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烘干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紡織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紡織生產過程中,需要對紡織品進行烘干處理,烘干機是不可缺少的設備。但是現有烘干機的升溫慢,而且溫度擴散到大的空間中,容易造成熱量的流失,不僅浪費能量,而且烘干效率低,無法滿足大批量紡織布的烘干處理,而且,這種烘干的方式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烘干箱內部通常會因為熱交換而存在較多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往往會造成布料二次浸濕,若不及時清除烘干箱內部的水蒸氣,會嚴重影響烘干機的烘干效果。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多功能紡織烘干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紡織烘干裝置,通過設置的擠水輥、加熱電阻絲、風干器和牽引桿,可以將清洗或者印染后的紡織品進行擠壓排出水分,之后再進行風干和烘干,提高效率,加大熱能的利用率,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功能紡織烘干裝置,包括集水箱、擠水輥、加熱塊、風干箱、牽引桿、支撐柱和電動機,所述集水箱一側設置有水管以及設置在水管一側的接槽,所述接槽一側設置有支撐柱以及設置在支撐柱一側的托板,所述托板一側設置有電動機以及設置在電動機一側的輸電線,所述輸電線一側設置有工作臺以及設置在工作臺一側的進料口,所述進料口一側設置有擠水輥以及設置在擠水輥一側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一側設置有加熱塊以及設置在加熱塊一側的風干箱,所述風干箱一側設置有牽引桿以及設置在牽引桿一側的出料口。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塊內部設置有加熱電阻絲。
進一步地,所述風干箱內部設置有風干器。
進一步地,所述風干器具體為六組,所述風干器內部設置有轉動軸以及設置在轉動軸一側的葉輪,所述葉輪具體為四組。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塊和風干箱與電動機通過輸電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的擠水輥和牽引桿可以將清洗或印染后的紡織品進行擠壓,將多余的水分排出,因為設置有牽引桿,可以保證紡織品在進行風干可烘干時,不會出現運動軌跡偏差等導致受熱不均勻,通過設置加熱電阻絲和風干器,在烘干時,保證發熱均勻,風干器可以快速對紡織品進行干燥,利于下一步工序的進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紡織烘干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紡織烘干裝置的風干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集水箱;2、接槽;3、水管;4、工作臺;5、進料口;6、擠水輥;7、伸縮桿;8、加熱塊;9、加熱電阻絲;10、風干器;11、風干箱;12、出料口;13、牽引桿;14、輸電線;15、支撐柱;16、托板;17、電動機;18、葉輪;19、轉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多功能紡織烘干裝置,包括集水箱1、擠水輥6、加熱塊8、風干箱11、牽引桿13、支撐柱15和電動機17,所述集水箱1一側設置有水管3以及設置在水管3一側的接槽2,所述接槽2一側設置有支撐柱15以及設置在支撐柱15一側的托板16,所述托板16一側設置有電動機17以及設置在電動機17一側的輸電線14,所述輸電線14一側設置有工作臺4以及設置在工作臺4一側的進料口5,所述進料口5一側設置有擠水輥6以及設置在擠水輥6一側的伸縮桿7,所述伸縮桿7一側設置有加熱塊8以及設置在加熱塊8一側的風干箱11,所述風干箱11一側設置有牽引桿13以及設置在牽引桿13一側的出料口12。
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紡織烘干裝置,通過設置的擠水輥6、加熱電阻絲9、風干器10和牽引桿13,可以將清洗或者印染后的紡織品進行擠壓排出水分,之后再進行風干和烘干,提高效率,加大熱能的利用率。
其中,所述加熱塊8內部設置有加熱電阻絲9,該做法的好處是保證加熱元件在工作時的發熱均勻。
其中,所述風干箱11內部設置有風干器10,該做法的好處是加大干燥速率,便于下一步工序的進行。
其中,所述風干器10具體為六組,所述風干器10內部設置有轉動軸19以及設置在轉動軸19一側的葉輪18,所述葉輪18具體為四組,該做法的好處是在快速風干時,使得干燥力度均勻,不會出現褶皺,影響紡織品質量以及美觀。
其中,所述加熱塊8和風干箱11與電動機17通過輸電線14連接,該做法的好處是保證供電電壓穩定,不影響正常工作。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