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衛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的集成灶。
背景技術:
集成灶是為解決傳統油煙機無法徹底根除油煙的難題,改善廚房和家居環境而研制開發的國際領先的廚房家電產品。集成灶把油煙機、灶具、消毒柜、儲藏柜、櫥柜5個不同的產品合而為一,是運用微空氣動力學原理,采用深井下排或側吸下排,下排風產生流體負壓區的原理,讓油煙往下吸走,消除油煙四處升騰的現象,油煙吸凈率達95%以上,隨著人們生活的水平不斷提高和對健康生活的不斷追求,集成環保灶必將成為未來廚房設施的主流。但是現有的集成灶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油煙吸走的同時也把大量的熱量吸走,從而造成熱量損失的問題,進而導致熱效率不高,能源浪費,無法達到環保要求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的集成灶,主要針對現有集成灶存在的缺陷,將吸油煙板分成支撐板及吸油板,兩者連接時形成一定的角度,增加了油煙的吸收面積,也加強了對油煙的吸收效果,聚熱隔離板可將產生的熱量進行阻隔,減小熱量的損失,使用時將產生的熱量進行回流,增加受熱物體的受熱效率,節省能源,同時縮短加熱所需要的時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灶體、燃氣灶及吸油煙板,集成灶灶體的上端設有燃氣灶,集成灶灶體上端的一側設有吸油煙板,其特征在于:吸油煙板包括支撐板、吸油板及聚熱隔離板,支撐板的下端連接集成灶灶體,支撐板的上端連接吸油板,支撐板內設有第一空腔,吸油板內設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相連接,吸油板的內側連接有聚熱隔離板,支撐板內側設有阻熱板,阻熱板與隔熱板相配合。
進一步,聚熱隔離板包括連接板及隔熱板,連接板與吸油板相匹配,連接板的下端連接有隔熱板,隔熱板位于支撐板與吸油板之間。
進一步,連接板的下端前后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置有嵌位孔,兩個固定板之間形成嵌位槽口,嵌位槽口與隔熱板相匹配。
進一步,隔熱板的上端設置有穿孔,穿孔與嵌位孔相匹配,穿孔中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的兩端穿過嵌位孔延伸到固定板的外部與固定軸套固定連接。
進一步,連接軸的兩端均設置有彈性凸起,固定軸套靠近連接軸的端面上設置有卡槽,卡槽與彈性凸起相匹配。
進一步,第二空腔的一側設有抽油煙口,抽油煙口向第二空腔內側的傾角為30°。
進一步,第二空腔的長度為80cm,第二空腔的高度為30cm。
進一步,第二空腔內設有照明燈。
進一步,吸油板與支撐板之間的夾角為150°。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的增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的集成灶,主要針對現有集成灶存在的缺陷,將吸油煙板分成支撐板及吸油板,兩者連接時形成一定的角度,增加了油煙的吸收面積,也加強了對油煙的吸收效果,聚熱隔離板可將產生的熱量進行阻隔,減小熱量的損失,使用時將產生的熱量進行回流,增加加熱物體的受熱效率,節省能源,同時縮短加熱所需要的時間。
支撐板內設有的第一空腔與吸油板內設有的第二空腔相連接,使吸油煙板內部形成一個連通的腔體,方便油煙吸收后的排放,吸油板與支撐板之間的夾角為150°,角度的調整使吸油板的位置向前置,而且增加了吸油煙的面積,捕捉油煙的范圍更大,增強了吸油煙的效果。在吸油板的內側固定有聚熱隔離板,聚熱隔離板包括連接板及隔熱板,連接板固定于吸油板上,起到對聚熱隔離板的固定作用,在連接板的下端設有隔熱板,將產生的熱量進行阻隔并且聚集,減少熱量的消耗與損失,有利于對熱量的重復利用,提高熱效率。總的來說,相對與傳統的吸油煙設備及灶具設備來講,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的集成灶將吸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柜、儲藏柜等功能完美融合為一體,具有獨特的組合形式和高效的吸油效果,實現各項功能的最大化的使用效率,全自動化地智能控制,真正實現人們追求綠色環保型高檔廚房電器產品的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的集成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向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的集成灶工作過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B向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連接板和隔熱板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灶體1、燃氣灶2及吸油煙板3,集成灶灶體1的上端設有燃氣灶2,集成灶灶體1上端的一側設有吸油煙板3,吸油煙板3包括支撐板31、吸油板32及聚熱隔離板33,吸油板32與支撐板31之間的夾角為150°,支撐板31的下端連接集成灶灶體1,支撐板31的上端連接吸油板32,支撐板31內設有第一空腔,吸油板32內設有第二空腔34,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34相連接,第二空腔34的一側設有抽油煙口,抽油煙口向第二空腔34內側的傾角為30°,第二空腔34的長度為80cm,第二空腔34的高度為30cm,第二空腔34內設有照明燈,方便光線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進行照明作用,吸油板32的內側連接有聚熱隔離板33,聚熱隔離板33包括連接板331及隔熱板332,連接板331與吸油板32相匹配,連接板331的下端連接有隔熱板332,隔熱板332位于支撐板31與吸油板32之間,連接板331的下端前后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板3311,固定板3311上設置有嵌位孔3312,兩個固定板3311之間形成嵌位槽口3313,嵌位槽口3313與隔熱板332相匹配,隔熱板332的上端設置有穿孔3321,穿孔3321與嵌位孔3312相匹配,穿孔3321中設置有連接軸3322,連接軸3322的兩端穿過嵌位孔3312延伸到固定板3311的外部與固定軸套3323固定連接,連接軸3322的兩端均設置有彈性凸起3324,固定軸套3323靠近連接軸3322的端面上設置有卡槽,卡槽與彈性凸起3324相匹配,支撐板31內側設有阻熱板,阻熱板與隔熱板332相配合,將底部產生的熱量進行聚集,隔熱板332與集成灶灶體11的夾角為45°。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33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灶體1、燃氣灶2及吸油煙板3,集成灶灶體1的上端設有燃氣灶2,集成灶灶體1上端的一側設有吸油煙板3,吸油煙板3包括支撐板31、吸油板32及聚熱隔離板33,吸油板32與支撐板31之間的夾角為150°,支撐板31的下端連接集成灶灶體1,支撐板31的上端連接吸油板32,支撐板31內設有第一空腔,吸油板32內設有第二空腔34,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34相連接,第二空腔34的一側設有抽油煙口,抽油煙口向第二空腔34內側的傾角為30°,第二空腔34的長度為80cm,第二空腔34的高度為30cm,第二空腔34內設有照明燈,方便光線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進行照明作用,吸油板32的內側連接有聚熱隔離板33,聚熱隔離板33包括連接板331及隔熱板332,連接板331與吸油板32相匹配,連接板331的下端連接有隔熱板332,隔熱板332位于支撐板31與吸油板32之間,連接板331的下端前后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板3311,固定板3311上設置有嵌位孔3312,兩個固定板3311之間形成嵌位槽口3313,嵌位槽口3313與隔熱板332相匹配,隔熱板332的上端設置有穿孔3321,穿孔3321與嵌位孔3312相匹配,穿孔3321中設置有連接軸3322,連接軸3322的兩端穿過嵌位孔3312延伸到固定板3311的外部與固定軸套3323固定連接,連接軸3322的兩端均設置有彈性凸起3324,固定軸套3323靠近連接軸3322的端面上設置有卡槽,卡槽與彈性凸起3324相匹配,支撐板31內側設有阻熱板,阻熱板與隔熱板332相配合,將底部產生的熱量進行聚集,隔熱板332與集成灶灶體11的夾角為30°。
實施例3
本實用新型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33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灶體1、燃氣灶2及吸油煙板3,集成灶灶體1的上端設有燃氣灶2,集成灶灶體1上端的一側設有吸油煙板3,吸油煙板3包括支撐板31、吸油板32及聚熱隔離板33,吸油板32與支撐板31之間的夾角為150°,支撐板31的下端連接集成灶灶體1,支撐板31的上端連接吸油板32,支撐板31內設有第一空腔,吸油板32內設有第二空腔34,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34相連接,第二空腔34的一側設有抽油煙口,抽油煙口向第二空腔34內側的傾角為30°,第二空腔34的長度為80cm,第二空腔34的高度為30cm,第二空腔34內設有照明燈,方便光線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進行照明作用,吸油板32的內側連接有聚熱隔離板33,聚熱隔離板33包括連接板331及隔熱板332,連接板331與吸油板32相匹配,連接板331的下端連接有隔熱板332,隔熱板332位于支撐板31與吸油板32之間,連接板331的下端前后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板3311,固定板3311上設置有嵌位孔3312,兩個固定板3311之間形成嵌位槽口3313,嵌位槽口3313與隔熱板332相匹配,隔熱板332的上端設置有穿孔3321,穿孔3321與嵌位孔3312相匹配,穿孔3321中設置有連接軸3322,連接軸3322的兩端穿過嵌位孔3312延伸到固定板3311的外部與固定軸套3323固定連接,連接軸3322的兩端均設置有彈性凸起3324,固定軸套3323靠近連接軸3322的端面上設置有卡槽,卡槽與彈性凸起3324相匹配,支撐板31內側設有阻熱板,阻熱板與隔熱板332相配合,將底部產生的熱量進行聚集,隔熱板332與集成灶灶體11的夾角為60°。
實施例4
本實用新型一種加有聚熱隔離板33的集成灶,包括集成灶灶體1、燃氣灶2及吸油煙板3,集成灶灶體1的上端設有燃氣灶2,集成灶灶體1上端的一側設有吸油煙板3,吸油煙板3包括支撐板31、吸油板32及聚熱隔離板33,吸油板32與支撐板31之間的夾角為150°,支撐板31的下端連接集成灶灶體1,支撐板31的上端連接吸油板32,支撐板31內設有第一空腔,吸油板32內設有第二空腔34,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34相連接,第二空腔34的一側設有抽油煙口,抽油煙口向第二空腔34內側的傾角為30°,第二空腔34的長度為80cm,第二空腔34的高度為30cm,第二空腔34內設有照明燈,方便光線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進行照明作用,吸油板32的內側連接有聚熱隔離板33,聚熱隔離板33包括連接板331及隔熱板332,連接板331與吸油板32相匹配,連接板331的下端連接有隔熱板332,隔熱板332位于支撐板31與吸油板32之間,連接板331的下端前后兩側均設置有固定板3311,固定板3311上設置有嵌位孔3312,兩個固定板3311之間形成嵌位槽口3313,嵌位槽口3313與隔熱板332相匹配,隔熱板332的上端設置有穿孔3321,穿孔3321與嵌位孔3312相匹配,穿孔3321中設置有連接軸3322,連接軸3322的兩端穿過嵌位孔3312延伸到固定板3311的外部與固定軸套3323固定連接,連接軸3322的兩端均設置有彈性凸起3324,固定軸套3323靠近連接軸3322的端面上設置有卡槽,卡槽與彈性凸起3324相匹配,支撐板31內側設有阻熱板,阻熱板與隔熱板332相配合,將底部產生的熱量進行聚集,隔熱板332與集成灶灶體11的夾角為90°。
工作開始后,電機開始工作,帶動排風扇轉動,形成驅動氣流,支撐板31內設有的第一空腔連接第二空腔34形成一個氣流運動的空間,油煙通過第二空腔3434來進行對油煙的吸收,在使用的同時,可以用按鈕調整風機的轉動速度以達到需要的進風速度,來配合實際的情況進行使用。吸油板32與支撐板31之間的夾角為150°,使得吸油板32向灶體內傾斜,增加了吸油煙的面積,可在不影響操作視線和不經過人體呼吸途徑的前提下,將油煙和蒸汽在未擴散之前得到有效的排出,使油煙最大程度的不經過人臉部,有效防止刺激性氣體對人體的傷害,同時還防止油煙擴散而導致廚房內的墻壁和物品上充滿了油垢,具有良好的抽油煙效率及衛生防范,減輕廚房內的衛生工作。同時,下排風的設置消除了置于人體頭部的噪聲源,防止因長期在廚房作業而造成人體心煩、頭暈、耳鳴目眩等不良影響,同時也省去了傳統壁掛式吸油煙機上方的空間,以及操作時容易碰到頭部的不便。聚熱隔離板33與吸油板32向重合,連接板331固定于吸油板32的內側,在連接板331的下端連接有隔熱板332,隔熱板332位于支撐板31與吸油板32之間,有效地覆蓋到受熱區域,使隔熱板332發揮明顯的作用,使用過程中,隔熱板332對灶具底部產生的主要熱量進行阻隔,同時把熱量進行回流,加快了加熱物體的受熱效率,相比普通加熱過程也加快了受熱時間,減少熱量的流失,有利于對已產生的熱量的利用,提高熱效率,節省能源,隔熱板332通過連接軸3322與連接板331固定連接,又可以進行角度的改變,根據實際的火焰大小和使用環境來進行隔熱板332角度的調整,使得其聚熱效果更好,進一步降低熱量的流失,使用操作更加的方便。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實用新型為基礎,為實現基本相同的技術效果,所作出地簡單變化、等同替換或者修飾等,皆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