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機械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掛面烘干機雙輸送微波水暖烘干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工藝的掛面生產過程中,常常采用鍋爐加熱的方法對壓制的掛面進行烘干處理;主要存在如下的技術缺陷無法克服:1.很難使烘干溫度保持恒定,制成產品質量不穩定;經常出現酥條、酸湯現象,造成浪費;2.燃煤造成環境污染,特別的對掛面加工廠附近的污染,致使衛生環境難以達標;3.實施操作的技術條件要求較高,普通技術工人難以勝任。利用微波烘干的技術領域和技術方案較多,例如:專利號 201210474993.7公開了一種具有紅外系統、射流系統和紅外系統的節能烘干機,左紅外干燥箱內腔的上部設有紅外輻射系統Ⅰ,左紅外干燥箱的底部設有左物料傳送帶Ⅰ,紅外輻射系統Ⅰ與左物料傳送帶Ⅰ相對應,右紅外干燥箱內腔的上部設有紅外輻射系統Ⅱ,右紅外干燥箱的底部設有右物料傳送帶Ⅱ紅外輻射系統Ⅱ與右物料傳送帶Ⅰ相對應,左紅外輻射干燥器與右紅外輻射干燥器之間設有中部射流干燥器,中部射流干燥箱的頂部設有射流干燥系統,中部射流干燥箱的底部設有中部物料傳送帶Ⅲ,射流干燥系統與中部物料傳送帶Ⅲ相對。專利號2015106034487公開了一種掛面微波烘干機,由抑波箱、微波烘干箱、排氣管、微波加熱發射器、微波升壓穩壓器組成;其特征在于,微波烘干箱的兩端分別設有抑波箱,抑波箱的端部設有進料口,抑波箱的內壁上均布有抑波片;微波烘干箱的頂部設有排氣管和風機;微波烘干箱一側的外部設有若干個微波加熱發射器,微波加熱發射器通過導線分別與微波升壓穩壓器連接。當壓制的掛面從抑波箱的端部設置的進料口進入抑波箱內,再進入微波烘干箱內,最后從另一個抑波箱內送出,即可完成對壓制掛面的烘干;這一過程一般在3-5分鐘內完成;這樣,大大縮短了壓制掛面的烘干時間;有效避免掛面生產過程中酥條、酸湯的現象發生,從而克服了傳統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現有的掛面烘干通常采用燃煤熱風烘干,受熱面積較小,且通風效果不好,很難實現快烘干,并且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掛面的烘干速度,提供烘干效率,已經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結合現有的掛面烘干機的烘干通道特點,充分利用水暖吸收微波的特點,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其能夠讓微波充分發揮其產生熱量的作用,并且增設雙排烘干裝置的新型掛面烘干機雙輸送微波水暖烘干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新型掛面烘干機雙輸送微波水暖烘干系統,包括設置在機架8上的封閉的烘干通道殼體1,以及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內的通風管路和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側方的多個內裝微波發射器的微波發射器箱體,以及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底部的鼓風機,所述的烘干通道殼體1的中間設置有掛面雙輸送裝置,同時烘干通道殼體1的頂部設置有下壓風扇3;所述的烘干通道殼體內設置有水暖散熱裝置;
所述的掛面雙輸送裝置包括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內中部的支架10,支架10的頂部固定有雙導板4,雙導板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導線輪6,與導線輪6對應的烘干通道殼體1的兩側壁上設置有導向滑板2;
所述的導向滑板2面向雙導板4設置有滑槽;
所述的滑槽內滑動插入有掛有掛面9的掛面晾干7的一端,掛面晾干7的另一端位于導向鏈條5上,導向鏈條5位于導向滑輪5上方;
所述的水暖散熱裝置包括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兩側壁上的水暖氣片11,以及連接水暖氣片11的水管路12,所述的水管路12同時連接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外頂部的溢流水箱13。
積極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掛面雙輸送裝置的設置,充分利用了烘干通道殼體1內的熱量,實現了掛面的快速烘干,尤其是根據熱氣上浮特點,在烘干通道殼體1的頂部設置有下壓熱風的風扇,使得熱風多停留在烘干通道殼體1的中部掛面通過層;充分利用水暖吸收微波的特點,將微波經過水吸收以水熱氣的形式散發出去,增加充分利用水暖吸收微波的特點,增加熱源;較好的通風流層,加上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掛面掛桿豎掛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增加了企業的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中為:烘干通道殼體1、導向滑板2、下壓風扇3、雙導板4、導向鏈條5、
導線輪6、掛面晾干7、機架8、掛面9、支架10、水暖氣片11、水管路12、
溢流水箱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新型掛面烘干機雙輸送微波水暖烘干系統,包括設置在機架8上的封閉的烘干通道殼體1,以及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內的通風管路和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側方的多個內裝微波發射器的微波發射器箱體,以及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底部的鼓風機,所述的烘干通道殼體1的中間設置有掛面雙輸送裝置,同時烘干通道殼體1的頂部設置有下壓風扇3;所述的烘干通道殼體內設置有水暖散熱裝置;
所述的掛面雙輸送裝置包括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內中部的支架10,支架10的頂部固定有雙導板4,雙導板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導線輪6,與導線輪6對應的烘干通道殼體1的兩側壁上設置有導向滑板2;
所述的導向滑板2面向雙導板4設置有滑槽;
所述的滑槽內滑動插入有掛有掛面9的掛面晾干7的一端,掛面晾干7的另一端位于導向鏈條5上,導向鏈條5位于導向滑輪5上方;
所述的水暖散熱裝置包括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兩側壁上的水暖氣片11,以及連接水暖氣片11的水管路12,所述的水管路12同時連接設置在烘干通道殼體1外頂部的溢流水箱13。
使用時,根據場地施工情況,將烘干通道殼體1設置在機架8上,然后在機架8內中部固定支架10,同時在支架10的上方固定設置有導向輪6的雙導板4,并將與驅動電機連接的導向鏈條5設置在導向輪6上,導向輪6對鏈條實現傳動和限位作用;同時在導向鏈條上放置掛面晾干7的一端,掛面晾干7的另一插入設置有滑槽的導向滑板內。
然后開啟工作,豎向掛在掛面晾干7上的掛面被送到導向鏈條上后,在導向鏈條的托動下,向出口緩慢移動,烘干通道殼體內的熱風對掛面進行烘干,同時上升至烘干通道殼體頂部的熱風被下壓風扇給吹壓至烘干通道殼體中部,增加了熱風環流,尤其是掛面流面的溫度,大大提高了烘干效果;同時水暖散熱 裝置充分利用水體吸收微波能,然后將以水散熱形式,向烘干通道殼體內不斷提供熱源。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掛面雙輸送裝置的設置,充分利用了烘干通道殼體1內的熱量,實現了掛面的快速烘干,尤其是根據熱氣上浮特點,在烘干通道殼體1的頂部設置有下壓熱風的風扇,使得熱風多停留在烘干通道殼體1的中部掛面通過層;充分利用水暖吸收微波的特點,將微波經過水吸收以水熱氣的形式散發出去,增加充分利用水暖吸收光波的特點,增加熱源;較好的通風流層,加上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掛面掛桿豎掛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增加了企業的競爭力。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未改變其性能或用途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的任何等同替代或明顯變型,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