漏料漏粉,污染環境,混煉膠質量差,不利于自動化生產等缺點,再者以上兩種密煉機因整體結構設計缺陷,各系統裝置協同工作性較差,都存在加料困難、生產效率低、轉子輾煉不充分、散熱不充分、密煉室會漏料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下落式密煉機和翻轉式密煉機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的座地式密煉機,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座地式密煉機,包括底座、混煉室、傳動機構、轉子、卸料機構、加料室、壓料機構和加料機構,底座上方安裝混煉室,混煉室內部安裝兩個轉子,混煉室邊側安裝傳動機構而上方安裝加料室,加料室與混煉室相通,加料室邊側設有入料門,加料機構驅動入料門上移從而打開密閉的加料室,壓料機構設有上頂栓,上頂栓位于加料室內,上頂栓下移沖壓膠料從加料室進入混煉室內,傳動機構驅動兩個轉子高速轉動碾碎膠料,卸料機構位于混煉室下方,卸料機構驅動混煉室底部的卸料門打開將混煉好的膠料從混煉室內排出去。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電機、第一聯軸器、減速箱和第二聯軸器,電機輸出軸通過第一聯軸器驅動減速箱啟動,減速箱輸出軸通過第二聯軸器驅動兩個轉子轉動。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兩個轉子結構相同、轉向相反而轉速相等,轉子的基體為圓筒形,每個轉子圓筒形的外周側設有一長螺旋式突棱、一短螺旋式突棱和一多邊形突棱,長螺旋式突棱從轉子一端螺旋180°延伸到另一端,短螺旋式突棱與長螺旋式突棱旋向相同,短螺旋式突棱螺旋60°延伸到轉子中部,多邊形突棱從轉子另一端沿著轉子中心軸軸向延伸,長螺旋式突棱、短螺旋式突棱、多邊形突棱的頂部到圓筒形外周側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構成凹槽,兩個轉子通過各自的長螺旋式突棱、短螺旋式突棱、多邊形突棱嚙入對方的凹槽中實現嚙合配合。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卸料機構包括卸料齒輪箱,4個卸料油缸、卸料齒輪、卸料齒輪軸,第三聯軸器,卸料門軸,2個插銷油缸,2個卸料門插銷和卸料門,4個卸料油缸兩兩相對設置在卸料齒輪箱左右兩邊上,卸料齒輪箱安裝在混煉室外邊側,上方兩個卸料油缸共用一個活塞桿,下方兩個卸料油缸共用一個活塞桿,卸料齒輪嚙合在上下活塞桿之間的齒條里,卸料齒輪固定安裝在卸料齒輪軸中間部位,卸料齒輪軸一端通過第三聯軸器連接卸料門軸,卸料門位于混煉室底部,卸料門兩側邊上安裝兩個鋼套,卸料門軸貫穿兩個鋼套,2個插銷油缸分別安裝在混煉室與底座之間外側,2個卸料門插銷分別安裝在混煉室與底座之間的凹槽里位于卸料門下面并且分別與插銷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卸料門開關時,2個插銷油缸分別同時推進或拉出2個卸料門插銷對卸料門進行鎖緊或松開。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壓料機構包括壓料油缸、平衡塊、上頂栓連桿和上頂栓,壓料油缸有兩個且分別安裝在加料室左右兩側,壓料油缸活塞桿向上伸出連接平衡塊,平衡塊下方連接上頂栓連桿,上頂栓連桿穿過加料室頂部連接上頂栓,上頂栓可在加料室內上下移動,上頂栓底部設有把膠料分成兩部分的尖棱。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入料門前方安裝有吸塵罩,吸塵罩上方連通集成器管。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加料機構包括加料油缸、連接板和入料門連桿,加料油缸活塞桿向上伸出連接連接板,連接板下方連接入料門連桿,入料門連桿連接入料門。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密煉室邊側安裝有防止煉膠時膠料溢出的轉子密封裝置,所述密煉室邊側安裝有防止煉膠時膠料溢出的轉子密封裝置,包括中空結構的耐磨鋼套、動環和定環,耐磨鋼套固定安裝在密煉機的密煉室側壁里,轉子一端穿過耐磨鋼套而外周側套裝動環,動環位于耐磨鋼套內周側和轉子外周側之間,定環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耐磨鋼套外露的端面上并套裝壓緊在動環外周側,動環與轉子之間過盈安裝鍵銷,轉子轉動時通過鍵銷帶動動環同步轉動,動環內部安裝彈簧,彈簧左右兩端安裝頂頭和無頭螺絲,頂頭頂著轉子側壁壓縮彈簧,彈簧彈性驅動動環摩擦接觸定環,動環、定環相互摩擦密封配合防止防止膠料混合時出現漏粉漏料現像。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混煉室由上蓋和下蓋組成或由前后內膽與左右眼鏡側板組合而成,加料室后方設有粉料入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轉子為嚙合型轉子或切線型轉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座地式密煉機結構設計合理、緊湊,集合了下落式密煉機和翻轉式密煉機兩種機型的優點,克服了現有密煉機所存在的結構缺陷,具體表現在:一、安裝時不像下落式密煉機那樣需要兩到三層樓房的空間高度,而是像翻轉式密煉機一樣直接安裝在地面上,對生產車間高度與面積要求低,降低使用用戶的安裝成本;二、給該型密煉機加料時不像下落式密煉機那樣需要把各種膠料搬運到二樓或三樓那么高,而是像翻轉式密煉機那樣在地面上直接喂,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減少了用工成本;三、該型密煉機在混煉過程中具有下落式密煉機的剛性和穩定性,轉子旋轉速度最高可以達到120轉每分鐘,而且可以進行變頻無級調速,比翻轉式密煉機快了三倍以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能耗,而且密封性能好過下落式密煉機和翻轉式密煉機,不會漏粉漏膠,影響混煉膠質量,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四,混煉膠煉好了,在排膠時與下落式密煉機一樣直接往下卸出膠料,速度快;而不像翻轉式密煉機那樣浪費時間,必須要把混煉室旋轉120度到140度才能把膠料卸出去;五、加料機構驅動入料門上移從而打開密閉的加料室,操作人員只要站在地面上就可往加料室中輕易加料,無需另外加裝增高臺,而進入加料室的膠料會被上頂栓快速下移從加料室進入混煉室內,上頂栓頂著混煉室上部防止膠料回流,傳動機構驅動轉子快速轉動,兩個轉子上的突棱快速碾碎膠料,時間短、生產效率高,沖壓混煉室、傳動機構、轉子、卸料機構、加料室、壓料機構、加料機構等各個裝置協同快速工作,自動化程度高,改善產品質量與工作環境,操作安全便利,有較降低了用戶的綜合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后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兩個轉子配合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單個轉子從a、b、c三個方向觀測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明的轉子安裝在整機上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上頂栓移動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的卸料門打開時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的轉子密封裝置示意圖;
圖10是圖9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的轉子密封裝置的耐磨鋼套、動環和定環分解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的切線型轉子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視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3所示,一種座地式密煉機,包括底座1、混煉室2、傳動機構3、轉子4、卸料機構、加料室6、壓料機構和加料機構,底座1上方安裝混煉室2,混煉室2由上蓋21和下蓋22蓋合而成,混煉室2內部安裝兩個轉子4,轉子4為嚙合型gke轉子或切線型gkn轉子,兩個轉子4的左右兩端穿過混煉室2的左右室壁,混煉室2邊側安裝傳動機構3,傳動機構3驅動兩個轉子4轉動,混煉室2而上方安裝加料室6,加料室6與混煉室2相通,既上蓋21中部開口且連通加料室6,加料室6邊側設有入料門61,加料機構驅動入料門61可上下移動從而啟閉進料口,壓料機構設有上頂栓71,上頂栓71位于加料室6內,上頂栓71下移沖壓膠料從加料室6進入混煉室2內,卸料機構位于混煉室2下方,卸料機構驅動混煉室2底部的卸料門打開將混煉好的膠料從混煉室內排出去。
具體的,傳動機構3包括電機31、第一聯軸器32、減速箱33和第二聯軸器34,電機輸出軸31通過第一聯軸器32驅動減速箱33啟動,減速箱33為雙輸出軸減速箱,減速箱33輸出軸通過第二聯軸器34驅動兩個轉子反向轉動。
具體的,如圖4和5所示,兩個轉子4之間相互嚙合一體,有效輾煉膠料,轉子4的基體為圓筒形,每個轉子4圓筒形的外周側設有一長螺旋式突棱41、一短螺旋式突棱42和一多邊形突棱43,長螺旋式突棱41從轉子4左端圍繞轉子中心軸螺旋180°延伸到右端,短螺旋式突棱42與長螺旋式突棱41旋向相同,短螺旋式突棱42圍繞轉子4中心螺旋60°延伸到轉子4中部,多邊形突棱43從轉子4右端沿著轉子4中心軸軸向延伸,長螺旋式突棱41、短螺旋式突棱42、多邊形突棱43的頂部與圓筒形外周側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構成凹槽,上方轉子4的長螺旋式突棱41、短螺旋式突棱42、多邊形突棱43嚙入下方轉子2的凹槽中,下方轉子4的長螺旋式突棱41、短螺旋式突棱42、多邊形突棱43嚙入上方轉子4的凹槽中,兩個轉子4通過長螺旋式突棱41、短螺旋式突棱42、多邊形突棱43與凹槽的配合實現嚙合。
另外,所述長螺旋式突棱41尾部順著轉子中心軸軸向往頭部方向徑向90°截斷螺旋總長的15%,長螺旋式突棱41起點與短螺旋式突棱42起點之間的夾角為165°,長螺旋式突棱42起點與多邊形突棱43之間的夾角為60°,所述多邊形突棱43的頭部為三角形,多邊形突棱34的長度為轉子4圓筒形總長的30%。
具體的,所述壓料機構包括壓料油缸71、平衡塊72、上頂栓連桿73和上頂栓74,壓料油缸71有兩個且分別安裝在加料室6左右兩側,壓料油缸71活塞桿向上伸出連接平衡塊72,平衡塊72下方連接上頂栓連桿73,上頂栓連桿73穿過加料室6頂部連接上頂栓74,上頂栓74可在加料室內上下移動,上頂栓74底部設有把膠料分成兩部分的尖棱,如圖7所示,上頂栓74位于加料室頂部時用實線表示,上頂栓74位于加料室底部時用虛線表示,平衡塊72在左右壓料油缸71的驅動下下移,平衡塊72帶動上頂栓連桿73下移,上頂栓連桿73驅動上頂栓74下移,上頂栓74下移沖壓膠料進入兩個轉子4之間并防止轉子4轉動時膠料回流。
具體的,所述卸料機構包括4個卸料油缸51、卸料齒輪、卸料軸、第三聯軸器52和卸料門53,4個卸料油缸51兩兩相對設置在混煉室2邊側,上方兩個卸料油缸51共用一個活塞桿,下方兩個卸料油缸51共用一個活塞桿,活塞桿上設有齒輪紋,卸料齒輪嚙合在上下活塞桿之間,卸料齒輪固定安裝在卸料軸端部,卸料軸通過第三聯軸器52連接卸料門53,卸料門53位于混煉室底部,下蓋22中部設有卸料口,卸料口常態下被卸料門53遮擋,卸料油缸51驅動卸料齒輪轉動,卸料齒輪帶動卸料軸轉動,卸料軸通過第三聯軸器52驅動卸料門53轉動打開卸料口,加工好的產品從混煉室2漏出。
所述卸料機構包括卸料齒輪箱51,4個卸料油缸52、卸料齒輪、卸料齒輪軸、第三聯軸器、卸料門軸53、2個插銷油缸54、2個卸料門插銷55和卸料門56,4個卸料油缸52兩兩相對設置在卸料齒輪箱51左右兩邊上,卸料齒輪箱51安裝在混煉室外邊側,卸料齒輪箱51內部安裝卸料齒輪,上方兩個卸料油缸52共用一個活塞桿,下方兩個卸料油缸52共用一個活塞桿,卸料齒輪嚙合在上下活塞桿之間的齒條里,卸料齒輪固定安裝在卸料齒輪軸中間部位,卸料齒輪軸一端通過第三聯軸器連接卸料門軸53,卸料門56位于混煉室底部,卸料門53兩側邊上安裝兩個鋼套,卸料門軸53貫穿兩個鋼套,2個插銷油缸54分別安裝在混煉室與底座之間外側,2個卸料門插銷55分別安裝在混煉室與底座之間的凹槽里位于卸料門56下面并且分別與插銷油缸的活塞桿連接,卸料口常態下被卸料門56遮擋,卸料油缸52驅動卸料齒輪轉動,卸料齒輪帶動卸料軸轉動,卸料軸通過第三聯軸器驅動卸料門56轉動打開卸料口,2個插銷油缸分別同時推進或拉出2個卸料門插銷對卸料門進行鎖緊或松開。
具體的,所述入料門61前方安裝有吸塵罩9,吸塵罩9上方連通集成器管91,粉塵經吸塵罩9吸合后從集成器管91排出,加料機構包括加料油缸81、連接板和入料門連桿82,加料油缸81活塞桿向上伸出連接連接板,連接板下方連接入料門連桿82,入料門連桿82連接入料門61,加料油缸驅動,加料室6后方設有粉料入口62,計量好重量的粉料從粉料入口62進入加料室6與膠料一起混合加工,或者混煉室由前后內膽與左右眼鏡側板組合而成,眼鏡側板又分上下兩部分,方便拆裝維護保養,凡是與膠料接觸的內壁其隔層下都會有通孔,用于溫控液體通過,達到對混煉膠溫度可調目的,混煉室兩側設有油料自動計量進入孔。
一種密煉機的轉子密封裝置,包括中空結構的耐磨鋼套101、動環102和定環103,所述耐磨鋼套101、動環102和定環103各有兩個且分別對稱安裝在轉子4的左右兩端,耐磨鋼套101一端面與膠料直接接觸,另一端面露出外面,耐磨鋼套101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密煉機的密煉室側壁里,轉子4一端穿過耐磨鋼套101而外周側套裝動環102,動環102位于耐磨鋼套101內周側和轉子4外周側之間,定環103通過螺釘固定安裝耐磨鋼套101外露的端面上并套裝壓緊在動環102外周側,動環102與轉子4之間過盈安裝鍵銷104,轉子4轉動時通過鍵銷104帶動動環102同步轉動,動環102內部安裝彈簧105,彈簧105左右兩端安裝頂頭106和無頭螺絲107,無頭螺絲107與動環102連接一體,頂頭106頂著轉子4側壁壓縮彈簧105,彈簧105彈性驅動動環102向外側移動摩擦接觸定環103,動環102、定環103相互摩擦密封配合防止轉子漏料,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從圖上可知,上述內端面指的是兩個動環102或兩個定環103的相向內側,即動環102和定環103安裝在轉子4左側時,內端面指的是動環102右端面、定環103右端面;動環102和定環103安裝在轉子4右側時,內端面指的是動環102左端面、定環103左端面。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座地式密煉機結構設計合理、緊湊,集合了下落式密煉機和翻轉式密煉機兩種機器的優點,克服了現有密煉機所存在的結構缺陷,生產速度快,安裝時對廠房空間高度要求低,節約空間,加料機構驅動入料門上移從而打開密閉的加料室,操作人員只要站在地面上就可往加料室中輕易加料,無需另外加裝增高臺,而進入加料室的膠料會被上頂栓快速下移從加料室進入混煉室內,上頂栓頂著混煉室上部防止膠料回流,傳動機構驅動轉子快速轉動,兩個轉子上的突棱快速碾碎膠料,混煉容量大、時間短、生產效率高,沖壓混煉室、傳動機構、轉子、卸料機構、加料室、壓料機構、加料機構等各個裝置協同快速工作,自動化程度高,改善產品質量與工作環境,操作安全便利,減輕勞動強度,節約人工成本。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