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與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的太陽能控制器,太陽能控制器與蓄電池正極連接,蓄電池負極連接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的正極還依次連接逆變器、溫度控制器、紅外碳晶地暖模塊,紅外碳晶地暖模塊連接至蓄電池負極。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將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與紅外碳晶地暖系統(tǒng)相結合,利用光伏發(fā)電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再由紅外碳晶取暖系統(tǒng)將電能轉換為熱能以及紅外輻射能,實現(xiàn)室內(nèi)取暖,由蓄電池代替太陽能電池板作為直接電源,再由逆變器將蓄電池的低壓直流電轉換為220V交流電,解決太陽能電池板不能直接用于大功率取暖系統(tǒng)的問題,取暖穩(wěn)定,電熱轉化率高。
【專利說明】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室內(nèi)供暖系統(tǒng)【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 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 太陽能供暖系統(tǒng)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內(nèi)部分。目前室外太陽能收集部分多為平板型 太陽能集熱器,當太陽光透過玻璃照在平板集熱板上時,平板集熱板內(nèi)的水被加熱升溫,由 于熱水密度小而冷水的密度大,就使得平板集熱板內(nèi)的熱水自動上升到處于高位的儲水箱 內(nèi),而儲水箱內(nèi)的冷水也會自動流入處于低位的平板集熱器內(nèi)。如此在太陽光照射下,平板 集熱器內(nèi)的水和儲水箱內(nèi)的水不斷循環(huán),而將儲水箱內(nèi)的水加熱,熱水通過循環(huán)水泵在水 管中循環(huán)加熱室內(nèi)空氣,達到供暖的目的。然而其具有以下缺陷:(1)加熱慢,從開始到達 到預設溫度所需時間長,需8-10小時;(2)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往往需要一個水箱來加熱 和儲存熱水,一家3-5 口人需要120L-150L的水箱,整套設備十分占用室內(nèi)空間,不利于推 廣;(3)水循環(huán)管內(nèi),水泵以及管道易結水垢;(4)集熱板和管道易老化;(5)加熱層和保溫 防水層分批鋪設,鋪設較麻煩,費時。
[0003] 而室內(nèi)供暖部分目前多采用地下鋪設管道,使用循環(huán)水泵使熱水在管道內(nèi)循環(huán)以 達到供暖要求;或是地下鋪設發(fā)熱電纜采用電加熱方式。然而其具有以下缺陷:(1)發(fā)熱 電纜電熱轉換率低,功率大,太陽能電池板難以負載;(2)水循環(huán)式供暖溫度難以控制,中 途停用麻煩;(3)發(fā)熱電纜的熱量以熱傳遞的方式把熱量送入房間,加熱慢,制熱不連續(xù)、 熱平衡效果差;(4)安裝質(zhì)量不穩(wěn)定,且鋪設完管道后需要每平米需要100_120kg混凝土回 灌,不符合低碳環(huán)保要求。
[0004] 碳晶地暖系統(tǒng)是以碳素晶體發(fā)熱板為主要制熱部件而開發(fā)出的一種新型的地面 低溫輻射采暖系統(tǒng)。室內(nèi)采用碳晶地暖系統(tǒng),充分利用了碳晶板優(yōu)異的平面制熱特性,采暖 時整個地(平)面同步升溫,連續(xù)供暖,地面熱平衡效果好。克服了傳統(tǒng)地暖產(chǎn)品制熱不連 續(xù)、熱平衡效果差等弊端。它是空調(diào)采暖設備與傳統(tǒng)鍋爐地暖設備最佳替代品,環(huán)保節(jié)能價 格低廉,安裝施工方便快速,是地暖行業(yè)升級換代的產(chǎn)品。室外部分采用太陽能電池板,無 需安裝水箱。然而,紅外碳晶地暖系統(tǒng)要求220V交流電,但是太陽能電池板發(fā)出的電能為 低壓(〈50V)直流,且不穩(wěn)定,不能直接用于紅外碳晶地暖系統(tǒng)。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解決了太陽能電池板 難以負載的問題,取暖穩(wěn)定,電熱轉化率高。
[0006]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包括太陽能電 池板和與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的太陽能控制器,太陽能控制器與蓄電池正極連接,蓄電池負 極連接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的正極還依次連接逆變器、溫度控制器、紅外碳晶地暖模塊, 紅外碳晶地暖模塊連接至所述蓄電池負極。
[0007]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0008] 太陽能電池板為單晶硅或多晶硅板。
[0009] 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支架上。
[0010] 蓄電池為鉛酸免維護蓄電池或膠體蓄電池。
[0011] 逆變器還連接有負載,負載連接至蓄電池負極。
[0012] 蓄電池并聯(lián)有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與逆變器之間設置 有第一開關,溫度控制器和紅外碳晶地暖模塊兩端分別連接至電網(wǎng),溫度控制器與電網(wǎng)之 間設置有第二開關。
[0013] 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均與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連接,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的 型號為PCB-48。
[0014] 紅外碳晶地暖模塊具有三層結構,其中,上層為紅外碳晶發(fā)熱板、中層為防水反射 膜、下層為酚醛擠塑板,三層結構通過耐高溫熱塑膜封裝為一體。
[0015] 太陽能控制器的型號為JLGD-48,逆變器的型號為XW-1000,溫度控制器的型號為 AT5100。
[001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將光伏發(fā) 電系統(tǒng)與紅外碳晶地暖系統(tǒng)相結合,利用光伏發(fā)電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再由紅外碳晶取暖 系統(tǒng)將電能轉換為熱能以及紅外輻射能,實現(xiàn)室內(nèi)取暖,由蓄電池代替太陽能電池板作為 直接電源,再由逆變器將蓄電池的低壓直流電轉換為220V交流電,解決太陽能電池板不能 直接用于大功率取暖系統(tǒng)的問題,取暖穩(wěn)定,電熱轉化率高;在夏天也可滿足室內(nèi)照明和部 分電器的用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18]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的紅外碳晶地暖模塊的結構示 意圖。
[0019] 圖中,1.太陽能電池板,2.太陽能控制器,3.蓄電池,4.逆變器,5.負載,6.溫 度控制器,7.紅外碳晶地暖模塊,71.紅外碳晶發(fā)熱板,72.防水反射膜,73.酚醛擠塑板, 74.耐高溫熱塑膜,8.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9.電網(wǎng),10.第一開關,11.第二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1] 本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如圖1所示,包括安裝于室外支架上 的太陽能電池板1,太陽能電池板1為單晶硅或多晶硅板,太陽能電池板1與室內(nèi)部分的太 陽能控制器2相連,太陽能控制器2的型號為JLGD-48,太陽能控制器2與蓄電池3正極連 接,蓄電池3負極連接太陽能電池板1,蓄電池3為鉛酸免維護蓄電池或膠體蓄電池,蓄電 池3的正極還依次連接型號為XW-1000的逆變器4、型號為AT5100的溫度控制器6、紅外碳 晶地暖模塊7,紅外碳晶地暖模塊7連接至蓄電池3負極;如圖2所示,紅外碳晶地暖模塊7 具有三層結構,其中,上層為紅外碳晶發(fā)熱板71、中層為防水反射膜72、下層為酚醛擠塑板 73,三層結構通過耐高溫熱塑膜74封裝為一體;
[0022] 逆變器4還連接有負載5,負載5連接至蓄電池3負極;
[0023] 蓄電池3并聯(lián)有型號為PCB-48的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8,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 器8與逆變器4之間設置有第一開關10,溫度控制器6和紅外碳晶地暖模塊7兩端分別連 接至電網(wǎng)9,溫度控制器6與電網(wǎng)9之間設置有第二開關11 ;第一開關10和第二開關11均 與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8連接,由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8控制第一開關10和第二開關 11的閉合與斷開。
[0024] 由蓄電池3代替太陽能電池板1作為直接電源,再由逆變器4將蓄電池3的低壓 直流電轉換為220V交流電;為增加蓄電池3壽命,保護蓄電池3,在太陽能電池板1和蓄電 池3之間添加太陽能控制器2保護蓄電池3免于過充或過放。
[0025] 紅外碳晶地暖模塊7為工廠預制模塊化產(chǎn)品,最上層為紅外碳晶發(fā)熱板71,中層 為防水反射膜72,下層為酚醛擠塑板73,最后用耐高溫熱塑膜74 (120°C )封裝成為一體,將 發(fā)熱層、保溫層和反射層在出廠前合而為一,還增加防水處理。紅外碳晶發(fā)熱板71采用碳 晶導電膠高溫高壓下與耐高溫絕緣樹脂壓合而成,利用碳原子碰撞產(chǎn)生紅外輻射采暖,其 100%的電能輸入被有效的轉換成了超過60%的傳導熱能和超過30%的紅外輻射能。
[0026] 溫度控制器6采用雙溫雙控,既可控制紅外碳晶發(fā)熱板71的溫度也可控制房間的 溫度,具有發(fā)熱板過熱保護功能以及控制室內(nèi)溫度的功能,達到溫度適中又節(jié)能的效果。
[0027] 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8,作為太陽能與電能的轉換器;當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 器8檢測到蓄電池3電量不足以驅(qū)動地暖系統(tǒng)時(蓄電池電量< 15% ),控制第一開關10 斷開,同時第二開關11閉合,由太陽能提供電能轉換到由電網(wǎng)9提供電能。當蓄電池電量 檢測控制器8檢測到蓄電池3電量足夠(蓄電池電量彡85%)時,又控制第一開關10閉 合,同時第二開關11斷開,由電網(wǎng)9提供電能轉換到太陽能提供電能,實現(xiàn)太陽能供電與電 網(wǎng)9供電的轉換,避免自然原因(長時間陰雨等)導致太陽能提供的電能不足,保證了用戶 取暖的穩(wěn)定性。
[0028]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為:將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與紅外碳晶地暖系統(tǒng)相結合,利用光伏發(fā) 電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再由紅外碳晶地暖系統(tǒng)將電能轉換為熱能以及紅外輻射能,以達到 室內(nèi)取暖效果,由蓄電池3代替太陽能電池板1作為直接電源,再由逆變器4將蓄電池3的 低壓直流電轉換為220V交流電,解決太陽能電池板1不能直接用于大功率取暖系統(tǒng)的問 題。
[0029] 實施例
[0030] 5kw家用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可用于100平方米室 內(nèi)面積采暖,具體組件見表1所示:
[0031] 表1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組件表
[0032]
【權利要求】
1. 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包括太陽能電池板(1)和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 連接的太陽能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控制器(2)與蓄電池(3)正極連接,所述 蓄電池(3)負極連接太陽能電池板(1),所述蓄電池(3)的正極還依次連接逆變器(4)、溫 度控制器(6)、紅外碳晶地暖模塊(7),所述紅外碳晶地暖模塊(7)連接至所述蓄電池(3) 負極。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電池 板(1)為單晶硅或多晶硅板。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電 池板(1)安裝在支架上。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3)為 鉛酸免維護蓄電池或膠體蓄電池。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器(4)還 連接有負載(5),所述負載(5)連接至蓄電池(3)負極。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3)并 聯(lián)有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8),所述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8)與逆變器(4)之間設置有 第一開關(10),所述溫度控制器(6)和紅外碳晶地暖模塊(7)兩端分別連接至電網(wǎng)(9),所 述溫度控制器(6)與所述電網(wǎng)(9)之間設置有第二開關(11)。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 (10)和第二開關(11)均與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8)連接,所述蓄電池電量檢測控制器 (8)的型號為PCB-48。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碳晶地 暖模塊(7)具有三層結構,其中,上層為紅外碳晶發(fā)熱板(71)、中層為防水反射膜(72)、下 層為酚醛擠塑板(73),三層結構通過耐高溫熱塑膜(74)封裝為一體。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紅外碳晶供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控制 器⑵的型號為JLGD-48,所述逆變器(4)的型號為XW-1000,所述溫度控制器(6)的型號 為 AT5100。
【文檔編號】F24D13/00GK204084548SQ20142051227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5日
【發(fā)明者】郭凱華, 郭長奇 申請人:郭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