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通風采光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通風采光筒。
背景技術:
導光筒,是綠色建筑咨詢行業對光導照明系統的稱呼。這種叫法,較之光導照明系統或者管道式日光照明都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平易近人,更加的生動活潑,也更容易被人接受。因為導光筒的親切性,在新聞中“導光筒”這個詞也頻頻出現。導光筒,利用高反射的光導管,將陽光從室外引進到室內,可以穿越吊頂,穿越覆土層,并且可以拐彎,可以延長,繞開障礙,將陽光送到任何地方。是一種綠色、健康、環保、無能耗的照明產品。導光筒相比傳統天窗、采光井具有對建筑結構影響小、采光效率高、不會產生眩光等優點,但是現有導光筒無法實現天窗、采光井具有的通風功能。目前,常見的導光筒只能起到簡單的導光左右,沒辦法對室內的空氣進行交換,無法實現通風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新型通風采光筒,該新型通風采光筒在導光通風筒的側面底部上設有多個通風口,利用采光筒的煙囪效應,形成熱壓拔風,空氣經過通風口進入采光筒,接著從采光罩和采光罩固定圈之間通過,從而實現通風采光筒內外兩側的空氣交換,改善地庫內空氣質量。此外,該新型通風采光筒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便于維修清洗,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通風采光筒,包括地庫頂、地面和導光通風筒固定壁,所 述導光通風筒固定壁固定在地庫頂和地面上,所述導光通風筒固定壁內固定有導光通風筒,所述導光通風筒固定壁的頂部設有采光罩固定圈,所述采光罩固定圈上設有采光罩,所述導光通風筒的底部設有漫射器,所述導光通風筒的側面底部上設有多個通風口。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新型通風采光筒,該新型通風采光筒在導光通風筒的側面底部上設有多個通風口,利用采光筒的煙囪效應,形成熱壓拔風,空氣經過通風口進入采光筒,接著從采光罩和采光罩固定圈之間通過,從而實現通風采光筒內外兩側的空氣交換,改善地庫內空氣質量。此外,該新型通風采光筒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便于維修清洗,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通風采光筒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地庫頂;2、地面;3、導光通風筒;4、采光罩;5、采光罩固定圈;6、導光通風筒固定壁;7、漫射器;8、通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請參閱圖1,一種新型通風采光筒,包括地庫頂1、地面2和導光通風筒固定壁6,所述導光通風筒固定壁6固定在地庫頂1和地面2上,所述導光通風筒固定壁6內固定有導光通風筒3,所述導光通風筒固定壁6的頂部設有采光罩固定圈5,所述采光罩固定圈5上設有采光罩4,所述導光通風筒3的底部設有漫 射器7,所述導光通風筒3的側面底部上設有多個通風口8。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新型通風采光筒,該新型通風采光筒在導光通風筒的側面底部上設有多個通風口,利用采光筒的煙囪效應,形成熱壓拔風,空氣經過通風口進入采光筒,接著從采光罩和采光罩固定圈之間通過,從而實現通風采光筒內外兩側的空氣交換,改善地庫內空氣質量。此外,該新型通風采光筒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便于維修清洗,適合推廣使用。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