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鋪設在地面的熱水集中供暖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散熱器采暖是建筑采暖工程中最常用的采暖形式,傳統暖氣片采暖應用多年,所使用公式及數據,基本上已經成熟,但存在諸多缺陷集中供熱、土暖氣、燃油燃汽鍋爐、及地熱溫泉為熱源,以95℃進水,75℃回水,或80℃進水,60℃回水為宜,需提供高品位熱源,耗能量大,難以保證水利平衡;一般管道使用年限為4年,暖氣片為8年,氧化程度高,易產生水垢,使水處理費用提高;維修、維護量大,需用木外罩及刷銀粉作裝飾;暖氣片主要是設置在窗戶下面或者設置在墻體的邊上,以對流方式把熱量散發到整個房間,占用房間的有效使用面積,一般為使用面積的1%-3%;傳統散熱器基本上采用鑄鐵制或鋼制,散熱器以對流為主要傳熱方式,使清潔的空氣和污濁的空氣一起流動,給人以干熱的感覺,舒適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散熱器采暖中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施工簡便,表面溫度均勻,室內垂直面的溫度基本不變,地表面溫度高,工作區溫度適宜,給人以腳暖頭溫的良好感覺的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暖輻射采暖的熱能是由太陽、火、或其它熱物體放散出的輻射能投射到物體上,轉化熱能。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是指通過被埋設在地板下面的加熱管道加熱后由地面裝飾層輻射出8-13UM的遠紅外線,它對人體皮膚2mm深處的“熱點”傳感器產生刺激,使人感到溫暖的一種采暖方式。另外,暖輻射采暖充分利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在室內地面經輻射后形成的熱空氣向室內上部上升,室內上部的冷空氣則下降到室內地面再進行輻射交換,反復循環達到采暖的效果,讓人們如同有大自然的感覺。人體和周圍環境介質的熱交換的在平衡狀態之間的關系,人體通過皮膚以輻射、蒸發和肺部呼吸等方式向外散熱。當散熱量和人體產熱量達到平衡時,一般人體體溫維持在37℃。地板輻射采暖的散熱面是被埋置于構造層中的加熱管加熱的地面,它和建筑構造相結合,主要房間的地面上無任何管道設備,不占用房間和地面有效面積(散熱器約占1-3%采暖建筑面積)。
本發明是由防水粘接層、保溫輻射層、管道層、抗裂保護層構成暖輻射地床,在暖輻射地床上設置地面裝飾層。地面以上控制設施為分水器、集水器、過濾器、混流器、循環泵、跑氣閥、溫控器、熱電偶等設施。
在樓板上設置保溫輻射層,保溫輻射層上設置地床基礎砌塊。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相連接,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內鋪設管道,地床基礎砌塊和管道構成管道層。管道可在管道層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內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管道層上設置抗裂保護層,在抗裂保護層上設置地面裝飾層。管道層管道的進水口與分水器的輸水端口相連接,管道層管道的回水口與集水器的回水端口相連接,通過循環泵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管道中供熱采暖。
根據室內裝修的需要地面裝飾層可采用地面磚、瓷磚、大理石、木地板等建筑材料制作。
在樓板上設置防水粘接層,防水粘接層上設置保溫輻射層,保溫輻射層上設置地床基礎砌塊。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相連接,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內鋪設管道,地床基礎砌塊和管道構成管道層。管道可在管道層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內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管道層上設置抗裂保護層,在抗裂保護層內鋪設鋼筋片網,鋼筋片網包裹在抗裂保護層內。在抗裂保護層上設置地面裝飾層。
根據室內裝修的需要地面裝飾層可采用地面磚、瓷磚、大理石、木地板等建筑材料制作。
管道層管道的進水口與分水器的輸水端口相連接,管道層管道的回水口與集水器的回水端口相連接,通過循環泵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管道中供熱采暖。
地床基礎砌塊的承載基板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的一面沿承載基板表面相對平行等距設置若干個柱形管道隔離墩,柱形管道隔離墩與柱形管道隔離墩間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錯的管道槽。承載基板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在承載基板上設置柱形管道隔離墩,柱形管道隔離墩與相鄰的柱形管道隔離墩之間形成管道槽,在管道槽內即可鋪設管道構成管道系統。
地床基礎砌塊的承載基板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的一面沿承載基板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條形管道隔離墩,條形管道隔離墩與條形管道隔離墩間構成相對平行的管道槽。承載基板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在承載基板上設置條形管道隔離墩,條形管道隔離墩與相鄰的條形管道隔離墩之間形成管道槽,在管道槽內即可鋪設管道構成管道系統。
地床基礎砌塊的承載基板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的一面沿承載基板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條形管道隔離墩,縱向條形管道隔離墩的一端部與橫向條形管道隔離墩的一端部相連接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接的弧形管道槽。承載基板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在承載基板上設置條形管道隔離墩,條形管道隔離墩與相鄰的條形管道隔離墩之間形成弧形管道槽,在弧形管道槽內即可鋪設管道構成管道系統。
地床基礎砌塊的基板呈矩形或正方形,地床基礎砌塊的基板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一面的中心部沿承載基板表面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且等距環繞在中心部的周圍。沿承載基板表面中心部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且等距環繞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的周圍。沿承載基板表面橢圓形管道隔離墩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且等距環繞在橢圓形管道隔離墩的周圍。中心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與相鄰的中心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間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錯的管道槽,直角形管道隔離墩與相鄰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構成相對平行的弧形管道槽。承載基板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
在承載基板上設置直角形管道隔離墩和橢圓形管道隔離墩,直角形管道隔離墩與相鄰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之間形成管道槽,直角形管道隔離墩與相鄰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之間形成弧形管道槽,在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內即可鋪設管道構成管道系統。
主進水管路的一端與加熱器相連接,主進水管路另一端與過濾器的一端相連接,過濾器的另一端與混流器的輸入口相連接,混流器的輸出口與循環泵的輸入口相連接,循環泵的輸出口與分水器的輸入口相連接。
主回水管路的一端與加熱器相連接,主回水管路的另一端與集水器的輸出口相連接,混流器的回流進口與主回水管路相連接,使分水器和給水器構成回水的回路。
供熱介質經加熱器加熱,流經主進水管路進入過濾器把水中的雜質排除,防止管道堵塞。排除掉雜質的供熱介質從混流器的輸入口進入,從混流器的輸出口輸出,由循環泵推動低溫熱水流經分水器的輸水端口進入管道層中管道的進水口,流經管道層中管道輻射熱能后,由管道層中管道的回水口回到集水器的回水端口,進入集水器經主回水管路送回加熱器加熱,構成一回路系統反復循環。
在施工前將地面平整,清掃干凈,無任何沙石碎塊、鋼筋頭等,地面凹凸不平應及時補平后進行作業。電線管只允許垂直穿過暖輻射地床。
在樓板上固定鋪覆設置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使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與樓板形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在保溫輻射層上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內設置管道,管道沿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地床基礎砌塊可采用水泥混凝土、粉煤灰硅酸鹽、加氣混凝土、礦渣混凝土、石膏、菱鎂水泥、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硅酸鈣等材料制作。管道層的管道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或改性聚丙烯管(PPC)或鋁塑復合管。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承載基板的側面密封槽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在管道層上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構成抗裂保護層,抗裂保護層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上制作地面裝飾層。
在樓板上鋪覆油氈或防潮油或者在樓板上涂覆水泥素灰或水泥加建筑用膠構成防水粘接層??刹捎糜蜌只蚍莱庇弯伕苍跇前迳蠘嫵煞浪辰訉?,或者采用水泥素灰或水泥加建筑用膠涂覆在樓板上構成防水粘接層。
在防水粘接層上固定鋪覆設置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使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與防水粘接層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
將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鋪覆在防水粘接層上,使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與防水粘接層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
在保溫輻射層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內設置管道,管道沿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地床基礎砌塊可采用水泥混凝土、粉煤灰硅酸鹽、加氣混凝土、礦渣混凝土、石膏、菱鎂水泥、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硅酸鈣等材料制作。管道層的管道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或改性聚丙烯管(PPC)或鋁塑復合管。
管道層的管道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或改性聚丙烯管(PPC)或鋁塑復合管,管道鋪設在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內,管道可在管道層上鋪設成回字型、S形構成管道系統。
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承載基板的側面密封槽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粘接密封材料可采用水泥素灰或水泥加建筑用膠涂覆在密封槽內將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水泥素灰為水泥加適量的水調成糊狀即可,建筑用膠與水泥的重量比為1∶8~15。
管道層上設置抗裂保護層,抗裂保護層內鋪設鋼筋片網,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包裹鋼筋片網形成一體構成抗裂保護層。抗裂保護層內敷設的鋼筋片網采用直徑φ2.8~6mm 15×15cm鋼筋片網。地面荷載要求2t/m2以上時,鋼筋片網采用直徑φ8mm以上的鋼筋片網??沽驯Wo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上制作地面裝飾層??刹捎枚故炷粱蛩嗌皾{制作抗裂保護層,并將抗裂保護層的表面搓成麻面。在抗裂保護層上制作地面裝飾層,地面裝飾層可鋪設地面磚、瓷磚、大理石、木地板等建筑材料。
主進水管路與過濾器、混流器、循環泵和分水器相連接,主回水管路與混流器和集水器相連接。分水器上設置若干個輸水端口,回水器上設置若干個回水端口,管道層管道的進水口與分水器的輸水端口相連接,管道層管道的回水口與集水器的回水端口相連接。
供熱介質進入與主進水管路相連接的過濾器、混流器、循環泵、分水器和管道層的管道內,通過管道的管壁向室內輻射熱能,供熱介質沿管道流動的同時輻射熱能,輻射熱能后的供熱介質沿與管道的回水口相連接的集水器回水端口進入集水器和主回水管路回到加熱器加熱形成回路系統。
供熱介質內殘留輻射熱能則沿著與主回管路相連接的混流器回流進口,通過循環泵輸入分水器進入管道層管道內,通過管道的管壁向室內輻射熱能,輻射熱能后的供熱介質沿管道的回水口、集水器的回水端口、集水器進入主回水管路回到加熱器加熱形成回路系統。
根據磚木結構、磚混結構、框架結構、房層朝向、門窗結構等不同房屋結構的設計要求,在管道層中布置加熱管道可采用回字型敷設方式和S字型敷設方式。
按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1998)對一般建筑的熱負荷指標為住宅58~64W/m2;居住區綜合60~67W/m2。本發明室內設計溫度管間距50mm-300mm,管子埋深90mm-250mm,保溫材料為20mm-30mm厚的發泡聚苯板,平均水溫35℃-50℃,室內溫度為15℃-24℃。每平方米熱量為磁磚類地面50-240W/m2;木地板地面35-170W/m2;塑料類地面40-200W/m2;地毯類地面35-140W/m2。
本發明是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主要以輻射散熱為主,減少污濁空氣的對流,改善室內衛生條件。表面溫度均勻,室內垂直面的溫度基本不變,地表面溫度高,工作區溫度適宜,給人以腳暖頭溫的良好感覺。躺著溫暖、坐著舒服、站著溫爽。取消了室內放置暖氣片,擴大了使用空間,消除了衛生死角。構造層中采用保溫層,提高了樓層與樓層間的隔音,減少了噪音污染;輸送過程中保溫層減小熱損失,提高熱效率,可利用地熱水或其它采暖回水的余熱水即可達到采暖效果,即16℃設計溫度可以達以20℃溫度的采暖效果,充分利用能源,減少浪費;運行維護費用極低,管理操作簡便,安全可靠。便于調節控制和進行單戶熱計量,只要在分配器處分別為各環路設置調節或控制裝置,即可分別對不同朝向房間的供熱量進行調節和控制,滿足各房間所要求的不同溫度。
本發明廣泛的適用于飯店、展覽館、商場、醫院、娛樂場所、中高檔住宅等建筑,也適用于廠房、機房、汽車庫、畜牧場、養殖場所、種植場所等建筑。經檢測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1998)有關標準要求。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詳細說明。
圖1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結構示意2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結構示意3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管路回字型敷設方式示意4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管路S型敷設方式示意5(A)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地床基礎砌塊正視5(B)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地床基礎砌塊側試6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地床基礎砌塊正視7(A)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地床基礎砌塊正視7(B)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地床基礎砌塊側視8(A)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地床基礎砌塊正視8(B)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地床基礎砌塊側視9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的供回水系統示意圖1樓板,2防水粘接層,3保溫輻射層,4地床基礎砌塊,5管道層,6管道槽,7管道,8抗裂保護層,9鋼筋片網,10地面裝飾層,11管道隔離墩,12密封槽,13分水器,14進水口,15回水口,16循環泵,17集水器,18混流器,19主進水管路,20主回水管路,21輸水端口,22回水端口,23承載基板,24弧形管道槽,25加熱器,26過濾器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在樓板(1)上設置保溫輻射層(3),保溫輻射層(3)上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相連接,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內鋪設管道(7),地床基礎砌塊(4)和管道(7)構成管道層(5)。管道(7)可在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鋪設成回字形管路構成管道回路。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在抗裂保護層(8)上設置地面裝飾層(10)。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通過循環泵(16)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5)管道(7)中供熱采暖。根據室內裝修的需要地面裝飾層可采用地面磚、瓷磚、大理石、木地板等建筑材料制作。
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通過循環泵(16)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5)管道(7)中供熱采暖,如圖1、圖3所示。
實施例2在樓板(1)上設置保溫輻射層(3),保溫輻射層(3)上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相連接,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內鋪設管道(7),地床基礎砌塊(4)和管道(7)構成管道層(5)。管道(7)可在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鋪設成S形管路構成管道回路。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在抗裂保護層(8)上設置地面裝飾層(10)。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通過循環泵(16)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5)管道(7)中供熱采暖。根據室內裝修的需要地面裝飾層可采用地面磚、瓷磚、大理石、木地板等建筑材料制作。
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通過循環泵(16)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5)管道(7)中供熱采暖,如圖1、圖4所示。
實施例3在樓板(1)上設置防水粘接層(2),防水粘接層(2)上設置保溫輻射層(3),保溫輻射層(3)上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相連接,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內鋪設管道(7),地床基礎砌塊(4)和管道(7)構成管道層(5)。管道(7)可在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鋪設成回字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在抗裂保護層(8)內鋪設鋼筋片網(9),鋼筋片網(9)包裹在抗裂保護層(8)內。在抗裂保護層(8)上設置地面裝飾層(10)。根據室內裝修的需要地面裝飾層可采用地面磚、瓷磚、大理石、木地板等建筑材料制作。
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通過循環泵(16)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5)管道(7)中供熱采暖,如圖2、圖3所示。
實施例4在樓板(1)上設置防水粘接層(2),防水粘接層(2)上設置保溫輻射層(3),保溫輻射層(3)上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相連接,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內鋪設管道(7),地床基礎砌塊(4)和管道(7)構成管道層(5)。管道(7)可在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鋪設成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在抗裂保護層(8)內鋪設鋼筋片網(9),鋼筋片網(9)包裹在抗裂保護層(8)內。在抗裂保護層(8)上設置地面裝飾層(10)。根據室內裝修的需要地面裝飾層可采用地面磚、瓷磚、大理石、木地板等建筑材料制作。
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通過循環泵(16)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5)管道(7)中供熱采暖,如圖2、圖4所示。
實施例5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矩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等距設置若干個柱形管道隔離墩(11),柱形管道隔離墩(11)與柱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錯的管道槽(6)。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在承載基板(23)上設置柱形管道隔離墩(11),柱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柱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管道槽(6),在管道槽(6)內即可鋪設管道(7)構成管道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7(A)、圖7(B)所示。
實施例6
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正方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等距設置若干個柱形管道隔離墩(11),柱形管道隔離墩(11)與柱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錯的管道槽(6)。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在承載基板(23)上設置柱形管道隔離墩(11),柱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柱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管道槽(6),在管道槽(6)內即可鋪設管道(7)構成管道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7(A)、圖7(B)所示。
實施例7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矩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條形管道隔離墩(11),條形管道隔離墩(11)與條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的管道槽(6)。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在承載基板(23)上設置條形管道隔離墩(11),條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條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管道槽(6),在管道槽(6)內即可鋪設管道(7)構成管道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5(A)、圖5(B)所示。
實施例8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正方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條形管道隔離墩(11),條形管道隔離墩(11)與條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的管道槽(6)。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在承載基板(23)上設置條形管道隔離墩(11),條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條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管道槽(6),在管道槽(6)內即可鋪設管道(7)構成管道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5(A)、圖5(B)所示。
實施例9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矩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條形管道隔離墩(11),縱向條形管道隔離墩(11)的一端部與橫向條形管道隔離墩(11)的一端部相連接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接的弧形管道槽(24)。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在承載基板(23)上設置條形管道隔離墩(11),條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條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弧形管道槽(24),在弧形管道槽(24)內即可鋪設管道(7)構成管道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6所示。
實施例10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正方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條形管道隔離墩(11),縱向條形管道隔離墩(11)的一端部與橫向條形管道隔離墩(11)的一端部相連接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接的弧形管道槽(24)。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在承載基板(23)上設置條形管道隔離墩(11),條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條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弧形管道槽(24),在弧形管道槽(24)內即可鋪設管道(7)構成管道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6所示。
實施例11地床基礎砌塊(4)的基板(23)呈矩形,承載基板(23)一面的中心部沿承載基板(23)表面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中心部的周圍。沿承載基板(23)表面中心部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的周圍。沿承載基板(23)表面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的周圍。中心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中心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錯的管道槽(6),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構成相對平行的弧形管道槽(24)。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在承載基板(23)上設置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和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管道槽(6),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弧形管道槽(24),在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即可鋪設管道構成管道(7)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8(A)、圖8(B)所示。
實施例12地床基礎砌塊(4)的基板(23)呈正方形,承載基板(23)一面的中心部沿承載基板(23)表面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中心部。沿承載基板(23)表面中心部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沿承載基板(23)表面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中心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中心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錯的管道槽(6),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構成相對平行的弧形管道槽(24)。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在承載基板(23)上設置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和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管道槽(6),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之間形成弧形管道槽(24),在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即可鋪設管道(7)構成管道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8(A)、圖8(B)所示。
實施例13主進水管路(19)的一端與加熱器(25)相連接,主進水管路(19)另一端與過濾器(26)的一端相連接,過濾器(26)的另一端與混流器(18)的輸入口相連接,混流器(18)的輸出口與循環泵(16)的輸入口相連接,循環泵(16)的輸出口與分水器(13)的輸入口相連接。主回水管路(20)的一端與加熱器(25)相連接,主回水管路(20)的另一端與集水器(17)的輸出口相連接,混流器(18)的回流進口與主回水管路(20)相連接,使分水器(13)和給水器(17)構成回水的回路。
供熱介質經加熱器(25)加熱,流經主進水管路(19)進入過濾器(26)把水中的雜質排除,防止管道堵塞。排除掉雜質的供熱介質從混流器(18)的輸入口進入,從混流器(18)的輸出口輸出,由循環泵(16)推動低溫熱水流經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進入管道層(5)中管道(7)的進水口(14),流經管道層(5)中管道(7)輻射熱能后,由管道層(5)中管道(7)的回水口(15)回到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進入集水器(17)經主回水管路(20)送回加熱器(25)加熱,構成一回路系統反復循環,如圖1、圖2、圖3、圖4、圖5(A)、圖5(B)、圖6、圖7(A)、圖7(B)、圖8(A)、圖8(B)、圖9所示。
實施例14在施工前將樓板(1)的地面平整,清掃干凈,無任何沙石碎塊、鋼筋頭等,樓板(1)的地面凹凸不平應及時補平后進行作業。電線管只允許垂直穿過暖輻射地床。
在樓板(1)上固定鋪覆設置聚苯乙烯板與樓板(1)形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
在保溫輻射層(3)上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設置管道(7),管道(7)沿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鋪設成回字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
地床基礎砌塊(4)可采用水泥混凝土材料制作。
管道層(5)的管道(7)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
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承載基板(23)的側面密封槽(12)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
粘接密封材料可采用水泥素灰或水泥加建筑用膠涂覆在密封槽(12)內將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水泥素灰為水泥加適量的水調成糊狀即可。
在管道層(5)上澆注豆石混凝土構成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21)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如圖1、圖3、圖4、圖5(A)、圖5(B)、圖6、圖7(A)、圖7(B)、圖8(A)、圖8(B)、圖9所示。
實施例15在施工前將樓板(1)的地面平整,清掃干凈,無任何沙石碎塊、鋼筋頭等,樓板(1)的地面凹凸不平應及時補平后進行作業。電線管只允許垂直穿過暖輻射地床。
在樓板(1)上固定鋪覆設置聚氨脂與樓板(1)形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
在保溫輻射層(3)上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設置管道(7),管道(7)沿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鋪設成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可采用粉煤灰硅酸鹽材料制作。
管道層(5)的管道(7)可采用改性聚丙烯管(PPC)。
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承載基板(23)的側面密封槽(12)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
粘接密封材料可采用水泥素灰或水泥加建筑用膠涂覆在密封槽(12)內將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水泥素灰為水泥加適量的水調成糊狀即可,建筑用膠與水泥的重量比為1∶8~15。
在管道層(5)上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構成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21)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如圖1、圖3、圖4、圖5(A)、圖5(B)、圖6、圖7(A)、圖7(B)、圖8(A)、圖8(B)、圖9所示。
實施例16在施工前將樓板(1)的地面平整,清掃干凈,無任何沙石碎塊、鋼筋頭等,樓板(1)的地面凹凸不平應及時補平后進行作業。電線管只允許垂直穿過暖輻射地床。
在樓板上鋪覆油氈構成防水粘接層。可采用油氈鋪覆在樓板(1)上構成防水粘接層(2)。在防水粘接層(2)上固定鋪覆設置聚苯乙烯板,使聚苯乙烯板與防水粘接層(2)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
采用微孔硅酸鈣鋪覆在防水粘接層(2)上,使微孔硅酸鈣與防水粘接層(2)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層。
在保溫輻射層(3)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設置管道(7),管道(7)沿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鋪設成回字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可采用水泥混凝土制作。
管道層(5)的管道(7)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
管道層(5)的管道(7)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管道(7)鋪設在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3)內,管道(7)可在管道層(5)上鋪設成回字型構成管道系統。
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承載基板(23)的側面密封槽(12)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
粘接密封材料可采用水泥素灰涂覆在密封槽(12)內將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平行相對粘接密封形成一體。水泥素灰為水泥加適量的水調成糊狀即可。
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內鋪設鋼筋片網(9),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包裹鋼筋片網(9)形成一體構成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內敷設的鋼筋片網(9)采用直徑φ2.8~6mm 15×15cm鋼筋片網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21)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刹捎枚故炷林谱骺沽驯Wo層(8),并將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抗裂保護層(8)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地面裝飾層(10)可鋪設地面磚,如圖2、圖3、圖4、圖5(A)、圖5(B)、圖6、圖7(A)、圖7(B)、圖8(A)、圖8(B)、圖9所示。
實施例17在施工前將地面平整,清掃干凈,無任何沙石碎塊、鋼筋頭等,地面凹凸不平應及時補平后進行作業。電線管只允許垂直穿過暖輻射地床。
在樓板(1)上鋪防潮油構成防水粘接層(2)。可采用防潮油鋪覆在樓板(1)上構成防水粘接層(2)。
在防水粘接層(2)上固定鋪覆設置膨脹蛭石,使膨脹蛭石與防水粘接層(2)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采用聚苯乙烯板鋪覆在防水粘接層(2)上,使聚苯乙烯板與防水粘接層(2)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
在保溫輻射層(3)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設置管道(7),管道(7)沿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鋪設成回字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可采用水泥混凝土、粉煤灰硅酸鹽、加氣混凝土、礦渣混凝土、石膏、菱鎂水泥、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硅酸鈣等材料制作。
管道層(5)的管道(7)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管道層的管道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管道鋪設在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內,管道可在管道層上鋪設成回字型構成管道系統。
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承載基板(23)的側面密封槽(12)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粘接密封材料可采用水泥素灰涂覆在密封槽內,將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平行相對粘接密封形成一體。水泥素灰為水泥加適量的水調成糊狀即可。
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內鋪設鋼筋片網(9),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包裹鋼筋片網(9)形成一體構成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內敷設的鋼筋片網(9)采用直徑φ2.8~6mm 15×15cm鋼筋片網。
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21)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
可采用豆石混凝土制作抗裂保護層(8),并將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抗裂保護層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地面裝飾層(10)可鋪設地面磚,如圖2、圖3、圖4、圖5(A)、圖5(B)、圖6、圖7(A)、圖7(B)、圖8(A)、圖8(B)、圖9所示。
實施例18在施工前將地面平整,清掃干凈,無任何沙石碎塊、鋼筋頭等,地面凹凸不平應及時補平后進行作業。電線管只允許垂直穿過暖輻射地床。
在樓板上涂覆水泥素灰構成防水粘接層。可采用水泥素灰涂覆在樓板(1)上構成防水粘接層(2)。在防水粘接層(2)上固定鋪覆設置聚氨脂,使聚氨脂與防水粘接層(2)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采用聚氨脂鋪覆在防水粘接層上,使聚氨脂與防水粘接層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層。
在保溫輻射層(3)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設置管道(7),管道(7)沿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鋪設成回字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可采用粉煤灰硅酸鹽制作。
管道層(5)的管道(7)可采用改性聚丙烯管(PPC),管道(7)鋪設在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管道(7)可在管道層(5)上鋪設成回字型構成管道系統。
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承載基板(23)的側面密封槽(12)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
粘接密封材料可采用水泥加建筑用膠涂覆在密封槽(12)內,將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平行相對粘接密封形成一體。建筑用膠與水泥的重量比為1∶8~15。
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內鋪設鋼筋片網(9),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包裹鋼筋片網(9)形成一體構成抗裂保護層(8)。地面荷載要求2t/m2以上時,抗裂保護層(8)內敷設的鋼筋片網采用直徑φ8mm以上的鋼筋片網。
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21)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
可采用水泥砂漿制作抗裂保護層(8),并將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抗裂保護層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地面裝飾層(10)可鋪設瓷磚,如圖2、圖3、圖4、圖5(A)、圖5(B)、圖6、圖7(A)、圖7(B)、圖8(A)、圖8(B)、圖9所示。
實施例19在施工前將地面平整,清掃干凈,無任何沙石碎塊、鋼筋頭等,地面凹凸不平應及時補平后進行作業。電線管只允許垂直穿過暖輻射地床。
在樓板(1)上鋪覆油氈構成防水粘接層(2)。可采用水泥加建筑用膠涂覆在樓板(1)上構成防水粘接層(2)。
在防水粘接層(2)上固定鋪覆設置膨脹蛭石,使膨脹蛭石與防水粘接層(2)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采用膨脹蛭石鋪覆在防水粘接層(2)上,使膨脹蛭石與防水粘接層(2)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層。
在保溫輻射層(3)上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設置管道(7),管道(7)沿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可采用礦渣混凝土制作。
管道層的管道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管道鋪設在地床基礎砌塊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內,管道可在管道層上鋪設成S形構成管道系統。
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承載基板(23)的側面密封槽(12)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
粘接密封材料可采用水泥加建筑用膠涂覆在密封槽內,將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的側面平行相對粘接密封形成一體。建筑用膠與水泥的重量比為1∶8~15。
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內鋪設鋼筋片網(9),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包裹鋼筋片網(9)形成一體構成抗裂保護層(8)。地面荷載要求2t/m2以上時,抗裂保護層(8)內敷設的鋼筋片網(9)采用直徑φ8mm以上的鋼筋片網。
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21)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刹捎盟嗌皾{制作抗裂保護層(8),并將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抗裂保護層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地面裝飾層(10)可鋪設大理石,如圖2、圖3、圖4、圖5(A)、圖5(B)、圖6、圖7(A)、圖7(B)、圖8(A)、圖8(B)、圖9所示。
實施例20主進水管路(19)與過濾器(26)、混流器(18)、循環泵(16)和分水器(13)相連接,主回水管路(20)與混流器(18)和集水器(17)相連接。分水器(13)上設置4個輸水端口(21),回水器(15)上設置4個回水端口(22),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
供熱介質進入與主進水管路(19)相連接的過濾器(26)、混流器(18)、循環泵(16)、分水器(13)和管道層(5)的管道(7)內,通過管道(7)的管壁向室內輻射熱能,供熱介質沿管道(7)流動的同時輻射熱能,輻射熱能后的供熱介質沿與管道(7)的回水口(15)相連接的集水器(17)回水端口(22)進入集水器(17)和主回水管路(20)回到加熱器(25)加熱形成回路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9所示。
實施例21
主進水管路(19)與過濾器(26)、混流器(18)、循環泵(16)和分水器(13)相連接,主回水管路(20)與混流器(18)和集水器(17)相連接。分水器(13)上設置4個輸水端口(21),回水器(15)上設置4個回水端口(22),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供熱介質內殘留輻射熱能則沿著與主回管路(20)相連接的混流器(18)回流進口,通過循環泵(16)輸入分水器(13)進入管道層(5)管道(7)內,通過管道(7)的管壁向室內輻射熱能,輻射熱能后的供熱介質沿管道(7)的回水口(15)、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集水器(17)進入主回水管路(20)回到加熱器(25)加熱形成回路系統,如圖1、圖2、圖3、圖4、圖9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暖輻射地床,其特征是在樓板(1)上設置保溫輻射層(3),保溫輻射層(3)上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相連接,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內鋪設管道(7),地床基礎砌塊(4)和管道(7)構成管道層(5);管道(7)可在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路構成管道回路;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在抗裂保護層(8)上設置地面裝飾層(10);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通過循環泵(16)將供熱介質輸送進管道層(5)管道(7)中供熱采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暖輻射地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樓板(1)上設置防水粘接層(2),防水粘接層(2)上設置保溫輻射層(3),保溫輻射層(3)上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相連接,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內鋪設管道(7),地床基礎砌塊(4)和管道(7)構成管道層(5),管道(7)可在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道回路;管道層(5)上設置抗裂保護層(8),在抗裂保護層(8)內鋪設鋼筋片網(9),鋼筋片網(9)包裹在抗裂保護層(8)內;在抗裂保護層(8)上設置地面裝飾層(10)。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暖輻射地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等距設置若干個柱形管道隔離墩(11),柱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柱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錯的管道槽(6);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暖輻射地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條形管道隔離墩(11),條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條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的管道槽(6);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暖輻射地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承載基板(23)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23)的一面沿承載基板(23)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條形管道隔離墩(11),縱向條形管道隔離墩(11)的一端部與橫向條形管道隔離墩(11)的一端部相連接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接的弧形管道槽(24);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暖輻射地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基板(23)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23)一面的中心部沿承載基板(23)表面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中心部的周圍;沿承載基板(23)表面中心部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的周圍;沿承載基板(23)表面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等距循環排列設置若干個同一截面尺寸的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且等距環繞在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的周圍;中心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中心部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間構成相對平行縱橫交錯的管道槽(6),直角形管道隔離墩(11)與相鄰的橢圓形管道隔離墩(11)構成相對平行的弧形管道槽(24);承載基板(23)的側面沿側表面相對平行設置密封槽(12)。
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暖輻射地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進水管路(19)的一端與加熱器(25)相連接,主進水管路(19)另一端與過濾器(26)的一端相連接,過濾器(26)的另一端與混流器(18)的輸入口相連接,混流器(18)的輸出口與循環泵(16)的輸入口相連接,循環泵(16)的輸出口與分水器(13)的輸入口相連接;主回水管路(20)的一端與加熱器(25)相連接,主回水管路(20)的另一端與集水器(17)的輸出口相連接,混流器(18)的回流進口與主回水管路(20)相連接,使分水器(13)和給水器(17)構成回水的回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暖輻射地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樓板(1)上固定鋪覆設置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使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與樓板(1)形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在保溫輻射層(3)上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設置管道(7),管道(7)沿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可采用水泥混凝土、粉煤灰硅酸鹽、加氣混凝土、礦渣混凝土、石膏、菱鎂水泥、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硅酸鈣等材料制作;管道層(5)的管道(7)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或改性聚丙烯管(PPC)或鋁塑復合管;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承載基板(23)的側面密封槽(12)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在管道層(5)上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構成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保護層(21)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暖輻射地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樓板(1)上鋪覆油氈或防潮油或者在樓板(1)上涂覆水泥素灰或水泥加建筑用膠構成防水粘接層(2);在防水粘接層(2)上固定鋪覆設置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使聚苯乙烯板、聚氨脂、微孔硅酸鈣、膨脹蛭石與防水粘接層(2)粘接成一體構成保溫輻射層(3);在保溫輻射層(3)上固定設置地床基礎砌塊(4),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內設置管道(7),管道(7)沿地床基礎砌塊(4)的管道槽(6)和弧形管道槽(24)鋪設成回字形或S形管路構成管道層(5),地床基礎砌塊(4)可采用水泥混凝土、粉煤灰硅酸鹽、加氣混凝土、礦渣混凝土、石膏、菱鎂水泥、聚氯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硅酸鈣等材料制作;管道層(5)的管道(7)可采用交聯聚乙烯管(PEX)或改性聚丙烯管(PPC)或鋁塑復合管;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的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承載基板(23)的側面密封槽(12)內填充粘接密封材料,使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與相鄰地床基礎砌塊(4)的側面粘接密封形成一體;在管道層(5)上澆注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構成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內鋪設鋼筋片網(9),澆注的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包裹鋼筋片網(9)形成一體構成抗裂保護層(8);抗裂保護層(8)的表面搓成麻面,在抗裂保護層(8)上制作地面裝飾層(10)。
10.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暖輻射地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進水管路(19)與過濾器(26)、混流器(18)、循環泵(16)和分水器(13)相連接,主回水管路(20)與混流器(18)和集水器(17)相連接;分水器(13)上設置若干個輸水端口(21),回水器(15)上設置若干個回水端口(22),管道層(5)管道(7)的進水口(14)與分水器(13)的輸水端口(21)相連接,管道層(5)管道(7)的回水口(15)與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相連接;供熱介質進入與主進水管路(19)相連接的過濾器(26)、混流器(18)、循環泵(16)、分水器(13)和管道層(5)的管道(7)內,通過管道(7)的管壁向室內輻射熱能,供熱介質沿管道(7)流動的同時輻射熱能,輻射熱能后的供熱介質沿與管道(7)的回水口(15)相連接的集水器(17)回水端口(22)進入集水器(17)和主回水管路(20)回到加熱器(25)加熱形成回路系統;供熱介質內殘留輻射熱能則沿著與主回管路(20)相連接的混流器(18)回流進口,通過循環泵(16)輸入分水器(13)進入管道層(5)管道(7)內,通過管道(7)的管壁向室內輻射熱能,輻射熱能后的供熱介質沿管道(7)的回水口(15)、集水器(17)的回水端口(22)、集水器(17)進入主回水管路(20)回到加熱器(25)加熱形成回路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暖輻射地床及制作方法。是由防水粘接層、保溫輻射層、管道層、抗裂保護層構成暖輻射地床,在暖輻射地床上設置地面裝飾層,管道層采用地床基礎砌塊的承載基板呈矩形或正方形,承載基板的表面相對平行設置若干個管道隔離墩,管道隔離墩與相鄰管道隔離墩間構成相對平行的管道槽和弧形管道槽,管道槽內設置管道。本發明設計合理,施工簡便,表面溫度均勻,室內采暖溫度穩定,地表面溫度高,工作區溫度適宜,給人以腳暖頭溫的良好感覺,廣泛的適用于飯店、展覽館、商場、醫院、娛樂場所、中高檔住宅、汽車庫、畜牧場、養殖場所、種植場所等建筑,經檢測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1998)有關標準要求。
文檔編號F24D3/14GK1458468SQ0313000
公開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9日
發明者胡首信 申請人:胡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