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水泥回轉窯。
背景技術:
水泥回轉窯屬于建材設備類,是石灰窯的一種。屬于建材設備類,是石灰窯的一種。回轉窯按處理物料不同可分為水泥回轉窯、冶金化工回轉窯和石灰回轉窯。水泥回轉窯是水泥熟料干法和濕法生產線的主要設備。水泥回轉窯由筒體、傳動裝置、支承裝置、窯襯、窯尾密封、窯頭及燃料裝置等部分組成,回轉窯在安裝時,先安裝支承裝置,然后再將筒體安裝在支承裝置上,筒體安裝后其高度只有通過調整支承裝置下方的墊塊來改變,操作過程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泥回轉窯,可以方便的調節筒體高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水泥回轉窯,包括筒體和位于筒體下方的支承裝置,所述支承裝置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且對稱設于筒體豎向縱切面兩側的左、右托輪,所述左、右托輪與筒體外切以支承筒體回轉,所述左、右托輪分別安裝在可沿筒體徑向相向移動的左、右輪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左、右輪座由橫移機構驅動相向移動,所述橫移機構包括滾珠絲桿、電機和左、右絲桿螺母,所述滾珠絲桿穿過左、右輪座,所述左、右絲桿螺母分別與左、右輪座固定連接,所述左、右絲桿螺母分別與滾珠絲桿左旋和右旋螺紋配合,所述電機驅動滾珠絲桿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支承裝置還包括位于底座上的氣撐桿和位于氣撐桿輸出端上的緩沖輪,所述緩沖輪位于筒體正下方并隨筒體升降而升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水泥回轉窯,通過左、右輪座相向移動以改變左、右托輪與筒體之間的支承位置,從而可以改變筒體的高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泥回轉窯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水泥回轉窯的左視示意圖;
圖中:1-筒體、2-支承裝置、3-底座、4-左托輪、5-右托輪、6-左輪座、7-右輪座、8-橫移機構、9-滾珠絲桿、10-電機、11-左絲桿螺母、12-右絲桿螺母、13-氣撐桿、14-緩沖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水泥回轉窯,包括水平設置的筒體1和位于筒體1下方的支承裝置2,支承裝置2包括底座3和位于底座3上且對稱設于筒體1豎向縱切面兩側的左、右托輪4、5,所述左、右托輪4、5與筒體1外切以支承筒體1回轉,所述左、右托輪4、5分別安裝在可沿筒體1徑向相向移動的左、右輪座6、7上。如圖1中雙點劃線所示,左、右托輪4、5水平移動相向靠近時,筒體1的位置逐漸升高,相反的,當左、右托輪4、5的相互遠離時,筒體1的位置逐漸降低。通過左右托輪4、5之間距離的改變來實現筒體1高度的變化,控制方便。
左、右輪座6、7由橫移機構8驅動相向移動,所述橫移機構8包括滾珠絲桿9、電機10和左、右絲桿螺母11、12,所述滾珠絲桿9穿過左、右輪座6、7,所述左、右絲桿螺母11、12分別與左、右輪座6、7固定連接,所述左、右絲桿螺母11、12分別與滾珠絲桿9左旋和右旋螺紋配合,也就是說左、右絲桿螺母11、12的螺紋旋向相反,電機10驅動滾珠絲桿9轉動, 由滾珠絲桿9驅動左、右絲桿螺母11、12同時靠近或同時遠離。
支承裝置2還包括位于底座3上的氣撐桿13和位于氣撐桿13輸出端上的緩沖輪14,氣撐桿又稱氣彈簧,由氣撐桿13彈性支撐緩沖輪14,使緩沖輪14位于筒體1正下方并隨筒體1升降而升降,在筒體1下降時緩沖輪14可以對筒體1形成一定的向上緩沖支撐。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