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風量調節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閥,尤其是一種智能風量調節閥。
背景技術:
風量調節閥是工業廠房民用建筑的通風、空氣調節及空氣凈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中央空調末端配件,一般用在空調,通風系統管道中,用來調節支管的風量,也可用于新風與回風的混合調節。目前的風量調節閥的功能較為簡單,一般僅為調節而無檢測功能。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實現自動控制的智能風量調節閥。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種智能風量調節閥,包括閥體、進風區、出風區以及用于和閥體配合調節風量的執行機構,還包括風量傳感測片,位于所述閥體出風口處,用于檢測閥體出風口處的風量;計算與控制裝置,所述風量傳感測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的輸入端,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的輸出端連接一驅動電路;驅動電路,其輸出端連接驅動裝置的控制電路;能將電信號轉換成機械能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機械輸出端連接所述執行機構,控制其動作;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根據設定值與風閥出風口處風量大小的比較來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動作,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執行機構動作來改變風量的大小以達到設定值的要求。進一步地,所述執行機構可在閥體內軸向運動,所述閥體的進風區和出風區內徑相等,在所述進風區和出風區之間形成一個直徑小于進風區內徑的縮緊位,所述執行機構和所述閥體的縮緊位緊密配合形成一個不通風的關閉位;所述執行機構為圓柱形,或所述執行機構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由大到小的漸變結構,其最大橫截面處和閥體的縮緊位緊密配合形成所述關閉位。進一步地,在所述閥體內設有一定位支架,有一定位軸穿在所述定位支架的軸孔內與其間隙配合,所述執行機構與所述定位軸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的機械輸出端連接所述定位軸。進一步地,在所述閥體上開設一窗口,一調節柄一端與所述定位軸活動連接使所述定位軸可以沿閥體軸向運動,另一端連接在所述閥體上的一個擺動支點,調節柄擺動可帶動所述執行機構軸向運動,所述窗口與調節柄緊密配合或在所述窗口內填充有柔軟彈性擋風材料。
進一步地,在所述定位軸上開設一軸向槽或軸向孔,所述調節柄一端穿在所述軸向槽或軸向孔內通過撥動軸向槽或軸向孔使其運動。進一步地,在所述窗口外設有一個與所述調節柄配合的刻度盤。進一步地,包括一顯示裝置,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顯示裝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根據閥體出風口處風量的大小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動作,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執行機構動作來改變風量的大小。該風量調節閥可自動控制,對風量控制更加精確。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I是本發明控制框圖;圖2是本發明一種具體實施例的閥體內部示意圖;圖3是圓柱形執行機構在閥體內與其配合形成關閉位的示意圖;圖4是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由大到小的漸變結構的執行機構大端面(橫截面最大處)朝向出風區時與閥體形成閉合位的示意圖;圖5和圖6是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由大到小的漸變結構的執行機構小端面(橫截面最大端相對的另一端)朝向出風區時與閥體形成通風道的示意圖;圖7是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由大到小的漸變結構的執行機構小端面朝向出風區時與閥體形成閉合位的示意圖;圖8是閥體外的局部示意圖;圖9是閥體的局部剖視圖;圖10是另一種控制裝置的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發明是一種智能風量調節閥,包括閥體10,進風區101、出風區102以及用于和閥體10配合調節風量的執行機構11,還包括風量傳感測片201,位于所述閥體10出風口處,用于檢測閥體10出風口處的風量;控制部分20除包括上述風量傳感測片201外還包括一計算與控制裝置202,所述風量傳感測片201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202的輸入端,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202的輸出端連接一驅動電路203 ;一驅動電路203,其輸出端連接驅動裝置的控制電路205 ;一能將電信號轉換成機械能的驅動裝置204,所述驅動裝置204的機械輸出端連接所述執行機構11,控制其動作;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202根據設定值與風閥10出風口處風量大小的比較來控制所述驅動裝置204動作,驅動裝置204驅動所述執行機構11動作來改變風量的大小以達到設定值的要求。該風量調節閥可自動控制,對風量控制更加精確。執行機構11可是一個圖2-圖8所示的調節風閥,也可以是葉片。所述調節風閥是指實心閥體,而非如葉片式的中間多片分開的結構。
執行機構11可在閥體10內徑向運動調節風量,但由于閥體10徑向空間有限,對執行機構11的結構有較大的限制,而且不容易精確控制風量。所以優選采用圖的執行機構11在閥體10內軸向運動的方式,閥體10軸向上空間大,執行機構11的結構不受限,而且控制其與閥體10的配合更容易,便于精確控制風量。具體結構參見圖2-圖7,所述閥體10的進風區101和出風區102內徑相等,在所述進風區101和出風區102之間形成一個直徑小于進風區101內徑的縮緊位103,所述執行機構11和所述閥體10的縮緊位103緊密配合形成一個不通風的關閉位;所述執行機構11為圓柱形(如圖3),或所述執行機構11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由大到小的漸變結構(如圓臺形、圓錐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圖4-7所示),其最大橫截面處和閥體10的縮緊位103緊密配合形成所述關閉位(如圖4和圖7)。圖2給出的是圓柱形的執行機構11在閥體10中形成關閉位的示意圖,當圓柱形執行機構11越靠近縮緊位103,通風道a越窄,通風量越小,執行機構11越遠離縮緊位103(可能從進風區101遠離,也可能從出風區102遠離),通風道a越寬,通風量越大。圖4和圖7是所述執行機構11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由大到小的漸變結構不同端朝向出風區102時在閥體10中形成關閉位的示意圖,而圖5、6是圖7中所示執行機構11處 于不同位置時形成的通風道的示意圖,同樣的道理,執行機構11越靠近縮緊位103,通風道a越窄,通風量越小,越遠離縮緊位103,通風道a越寬,通風量越大。本具體實施例的通風道主要取決于進風區101或出風區102與縮緊位103之間的過渡面與執行機構11的配合間隙調節。參照圖2,實現執行機構11軸向運動的一種具體結構是在所述閥體10內設有一定位支架104,有一定位軸105穿在所述定位支架104的軸孔內與其間隙配合,所述執行機構11與所述定位軸105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的機械輸出端連接所述定位軸。無需在執行機構11上加工安裝部件,防止影響風量的控制。本發明驅動裝置204從閥體10外控制執行機構11動作,具體結構參照圖8,在所述閥體10上開設一窗口 106,一調節柄107 —端與所述定位軸105活動連接使所述定位軸105可以沿閥體10軸向運動,另一端連接在所述閥體10上的一個擺動支點110,調節柄107擺動可帶動所述執行機構11軸向運動,這就需要驅動裝置204能帶動調節柄107擺動,所述窗口 106與調節柄107緊密配合或在所述窗口 106內填充有柔軟彈性擋風材料108,增加閥的密封性。調節柄和定位軸的活動連接方式具體可如圖9,在所述定位軸105上開設一軸向槽1051,所述調節柄107 —端穿在所述軸向槽1051內通過撥動軸向槽1051使其運動。軸向槽還可以用軸向孔替代。請繼續參照圖8,為了清楚顯示執行機構11的運動位置,在所述窗口 106外設有一個與所述調節柄107配合的刻度盤109。刻度盤109還可在風量調節閥使用手動調節時起到指示作用。參照圖10,為了清楚顯示自動控制的控制情況,如風量,控制部分20還可包括一顯示裝置206,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202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顯示裝置205。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風量調節閥,包括閥體、進風區、出風區以及用于和閥體配合調節風量的執行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一風量傳感測片,位于所述閥體出風口處,用于檢測閥體出風口處的風量; 一計算與控制裝置,所述風量傳感測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的輸入端,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的輸出端連接一驅動電路; 一驅動電路,其輸出端連接驅動裝置的控制電路; 一能將電信號轉換成機械能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機械輸出端連接所述執行機構,控制其動作; 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根據設定值與風閥出風口處風量大小的比較來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動作,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執行機構動作來改變風量的大小以達到設定值的要求。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風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執行機構可在閥體內軸向運動,所述閥體的進風區和出風區內徑相等,在所述進風區和出風區之間形成一個直徑小于進風區內徑的縮緊位,所述執行機構和所述閥體的縮緊位緊密配合形成一個不通風的關閉位;所述執行機構為圓柱形,或所述執行機構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由大到小的漸變結構,其最大橫截面處和閥體的縮緊位緊密配合形成所述關閉位。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智能風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內設有一定位支架,有一定位軸穿在所述定位支架的軸孔內與其間隙配合,所述執行機構與所述定位軸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的機械輸出端連接所述定位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風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上開設一窗口,一調節柄一端與所述定位軸活動連接使所述定位軸可以沿閥體軸向運動,另一端連接在所述閥體上的一個擺動支點,調節柄擺動可帶動所述執行機構軸向運動,所述窗口與調節柄緊密配合或在所述窗口內填充有柔軟彈性擋風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風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軸上開設一軸向槽或軸向孔,所述調節柄一端穿在所述軸向槽或軸向孔內通過撥動軸向槽或軸向孔使其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風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口外設有一個與所述調節柄配合的刻度盤。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風量調節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顯示裝置,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顯示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風量調節閥,包括閥體、進風區、出風區以及用于和閥體配合調節風量的執行機構,還包括一風量傳感測片,位于所述閥體出風口處,用于檢測閥體出風口處的風量;一計算與控制裝置,所述風量傳感測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的輸入端,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的輸出端連接一驅動電路;一驅動電路,其輸出端連接驅動裝置的控制電路;一能將電信號轉換成機械能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的機械輸出端連接所述執行機構,控制其動作;所述計算與控制裝置根據閥體出風口處風量的大小控制所述驅動裝置動作,驅動裝置驅動所述執行機構動作來改變風量的大小。該風量調節閥可自動控制,對風量控制更加精確。
文檔編號F24F11/02GK102840651SQ20121036798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蒙少鵬 申請人:魏正金, 蒙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