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帶爐蓋自動升降系統(tǒng)的干餾裝置,包括第一爐體、第二爐體、隔熱裝置;
所述第一爐體包括爐體外殼、隔熱保溫爐膛、裝料系統(tǒng)、爐蓋升降系統(tǒng)、加熱裝置、料溫監(jiān)測裝置、第一氣體出入口;
所述爐蓋升降系統(tǒng)包括爐蓋、爐蓋支撐桿以及爐蓋升降機;
所述爐蓋支撐桿的上部與所述爐蓋連接,所述爐蓋支撐桿的下部與所述爐蓋升降機連接;
所述第二爐體包括爐體外殼、第二爐膛、爐門、第二氣體出入口、移動裝置;
所述第一爐體與所述第二爐體相鄰設置,所述第一爐體隔熱保溫爐膛一側設置開口,所述隔熱保溫爐膛通過所述開口與所述第二爐膛連通;
所述裝料系統(tǒng)與所述移動裝置相連,所述移動裝置帶動所述裝料系統(tǒng)在第一爐體的所述隔熱保溫爐膛與所述第二爐體的爐膛之間移動;
所述料溫監(jiān)測裝置用于測量干餾時所述料倉中不同位置物料的溫度;
所述隔熱裝置設置于第一爐體與第二爐體之間,所述隔熱裝置用于阻止所述隔熱保溫爐膛中的高溫輻射到所述第二爐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爐蓋自動升降系統(tǒng)的干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料系統(tǒng)包括料倉、料倉支架、保溫隔熱料倉托板;
所述料倉用于置放干餾物料;
所述料倉支架設置在所述保溫隔熱料倉托板上,所述料倉支架支撐所述料倉;
所述保溫隔熱料倉托板是板狀物;
所述保溫隔熱料倉托板與所述隔熱保溫爐膛開口平行設置且比隔熱保溫爐膛的開口寬;當所述裝料系統(tǒng)移入所述隔熱保溫爐膛時,所述保溫隔熱料倉托板卡在所述隔熱保溫爐膛的開口位置外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爐蓋自動升降系統(tǒng)的干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爐體位于所述第二爐體的正上方,所述移動裝置是渦輪螺桿升降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爐蓋自動升降系統(tǒng)的干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棒、熱電偶接線柱、爐膛熱電偶入口、外置溫控系統(tǒng);
所述加熱棒采用硅碳棒或硅鉬棒;
所述加熱棒設置在所述隔熱保溫爐膛爐頂上,垂直于所述爐頂排列;
所述熱電偶接線柱設置在所述第一爐體的爐頂;
所述外置溫控系統(tǒng)與所述熱電偶接線柱之間電性連接;
所述加熱棒與所述外置溫控系統(tǒng)電性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爐蓋自動升降系統(tǒng)的干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溫監(jiān)測裝置包括料溫監(jiān)測接線柱,測料溫熱電偶上接觸點,測料溫熱電偶中接觸點,測料溫熱電偶下接觸點、測料溫接線柱外接口、外置溫控系統(tǒng);
所述測料溫熱電偶上接觸點設置在所述的料倉上部,所述測料溫熱電偶中接觸點設置在所述料倉的中部,所述測料溫熱電偶下接觸點設置在所述料倉的下部;
所述料溫監(jiān)測接線柱設置在所述保溫隔熱料倉托板上;
所述測料溫熱電偶上接觸點、測料溫熱電偶中接觸點、測料溫熱電偶下接觸點與所述料溫監(jiān)測接線柱電性連接;
所述料溫監(jiān)測接線柱與所述測料溫接線柱外接口電性連接;
所述測料溫接線柱外接口與所述外置溫控系統(tǒng)電性相連;
所述測料溫接線柱外接口為密封接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爐蓋自動升降系統(tǒng)的干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裝置是中間隔熱層;
所述中間隔熱層包括隔熱擋火板、擋火板推進機、絲桿滑道;
所述隔熱擋火板安置在所述絲桿滑道上,在所述擋火板推進機的牽引下移動;
所述隔熱擋火板,主要是隔絕隔熱保溫爐膛的熱量傳到第二爐膛;所述擋火板推進機的作用是為所述隔熱擋火板的移動提供動力;所述絲桿滑道為所述隔熱擋火板提供移動軌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爐蓋自動升降系統(tǒng)的干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體出入口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氣體入口、至少一個第一氣體出口、至少一個干餾油氣出口;所述干餾油氣出口連接油氣分離系統(tǒng);
所述第二氣體出入口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氣體入口、至少一個第二氣體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