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衛浴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即熱龍頭。
背景技術:
即熱式水龍頭,亦稱作速熱水式電熱水龍頭,現行業里基本都簡稱為電熱水龍頭,因其開啟后在3-5 秒即可出熱水而得名。而現有市面上的即熱龍頭通過將加熱體與可控硅連接,可控硅設置于銅質的進水管一側,從而更好的控制水溫的調節,但是可控硅如果被擊穿,將導致水帶電,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即熱龍頭,成本低,結構簡單,工作穩定。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種即熱龍頭,包括水龍頭本體、設置于水龍頭本體內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以及設置于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的閥體和加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體為兩個以上,所述加熱體的一端分別經一功率繼電器與一MCU控制單元電連,另一端均經一溫度保險絲與外部電源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體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加熱體和第二加熱體,所述第一加熱體和第二加熱體分別經第一功率繼電器和第二功率繼電器與所述MCU控制單元電連。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的材質為塑料材質。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內還設有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和超溫保護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和超溫保護溫度傳感器與所述MCU控制單元電連。
進一步的,所述水龍頭本體外側壁上還設有一紅色LED指示燈和一藍色LED指示燈,所述紅色LED指示燈和藍色LED指示燈與所述MCU控制單元電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傳統的可控硅去除,增設多路的功率繼電器分別控制加熱體,防止可控硅被擊沉導致水帶電;另外通過將進水管由原來的銅材料換成塑料,從而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路控制原理圖。
圖中:L為火線;N為零線;PE為地線;TA為電流互感器;FU1為電流保險絲;FU2為溫度保險絲;KA1為第一功率繼電器;TC為隔離變壓器;FE為流量傳感器;HR為紅色LED指示燈;HB為藍色LED指示燈;RT1為超溫保護溫度傳感器;RT2為溫度傳感器;EH1為第一加熱體;EH2為第二加熱體;KA2為第二功率繼電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即熱龍頭,包括水龍頭本體、設置于水龍頭本體內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以及設置于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的閥體和加熱體;所述加熱體為兩個以上,所述加熱體的一端分別經一功率繼電器與一MCU控制單元電連,另一端均經一溫度保險絲FU2與外部電源連接。
從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MCU控制單元控制閥體內的加熱體,以調節控制加熱體的加熱功率;從而控制出水管中水的溫度。所述加熱體的另一端與溫度保險絲連接,保證加熱體的安全性能。外部電源中的火線L 、零線N和PE線經電流互感器TA和隔離變壓器TC為MCU控制單以及加熱體供電。電流互感器輸入端處還串聯有一電流保險絲,提高用電安全性。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體為兩個,分別為第一加熱體EH1和第二加熱體EH2,所述第一加熱EH1體和第二加熱體EH2分別經第一功率繼電器KA1和第二功率繼電器KA2與所述MCU控制單元電連。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的材質為塑料材質。外通過將進水管由原來的銅材料換成塑料,從而降低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內還設有溫度傳感器RT1、流量傳感器FE和超溫保護溫度傳感器RT2,所述溫度傳感器RT1、流量傳感器FE和超溫保護溫度傳感器RT2與所述MCU控制單元電連。通過溫度傳感器RT1和流量傳感器FE控制出水溫度和流量。
進一步的,所述水龍頭本體外側壁上還設有一紅色LED指示燈HR和一藍色LED指示燈BR,所述紅色LED指示燈HR和藍色LED指示燈HB與所述MCU控制單元電連。通過紅色LED指示燈HR和藍色LED指示燈HB指示出水的溫度,當紅色LED指示燈亮起為熱水,當藍色LED指示燈亮起為冷水。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即熱龍頭,通過將傳統的可控硅去除,增設多路的功率繼電器分別控制加熱體,防止可控硅被擊沉導致水帶電;另外通過將進水管由原來的銅材料換成塑料,從而降低成本。
上列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