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冷卻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太陽能驅動的電廠用復合式冷卻塔。
背景技術:
冷卻塔是火電廠、核電廠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將冷卻凝汽器的高溫回水,借助自然通風、蒸發(fā)散熱加以冷卻,以便循環(huán)利用。為提高冷卻效率,冷卻塔多采用雙曲線薄殼結構。常規(guī)電廠冷卻塔底部有塔體最大的圓周,可以最大限度地進入冷空氣,冷空氣到達腰部最細部位時,接觸熱水,由于管徑變小,空氣的流速加快,壓力增大,含熱能力提高,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熱水中的熱量。到了塔體最上部,管徑再次擴大,已攜帶了大量熱量的空氣由于速度減慢,壓力減小,又將所含的熱量釋放出來形成白色的水蒸氣。
電廠冷卻塔的冷卻能力受到塔體規(guī)模的影響。塔身越高,自然通風形成的抽吸能力越強,空氣與水接觸時便具有更高的相對速度;塔底圓周越大,則淋水面積越大,空氣與水接觸時便具有更大的換熱面積,因此為了適應更大功率的火電機組,則需要將冷卻塔的體積建設的更大,從而導致冷卻塔施工及運行成本、占地面積及施工難度的增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驅動的電廠用復合式冷卻塔,該復合式冷卻塔能夠適應大功率火電機組,并且具有施工及運行成本低、占地面積小、施工難度低的特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太陽能驅動的電廠用復合式冷卻塔包括熱水配水管、加速風機、塔體以及為加速風機提供電能的太陽能電池板,塔體內自上到下依次設有熱水噴濺裝置、淋水填料及冷水池,熱水配水管的出口與熱水噴濺裝置的入口相連通;
塔體的側面設有若干冷空氣入口,其中,冷空氣入口位于淋水填料與冷水池之間,加速風機位于塔體頂部出口處。
太陽能電池板位于塔體頂部出口的側面。
各冷空氣入口沿塔體壁面的周向分布。
塔體內還設有除水器,其中,除水器位于熱水噴濺裝置與塔體頂部出口之間。
塔體為雙曲線薄殼結構。
還包括蓄電池,蓄電池與太陽能電池板及加速風機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太陽能驅動的電廠用復合式冷卻塔在運行過程中,通過設于塔體頂部的加速風機驅動塔體內的氣流排出塔體,加快塔體內氣流的流出速率,增加進入到塔體內冷空氣的量,加快塔體內熱水的冷卻,從而能夠滿足較高功率火電機組的要求,通過加速風機所需的電能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發(fā)電供給,不需要額外增加廠用電率,相比于傳統(tǒng)的冷卻塔,應對相同功率火電機組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施工及運行成本較少、占地面積較小,施工難度較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加速風機、2為太陽能電池板、3為除水器、4為熱水配水管、5為熱水噴濺裝置、6為淋水填料、7為冷空氣入口、8為冷水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太陽能驅動的電廠用復合式冷卻塔包括熱水配水管4、加速風機1、塔體以及為加速風機1提供電能的太陽能電池板2,塔體內自上到下依次設有熱水噴濺裝置5、淋水填料6及冷水池8,熱水配水管4的出口與熱水噴濺裝置5的入口相連通;塔體的側面設有若干冷空氣入口7,其中,冷空氣入口7位于淋水填料6與冷水池8之間,加速風機1位于塔體頂部出口處。
需要說明的是,太陽能電池板2位于塔體頂部出口的側面;各冷空氣入口7沿塔體壁面的周向分布;塔體內還設有除水器3,其中,除水器3位于熱水噴濺裝置5與塔體頂部出口之間;塔體為雙曲線薄殼結構。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蓄電池,蓄電池與太陽能電池板2及加速風機1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為:
凝汽器輸出的高溫循環(huán)水經(jīng)熱水配水管4進入到熱水噴濺裝置5中,熱水噴濺裝置5由多組分布均勻的噴淋頭組成,熱水噴淋后進入到淋水填料6中,通過淋水填料6減緩熱水滴往下流的時間,延長熱水滴與冷空氣的接觸時間,同時增大冷空氣跟熱水滴的接觸面積,強化換熱效果。熱水滴經(jīng)淋水填料6冷卻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墜落進入冷水池8中,冷空氣自冷空氣入口7進入塔體,由于塔體采用雙曲線薄殼結構,靜態(tài)下即可對塔底周圍空氣產(chǎn)生抽吸,且塔體越高,抽吸能力越強,在不增加塔身高度的前提下,為增強抽吸效應,本實用新型在塔體的頂部出口處安裝有加速風機1,并通過太陽能電池板2產(chǎn)生的電能驅動加速風機1旋轉做功,加速塔體內空氣流動,使得冷空氣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流過淋水填料6及熱水噴濺裝置5,并與熱水滴進行充分的接觸換熱、蒸發(fā)吸熱后,將高溫循環(huán)水冷卻為冷水,進入冷水池8中,被加熱的空氣攜帶著大量水蒸氣經(jīng)過塔體頂部出口及加速風機1排入大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