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冷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輸送和冷卻生物質直燃發電鍋爐入爐燃料并提高鍋爐爐口密封性能的水冷套。
背景技術:
生物質直燃發電鍋爐與技術較為成熟的燃煤鍋爐相比有不少區別,其配套燃料供給系統也有很大不同。由于生物質燃料本身具有易燃的特性,因此生物質直燃發電鍋爐的燃料輸送系統中,爐前給料設備尤其是入爐口處的給料設備尤其需要綜合考慮輸送、冷卻、密封等性能。本發明創造正是針對生物質燃料具有易燃的特性,在燃料入爐口和給料設備之間設置了水冷套,以防止爐火反燒到給料設備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有效防止生物質直燃發電鍋爐的爐火反燒到給料設備中的水冷套。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冷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集箱、本體管箱、后集箱、壓緊裝置、氣動裝置和密封罩箱;所述本體管箱,包括管子、鰭片和支腿,所述管子和鰭片焊接成筒式箱體,所述箱體的頂部開有矩形開口,所述箱體的下部焊接四個所述支腿;所述前集箱,包括前集箱連接法蘭、前集箱本體、冷卻水進水管、冷卻水出水管和前集箱隔板,所述前集箱本體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前部,所述冷卻水進水管連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的底部,所述冷卻水出水管連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的頂部,所述前集箱隔板焊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內,所述前集箱連接法蘭與所述前集箱本體的前端相焊接;所述后集箱,包括后集箱連接法蘭、后集箱本體和后集箱隔板,所述后集箱本體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后部,所述后集箱隔板焊接在所述后集箱本體內,所述后集箱連接法蘭與所述后集箱本體的外側表面相焊接;所述壓緊裝置包括上限位塊、下限位裝置、驅動臂、轉軸、轉動頂桿和壓板裝置;所述上限位塊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前端頂部,所述轉軸通過軸承和軸承座安裝在所述本體管箱的頂部,所述驅動臂和轉動頂桿垂直焊接在所述轉軸上;所述壓板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支座、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扇形板和焊接在所述扇形板前端的擋板,所述扇形板與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矩形開口相對應,所述擋板的外端伸出于所述扇形板外;所述擋板的外端在的扇形板轉動的始末位置分別與所述下限位裝置和上限位塊相對;所述轉動頂桿的外端焊接有一銷軸,所述銷軸頂著所述擋板;所述氣動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上的氣缸支座和樞接在所述氣缸支座上的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驅動臂相鉸接;所述密封罩箱位于所述本體管箱的上方,包括罩箱下部和罩箱上部,所述罩箱下部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外壁上,所述罩箱上部與罩箱下部通過法蘭連接,所述罩箱罩在所述壓緊裝置上方。所述壓板裝置的數量為2 4個,并且相隔一定距離并排設置。所述壓緊裝置的擋板的外端設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由穿設在所述擋板上的螺栓、套設于螺栓上的彈簧和與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組成,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頂著所述擋板和所述螺栓的頭部。所述下限位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底板、焊接在所述底板上的頂端具有外凸緣的圓筒、與所述圓筒相配合的底端具有內凸緣的套筒、位于所述圓筒和套筒內的緩沖彈簧和焊接在所述套筒頂部的T形塞,所述緩沖彈簧的兩端分別頂著所述T形塞和底板。所述本體管箱呈錐筒形,其與所述前集箱連接的一端口徑小,與所述后集箱連接 的一端口徑大。所述支腿為高度可調的支腿。所述罩箱上部設有觀察門。所述冷卻水進水管、前集箱本體、管子、后集箱本體、冷卻水出水管形成的冷卻水管路上設有壓力測量元件和溫度測量元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I、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它包括前集箱、本體管箱、后集箱、壓緊裝置、氣動裝置和密封罩箱;本體管箱,包括管子、鰭片和支腿,管子和鰭片焊接成頂部開有矩形開口的箱體,箱體的下部焊接四個所述支腿;前集箱,包括前集箱連接法蘭、前集箱本體、冷卻水進水管、冷卻水出水管和前集箱隔板,前集箱本體焊接在本體管箱的前部,冷卻水進水管連接在前集箱本體的底部,冷卻水出水管連接在前集箱本體的頂部,前集箱隔板焊接在前集箱本體內以引導冷卻水自前集箱本體進入本體管箱的部分管子中,前集箱連接法蘭與前集箱本體的iu端相焊接;后集箱,包括后集箱連接法蘭、后集箱本體和后集箱隔板,后集箱本體焊接在本體管箱的后部,后集箱隔板焊接在后集箱本體內以引導后集箱本體內的冷卻水進入本體管箱的部分管子中,后集箱連接法蘭與后集箱本體的外側表面相焊接;壓緊裝置包括上限位塊、下限位裝置、驅動臂、轉軸、轉動頂桿和壓板裝置;上限位塊焊接在本體管箱的前端頂部,轉軸通過軸承和軸承座安裝在本體管箱的頂部,驅動臂和轉動頂桿垂直焊接在轉軸上;壓板裝置包括焊接在本體管箱頂部的支座、樞接在支座上的扇形板和焊接在所述扇形板前端的擋板,扇形板與本體管箱頂部的矩形開口相對應,擋板的外端伸出于扇形板外;擋板的外端在扇形板轉動的始末位置分別與下限位裝置和上限位塊相對;轉動頂桿的外端焊接有一銷軸,銷軸頂著擋板,在轉動頂桿轉動的過程中,銷軸的外表面始終與擋板相接觸;氣動裝置包括焊接在本體管箱上的氣缸支座和樞接在氣缸支座上的氣缸;氣缸的活塞桿與驅動臂相鉸接;氣缸工作時,氣缸的活塞桿帶動驅動臂轉動,同時使轉軸和轉動頂桿轉動,轉動頂桿通過其外端的銷軸推動壓板裝置向上轉動,以調節壓板壓入本體管箱內的深度來調節水冷套內輸送燃料的密實度,以保證燃料進入鍋爐爐口時在水冷套內形成連續、有效的料塞,一定程度上增強鍋爐燃燒時爐口燃料輸送通道內的封閉效果,提高鍋爐燃燒效率。密封罩箱位于本體管箱的上方,包括罩箱下部和罩箱上部,罩箱下部焊接在本體管箱的外壁上,罩箱上部與罩箱下部通過法蘭連接,罩箱罩在壓緊裝置上方對壓緊裝置進行有效的防護。本實用新型安裝時,通過前集箱連接法蘭與給料設備的出口相連接,通過后集箱連接法蘭與鍋爐的入口相連接。使用時生物質燃料通過水冷套進入鍋爐的爐膛中,燃料在水冷套中被冷卻,并由壓板裝置將燃料壓緊形成料塞,避免爐火反燒到給料設備中,使燃料僅在爐膛中燃燒,保證了燃料安全有效地燃燒。2、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其中,壓板裝置的數量為2 4個,并且相隔一定距離并排設置,以促使燃料在水冷套中通行時形成密實的料塞。3、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其中,壓緊裝置的擋板的外端設有緩沖裝置,緩沖裝置由穿設在擋板上的螺栓、套設于螺栓上的彈簧和與螺栓相配合的螺母組成,彈簧的兩端分別頂著擋板和螺栓的頭部。當壓板裝置向下擺動到下限位塊時,螺栓的頭部受到下限位塊的作用時通過彈簧起到緩沖的作用。4、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其中,下限位裝置包括焊接在本體管箱頂部的底板、焊接在底板上的頂端具有外凸緣的圓筒、與圓筒相配合的底端具有內凸緣的套筒、位于圓筒和套 筒內的緩沖彈簧和焊接在套筒頂部的T形塞,緩沖彈簧的兩端分別頂著T形塞和底板。當壓板裝置的緩沖裝置撞擊到下限位塊的T形塞時通過筒和套筒內的緩沖彈簧而起到緩沖作用。所以,下限位裝置同時具有限位和緩沖的作用。5、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其中,本體管箱呈錐筒形,其與前集箱連接的一端口徑小,與后集箱連接的一端口徑大。能有效減小燃料在水冷套中輸送時的阻力,提高燃料輸送的連續性和順暢性。6、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其中,支腿為高度可調的支腿,便于安裝時調整水冷套的高度。7、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其中,罩箱上部設有觀察門,以便于觀察密封罩箱內裝置的運行情況。8、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其中,冷卻水進水管、前集箱本體、管子、后集箱本體、冷卻水出水管形成的冷卻水管路上設有壓力測量元件和溫度測量元件,以檢測水冷套中冷卻水的狀態,保證燃料在進入鍋爐爐口時的冷卻效果。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的下限位裝置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_管子;2-鰭片;3-支腿;4_矩形開口 ;5_前集箱連接法蘭;6_前集箱本體;7_冷卻水進水管;8_冷卻水出水管;9_前集箱隔板;10_后集箱連接法蘭;11_后集箱本體;12_后集箱隔板;13_上限位塊;14_觀察門;15_驅動臂;16_轉軸;17_轉動頂桿;18-支座;19_扇形板;20_擋板;21_銷軸;22_氣缸支座;23_氣缸;24_罩箱下部;25_罩箱上部;26_螺栓;27_彈簧;28_螺母;29_底板;30_圓筒;31_套筒;32_緩沖彈簧;33_T形塞。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如圖I、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它包括前集箱、本體管箱、后集箱、壓緊裝置、氣動裝置和密封罩箱;所述本體管箱,包括管子I、鰭片2和支腿3,所述 管子I和鰭片2焊接成筒式箱體,所述箱體的頂部開有矩形開口 4,所述箱體的下部焊接四個所述支腿3 ;所述前集箱,包括前集箱連接法蘭5、前集箱本體6、冷卻水進水管7、冷卻水出水管8和前集箱隔板9,所述前集箱本體6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前部,所述冷卻水進水管7連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6的底部,所述冷卻水出水管8連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6的頂部,所述前集箱隔板9焊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6內,所述前集箱連接法蘭5與所述前集箱本體6的前端相焊接;所述后集箱,包括后集箱連接法蘭10、后集箱本體11和后集箱隔板12,后集箱本體11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后部,所述后集箱隔板12焊接在所述后集箱本體11內,所述后集箱連接法蘭10與所述后集箱本體11的外側表面相焊接;所述壓緊裝置包括上限位塊13、下限位裝置、驅動臂15、轉軸16、轉動頂桿17和壓板裝置;所述上限位塊13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前端頂部,所述轉軸16通過軸承和軸承座安裝在所述本體管箱的頂部,所述驅動臂15和轉動頂桿17垂直焊接在所述轉軸16上;所述壓板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支座18、樞接在所述支座18上的扇形板19和焊接在所述扇形板19前端的擋板20,所述扇形板19與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矩形開口 4相對應,所述擋板20的外端伸出于所述扇形板19外;所述擋板20的外端在所述扇形板19轉動的始末位置分別與所述下限位裝置和上限位塊相對;所述轉動頂桿17的外端焊接有一銷軸21,所述銷軸21頂著所述擋板20,所述轉動頂桿17轉動過程中,所述銷軸21的外表面始終與所述擋板20相接觸;所述氣動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上的氣缸支座22和樞接在所述氣缸支座上的氣缸23 ;所述氣缸23的活塞桿與所述驅動臂15相鉸接;所述密封罩箱位于所述本體管箱的上方,包括罩箱下部24和罩箱上部25,所述罩箱下部24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外壁上,所述罩箱上部25與罩箱下部24通過法蘭連接,所述罩箱罩在所述壓緊裝置上方。所述壓板裝置的數量為4個,并且相隔一定距離并排設置。壓板裝置的數量也可以視具體情況設置2個或3個或更多個。所述壓緊裝置的擋板20的外端設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由穿設在所述擋板上的螺栓26、套設于螺栓上的彈簧27和與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28組成,所述彈簧27的兩端分別頂著所述擋板20和所述螺栓26的頭部。所述下限位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底板29、焊接在所述底板上的頂端具有外凸緣的圓筒30、與所述圓筒相配合的底端具有內凸緣的套筒31、位于所述圓筒和套筒內的緩沖彈簧32和焊接在所述套筒頂部的T形塞33,所述緩沖彈簧32的兩端分別頂著所述T形塞33和底板29。[0046]所述本體管箱呈錐筒形,其與所述前集箱連接的一端口徑小,與所述后集箱連接的一端口徑大。所述支腿3為高度可調的支腿。所述罩箱上部25設有觀察門14。所述冷卻水進水管7、前集箱本體6、管子I、后集箱本體11、冷卻水出水管8形成的冷卻水管路上設有壓力測量元件和溫度測量元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冷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集箱、本體管箱、后集箱、壓緊裝置、氣動裝置和密封罩箱; 所述本體管箱,包括管子、鰭片和支腿,所述管子和鰭片焊接成筒式箱體,所述箱體的頂部開有矩形開口,所述箱體的下部焊接四個所述支腿; 所述前集箱,包括前集箱連接法蘭、前集箱本體、冷卻水進水管、冷卻水出水管和前集箱隔板,所述前集箱本體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前部,所述冷卻水進水管連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的底部,所述冷卻水出水管連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的頂部,所述前集箱隔板焊接在所述前集箱本體內,所述前集箱連接法蘭與所述前集箱本體的前端相焊接; 所述后集箱,包括后集箱連接法蘭、后集箱本體和后集箱隔板,所述后集箱本體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后部,所述后集箱隔板焊接在所述后集箱本體內,所述后集箱連接法蘭與所述后集箱本體的外側表面相焊接; 所述壓緊裝置包括上限位塊、下限位裝置、驅動臂、轉軸、轉動頂桿和壓板裝置;所述上限位塊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前端頂部,所述轉軸通過軸承和軸承座安裝在所述本體管箱的頂部,所述驅動臂和轉動頂桿垂直焊接在所述轉軸上;所述壓板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支座、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扇形板和焊接在所述扇形板前端的擋板,所述扇形板與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矩形開口相對應,所述擋板的外端伸出于所述扇形板外;所述擋板的外端在所述扇形板轉動的始末位置分別與所述下限位裝置和上限位塊相對;所述轉動頂桿的外端焊接有一銷軸,所述銷軸頂著所述擋板; 所述氣動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上的氣缸支座和樞接在所述氣缸支座上的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驅動臂相鉸接; 所述密封罩箱位于所述本體管箱的上方,包括罩箱下部和罩箱上部,所述罩箱下部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的外壁上,所述罩箱上部與罩箱下部通過法蘭連接,所述罩箱罩在所述壓緊裝置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裝置的數量為2 4個,并且相隔一定距離并排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裝置的擋板的外端設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由穿設在所述擋板上的螺栓、套設于螺栓上的彈簧和與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組成,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頂著所述擋板和所述螺栓的頭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裝置包括焊接在所述本體管箱頂部的底板、焊接在所述底板上的頂端具有外凸緣的圓筒、與所述圓筒相配合的底端具有內凸緣的套筒、位于所述圓筒和套筒內的緩沖彈簧和焊接在所述套筒頂部的T形塞,所述緩沖彈簧的兩端分別頂著所述T形塞和底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管箱呈錐筒形,其與所述前集箱連接的一端口徑小,與所述后集箱連接的一端口徑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為高度可調的支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箱上部設有觀察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進水管、前集箱本體、管子、后集箱本體、冷卻水出水管形成的冷卻水管路上設有壓力測量元件和溫度測量元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輸送和冷卻生物質直燃發電鍋爐入爐燃料并提高鍋爐爐口密封性能的水冷套,它包括前集箱、本體管箱、后集箱、壓緊裝置、氣動裝置和密封罩箱;本體管箱包括管子、鰭片和支腿;前集箱包括前集箱連接法蘭、前集箱本體、冷卻水進水管、冷卻水出水管和前集箱隔板;后集箱包括后集箱連接法蘭、后集箱本體和后集箱隔板;壓緊裝置包括上限位塊、下限位裝置、驅動臂、轉軸、轉動頂桿和壓板裝置;氣動裝置包括焊接在本體管箱上的氣缸支座和樞接在氣缸支座上的氣缸,氣缸的活塞桿與驅動臂相鉸接;密封罩箱包括罩箱下部和罩箱上部。本實用新型水冷套在使用中可以有效防止生物質直燃發電鍋爐的爐火反燒到給料設備中。
文檔編號F22B37/00GK202532432SQ201220140230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5日
發明者柯偉, 潘再生 申請人:北京德普新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