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低壓及低壓鑄造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低壓用保溫熔煉爐。
背景技術:
低壓及差壓鑄造是介于重力鑄造和壓力鑄造之間的一種鑄造方法,保溫熔煉爐是低壓鑄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坩堝內金屬液的熔煉和保溫。剛開始澆注時鐵水在坩堝內流動性很好,但隨著澆注的進行,鐵水溫度降低,金屬液的流動性降低,因此需要在金屬液溫度降低時進行必要的加熱,一般坩堝的保溫性能較差,需要反復再加熱,電能的消耗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低壓用保溫熔煉爐,它可克服現有技術中保溫性能較差、需要反復再加熱、耗電大的一些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低壓用保溫熔煉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熔煉爐包括爐體2、與爐體配合的爐蓋1以及設置于爐體內的熔煉坩堝7;熔煉坩堝7和線圈封泥4、爐底5之間設有一圈保溫層6;爐蓋1頂部設有開口,爐蓋下部設有與熔煉坩堝7相配合的隔熱層10。
優選的,線圈封泥4內設有感應線圈8,其中,線圈封泥4、爐底5與爐體2內壁之間填充有爐磚層3;
可選的,所述的保溫層6采用石英砂鋪設而成;
可選的,爐蓋1的下部與隔熱層10之間通過一組不銹鋼螺桿11相連,所述的隔熱層10采用硅酸鋁棉層制成。
使用時,本實用新型采用了熔煉和保溫的一體化結構設計,解決了熔煉爐和保溫爐分體設計轉移合金熔水不便及占地空間大的問題。在保溫層和隔熱層雙重作用下,延緩了熔煉坩堝的冷卻速度,使得感應線圈的熔煉功率和保溫較低,減少了熔煉和澆注時加熱的功率,降低了用電量,因此產品具有保溫效果好,能源消耗小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中的標號表示如下:
1、爐蓋;2、爐體;3、爐磚;4、線圈封泥;5、爐底; 6、石英砂;7、熔煉坩堝;8、感應線圈;9、爐肩;10、硅酸鋁棉層;11、不銹鋼螺桿。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低壓用保溫熔煉爐,其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于:所述的保溫熔煉爐包括爐體2、與爐體配合的爐蓋1以及設置于爐體內的熔煉坩堝7,其中,爐體2和爐蓋1構成了保溫熔煉爐的外部基礎殼體;熔煉坩堝7的側邊圍設有一圈線圈封泥4,熔煉坩堝7和圈線圈封泥4的底部設有爐底5,熔煉坩堝7與圈線圈封泥4、爐底5之間的接觸面設有保溫層6,所述的保溫層6采用石英砂鋪設而成,在保溫層6的隔熱保溫作用下,延緩了熔煉坩堝7的冷卻速度,使得感應線圈8的熔煉功率和保溫較低,減少了熔煉和澆注時加熱的功率,降低了用電量,節能效果更好。
優選的,爐蓋1頂部設有開口,爐蓋下部設有與熔煉坩堝7相配合的隔熱層10,爐蓋,1的下部與隔熱層10之間通過一組不銹鋼鋼螺桿11相連,所述的隔熱層10采用硅酸鋁棉層制成。在隔熱層10的隔熱保溫作用下,延緩了熔煉坩堝7的冷卻速度。
可選的,感應線圈8被包裹于線圈封泥4內,其中,感應線圈8、爐底5與爐體2內壁之間填充有爐磚層3。
進一步,爐體2的頂部設有一爐肩9,所述的爐肩9覆蓋于爐磚層3、線圈封泥4和熔煉坩堝7上,爐肩9中心處設有爐肩開口,所述的爐肩開口大小與熔煉坩堝7的開口大小相匹配,同時,爐肩9的上表面呈圓弧狀,其側邊與爐磚層3的側邊平滑過渡并連接。
可選的,感應線圈8與爐體2內壁之間的間距大于等于350mm,,線圈外不用磁軛體,減少電源功率損失。
更進一步,爐蓋1頂部的開口為升液管安裝通道,對應的,隔熱層10的中心處也設有用于安裝升液管的隔熱層開口。
實施中,所述爐蓋1的頂部設置有開口,并通過不銹鋼螺桿11安裝硅酸鋁棉層10;所述熔煉坩堝7設置在爐體2的內部,熔煉坩堝7和線圈封泥4之間填有隔熱保溫層石英砂6;感應線圈8是由線圈封泥4包裹;感應線圈外為爐磚3和爐底5。 其中,所述的爐蓋和爐體法蘭處安裝有密封材料,所述的密封材料采用的是硅橡膠。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低壓用保溫熔煉爐可熔煉的金屬液為鑄鐵、鑄鋼等黑色金屬。由于本實用新型的保溫熔煉爐,采用了熔煉和保溫的一體化結構設計,解決了熔煉爐和保溫爐分體設計轉移合金熔水不便及占地空間大的問題。它具有保溫效果好,能源消耗小等特點。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