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其包括:敷設在煙囪內筒外壁表面的集成保溫塊,設置在煙囪內筒外壁上的溫度傳感器、微電腦控制器以及集成保溫塊電源;溫度傳感器與微電腦控制器相連,微電腦控制器與集成保溫塊電源相連,集成保溫塊電源與集成保溫塊相連。本發明公開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能夠基本消除煙氣與內筒壁面、外界環境由于溫差而對外散熱在內筒壁上產生的冷凝液,有效減少煙氣中的液滴含量冷凝液二次夾帶現象,從而有效解決煙囪附近的“煙囪雨”、“石膏雨”現象或酸霧沉降現象的發生。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煙囪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 石膏雨的裝置。 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當前火力發電廠普遍采用的濕法脫硫不裝煙氣加熱系統工藝,使排入煙囪的煙氣 溫度在50°C左右,濕煙氣排出過程中容易冷凝形成液滴,不但對煙@的腐蝕性大大加強,而 且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抬升、就會擴散到大氣中,其中一些來不及擴散、蒸發的大液滴將會 降落至煙囪周邊的地面。這些沉降的小液滴呈酸性,含有一定量的S0 2、S03及石膏漿液等, 會對沉降區域內的設備、設施和建筑物造成一定的腐蝕,對周圍居民的生產、生活產生影 響,情況嚴重的,會遭到附近居民的抗議。
[0003] 目前沒有專門針對"煙囪雨"、"石膏雨"現象比較有效的系統治理方案,主要治理 方法如下: (1)減少煙氣漿液夾帶:通過降低吸收塔內煙氣流速;選用屋脊型除霧器,優化除霧 器沖洗方式;在凈煙道和煙?內筒中加裝除霧器或旋流導板等。
[0004] (2)加設濕式除霧器、復合相變換熱器等裝置; (3)優化煙?設計:冷凝液收集裝置:根據煙@ /煙道的結構特性,在煙@ /煙道內部 設置一系列冷凝液收集裝置。這種裝置具有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且后期設備維護簡單,系 統運行時也無需額外消耗能量。如專利號為"201220569152. X"、專利名稱為"濕煙氣煙道 冷凝液收集裝置"的中國專利中公開的裝置,但該裝置無法從根本上減少由于外界環境與 煙氣溫差引起的冷凝液量。
[0005] 但是上述方法技術風險高,有的只處于研究試驗階段,能否在大容量電站鍋爐運 用還有待實踐,且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因煙氣溫度低而導致的"煙囪雨"、"石膏雨"現象。煙 囪內筒壁面、外界環境(包括內外筒之間的區域)與煙氣之間存在溫差,煙氣容易對外散熱 而在內筒壁上產生冷凝液,這是造成"煙囪雨"、"石膏雨"現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研 究一種高效可靠的加熱濕煙囪內筒的"煙囪雨"、"石膏雨"防治裝置,以基本消除由于內筒 壁面、外界環境與煙氣的溫差而生成的冷凝液,有效減少冷凝液二次夾帶現象,從而有效解 決煙囪附近的"煙囪雨"、"石膏雨"現象的發生。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高效可靠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 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以基本消除煙氣與內筒壁面、外界環境由于溫差而 對外散熱在內筒壁上產生的冷凝液,有效減少煙氣中的液滴含量冷凝液二次夾帶現象,從 而有效解決煙囪附近的"煙囪雨"、"石膏雨"現象或酸霧沉降現象的發生。
[0007]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該裝置包 括:敷設在煙囪內筒的外壁表面的集成保溫塊,設置在煙囪內筒的外壁上的溫度傳感器、微 電腦控制器以及集成保溫塊電源;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微電腦控制器相連,所述微電腦 控制器與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相連。
[0008] 通過集成保溫塊對煙@內筒外壁進行加熱,并通過溫度傳感器、微電腦控制器來 控制內外筒之間的溫度,使得煙囪內筒的壁面溫度和煙氣溫度保持一致,有效地防止由于 煙氣對外散熱而在內筒壁面上生成冷凝液。溫度傳感器將感應到的溫度傳給微電腦控制 器,微電腦控制器根據預設的溫度范圍和溫度傳感器感應到的溫度相比較來控制集成保溫 塊電源的通斷。
[0009] 較佳地,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煙囪外筒和煙囪內筒之間的密封蓋板,煙囪內筒和 煙囪外筒之間通過密封蓋板密封,減少熱量的流失;進一步,還包括敷設在所述煙?外筒內 壁上的保溫材料。通過密封蓋板和保溫材料,可以減少熱量流失,更好地保持煙?內筒和煙 囪外筒之間區域的溫度,使其更好地與煙氣溫度保持一致。
[0010] 較佳地,所述集成保溫塊包括石棉、鋁皮、電伴熱帶及保溫防火材料;其中:所述 石棉鋪設在所述煙?內筒的外壁上;所述鋁皮覆蓋在所述石棉上;所述電伴熱帶用鋁膠帶 貼在所述鋁皮上,所述電伴熱帶包括若干串聯的電伴熱帶;所述保溫防火材料敷設在所述 電伴熱帶上;所述石棉、所述鋁皮、所述電伴熱帶及所述保溫防火材料通過耐熱壓敏膠帶固 定在一起。所述鋁皮起到隔離部分熱量的作用。
[0011] 較佳地,所述集成保溫塊中的所述石棉厚度為10mm?15_。
[0012] 較佳地,所述集成保溫塊中的所述電伴熱帶為自控溫電伴熱帶,當溫度傳感器或 微電腦控制器出現故障時,電伴熱帶也能自動控制其溫度,保證了煙囪的安全性。
[0013] 較佳地,所述集成保溫塊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集成保溫塊呈品字形排列,平行敷 設在所述內筒外壁的表面,呈品字形排列可以使煙?內筒的外壁受熱均勻,更好地使煙囪 內筒的外壁溫度保持一致。
[0014] 較佳地,所述溫度傳感器沿所述煙囪內筒的外壁的圓周方向至少設置有四個;與 所述溫度傳感器相對應的所述微電腦控制器及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沿所述煙?內筒的外 壁的圓周方向設置相同的數量;所述集成保溫塊與距離其最近的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相 連。
[0015] 較佳地,所述溫度傳感器沿所述煙囪內筒的外壁的垂直方向設置有多個,相鄰兩 個之間的間隔為l〇m?30m ;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對應的所述微電腦控制器及所述集成保溫 塊電源沿所述煙囪內筒的外壁的垂直方向也設置有多個;所述集成保溫塊與距離其最近的 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相連。
[0016]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提供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的煙囪雨、石膏雨防治裝置,通過對煙囪 內外筒之間區域進行集成保溫塊加熱的方式,使得煙?內筒壁面溫度與煙氣溫度保持一 致,基本消除了煙氣與內筒壁面、外界環境由于溫差而對外散熱在內筒壁上產生的冷凝液, 有效減少煙氣中的液滴含量及冷凝液二次夾帶現象,從而有效避免煙?附近的"煙?雨"、 "石膏雨"或酸霧沉降現象的發生。該裝置: (1) 結構簡單,生產周期較短; (2) 適用范圍廣:除了鈦鋼復合板內筒濕煙囪,也可廣泛應用于混凝土、磚內筒等其他 類型濕煙囪; (3)高效:可以基本上解決目前脫硫煙?尤其是鈦鋼復合板內筒煙?及煙氣流速過高 的煙囪存在的亟待解決的"煙囪雨"、"石膏雨"或酸霧沉降現象的發生,另外該裝置還可以 有效解決煙囪頂部結冰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的整 體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的局 部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的俯 視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的側 視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的集 成保溫塊的結構圖。
[0018] 標號說明:1-密封蓋板,2-集成保溫塊,3-溫度傳感器,4-煙?外筒,5-煙囪內 筒,6-保溫材料,7-微電腦控制器,8-集成保溫塊電源,9-石棉,10-鋁皮,11-電伴熱帶, 12-保溫防火材料,13-耐熱壓敏膠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 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 例。
[0020] 請參閱圖1-圖5,本發明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 裝置包括:敷設在煙囪內筒5的外壁表面的集成保溫塊2,設置在煙囪內筒5的外壁上的溫 度傳感器3、微電腦控制器7以及集成保溫塊電源8 ;溫度傳感器3與微電腦控制器7相連, 微電腦控制器7與集成保溫塊電源8相連。
[0021] 本實施例中煙囪內筒5和煙囪外筒4之間設置有密封蓋板1 ;在煙囪外筒4的內 壁上敷設有保溫材料6。這樣設置能夠減少熱量的流失,更好地維持煙?內壁與煙氣溫度一 致。
[0022] 本實施例中集成保溫塊2包括石棉9、鋁皮10、電伴熱帶11及保溫防火材料12 ; 其中:石棉9鋪設煙囪內筒5的外壁上;鋁皮10覆蓋在石棉9上;電伴熱帶11用鋁膠帶貼 在鋁皮10上,電伴熱帶11包括若干串聯的電伴熱帶;保溫防火材料12敷設在電伴熱帶11 上;石棉9、鋁皮10、電伴熱帶11及保溫防火材料12通過耐熱壓敏膠帶13固定在一起。鋁 皮10起到隔離部分熱量的作用。
[0023] 本實施例中集成保溫塊2設置有多個,多個集成保溫塊2呈品字形排列,平行敷設 在煙囪內筒5的外壁表面,品字形排列能夠使煙囪內筒5受熱均勻,更好地保證煙囪內筒5 的外壁溫度保持一致。
[0024] 不同實施例中,石棉9的厚度可以為10mm?15mm。
[0025] 較佳實施例中,電伴熱帶11為自控溫電伴熱帶,當溫度傳感器3或微電腦控制器 7出現故障時,電伴熱帶11也能自動控制其溫度,保證了煙囪的安全性。
[0026] 較佳實施例中,沿煙囪內筒5外壁的圓周方向平均設置有4個溫度傳感器3,與溫 度傳感器3對應的微電腦控制器7以及集成保溫塊電源8沿煙囪內筒5的外壁的圓周方向 也分別設置4個;同時,沿煙囪內筒5的外壁的垂直方向設置有多個溫度傳感器3,與溫度 傳感器3對應的微電腦控制器6以及集成保溫塊電源8沿煙囪內筒5的外壁的垂直方向也 設置有多個,集成保溫塊2與距離其最近的集成保溫塊電源8相連。
[0027] 不同實施例中,沿煙囪內筒5的外壁的圓周方向可以設置四個以上的溫度傳感器 3 ;沿煙囪內筒5的外壁的垂直方向設置的相鄰兩個溫度傳感器3之間的間隔可以為10m? 30m〇
[0028] 本發明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可以安裝在鈦 鋼復合板濕煙囪上,也可以安裝在混凝土、磚內筒等其他類型濕煙囪。
[0029] 此處公開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本說明書選取并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 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 在說明書范圍內所做的修改和變化,均應落在本發明所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敷設在煙囪內筒的外壁表面的集成保溫塊,設置在所述煙囪內筒的外壁上的溫度傳感器、 微電腦控制器以及集成保溫塊電源;其中 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微電腦控制器相連,所述微電腦控制器與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 相連,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與所述集成保溫塊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煙?外筒和所述煙?內筒之間的密封蓋板。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敷設在所述煙?外筒的內壁上的保溫材料。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保溫塊包括石棉、鋁皮、電伴熱帶及保溫防火材料;其中: 所述石棉鋪設在所述煙?內筒的外壁上; 所述鋁皮覆蓋在所述石棉上; 所述電伴熱帶用鋁膠帶貼在所述鋁皮上,所述電伴熱帶包括若干串聯的電伴熱帶; 所述保溫防火材料敷設在所述電伴熱帶上; 所述石棉、所述鋁皮、所述電伴熱帶及所述保溫防火材料通過耐熱壓敏膠帶固定在一 起。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厚度為l〇mm?15mm。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電伴熱帶為自控溫電伴熱帶。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保溫塊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集成保溫塊呈品字形排列,平行敷設在 所述煙囪內筒的外壁表面。
8. 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 膏雨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沿所述煙囪內筒的外壁的圓周方向至少設置四 個; 與所述溫度傳感器相對應的所述微電腦控制器及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沿所述煙囪內 筒的外壁的圓周方向設置相同的數量; 所述集成保溫塊與距離其最近的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相連。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保溫塊加熱濕煙囪內筒壁防治煙囪雨、石膏雨的裝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沿所述煙?內筒的外壁的垂直方向設置有多個,相鄰兩個之 間的間隔為l〇m?30m ; 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對應的所述微電腦控制器及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沿所述煙?內筒 的外壁的垂直方向也設置有多個; 所述集成保溫塊與距離其最近的所述集成保溫塊電源相連。
【文檔編號】F23J13/00GK104121593SQ201410368801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戴永陽, 靳慶新, 張微, 吳永杰, 許海翔 申請人:上海迪夫格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