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系統的儲水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包括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內膽、至少一根置于水箱內膽內的換熱管、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通過進水口和出水口伸入水箱內膽,換熱管連通進水管和出水管,主要技術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管彎曲設置,依次形成流入部、迂回部和回流部,形成一條流體能自由向下流動的流體軌道。具有換熱管內載熱流體循環流動阻力小,且排氣效果好等特點,同時能有效保證儲水箱良好的換熱效果。
【專利說明】熱水系統的儲水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可適用于熱泵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燃氣采暖熱水爐等。
【背景技術】
[0002]熱水系統中,儲水箱為實現水箱內膽內的熱交換,通常在儲水箱內設置螺旋式結構的換熱管,利用換熱管內的流體與水箱內膽內的流體之間沒有物理性接觸地傳導熱量。所述熱交換系統包括水箱內膽、置于水箱內膽內的螺旋式換熱管、進水管、出水管、加熱系統,換熱管兩端頭分別連通伸入水箱內膽的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換熱管、出水管同外部加熱系統連成一條循環水路。加熱系統不斷加熱出水管送出的水,加熱水通過進水管送入換熱管內,流經換熱管的熱水同水箱內膽的水進行換熱后經出水管送入加熱系統,依次循環,以加熱水箱內膽內的水。
[0003]但上述螺旋式結構的換熱管,載熱流體循環流動阻力大,因而不得不非常遺憾地在進水管上安裝價格昂貴的水泵,且螺旋式換熱管排氣不順暢。為克服這些缺陷,對熱水系統的儲水箱進行了研制。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載熱流體循環流動阻力小,且排氣效果好,同時能有效保證儲水箱良好的換熱效果。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包括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內膽、至少一根置于水箱內膽內的換熱管、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通過進水口和出水口伸入水箱內膽,換熱管連通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換熱管彎曲設置,依次形成流入部、迂回部和回流部,形成一條流體能自由向下流動的流體軌道。
[0006]作為上述結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換熱管沿水箱內膽內壁彎曲設置在內膽內,以優化換熱管的布置。
[0007]優選地,流入部和回流部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范圍a為5°?45°。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步改進,所述換熱管的流入部和回流部通過復數根連接管連通,形成支流通道;優選地,所述連接管為直管;優選地,所述連接管的管徑小于換熱管管徑。以便增加換熱面積。
[0009]優選地,所述進水管的位置設置高于出水管,進水管上靠近水箱內膽外壁安裝排氣閥,加強排氣效果。
[0010]優選地,所述連接管通過焊接連通換熱管的流入部和回流部,有效保證連接管與換熱管連通后的密封性。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內膽內形成兩條互為鏡像對稱的流體軌道,兩條流體軌道均形成于進水管止于出水管;以增加換熱面積,提高換熱效果。
[0012]優選地,形成流體軌道的換熱管由一根管彎曲設置成型,或者由復數根管焊接成型;可依據生產加工的便利,選擇使用。
[0013]本實用新型同【背景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
[0014]由于本實用新型將換熱管設計成由流入部、迂回部和回流部組成的橫臥拋物線狀結構,形成能使流體自由向下流動的流體軌道。故本實用新型具有換熱管內載熱流體循環流動阻力小,且排氣效果好,同時能有效保證儲水箱良好的換熱效果。
[0015]【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圖1本實用新型的二維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兩條流體軌道的換熱管與連接管的二維結構圖,其中實心箭頭表示換熱管的流體軌道,空心箭頭表示連接管的支流通道。
[0017]圖3為圖2的右視圖。
[0018]圖4為圖2的俯視圖。
[0019]圖5為圖2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為使圖面清楚簡潔,一些相同的部分圖中只標注出了其中一個。
[0021]如圖1所示,熱水系統`儲水器001包括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內膽01、置于水箱內膽內01的換熱管02、進水管03、出水管04、排氣閥06,以及外部加熱系統(圖中未示出)。
[0022]所述的水箱內膽01上開設有進水口,進水口正下方開設出水口,所述進水管03通過進水口伸入水箱內膽01,進水管03上靠近水箱內膽01外壁安裝有排氣閥06,出水管04通過出水口伸入水箱內膽01,換熱管02連通進水管03和出水管04。
[0023]外部加熱系統、進水管03、換熱管02、出水管04依次連接形成一條循環水路,換熱管02內的載熱流體與水箱內膽01內的流體之間沒有物理性接觸地傳導熱量。水箱內膽01同時通過管體07連通外部冷水水源,通過熱水輸出管08為用戶提供熱水。
[0024]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換熱管02沿水箱內膽01內壁彎曲設置在內膽內,并依次形成流入部021、迂回部022和回流部023,優選地,流入部021和回流部023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范圍a為5° ^45°,以形成一條流體能自由向下流動的流體軌道。
[0025]所述換熱管02的流入部021和回流部023相對應地開設有復數個孔,連接管05的兩端頭分別焊接在流入部021和回流部023的開孔部位,以密封連通流入部021和回流部023,形成復數個支流通道;優選地,所述的連接管05為直管,且直管的管徑小于換熱管02管徑。連接管的設置可以增加換熱面積,提高換熱效果。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水箱內膽01內設置有條互為鏡像對稱的流體軌道,兩條流體軌道均形成于進水管03止于出水管04,形成流體軌道的換熱管02可以是由一根管彎曲設置成型,也可以是由復數根管焊接成型,每一條流體軌道上都設置有復數條支流通道。
[0027]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包括具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內膽(01)、至少一根置于水箱內膽內(01)的換熱管(02)、進水管(03)和出水管(04); 所述的進水管(03)和出水管(04)分別通過進水口和出水口伸入水箱內膽(01),換熱管(02)連通進水管(03)和出水管(04);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管(02)彎曲設置,依次形成流入部(021)、迂回部(022)和回流部(023 ),形成一條流體能自由向下流動的流體軌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管(02)沿水箱內膽(01)內壁彎曲設置在內膽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部(021)和回流部(023)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范圍a為5。^4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管(02)的流入部(021)和回流部(023)通過復數根連接管(05)連通,形成支流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05)為直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05)的管徑小于換熱管(02)管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03)的位置設置高于出水管(04),進水管(03)上靠近水箱內膽(01)外壁安裝排氣閥(06)。`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05)通過焊接連通換熱管(02 )的流入部(021)和回流部(023 )。
9.根據權利要求r7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內膽(01)內形成兩條互為鏡像對稱的流體軌道,兩條流體軌道均形成于進水管(03)止于出水管(04)。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熱水系統的儲水箱,其特征在于形成流體軌道的換熱管(02)由一根管彎曲設置成型,或者由復數根管焊接成型。
【文檔編號】F24J2/46GK203464500SQ201320524200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7日
【發明者】葉遠璋, 周群 申請人:廣東萬和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