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換熱器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套片式換熱器的散熱片。
背景技術:
套片式換熱器的芯體結構包括位于中心的換熱管,換熱管的兩端固定有管板,兩 管板之間密布有散熱片,所述的散熱片套裝在換熱管上。散熱片是套片式換熱器中的主 要散熱部件之一。目前國內大部分廠家生產的套片式換熱器中的散熱片,包括底板,底板 上設置有若干個換熱管孔,所述的底板為一個平面狀底板,空氣在流經此種散熱片時呈平 流狀態,導致散熱效果不理想;而且散熱片與換熱管擴脹后的貼合率普遍較低,只能達到 75% 85%之間,熱交換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將提供一種能使套片式換熱器的散熱效果更 好的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 起層的散熱片,包括底板,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個換熱管孔,靠近套片式換熱器的進風與出風 側的底板邊緣為鋸齒狀結構,所述的換熱管孔的外圍設置有一圈弧形凸起層。所述的弧形凸起層為半周正弦波形狀的凸起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經過實際測試和使用,本實用新型底板上有鋸齒狀結 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與平面狀結構的散熱片相比,表面傳熱導系數提高32% 35%, 換熱效果提高了 20% 30%;本實用新型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與換 熱管擴脹后的貼合率達到了 90% 94. 8%之間,熱交換效果有顯著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的主視結構示意 圖;圖2是圖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3是圖2中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5是圖4中D向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板,2、換熱管孔,3、弧形凸起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的結構 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圖2、圖3所示,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包括底板1,底板1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換熱管孔2,如圖4、圖5所示,靠近套片式換熱器的進風與出風 側的底板1邊緣——即圖1中上、下兩側為鋸齒狀結構,所述的換熱管孔2的外圍設置有一 圈呈半周正弦波形狀的弧形凸起層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橫置于空氣流動通道中的散熱片兩側的鋸齒狀結構, 在空氣流動進風時對空氣流動進行干擾,使得空氣進風流動勻速,有效地干擾了散熱片表 面的“附面層”效應,使得“附面層”的熱阻較小、溫度梯度較小,更有利于熱交換,另外還增 加了散熱片邊緣的剛度,提高了散熱片的抗震能力,外觀更為整齊美觀;弧形凸起層3不僅 可以有效控制相鄰散熱片之間的排布間距,而且可以使散熱片與換熱管的連接具有較好的 柔性、使兩者的脹接更緊密均勻;經過實際測試和使用,本實用新型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 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與平面狀結構的散熱片相比,表面傳熱導系數提高32 % 35 %,換熱 效果提高了 20% 30%;本實用新型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與換熱管 擴脹后的貼合率達到了 90% 94. 8%之間,熱交換效果有顯著提高。
權利要求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包括底板,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個換熱管孔,其特征在于靠近套片式換熱器的進風與出風側的底板邊緣為鋸齒狀結構,所述的換熱管孔的外圍設置有一圈弧形凸起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弧形凸起層為半周正弦波形狀的凸起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底板上有鋸齒狀結構及弧形凸起層的散熱片,包括底板,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個換熱管孔,靠近套片式換熱器的進風與出風側的底板邊緣為鋸齒狀結構,所述的換熱管孔的外圍設置有一圈弧形凸起層。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套片式換熱器。
文檔編號F28F3/00GK201672840SQ20102019938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9日
發明者姚建峰, 林建忠 申請人:張家港市恒強冷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