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健身器材包膠,具體涉及到一種健身器材加工用包膠裝置。
背景技術:
1、包膠是一種將一種材料包裹在另一種材料表面的工藝,旨在賦予產品特定的功能和特性,常見包膠類型大致包括塑膠包膠金屬、橡膠包膠金屬和橡膠包膠金屬,其核心優勢體現在性能優化與功能整合上,該工藝結合了金屬的高強度與彈性體的柔韌性,既保證了結構剛性,又提升了減震降噪、防滑絕緣等特性,同時包膠層可顯著提升耐磨損、抗沖擊及防腐蝕能力,延長部件壽命,尤其適用于礦山機械、輸送設備等嚴苛環境,金屬包膠能有效降低金屬接觸產生的噪音與震動,在自動化設備、軌道交通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同時通過修復受損金屬件實現資源再利用,兼具經濟性與環保效益,在包膠工藝的應用中,健身器材大多會采用包膠來實現對金屬的包裹,這就能夠為金屬提供較好的保護,避免接觸空氣腐蝕以及人體接觸時提供一層防護。
2、由于健身的行業興起,健身器材的銷量也逐步增加,針對現有健身器材的包膠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填充膠料時效率低下問題,在填充膠料的過程中大多是人工鋪墊或外置簡易的輔助裝置進行鋪墊,很容易影響整體包膠裝置的連續性,進而導致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健身器材加工用包膠裝置。
2、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健身器材加工用包膠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頂部中心固定連接有底模機構,所述工作臺的頂部安裝有液壓機構;
3、所述液壓機構的中心設置有限位連接板,所述限位連接板的底部兩側均固定連接有上模機構,所述工作臺的頂部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翻轉機構;
4、兩個所述翻轉機構上均安裝有兩個夾取機構,所述工作臺的兩側中心均固定連接有上料機構,所述底模機構上放置有啞鈴主體。
5、進一步的,所述底模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工作臺頂部中心的連接底板,所述連接底板的頂部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底模主體,兩個所述底模主體和連接底板之間均安裝有多個固定螺栓組件。
6、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底模主體形成底部的空腔,在放置好板料后放上啞鈴主體,而后放置板料即可配合上模機構實現壓模,通過多個固定螺栓組件能夠實現兩個底模主體和連接底板之間的固定。
7、進一步的,所述液壓機構包括多個固定連接在工作臺頂部的限位支撐立柱,多個所述限位支撐立柱的頂部之間固定連接有固定頂板,所述固定頂板的中心安裝有液壓缸。
8、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使用時通過液壓缸來控制限位連接板的升降,進而帶動兩個上模機構實現升降,同時多個限位支撐立柱能夠實現對限位連接板的限位導向。
9、進一步的,所述上模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限位連接板底部的頂模主體,所述頂模主體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一組第一限位柱和一組第二限位柱,所述頂模主體的前后兩端均安裝有電動桿,兩個所述電動桿的輸出端均固定連接有側面封堵塊,兩個所述側面封堵塊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堵塊。
10、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包膠時,依次放置好橡膠料板、啞鈴主體和橡膠料板后,液壓缸推動限位連接板下降,進而實現兩個上模機構和兩個底模主體之間的合并,通過兩個第二限位柱實現限位導向的作用,而后上模機構中的兩個電動桿會推動側面封堵塊相互靠近,通過頂模主體、底模主體和兩個側面封堵塊形成一個空腔,而后底模主體和頂模主體開始加熱使橡膠料板融化,在空腔內完全包裹啞鈴主體,一段時間后在液壓缸和電動桿的驅動下,使頂模主體和側面封堵塊復位,并取出包膠后的啞鈴主體。
11、進一步的,所述翻轉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工作臺頂部一側的兩個支撐柱和第一電機組件,兩個所述支撐柱之間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第一電機組件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驅動齒輪,所述轉動桿的前端固定連接有從動齒輪,所述轉動桿的外壁兩端之間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桿。
12、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電機組件帶動驅動齒輪轉動進而帶動與之嚙合的從動齒輪,隨之轉動的轉動桿會帶動支撐架桿轉動,進而能夠實現將支撐架桿上的兩個夾取機構實現反復移動,實現上料翻轉功能。
13、進一步的,所述夾取機構包括連接架板,所述連接架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殼體,所述限位殼體的頂部安裝有第二電機組件,所述第二電機組件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雙向螺紋桿,所述限位殼體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側面支架,所述側面支架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上轉動連接有夾板架,所述雙向螺紋桿上螺旋連接有兩個螺紋傳動板,兩個所述螺紋傳動板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套板,兩個所述夾板架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驅動圓桿。
14、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夾取時,通過翻轉機構將兩個夾取機構翻轉到上料機構一側,兩個夾取機構中的第二電機組件帶動雙向螺紋桿轉動,進而通過螺紋結構帶動兩個螺紋傳動板向中心靠近,使兩個限位套板向中心靠近,在移動的過程中會通過兩個限位套板的空心結構來推動兩個驅動圓桿相互靠近,并在限位套板的內壁中滑動,使兩個夾板架在連接軸上轉動,進而通過兩個夾板架的另一端實現對伸出橡膠料板的夾持。
15、進一步的,兩個所述螺紋傳動板均緊貼在限位殼體的內壁滑動,兩個所述驅動圓桿均在對應的限位套板內部滑動,所述雙向螺紋桿兩端的螺紋結構方向相反。
16、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限位殼體實現對螺紋傳動板的移動限位,通過限位套板實現對驅動圓桿的驅動,雙向螺紋桿的螺紋結構保證在轉動時會使兩個螺紋傳動板相互靠近進而實現夾持。
17、進一步的,所述上料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工作臺一側的氣缸支架和固定連接在工作臺頂部一側的兩個料箱支架,所述氣缸支架上固定連接有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推動板,兩個所述料箱支架的頂部之間固定連接有上料箱,所述上料箱的內部放置有多個橡膠料板。
18、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氣缸支架驅動推動板,通過推動板將上料箱內部疊放的多個橡膠料板的底部一個推出,配合翻轉機構和夾取機構實現橡膠料板的上料功能,在啞鈴主體兩側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放置橡膠料板能夠在包膠過程中使融化的橡膠料板完全包裹啞鈴主體。
19、進一步的,兩個所述料箱支架的頂部均為斜面結構,且上料箱頂部的一端開設有與橡膠料板相對的矩形通孔。
20、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斜面結構保證了在推出一個橡膠料板且驅動氣缸帶動推動板復位后,疊放的橡膠料板能夠自由下落,且開設的矩形通孔也保證了只能推出單個的橡膠料板。
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發明通過設計翻轉機構、夾取機構和上料機構,通過翻轉機構中的第一電機組件實現驅動,進而通過驅動齒輪、從動齒輪、轉動桿和支撐架桿實現帶動夾取機構的翻轉移動,而后通過第二電機組件的驅動,配合雙向螺紋桿、螺紋傳動板、限位套、驅動圓桿和夾板架實現對橡膠料板的夾持工作,最后通過驅動氣缸和推動板將橡膠料板頂出,進而能夠實現反復的上料,在啞鈴主體兩側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放置橡膠料板能夠在包膠過程中使融化的橡膠料板完全包裹啞鈴主體,減少了人工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包膠效率;(2)本發明通過設計料箱支架的頂部均為斜面結構,保證了在推出一個橡膠料板且驅動氣缸帶動推動板復位后,疊放的橡膠料板能夠自由下落,同時也減小了夾取機構的移動形成,提高上料的效率,且在夾取機構移動到兩側時不會影響限位連接板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