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簡單實用的引流回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轉式三分倉預熱器的空氣回收裝置,可以回收回轉式三分 倉空氣預熱器一次風直接漏向煙氣方向的部分空氣,回收的空氣導入熱二次風后進入鍋爐 爐膛助燃。
背景技術:
回轉式預熱器的漏風形式有直接漏風和攜帶漏風兩部分,攜帶漏風是轉子轉動將 倉中的空氣帶到煙氣中,直接漏風是由空氣壓力大于煙氣壓力,空氣從轉動的轉子與靜止 密封面(扇形板)之間間隙漏入到煙氣中,三分倉預熱器共有三個介質通道,分別通一次 風、二次風和煙氣。在預熱器上分別稱為一次風側,二次風側和煙氣側,各通道之間由于轉 子連續轉動不能形成全隔離,轉子上下各通道之間都有間隙存在,預熱器的直接漏風由此 產生。對于三分倉預熱器,通常一次風壓力是二次風壓力的四倍以上,一次風向煙氣側和二 次風側都會漏風,漏入到二次風中風量沒有損失掉,而漏入到煙氣中的風量會損失掉。本實 用新型就是為了減小一次風漏入煙氣中有用空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引流回收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 的預熱器一次風漏入煙氣中較大空氣量問題,降低預熱器的漏風。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回轉式預熱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轉 式預熱器的一次風與煙氣之間的扇形密封板上設有引流孔,在對應該引流孔的扇形密封板 一側設有集中箱,該集中箱通過引流管道與二次風側連接,在該引流管道上裝有用于調節 分流量的閥門。所述的引流孔沿所述扇形密封板的半徑方向分布,偏向一次風側。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利用常規設備和一次風與二次風較大壓差,把部分漏向煙 氣的可用空氣引流到熱二次風再利用,降低了三分倉預熱器的漏風總量,節省能源。并具有 投入低、零維護量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是從上向下看實物工作位置的視圖);圖2是圖1的仰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通過扇形密封板5上開的引流孔1,將原漏向煙氣中 的部分空氣匯聚到集中箱2,通過引流管3導向熱二次風中再利用,閥門4用于調節引流量。 圖2中上部為熱端引流裝置示意圖,圖2中下部為冷端引流裝置示意圖。由于三分倉預熱器一次風與二次風壓力差不同和預熱器大小不同,漏向煙氣空氣量有很大差別,通過閥門4 開度來調節流量,閥門4為電動或手動均可。引流孔1沿半徑方向分布,偏向一次風側。引 流的空氣沿箭頭方向流到熱二次風。通過計算,常規的三分倉預熱器利用本實用新型后,預 熱器的漏風率在原基礎(約5-6% )上能再降約1. 1%,節省能源。本實用新型應用在一臺 配600MW的鍋爐機組空氣預熱器上,空氣預熱器漏風率按降低計算,僅風機一項每天節 約電能1370度。圖3中引流管3中的箭頭N表示分流的空氣進入熱二次風側的流向;沿 扇形密封板5 —側的曲線和箭頭M為漏風的方向;左側為一次風側P1,右側為煙氣側P2。
權利要求一種簡單實用的引流回收裝置,包括回轉式預熱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轉式預熱器的一次風與煙氣之間的扇形密封板上設有引流孔,在對應該引流孔的扇形密封板一側設有集中箱,該集中箱通過引流管道與二次風側連接,在該引流管道上裝有用于調節分流量的閥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單實用的引流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孔沿所 述扇形密封板的半徑方向分布,偏向一次風側。
專利摘要一簡單實用引流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次風與煙氣之間的扇形板開引流孔,空氣聚集到集中箱,通過引流管道將漏向煙氣方向一次風分流到熱二次風,引流管道上裝有閥門以調節分流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利用常規設備和一次風與二次風自然較大壓差,把部分漏向煙氣的可用空氣引流到熱二次風再利用,降低了三分倉預熱器的漏風,節省了能源。本方案投入低,零維護量。
文檔編號F23L15/00GK201680400SQ20102000152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9日
發明者李建平 申請人:哈爾濱鍋爐廠預熱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