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導吸熱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導吸熱片,應用于太陽能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平板太陽能集熱器行業領域中常用的吸熱板芯基本上都采用條帶或者整板焊接上流道組合而成,雖然也采用超導熱管,集熱效率有所提高,但還是因為結構所限導熱效率不是很高,使得流道與水箱熱交換效率不高,從面使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優越性不能更好的展現出來。另一方面流道的熱量是由吸熱板芯通過焊接或者整體壓接和超導熱管相連傳導的,但是由于熱管是間接通過熱傳導傳遞至主流道的,間接傳導勢必有熱阻產生,所以導熱速率較慢,效率比較差,對于吸熱板芯的熱量吸收有所減少。由于以上兩項原因,從而使采用現有技術的集熱器有以下幾點不足1、集熱速率較慢,傳熱效率不高;2、熱量傳導過程中散熱損失較大;3、生產成本過高;4、結合不牢固;5、抗凍能力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熱損失少、熱效率高、集熱速率快、成本低、安全可靠的超導吸熱片。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超導吸熱片,包括鋁基板,其結構特點是所述鋁基板的下方設置有與鋁基板成一體的超導流道,所述超導流道,所述鋁基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公卡槽和母卡槽,所述超導流道中設置有超導介質。超導流道一體化的設置,能夠有效減少熱損失,集熱速率也更快。不同超導吸熱一體板片的公卡槽和母卡槽互相配合,連接方便、快捷。本發明所述的鋁基板上表面設置有選擇性吸熱涂層。能夠更好的吸收能量。本發明所述的超導流道的內表面設置有回流槽?;亓鞑郾WC了超導液的快速回流。本發明所述的鋁基板的材料為3003防銹鋁。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抗凍性能強(--50°C ),生產設備投入少,工作效率提高,集熱速率快,提高熱效率,有效減少熱量傳導過程中的散熱損失。拼裝簡單、方便,組合靈活,速度快。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鋁基板1、超導流道2、選擇性吸熱涂層3、公卡槽4、母卡槽5、回流槽6。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解釋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由鋁基板1、超導流道2、選擇性吸熱涂層3組成, 鋁基板1和超導流道2為一體化設置,由模具一體擠壓成型,材料選用3003防銹鋁,正面是選擇性吸收涂層3,背面是超導流道2。每片超導吸熱片的超導流道2數量根據吸熱面積和傳熱效率進行計算后設置,本實施例設置有一條超導流道2。超導流道2中設置有超導介質,在超導流道2中設置有回流槽6。鋁基板1的兩個邊緣分別設置有公卡槽4、母卡槽5,不同超導吸熱片靠彼此的公卡槽14和母卡槽15相互配合而連接在一起。本發明所述超導介質為超導液。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結構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的超導流道2設置了兩組。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稱等可以不同。凡依本發明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發明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超導吸熱片,包括鋁基板,其特征是所述鋁基板的下方設置有與鋁基板成一體的超導流道,所述超導流道,所述鋁基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公卡槽和母卡槽,所述超導流道中設置有超導介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導吸熱片,其特征是所述的鋁基板上表面設置有選擇性吸熱涂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導吸熱片,其特征是所述的超導流道的內表面設置有回流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導吸熱片,其特征是所述的鋁基板的材料為3003防銹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導吸熱片,應用于太陽能領域。該超導吸熱片,包括鋁基板,其結構特點是所述鋁基板的下方設置有與鋁基板成一體的超導流道,所述超導流道,所述鋁基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公卡槽和母卡槽,所述超導流道中設置有超導介質。本發明具有結構設計合理、熱損失少、熱效率高、集熱速率快、成本低、安全可靠的優點。
文檔編號F24J2/48GK102401490SQ20111033379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姚衛國 申請人:姚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