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面板運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面板運動機構,通過采用封閉的齒輪箱體構造,保證了其內按傳動順序依次設置的主動齒輪傳動裝置、從動齒輪傳動裝置及與所述從動齒輪傳動裝置相連接的下面板限位裝置、上面板限位裝置及搖臂的運動平穩性,同時在第一軌道槽及第二軌道槽的雙重作用下,滑動部運動平穩準確,保證了搖臂的運動平穩準確,大凸輪及第一小凸輪、第二小凸輪的設置,使空調面板除了與搖臂樞接外,空調面板上的上勾起部和/或下勾起部,分別通過上卡鉤及上卡溝收容槽和/或下卡鉤及下卡鉤收容槽扣持,達到了能靈活調整面板角度的效果,進而解決了傳統技術中的空調面板打開后不牢固、合攏時位置不準確及出風時面板角度不夠的技術問題。
【專利說明】空調面板運動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空調面板運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技術中的空調面板在打開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面板打開后不牢固、 合攏時位置不準確及出風時面板角度不夠。在空調裝置中,空調面板一般都是通過與空調 面板連接的運動機構來帶動運動的,因此這些問題的發生都是空調面板的運動機構穩定性 較差所導致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空調面板運動機構, 其穩定性較高,解決傳統技術中的空調面板打開后不牢固、合攏時位置不準確及出風時面 板角度不夠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與空調面板連接,用以帶動所述空調面板運動,包括:
[0006]齒輪箱體,所述齒輪箱體包括相互扣持形成封閉空腔的定位箱及封閉箱,所述封 閉箱內凹設有第一軌道槽,所述齒輪箱體外分別凸設有上卡鉤收容槽及下卡鉤收容槽;
[0007]動力裝置,其設置在所述封閉箱的外壁上,包括一馬達;
[0008]主動齒輪傳動裝置,其對應所述動力裝置設置在所述齒輪箱體內,包括一由所述 馬達帶動的小齒輪;
[0009]從動齒輪傳動裝置,包括大齒輪及與所述大齒輪同軸固接的大凸輪,所述大齒輪 沿半徑方向設有第二軌道槽,所述小齒輪帶動所述大齒輪轉動;
[0010]下面板限位裝置,包括下卡鉤及與所述下卡鉤同軸固接的第一小凸輪,所述第一 小凸輪的短臂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齒輪箱體內;
[0011]上面板限位裝置,包括上卡鉤及與所述上卡鉤同軸固接的第二小凸輪,所述第二 小凸輪的短臂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齒輪箱體內;及
[0012]搖臂,所述搖臂的一端設有滑動部,所述搖臂以所述滑動部為軸轉動,所述滑動部 同時沿所述第一軌道槽及所述第二軌道槽運動,所述搖臂的另一端設有連接部,所述連接 部與位于所述空調面板一側中部偏上位置的結合部樞接;
[0013]所述下面板限位裝置與所述上面板限位裝置在水平向分別反向設置,所述大凸輪 分別帶動所述第一小凸輪的長臂及所述第二小凸輪的長臂運動,所述空調面板具有上勾起 部及下勾起部,所述上勾起部被所述上卡鉤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相扣持和/或所述下勾起 部被所述下卡鉤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相扣持。
[0014]進一步地,所述大凸輪由兩段不同半徑的圓弧部組成,半徑較小的圓弧部的角度 略小于180度。
[0015]進一步地,當所述上勾起部被所述上卡鉤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相扣持,同時所述下勾起部被所述下卡鉤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相扣持時,所述滑動部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的
最聞點。
[0016]進一步地,當所述滑動部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的最高點時,所述第一小凸輪與所 述第二小凸輪分別位于所述大凸輪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的兩個極限位置。
[0017]進一步地,當所述第一小凸輪在所述大凸輪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上運動時,所述 下勾起部被所述下卡鉤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相扣持。
[0018]進一步地,當所述第二小凸輪在所述大凸輪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上運動時,所述 上勾起部被所述上卡鉤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相扣持。
[0019]進一步地,當所述下勾起部被所述下卡鉤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相扣持時,所述滑 動部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的最高點的左側部分。
[0020]進一步地,當所述上勾起部被所述上卡鉤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相扣持時,所述滑 動部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的最高點的右側部分。
[0021]進一步地,所述滑動部沿所述第一軌道槽及所述第二軌道槽做往復運動。
[0022]進一步地,所述動力裝置還包括開關及導線,用以控制馬達轉動。
[002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通過采用封閉的齒輪箱體構造,保證了其 內按傳動順序依次設置的主動齒輪傳動裝置、從動齒輪傳動裝置及與所述從動齒輪傳動裝 置相連接的下面板限位裝置、上面板限位裝置及搖臂的運動平穩性,同時在第一軌道槽及 第二軌道槽的雙重作用下,滑動部運動平穩準確,保證了搖臂的運動平穩準確,大凸輪及第 一小凸輪、第二小凸輪的設置,使空調面板除了與搖臂樞接外,空調面板上的上勾起部和/ 或下勾起部,分別通過上卡鉤及上卡溝收容槽和/或下卡鉤及下卡鉤收容槽扣持,保證了 至少一個勾起部與空調面板的運動機構相連,達到了能靈活調整面板角度的效果,進而解 決了傳統技術中的空調面板打開后不牢固、合攏時位置不準確及出風時面板角度不夠的技 術問題,其穩定性較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空調面板運動機構的齒輪箱體打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空調面板運動機構的組裝示意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空調面板運動機構的主動齒輪傳動裝置、從動齒輪傳動裝 置、下面板限位裝置、上面板限位裝置及搖臂安裝到定位箱上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空調面板運動機構未安裝動力裝置時的側視狀態圖;
[0028]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空調面板運動機構閉合空調面板時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與空調面 板I連接,用以帶動所述空調面板I運動,包括:齒輪箱體2,所述齒輪箱體2包括相互扣持 形成封閉空腔的定位箱21及封閉箱22,所述封閉箱22內凹設有第一軌道槽221,所述齒輪 箱體外分別凸設有上卡鉤收容槽23及下卡鉤收容槽24 ;動力裝置3,其設置在所述封閉箱 22的外壁上,包括一馬達31 ;主動齒輪傳動裝置4,其對應所述動力裝置3設置在所述齒輪箱體2內,包括一由所述馬達31帶動的小齒輪41 ;從動齒輪傳動裝置5,包括大齒輪51及 與所述大齒輪51同軸固接的大凸輪52,所述大齒輪51沿半徑方向設有第二軌道槽511,所 述小齒輪41帶動所述大齒輪51轉動;下面板限位裝置6,包括下卡鉤61及與所述下卡鉤 61同軸固接的第一小凸輪62,所述第一小凸輪62的短臂621連接有第一彈簧63,所述第一 彈簧6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齒輪箱體2內;上面板限位裝置7,包括上卡鉤71及與所述上 卡鉤71同軸固接的第二小凸輪72,所述第二小凸輪72的短臂721連接有第二彈簧73,所 述第二彈簧7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齒輪箱體2內;及搖臂8,所述搖臂8的一端設有滑動 部81,所述搖臂8以所述滑動部81為軸轉動,所述滑動部81同時沿所述第一軌道槽221及 所述第二軌道槽511運動,所述搖臂8的另一端設有連接部82,所述連接部82與位于所述 空調面板I 一側中部偏上位置的結合部11樞接;所述下面板限位裝置6與所述上面板限位 裝置7在水平向分別反向設置,所述大凸輪52分別帶動所述第一小凸輪62的長臂622及 所述第二小凸輪72的長臂722運動,所述空調面板I具有上勾起部12及下勾起部13,所述 上勾起部12被所述上卡鉤71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23相扣持和/或所述下勾起部13被所 述下卡鉤61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24相扣持。
[0031 ] 結合圖3至圖5所示,所述上卡鉤收容槽23包括分別對半設置在所述定位箱21上 的左上半部23a及設置在所述封閉箱22上的右上半部23b。所述下卡鉤收容槽24包括分 別對半設置在所述定位箱21上的左下半部24a及設置在所述封閉箱22上的右下半部24b。 所述主動齒輪傳動裝置4還包括安裝所述小齒輪41的小齒輪軸(未圖示)。所述連接部82 與所述結合部11通過樞接軸14連接。
[0032]具體的,所述大凸輪52由兩段不同半徑的圓弧部52a、52b組成,半徑較小的圓弧 部52b的角度略小于180度。
[0033]當所述上勾起部12被所述上卡鉤71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23相扣持,同時所述下 勾起部13被所述下卡鉤61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24相扣持時,所述滑動部81位于所述第 一軌道槽221的最高點。當所述滑動部81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221的最高點時,所述第一 小凸輪62與所述第二小凸輪72分別位于所述大凸輪52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52a的兩個 極限位置。
[0034]當所述第一小凸輪62在所述大凸輪52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52a上運動時,所述 下勾起部13被所述下卡鉤61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24相扣持。所述下勾起部13被所述下 卡鉤61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24相扣持時,所述滑動部81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221的最高 點的左側部分。
[0035]當所述第二小凸輪72在所述大凸輪52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52a上運動時,所述 上勾起部12被所述上卡鉤71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23相扣持。當所述上勾起部12被所述 上卡鉤71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23相扣持時,所述滑動部81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221的最 高點的右側部分。
[003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滑動部81沿所述第一軌道槽221及所述第二軌道槽511做往 復運動。所述動力裝置3還包括開關32及導線33,用以控制馬達31轉動。
[0037]以所述空調面板運動機構閉合所述空調面板I時的狀態為初始狀態,此時馬達31 開始順時針轉動,帶動小齒輪41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大齒輪51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大 凸輪52逆時針轉動,此時處于大凸輪52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52a的兩極限位置處的第一小凸輪62與第二小凸輪72開始運動,所述第一小凸輪62通過第一彈簧63的作用順時針 運動,變軌到所述大凸輪52上半徑較小的圓弧部52b上,下卡鉤61打開;同時滑動部81從 所述第一軌道槽221的最高點開始向左側部分滑動,進而所述第二小凸輪71依舊在所述大 凸輪52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52a上運動,從而保持上卡鉤71的閉合扣持狀態,此時空調面 板I的下部在搖臂8的作用下平穩打開。
[0038]同理當所述馬達31從初始狀態開始逆時針轉動時,此時馬達31開始逆時針轉動, 帶動小齒輪41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大齒輪51順時針轉動,進而帶動大凸輪52順時針轉 動,此時處于大凸輪52上半徑較大的圓弧部52a的兩極限位置處的第一小凸輪62與第二 小凸輪72開始運動,所述第二小凸輪72通過第二彈簧73的作用逆時針運動,變軌到所述 大凸輪52上半徑較小的圓弧部52b上,上卡鉤71打開;同時滑動部81從所述第一軌道槽 221的最高點開始向右側部分滑動,進而所述第一小凸輪61依舊在所述大凸輪52上半徑較 大的圓弧部52a上運動,從而保持下卡鉤61的閉合扣持狀態,此時空調面板I的上部在搖 臂8的作用下平穩打開。
[0039]以上所述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 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 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與空調面板連接,用以帶動所述空調面板運動,其特征在于包括:齒輪箱體,所述齒輪箱體包括相互扣持形成封閉空腔的定位箱及封閉箱,所述封閉箱內凹設有第一軌道槽,所述齒輪箱體外分別凸設有上卡鉤收容槽及下卡鉤收容槽;動力裝置,其設置在所述封閉箱的外壁上,包括一馬達;主動齒輪傳動裝置,其對應所述動力裝置設置在所述齒輪箱體內,包括一由所述馬達帶動的小齒輪;從動齒輪傳動裝置,包括大齒輪及與所述大齒輪同軸固接的大凸輪,所述大齒輪沿半徑方向設有第二軌道槽,所述小齒輪帶動所述大齒輪轉動;下面板限位裝置,包括下卡鉤及與所述下卡鉤同軸固接的第一小凸輪,所述第一小凸輪的短臂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齒輪箱體內;上面板限位裝置,包括上卡鉤及與所述上卡鉤同軸固接的第二小凸輪,所述第二小凸輪的短臂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齒輪箱體內;及搖臂,所述搖臂的一端設有滑動部,所述搖臂以所述滑動部為軸轉動,所述滑動部同時沿所述第一軌道槽及所述第二軌道槽運動,所述搖臂的另一端設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位于所述空調面板一側中部偏上位置的結合部樞接;所述下面板限位裝置與所述上面板限位裝置在水平向分別反向設置,所述大凸輪分別帶動所述第一小凸輪的長臂及所述第二小凸輪的長臂運動,所述空調面板具有上勾起部及下勾起部,所述上勾起部被所述上卡鉤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相扣持和/或所述下勾起部被所述下卡鉤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相扣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凸輪由兩段不同半徑的圓弧部組成,半徑小的圓弧部的角度略小于180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上勾起部被所述上卡鉤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相扣持,同時所述下勾起部被所述下卡鉤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相扣持時,所述滑動部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的最高點。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滑動部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的最高點時,所述第一小凸輪與所述第二小凸輪分別位于所述大凸輪上半徑大的圓弧部的兩個極限位置。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小凸輪在所述大凸輪上半徑大的圓弧部上運動時,所述下勾起部被所述下卡鉤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相扣持。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二小凸輪在所述大凸輪上半徑大的圓弧部上運動時,所述上勾起部被所述上卡鉤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相扣持。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下勾起部被所述下卡鉤及所述下卡鉤收容槽相扣持時,所述滑動部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的最高點的左側部分。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上勾起部被所述上卡鉤及所述上卡鉤收容槽相扣持時,所述滑動部位于所述第一軌道槽的最高點的右側部分。
9.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空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部沿所述第一軌道槽及所述第二軌道槽做往復運動。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 調面板運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還包括開關及導線,用以控制馬達轉動。
【文檔編號】F24F13/20GK203421801SQ201320376031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8日
【發明者】的場年昭 申請人:無錫麻德克斯精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