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燒結機多輥布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燒結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設有擋料板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
背景技術:
在煉鐵生產過程中,將含鐵礦粉、熔劑、煤粉或焦粉等按照一定比例配水混勻形成混合料,然后燒結,在外部強制通風及高溫的作用下固結成高爐生產所需的燒結礦塊。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將物料分布到燒結機臺車上,由于原料、環境及成本因素影響,燒結用料結構多變,混合料粒度組成變化極大,因而容易造成燒結機臺車下半部物料中大顆粒物料比例過高,使得透氣性過好和熱量過快地隨著抽風作用進入煙道系統,導致燒結過程中物料的高溫停留時間過短,最終造成燒結礦的返礦率上升及質量下降。尤其是使用低品質礦以來,
導致這種情況更加惡化?,F有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包括斜向平面布置的若干布料輥,布料輥由電機驅動,在電機的帶動下,散布在布料輥上的物料,在布料輥傳送下,從燒結機多輥布料器的出料口輸出至燒結機臺車上。該燒結機多輥布料器為固定式,僅有微調作用,不能滿足目前多變的燒結用料結構的需要,導致布料過程中大顆粒的物料由于偏析作用集中在燒結機臺車下半部和邊緣,使固體燃料在料層中分布不均,最終致使燒結過程燃燒不均,進而影響燒結的質量,使得燒結的返礦率和固體燃料消耗偏高。專利號為ZL 200920030090. 3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燒結布料裝置,包括多輥布料器,在多輥布料器的下沿安裝一個長方形鐵板,鐵板安裝水平角度與多輥水平角度相同,鐵板下緣延伸至成型小車布料厚度面的水平位置。該技術方案通過安裝長方形鐵板,使得煉鐵粉料在鐵板上下滑動過程中得到重新分布,均勻下落至成型小車上,當成型小車布滿后移動時,鐵板下緣將粉料自動刮平,使得成型小車上的布料厚度一致,從而達到布料密度、厚度均勻一致的目的。但是該技術方案比較適合顆粒細小均勻、品質比較好的粉料,在出現大顆粒的物料時,仍然不能達到布料均勻的目的。同時,該設置的長方形鐵板不易調節,不適合于結構多變的燒結用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燒結機多輥布料器,通過在布料臺的出料口處設置一塊擋料板,從而能夠調整混合料的布料,達到方便、快速地調整混合料布料偏析的目的。一種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包括布料輥,在由布料輥組成的布料臺的出料口處設有擋料板。為了提高擋料板的收料點耐磨性,作為優選,所述擋料板朝向所述布料臺的出料口的側面(即受料點)設有耐磨襯板,即一般情況下,擋料板選用普通鋼材,耐磨襯板為耐磨鋼板,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耐磨鋼板可具體選用牌號為WNM360L的高耐磨鋼板。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增加耐磨襯板使得擋料板使用壽命大大延長,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為了防止在擋料板上積料,作為優選,所述擋料板上安裝有振動器,進一步優選,所述振動器為振動電機,從而使得擋料板上的積料在振動器的振動下,將混合料散落至燒結機臺車上。擋料板主要是根據燒結用料結構的不同,即混合料中各成分和含量發生變化,對布料臺的出料口輸出的混合料進行適當的阻擋,從而控制混合料布料偏析。作為優選,所述的擋料板的垂直于長度方向的橫截面為矩形,即口字形,由兩塊槽鋼焊接而成,即口字形擋料板由鋼板圍城??谧中螕趿习迥軌蛟趽趿习宓闹亓坎淮笄闆r下,提供一個外側比較厚的擋料板,一方面可以充分擋住顆粒過大的物料,另一方面,使其安裝和使用相對都比較方便。進一步優選,橫截面為矩形的擋料板由鋼板圍成,其中鋼板厚度為8mnTl5mm,該矩形中長邊長和短邊長分別為200mnT250mm和100mnTl40mm。即矩形擋料板中間中空,四周通過鋼板圍成,圍成的鋼板的厚度以及形狀控制在優選的范圍內,不但可以調整混合料布料偏析,而且還可以增加安裝的簡便性和使用的穩定性。由于原料、環境及成本等因素會導致燒結用料結構的不同,為了能更好地避免混 合料布料偏析,作為優選,所述擋料板設置在可調支架上,從而可以調整擋料板與布料臺的出料口之間的距離。更進一步優選,所述擋料板與所述布料臺的出料口之間的間隙為150mnT250mm,通過可調支架使得擋料板在該距離范圍內活動,有利于可以隨時調節擋料板的擋料程度即改變布料偏析作用??烧{支架的一種具體優選結構,所述可調支架包括基座,所述擋料板安裝在所述基座內,所述擋料板兩側均固定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貫穿于所述基座并與所述基座間隙配合,所述定位螺栓伸出所述基座的一端均設有與所述定位螺栓配合的螺母。由于定位螺栓與基座間隙配合,使得定位螺栓可以在基座內移動,移動到所需距離后,通過螺母將定位螺栓固定在基座上的某個確定的位置。該可調支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可以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之上通過簡單的改進,SP在布料臺的出料口處設置一塊擋料板,從而可以調整混合料的布料,改變燒結機臺車料層高度上的物料透氣性,方便、快速地調整混合料布料偏析,以滿足燒結生產要求,從而達到提質增產降耗的目的。在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設置了可調支架,可以調整擋料板與布料臺的出料口之間的距離,從而根據燒結用料結構的不同,可以隨時調節擋料板的擋料程度即改變布料偏析作用。本實用新型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大大降低了燒結的返礦率和固體燃料消耗,大大提高了燒結的質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燒結機多輥布料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擋料板和可調支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包括斜向平面布置的7根布料輥I、驅動布料輥I的電機(未畫出)、設置在7根布料輥組成的布料臺的出料口處的擋料板3以及布置在布料輥I和擋料板3下方的燒結機臺車2。[0018]如圖I、圖2所示,擋料板3朝向布料臺的出料口側面(即受料點)設有耐磨襯板,擋料板3選用普通鋼材,耐磨襯板為耐磨鋼板,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耐磨鋼板可具體選用牌號為WNM360L的高耐磨鋼板。擋料板3上安裝有振動電機9,使得擋料板3上的積料在振動電機9的振動下,將混合料散落至燒結機臺車2上,防止在擋料板3上積料。擋料板3的垂直于長度方向的橫截面為矩形,由兩塊槽鋼焊接而成,即擋料板3由鋼板圍城,其中,鋼板厚度為10mm,圍成的矩形中沿豎直方向的邊長為220mm,沿水平方向的邊長為120mm。擋料板3長度與燒結機臺車2兩側欄板距離為150mm為宜(比燒結機臺車2寬度短300_)。擋料板3中間中空,四周通過鋼板圍成。擋料板3安裝在可調支架上,可調支架為2個,將擋料板3的兩端進行固定,可調距離為150mnT250mm,即擋料板3與布料臺的出料口之間的間隙為150mnT250mm,每個可調 支架包括基座4,擋料板3安裝在基座4內,擋料板3兩側固定有定位螺栓5和定位螺栓6,定位螺栓5和定位螺栓6貫穿于基座4并與基座4間隙配合,定位螺栓5伸出基座4的一端設有與定位螺栓5配合的螺母7,定位螺栓6伸出基座4的一端設有與定位螺栓6配合的螺母8。由于定位螺栓5、定位螺栓6均與基座4間隙配合,使得定位螺栓可以在基座4內移動,移動到所需距離后,通過螺母7和螺母8將定位螺栓5和定位螺栓6固定在基座4上的某個確定的位置。本實用新型燒結機多輥布料器的具體工作原理如下根據燒結用料結構的不同,將擋料板3調至距離布料臺的出料口合適的距離,布料輥I在電機的帶動下,散布在布料輥I上的混合料從布料臺的出料口輸出,設置在布料臺的出料口處的擋料板3對顆粒過大的物料進行阻擋,從而調整混合料的布料,改變燒結機臺車2料層高度上的物料透氣性,方便、快速地調整混合料布料偏析,以滿足燒結生產要求,從而達到提質增產降耗的目的,大大降低了燒結的返礦率和固體燃料消耗,大大提高了燒結的質量。實施例I本實用新型燒結機多輥布料器的最優選技術方案在企業內進行了內部測試,在某年10月71日二天未使用擋料板3和同年10月擴10日二天使用擋料板3進行對比,結果詳見表I。表I
權利要求1.一種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包括布料輥,其特征在于,在由布料輥組成的布料臺的出料口處設有擋料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料板朝向所述布料臺的出料口的側面設有耐磨襯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料板上安裝有振動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器為振動電機。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料板的垂直于長度方向的橫截面為矩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橫截面為矩形的擋料板由鋼板圍成,其中鋼板厚度為8mnTl5mm,該矩形中長邊長和短邊長分別為200mnT250mm和100mnTl40mmo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料板設置在可調支架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料板與所述布料臺的出料口之間的間隙為150mnT250mm。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支架包括基座,所述擋料板安裝在所述基座內,所述擋料板兩側均固定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貫穿于所述基座并與所述基座間隙配合,所述定位螺栓伸出所述基座的一端均設有與所述定位螺栓配合的螺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包括布料輥,在由布料輥組成的布料臺的出料口處設有擋料板。本實用新型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在布料臺的出料口處設置一塊擋料板,從而可以調整混合料的布料,改變燒結機臺車料層高度上的物料透氣性,方便、快速地調整混合料布料偏析,以滿足燒結生產要求,從而達到提質增產降耗的目的。在優選的技術方案中,設置了可調支架,可以調整擋料板與布料臺的出料口之間的距離,從而根據燒結用料結構的不同,可以隨時調節擋料板的擋料程度即改變布料偏析作用。本實用新型燒結機多輥布料器大大降低了燒結的返礦率和固體燃料消耗,大大提高了燒結的質量。
文檔編號F27B21/10GK202709738SQ20122034122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張紅雨, 陳一忠, 王家生, 方漢連 申請人:杭州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