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空氣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51038閱讀:179來源:國知局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除濕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空氣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冷卻除濕空氣處理機組一般是用于把被處理空氣處理到在規定的干球溫度及相對濕度下。相關技術中,冷卻除濕空氣處理機組一般由空氣處理機組殼體、進風段、過濾段、冷卻除濕段、加熱段和送風段組成,而排風系統與控濕空氣處理機組并不相干,是另外單獨配備的排風機組執行,一般排風機組主要由排風機組殼體、進風段、過濾段、排風段或者排風機組僅僅只有排風段一個段位組成。

上述的冷卻除濕空氣處理機組只是單純地實現空氣的過濾、冷卻除濕、加熱和空氣輸送的功能。空氣處理機組內加熱空氣所需熱量全部需要額外供給的電力、熱水、蒸汽等熱源供應,由此造成能源消耗大;并且排風內帶有可回收的冷、熱量,相關技術中的排風系統對排風進行處理時,沒有對排風進行能量回收和利用就直接排到室外,造成能量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空氣處理系統,所述空氣處理系統利用排風自身的能量對新風進行預冷和加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機組的能耗,避免了能源的浪費。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氣處理系統,包括:機殼,所述機殼內限定出彼此間隔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設有供室外空氣進入的進風口和供空氣排入室內的出風口,所述第二通道上設有供室內空氣返回的回風口和供空氣排向室外的排風口;在從所述進風口至所述出風口的方向上依次并排設置有第一熱交換裝置和第二熱交換裝置,所述第一熱交換裝置和所述第二熱交換裝置均被構造成供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內的空氣進行換熱;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設在所述第一熱交換裝置和所述第二熱交換裝置之間以對從所述進風口進入的空氣進行冷卻。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氣處理系統,通過在機殼內限定出可供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流動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且在從進風口至出風口的方向上依次并排設置有供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內的空氣進行換熱的第一熱交換裝置和第二熱交換裝置,使得排風自身所含的能量可以傳遞給新風,對新風產生預冷和加熱的作用。在本實用新型的空氣處理系統中,通過多次回收排風中所含的冷量或者熱量以對新風進行預冷或加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機組的能耗,避免原有的排風系統對排風未經能量回收直接排走而造成的能源浪費的問題。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氣處理系統,還可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空氣處理系統還包括:第一風機,所述第一風機設在所述第一通道內以驅動空氣由所述進風口流向所述出風口;和/或第二風機,所述第二風機設在所述第二通道內以驅動空氣由所述回風口流向所述排風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熱交換裝置包括全熱交換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熱交換裝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內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熱交換裝置包括顯熱交換器。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熱交換裝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內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空氣處理系統還包括:第一過濾裝置,所述第一過濾裝置設在所述第一通道內且位于所述進風口和所述第一熱交換裝置之間;和/或第二過濾裝置,所述第二過濾裝置設在所述第二通道內且位于所述回風口和所述第二熱交換裝置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機殼為長方體形且所述機殼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機殼的內腔分隔成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氣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空氣處理系統100;

機殼1;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進風口111;出風口112;回風口121;排風口122;隔板101;

第一熱交換裝置2;第二熱交換裝置3;冷卻裝置4;第一風機5;第二風機6;第一過濾裝置7;第二過濾裝置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氣處理系統100。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氣處理系統100包括:機殼1、第一熱交換裝置2、第二熱交換裝置3和冷卻裝置4。

機殼1內限定出彼此間隔開的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第一通道11上設有供室外空氣進入的進風口111和供空氣排入室內的出風口112,第二通道12上設有供室內空氣返回的回風口121和供空氣排向室外的排風口122;在從進風口111至出風口112的方向上依次并排設置有第一熱交換裝置2和第二熱交換裝置3,第一熱交換裝置2和第二熱交換裝置3均被構造成供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內的空氣進行換熱;冷卻裝置4設在第一熱交換裝置2和第二熱交換裝置3之間以對從進風口111進入的空氣進行冷卻。

具體而言,室外空氣可以由第一通道11上的進風口111進入機殼1內的第一通道 11內,空氣進入第一通道11后在第一通道11內流動并且可以由第一通道11上的出風口112排出第一通道11進入室內環境中;室內空氣可以由第二通道12上的回風口121進入第二通道12內,空氣進入第二通道12后在第二通道12內流動并且可以由第二通道12上的排風口122排出第二通道12進入室外環境中。另外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通過隔板101相互間隔開地設置在機殼1內,也就是說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是不連通的,由進風口111進入機殼1內的室外空氣只能在第一通道11內流動和由第一通道11的出風口112排出第一通道11并進入室內環境中,由回風口121進入機殼1內的室內空氣只能在第二通道12內流動和由第二通道12的排風口122排出第二通道12并進入室外環境中。

進入機殼1內的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在機殼1內流動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當第一通道11的進風口111和第二通道12的回風口121均設置在機殼1的左側,第一通道11的出風口112和第二通道12的排風口122均設置在機殼1的右側時,進入機殼1內的室外空氣在第一通道11內由左向右流動,進入機殼1內的室內空氣在第二通道12內由左向右流動,進入機殼1內的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在機殼1內的流動方向相同;或者再例如圖1中所示,第一通道11的進風口111和第二通道12的排風口122均設置在機殼1的左側,第一通道11的出風口112和第二通道12的回風口121均設置在機殼1的右側,此時進入機殼1內的室外空氣在第一通道11內由左向右流動,而進入機殼1內的室內空氣在第二通道12內由右向左流動,此時進入機殼1內的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在機殼1內流動的方向恰好相反。

當第一通道11的進風口111和第二通道12的回風口121在同一側,第一通道11的出風口112和第二通道12的排風口122在同一側時,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的空氣均會先流過第一熱交換裝置2后再流經第二熱交換裝置3;當第一通道11的進風口111和第二通道12的排風口122在同一側,第一通道11的出風口112和第二通道12的回風口121在同一側時,第一通道11內的空氣將會先流過第一熱交換裝置2后再流經第二熱交換裝置3,第二通道12內的空氣將會先流過第二熱交換裝置3后再流經第一熱交換裝置2。進入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的第一通道11內的空氣和第二通道12內的空氣將會進行熱交換,同樣進入第二熱交換裝置3內的第一通道11內的空氣和第二通道12內的空氣也將會進行熱交換,第二通道12內的空氣所含的能量將會傳遞給第一通道11內的空氣,從而對第一通道11內的空氣起到冷卻或者加熱的作用。例如,進入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的排風的溫度若高于新風的溫度,排風將其自身的熱量傳遞給新風,此時排風在第一熱交換裝置2處對新風起到加熱的作用;進入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的排風 的溫度若低于新風的溫度,排風將其自身的冷量傳遞給新風,此時排風在第一熱交換裝置2處對新風起到制冷的作用。同樣地,進入第二熱交換裝置3內的排風和新風的熱量傳遞方式與上述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的排風和新風的熱量傳遞方式相同,這里不再進行描述。

例如,在炎熱的夏季,第二通道12回風口121處的排風的溫度低于第一通道11進風口111處的新風的溫度,由進風口111進入第一通道11內的新風在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與第二通道12內的排風進行熱交換,排風的冷量將傳遞給新風,新風的溫度將會降低,排風在第一熱交換裝置2處利用自身的能量對新風產生預冷的作用,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接著在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預冷后的新風進入冷卻裝置4內進行冷卻降溫,經過冷卻裝置4處理后的新風的溫度迅速降到極低溫度狀態,而由于空氣本身固有的氣態特性,低溫空氣的含水能力比高溫空氣的含水能力要低,此時在冷卻裝置4內冷卻后的新風的含水能力迅速下降,新風的水蒸汽含量迅速達到飽和狀態,并釋放出相應的冷凝水,此時新風的絕對含濕量下降了,從而達到降溫除濕的作用;但由于為了對新風進行除濕處理,通常需要在冷卻裝置4處將新風的溫度降低到很低的狀態,也就是說新風在冷卻裝置4處冷卻除濕后的溫度可能會低于空氣處理所規定的干球溫度,并且此時新風的絕對含濕量雖然降低了,但是相對含濕量卻很高,新風中所含的水蒸汽含量處于飽和狀態,此時冷卻除濕后的空氣將接著進入第二熱交換裝置3,此時第二熱交換裝置3處的排風的溫度要比新風的溫度要高很多,排風和新風在第二熱交換裝置3處進行熱交換,排風的熱量將傳遞給新風,新風的溫度將會升高,也就是說排風在第二熱交換裝置3處利用自身的能量對新風進行加熱,將低溫的新風加熱到要求的溫度范圍內,而此時新風的絕對含濕量不變,相對濕度下降到要求的濕度范圍內,最終對新風實現完整的降溫除濕處理。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說明書中所說的“新風”指的是進入第一通道11內的室外空氣,“排風”指的是進入第二通道12內的室內空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氣處理系統100,通過在機殼1內限定出可供室外空氣和室內空氣流動的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并且在從進風口111至出風口112的方向上依次并排設置有供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內的空氣進行換熱的第一熱交換裝置2和第二熱交換裝置3,使得排風自身所含的能量可以傳遞給新風,對新風產生預冷和加熱的作用。在本實用新型的空氣處理系統100中,通過多次回收排風中所含的冷量或者熱量以對新風進行預冷或加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機組的能耗,避免原有的排風系統對排風未經能量回收直接排走而造成的能源浪費的問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空氣處理系統100還包括第一風機5,第一風機5設在第一通道11內以驅動空氣由進風口111流向出風口112,從而保證新風在第一通道11內流動地更加順暢。第一風機5可以設置在第一通道11的進風口111處,還可以是如圖1中所示,第一風機5設置在第一通道11的出風口112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空氣處理系統100還包括第二風機6,第二風機6設在第二通道12內以驅動空氣由回風口121流向排風口122,從而保證排風在第二通道12內流動地更加順暢。第二風機6可以設置在第一通道11的回風口121處,還可以是如圖1中所示,第二風機6設置在第二通道12的排風口122處。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優選實施例中,空氣處理系統100同時包括第一風機5和第二風機6,其中第一風機5設在第一通道11內以驅動空氣由進風口111流向出風口112,第二風機6設在第二通道12內以驅動空氣由回風口121流向排風口122,從而保證新風和排風在空氣處理系統100內的流動更加順暢。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空氣處理系統100的第一熱交換裝置2包括全熱交換器,使得新風在進入全熱交換器2內進行預冷的同時,還可以達到預除濕的作用,并且使得排風和新風在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的換熱效果更好。

進一步地,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通道11內且另一部分位于第二通道12內,進一步優選地,位于第一通道11內的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那部分結構設置有供新風進入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新風入口和供新風排出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新風出口,位于第二通道12內的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那部分結構設置有供排風進入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排風入口和供排風排出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排風出口,從而使得第一通道11內的新風可以由位于第一通道11內的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那部分結構直接進入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進行換熱,第二通道12內的排風可以由位于第二通道12內的第一熱交換裝置2的那部分結構直接進入第一熱交換裝置2內進行換熱。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空氣處理系統100的第二熱交換裝置3包括顯熱交換器,以避免在冷卻裝置4處除濕后的新風在進入第二熱交換裝置3內換熱時又被重新加濕了。

進一步地,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通道11內且另一部分位于第二通道12內,進一步優選地,位于第一通道11內的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那部分結構設置有供新風進入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新風入口和供新風排出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新風出口,位于第二通道12內的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那部分結構設置有供排風進入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排風入口和供排風排出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排風出口,從而使得第一通道11內的新 風可以由位于第一通道11內的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那部分結構直接進入第二熱交換裝置3內進行換熱,第二通道12內的排風可以由位于第二通道12內的第二熱交換裝置3的那部分結構直接進入第二熱交換裝置3內進行換熱。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空氣處理系統100還包括第一過濾裝置7,第一過濾裝置7設在第一通道11內且位于進風口111和第一熱交換裝置2之間。具體而言,新風在由進風口111進入第一通道11后要先經過第一過濾裝置7進行過濾處理后再進入第一通道11內的其他裝置進行空氣處理,在第一過濾裝置7內將新風中所含的大顆粒的灰塵等雜質過濾掉,從而保證進入第一通道11內的其他空氣處理裝置內的空氣和由出風口112排入室內的空氣是干凈的,以避免空氣中的灰塵等進入并附著在第一通道11內的其他空氣處理裝置內,從而影響裝置的正常使用和壽命,通過在第一通道11內位于進風口111和第一熱交換裝置2之間設置第一過濾裝置7可以提高整個空氣處理系統100運行的可靠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空氣處理系統100還包括第二過濾裝置8,第二過濾裝置8設在第二通道12內且位于回風口121和第二熱交換裝置3之間。具體而言,排風在由回風口121進入第二通道12后要先經過第二過濾裝置8進行過濾處理后再進入第二通道12內的其他裝置進行空氣處理,在第二過濾裝置8內將排風中所含的大顆粒的灰塵等雜質過濾掉,從而保證進入第二通道12內的其他空氣處理裝置內的空氣是干凈的,以避免空氣中的灰塵等進入并附著在第二通道12內的其他空氣處理裝置內,從而影響裝置的正常使用和壽命,通過在第二通道12內位于回風口121和第二熱交換裝置3之間設置第二過濾裝置8可以提高整個空氣處理系統100運行的可靠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優選實施例中,空氣處理系統100同時包括第一過濾裝置7和第二過濾裝置8,第一過濾裝置7設在第一通道11內且位于進風口111和第一熱交換裝置2之間,第二過濾裝置8設在第二通道12內且位于回風口121和第二熱交換裝置3之間。此時,新風在由進風口111進入第一通道11后要先經過第一過濾裝置7對新風進行過濾處理后再進入第一通道11內的其他裝置進行空氣處理,排風在由回風口121進入第二通道12后要先經過第二過濾裝置8進行過濾處理后再進入第二通道12內的其他裝置進行空氣處理,以保證進入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內其他裝置內的空氣是干凈的,從而使得空氣處理系統100運行的可靠性更高。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空氣處理系統100的機殼1為長方體形且機殼1內設有隔板101,隔板101將機殼1的內腔分隔成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機殼1結構簡單,便于生產制造。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可選實施例中,在第一通道11內且位于第二熱交換裝置3之后可以設置一個電加熱裝置,當由排風中所回收的熱量不能夠將新風加熱到所要求的溫度范圍和相對濕度范圍內時,可以利用電加熱裝置對新風進行繼續加熱以滿足需要,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的空氣處理系統100可以更大范圍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空氣處理系統100的機殼1為長方體形結構,機殼1內設有隔板101,隔板101將機殼1的內腔分隔成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隔板101可以水平布置且第一通道11位于第二通道12的下方,進風口111和排風口122位于機殼1的左側,出風口112和回風口121位于機殼1的右側,在由左向右的方向上依次并排設置有全熱交換器2和顯熱交換器3,全熱交換器2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通道11內,另一部位于第二通道12內,顯熱交換器3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通道11內,另一部分位于第二通道12內,冷卻裝置4設在第一通道11內且位于全熱交換器2和顯熱交換器3之間,第一風機5位于第一通道11內且位于出風口112和顯熱交換器3之間,第二風機6位于第二通道12內且位于排風口122和全熱交換器2之間,第一過濾裝置7設在第一通道11內且位于進風口111和全熱交換器2之間,第二過濾裝置8設在第二通道12內且位于回風口121和顯熱交換器3之間。

為了對本實施例中的空氣處理系統100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更好的闡述,在下面的表述中采用具體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值進行舉例說明,但舉例描述中所涉及到的溫度和濕度值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具體如下,夏季,由室外進來的未經處理的新風的干球溫度為30.5℃左右,相對濕度為59.1%左右,未經熱回收處理的排風的干球溫度為24℃左右,相對濕度49.8%左右,現要求通過空氣處理系統100處理后的新風的出風工況控制到干球溫度為16~20℃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75%以下。

新風由進風口111進入第一通道11內首先經過第一過濾裝置7過濾凈化后,再進入全熱交換器2中與進入全熱交換器2內的排風進行換熱,此時新風進入全熱交換器2前的干球溫度為30.5℃,相對濕度為59.1%,第二通道12內的排風進入全熱交換器2前的干球溫度為16.6℃,相對濕度為77.7%,進入全熱交換器2前的排風溫度比新風溫度要低得多,排風和新風進入全熱交換器2內將會進行熱交換,上層排風的冷量將會傳遞給下層新風,從而排風對新風起到預冷作用,這里假設新風被預冷到干球溫度20.3℃,相對濕度75.8%,在本實施例中由于第一熱交換裝置2為全熱交換器2,在新風預冷的同時,還能夠吸收新風中所含的水蒸汽,從而新風的絕對含濕量也會下降,也就是說新風在全熱交換器2內進行了預冷和預除濕處理。在全熱交換器2中經過預冷和預除濕處 理后的新風的干球溫度降低至20.3℃,相對濕度降低至75.8%,接著新風進入冷卻裝置4內進行冷卻除濕,冷卻裝置4為一個通有進水溫度為7℃冷凍水(也可以是進液溫度更低的制冷劑)的盤管,盤管表面溫度極低,可以將新風冷卻至一個較低的溫度,假設此新風的干球溫度降低至12℃左右,相對濕度變為100%,同時新風自身所含水蒸氣因溫度大幅下降而大量析出,即新風在此冷卻裝置4處被除去大量水蒸汽,新風的絕對含濕量大幅下降,相對濕度變為100%,處于飽和狀態。被冷卻除濕后的新風處于飽和狀態,雖然絕對含濕量大大降低,但是其相對濕度達到最高狀態,并且此時新風的干球溫度比要求的出風干球溫度16~20℃要低,需要把溫度升上去以及把相對濕度降下來。此時冷卻除濕后的新風將進入顯熱交換器3內進行加熱,對新風進行升溫除濕處理(這里所說的除濕指的是降低新風的相對濕度),進入顯熱交換器3前的新風的干球溫度為12℃左右,相對濕度變為100%,進入顯熱交換器3前的排風的干球溫度為24℃,相對濕度為49.8%,此時上層排風的溫度比下層的冷卻除濕后的新風的溫度高得多,新風和排風在顯熱交換器3內進行換熱,上層排風中的熱量傳遞到下層的新風中,新風吸收排風傳遞的熱量后其干球溫度升至19.4℃左右,相對濕度降低至63%左右,此時新風的干球溫度已經滿足要求的出風干球溫度在16~20℃之間,相對濕度也處于75%以下了,空氣已經處理到所要求的干球溫度和相對濕度范圍,接著達到出風要求的新風通過第一風機5輸送到規定的區域內。

排風在第二通道12內由右向左流動,具體而言,干球溫度為24℃,相對濕度為49.8%的排風由回風口121進入第二通道12內先經過第二過濾裝置8進行過濾凈化后,再經過顯熱交換器3與進入顯熱交換器3內的新風進行換熱,顯熱交換器3的下層通過的是干球溫度為12℃,相對濕度100%的新風,排風和新風溫差相差極大,排風把新風給加熱了,而新風把排風給冷卻了,經過顯熱交換器3后,排風降溫至干球溫度為16.6℃,相對濕度為77.7%,此時完成了第一級排風能量的回收。排風由顯熱交換器3出來后接著再進入全熱交換器2中與下層的新風繼續進行換熱,此時進入全熱交換器2前的排風的干球溫度為16.6℃,相對濕度為77.7%,而進入全熱交換器2前下層的新風的干球溫度為30.5℃,相對濕度59.1%,兩者溫差相差極大,新風和排風在全熱交換器2內進行換熱,最終干球溫度為16.6℃的排風把干球溫度為30.5℃的新風預冷到20.3℃,同時干球溫度為30.5℃的新風把干球溫度為16.6℃的排風加熱到26.8℃左右,最終排風在全熱交換器2內被加熱至干球溫度和相對濕度分別為26.8℃和77.7%,新風最終在全熱交換器2內被預冷至干球溫度和相對濕度分別為20.3℃和75.8%,此時完成了第二級排風能量的回收,接著完成熱回收的排風通過第二風機6輸送至指定的區域。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肃宁县| 乐山市| 满洲里市| 天峻县| 白银市| 哈巴河县| 扎兰屯市| 鄂托克前旗| 九台市| 五寨县| 银川市| 仙居县| 宽甸| 盘锦市| 金塔县| 儋州市| 徐州市| 德钦县| 玉环县| 双柏县| 张家港市| 枣强县| 紫金县| 忻州市| 灌阳县| 延寿县| 丹巴县| 乾安县| 紫金县| 天峻县| 焉耆| 大港区| 北碚区| 沿河| 新密市| 横山县| 兰溪市| 平乐县| 中江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