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凍液稀釋后的加熱烘干裝置,具體說是ー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空氣源熱泵冬季制熱運行時表冷器存在結霜和化霜的弊病,導致降低制熱效率和増加耗電量的難題,本人發明了《新型空氣源熱泵空調》,其公開號CN101672500A,該發明變革了現有技術空氣源熱泵采用表冷器式空氣換熱技術,而發明了用防凍液與空氣換熱的創新技木,徹底結束了空氣源熱泵結霜化霜的歷史。但是在實施本發明的過程中卻出現了防凍液隨運行時間的延長,其容積不斷増加的難題。經過研究和多次反復地試驗與分析,終于找到了導致防凍液容積增大的元兇,是因為冬季空氣中含有一定的水份,在防凍液循環與空氣接觸換熱過程中,空氣中的水份遇冷后形成冰晶隨同防凍液不斷地被溶解在防凍液之中稀釋了防凍液,導致防凍液容積増大。為了分離和清除防凍液中的水份,可以采用電加熱、燃料鍋爐加熱或太陽能加熱等多種形式的加熱烘干方法,但是上述幾種加熱方式均又導致系統運行能耗増大,投資增加和運行成本増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ー種利用新型空氣源熱泵本身的超低溫水源熱泵機組冬季制熱節能的優勢,從壓縮機排氣或采暖熱水中分流一部分熱量用以加熱防凍液,由于空氣源熱泵制熱屬于低能耗節能制熱系統,因此實現了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由稀釋防凍液加熱烘干裝置、防凍液噴淋和稀釋防凍液倒出裝置、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和采暖供熱回路構成。實現上述目的的又一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稀釋防凍液加熱烘干裝置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和蓄熱水罐構成,所述的防凍液加熱烘干罐配置在蓄熱水罐頂部的封頭鋼板的上面,蓄熱水罐的頂部封頭鋼板同是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罐底,防凍液加熱烘干罐配置保溫透氣蓋和風帽,保溫透氣蓋的邊緣配置接水盤,所述的防凍液加熱烘干罐內部配置加熱盤管,加熱盤管浸泡在被稀釋的防凍液內。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防凍液噴淋和稀釋防凍液倒出裝置由防凍液儲罐、防凍液噴淋循環泵、稀釋防凍液倒出罐、倒出閥門和稀釋防凍液倒出泵構成。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由制冷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防凍液噴淋裝置接ロ構成。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采暖供熱回路由采暖供熱泵和風機盤管構成。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稀釋防凍液倒入口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之間通過管道連接稀釋防凍液倒出泵的排液端,稀釋防凍液倒出泵的吸入端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出液ロ相連接,防凍液儲罐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由排液閥連通,防凍液循環泵的排液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輸入端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的吸入端與防凍液儲罐的出液ロ相連接,防凍液儲罐進液ロ與防凍液返回閥門的一端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出液端相連接,防凍液返回閥門的另一端與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防凍液返回ロ相連接,所述的蓄熱水罐的熱水出口與蓄熱循環泵吸入端相連接,蓄熱循環泵的排出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冷卻水進水管相連接,蓄熱水罐的熱水進ロ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冷卻水出水管相連接,采暖供熱泵和風機盤管構成采暖供熱回路。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稀釋防凍液倒入口與稀釋防凍液倒出泵的排液端相連接,稀釋防凍液倒出泵的吸入端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的出液ロ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的排出端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輸入端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的吸入端與防凍液儲罐的出液ロ相連接,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防凍液返回ロ與防凍液返回閥門的一端相連接,防凍液返回閥門的另一端連接防凍液儲罐的進液口和超 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出液端,防凍液加熱烘干罐內的加熱盤管的端與盤管加熱循環泵的吸入端相連接,盤管加熱循環泵的排出端與止回閥的一端相連接,止回閥的另一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冷卻水進水管相連接,加熱盤管的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冷卻水出水管相連接,采暖供熱泵、止回閥和風機盤管構成采暖供熱回路。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稀釋防凍液倒入口與稀釋防凍液倒出泵的排液端相連接,稀釋防凍液倒出泵的吸入端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的出液ロ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的排出端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輸入端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的吸入端與防凍液儲罐的出液ロ相連接,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防凍液返回ロ與防凍液返回閥門的一端相連接,防凍液返回閥門的另一端連接防凍液儲罐的進液口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出液端,防凍液加熱烘干罐內的加熱盤管的一端與盤管加熱循環泵的吸入端相連接,盤管加熱循環泵的排出端與排氣換熱器的二次一端相連接,排氣換熱器的二次另一端與加熱盤管的端相連接,排氣換熱器的一次的一端與制冷壓縮機排氣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冷凝器相連接,采暖供熱泵和風機盤管構成采暖供熱回路。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稀釋防凍液倒入口與稀釋防凍液倒出泵的排液端相連接,稀釋防凍液倒出泵的吸入端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的出液ロ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的排出端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輸入端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的吸入端與防凍液儲罐的出液ロ相連接,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防凍液返回ロ與防凍液返回閥門的一端相連接,防凍液返回閥門的另一端連接防凍液儲罐的進液口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出液端,防凍液加熱烘干罐內的加熱盤管的端與盤管膨脹閥門相連接,盤管膨脹閥門的另一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膨脹閥和蒸發器相連接,排氣閥門的一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制冷壓縮機排氣端和冷凝器相連接,排氣閥門的另一端與加熱盤管的端相連接,采暖供熱泵和風機盤管構成采暖供熱回路。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防凍液如果是鹽水類或對金屬有腐蝕的化工類型的防凍液時,與防凍液接觸的管道和泵及閥門等設施應該采用耐上述防凍液腐蝕材料安裝。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防凍液加熱烘干罐與采暖蓄熱水罐之間的封頭鋼板不應有保溫材料,而其它罐體均應有保溫措施。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保溫透氣蓋應配合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形狀,可以是方形水箱或圓形水罐,其保溫透氣蓋也應是方形或圓形,頂部比邊沿高,且保溫透氣蓋與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罐體之間留有一定間隙,使防凍液加熱烘干過程中的水蒸氣冒出,便于防凍液釋出的凝結水由頂部向下流向邊沿,由邊沿處配置接水盤導出。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風帽可以是各種形式的能調節風量并且能防雨和雪的風帽。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防凍液倒出閥門、防凍液返回閥門和排氣閥門也可以是電動閥或電磁閥門,配合自動控制后,可以實現防凍液自動處理系統。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加熱烘干裝置配置防凍液比重檢測控制裝置,可實現自動烘干或定時烘干處理系統。 實現上述目的的還ー種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排氣換熱器的二次載冷劑可以是こニ醇類防凍液或導熱油。本發明利用新型空氣源熱泵本身冬季制熱節能的優勢,從壓縮機排氣或采暖熱水中分流一部分熱量用以加熱防凍液,既實現了對防凍液烘干的目的,又節省了設備投資,具體為I、利用熱泵本身供熱節能系統的熱水作為加熱烘干熱源,不但節省了設備投資,還實現了節能加熱烘干的目的,比其它任何方式都節省一次性設備投資。2、本發明的系統簡單、實用,配合自動檢測和控制裝置后,可實現全自動加熱烘干處理系統。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詳細說明。圖I是防凍液加熱烘干罐配置在蓄熱水箱封頭上的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利用采暖熱水加熱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利用排氣換熱器加熱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利用制冷壓縮機排氣直接加熱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實施方式以及功效進行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蓄熱水罐19、防凍液儲罐4、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構成。工作過程是冬季被空氣水分稀釋的防凍液8'經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至防凍液倒入口a將稀釋防凍液V倒入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之中。由液位控制開關控制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啟停。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制熱運行對蓄熱水罐19蓄熱,蓄熱路徑是由蓄熱水罐19的g端至蓄熱循環泵27經超低溫噴淋液式機組3的供熱輸出端m至I經蓄熱水罐19的h端構成蓄熱循環回路,將蓄熱水罐中的熱水蓄熱成為所需要的水溫,熱水通過蓄熱水罐19的頂部封頭鋼板20對稀釋防凍液8'加熱烘干,水蒸汽一部分經保溫透氣蓋14邊緣縫隙和風帽15排向空氣之中,另一部分水蒸汽凝結在保溫透氣蓋上,成為凝結水滴入保溫透氣蓋14邊緣配置的接水盤16后流入下水道之中排掉,干燥后的防凍液8經防凍液返回閥18,返回至防凍液儲罐4之中,排凈已干燥的防凍液之后,由液位控制電路又開啟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重復上述加熱烘干過程。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內的稀釋防凍液8'被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抽到下限液位后,將排液閥門17打開,被稀釋防凍液由防凍液儲罐4流入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到達上限液位后關閉排液閥門17。圖I中,蓄熱循環泵27經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3的冷卻水進水管m至冷卻水出水管I經蓄熱水罐19至蓄熱循環泵27重復上述蓄熱運行。采暖泵12和風機盤管13構成采暖循環回路。防凍液循環泵5經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3的噴淋液輸入端e至輸出端f經噴淋裝置接ロ k至噴淋液式空氣源換熱器與空氣換熱,換熱后的防凍液由返回接ロ j經防凍液儲罐4的進液ロ d至防凍液循環泵5構成防凍液循環回路。
如圖2所示是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與圖I相比所不同的是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內配置加熱盤管7,并浸泡在稀釋防凍液8'之中,烘干過程如下冬季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制熱運行后,熱水經盤管加熱循環泵9至止回閥10經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3冷卻水進水管m至冷卻水出水管I經盤管7的h端進入加熱盤管7,熱水放熱后由盤管7的g點再經盤管加熱循環泵9重復上述熱水加熱運行。經加熱盤管7將冷凝熱傳遞給稀釋防凍液8,對稀釋防凍液加熱烘干,干燥后的防凍液8經防凍液返回閥門18返回防凍液儲罐,其余過程與圖I完全一樣不再重復。圖3與圖2基本一祥,所不同的是熱源由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制冷壓縮機21排氣經排氣換熱器23獲取,工作過程是制冷壓縮機21排氣經排氣換熱器23的一次將排氣熱量耦合至二次,加熱盤管7循環泵9將載冷劑送入排氣換熱器23的二次被一次加熱后經加熱盤管7將對稀釋防凍液8'加熱烘干,其它與圖2完全一樣不再重復。圖4與圖2和圖3基本相同,所不同之處是加熱盤管7的熱源直接由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3的制冷壓縮機21的排氣構成,工作過程如下制冷壓縮機的排經排氣閥門25至加熱盤管7的h端,高溫排氣將冷凝熱經加熱盤管7傳遞給稀釋防凍液8',冷凝放熱后的制冷劑液體經盤管膨脹閥門24節流后至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膨脹閥門22與蒸發器30之間,構成制冷劑運行加熱烘干回路。其余與圖2和圖3 —樣不再重復。本發明的蓄熱水罐19,可以是采暖蓄熱水罐也可以是衛生熱水蓄熱水罐。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由稀釋防凍液加熱烘干裝置(I)、防凍液噴淋循環儲液和稀釋防凍液倒出裝置(2)、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和采暖供熱回路(11)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稀釋防凍液加熱烘干裝置(I)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和蓄熱水罐(19)構成,所述的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配置在蓄熱水罐(19)頂部的封頭鋼板(20)的上面,蓄熱水罐(19)的頂部封頭鋼板(20)同是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罐底,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配置保溫透氣蓋(14)和風帽(15),保溫透氣蓋(14)的邊緣配置接水盤(16),所述的防凍液加熱烘干罐¢)內部配置加熱盤管(7),加熱盤管(7)浸泡在被稀釋的防凍液(8')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凍液噴淋循環儲液和稀釋防凍液倒出裝置(2)由防凍液儲罐(4)、防凍液噴淋循環泵(5)、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倒出閥門(17)和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由制冷壓縮機(21)、冷凝器(29)、膨脹閥(22)、蒸發器(30)、防凍液噴淋裝置接口(k)和(j)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采暖供熱回路(11)由采暖供熱泵(12)和風機盤管(13)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I一 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 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出)、稀釋防凍液倒入口(a)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之間通過管道連接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排液端,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吸入端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出液口(i)相連接,防凍液儲罐(4)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由排液閥(17)連通,防凍液循環泵(5)的排液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防凍液輸入端(e)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5)的吸入端與防凍液儲罐(4)的出液口(c)相連接,防凍液儲罐(4)進液口(d)與防凍液返回閥門(18)的一端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防凍液出液端(f)相連接,防凍液返回閥門(18)的另一端與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的防凍液返回口(b)相連接,所述的蓄熱水罐(19)的熱水出口(g)與蓄熱循環泵(27)吸入端相連接,蓄熱循環泵(27)的排出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冷卻水進水管(m)相連接,蓄熱水罐(19)的熱水進口(h)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冷卻水出水管(I)相連接,采暖供熱泵(12)和風機盤管(13)構成采暖供熱回路(11)。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任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的稀釋防凍液倒入口(a)與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排液端相連接,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吸入端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的出液口(i)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5)的排出端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防凍液輸入端(e)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5)的吸入端與防凍液儲罐(4)的出液口(c)相連接,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的防凍液返回口(b)與防凍液返回閥門(18)的一端相連接,防凍液返回閥門(18)的另一端連接防凍液儲罐⑷的進液口⑷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防凍液出液端(f),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內的加熱盤管(7)的(g)端與盤管加熱循環泵(9)的吸入端相連接,盤管加熱循環泵(9)的排出端與止回閥(10)的一端相連接,止回閥(10)的另一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冷卻水進水管(m)相連接,加熱盤管(7)的(h)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冷卻水出水管(I)相連接,采暖供熱泵(12)、止回閥(31)和風機盤管(13)構成采暖供熱回路(11)。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任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的稀釋防凍液倒入口(a)與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排液端相連接,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吸入端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的出液口(i)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5)的排出端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的防凍液輸入端(e)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5)的吸入端與防凍液儲罐(4)的出液口(c)相連接,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的防凍液返回口(b)與防凍液返回閥門(18)的一端相連接,防凍液返回閥門(18)的另一端連接防凍液儲罐(4)的進液口(d)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防凍液出液端(f),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內的加熱盤管(7)的一端(g)與盤管加熱循環泵(9)的吸入端相連接,盤管加熱循環泵(9)的排出端與排氣換熱器(23)的二次一端相連接,排氣換熱器(23)的二次另一端與加熱盤管(X)的(h)端相連接,排氣換熱器(23)的一次的一端與制冷壓縮機(21)排氣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冷凝器(29)相連接,采暖供熱泵(12)和風機盤管(13)構成采暖供熱回路(11)。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任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由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的稀釋防凍液倒入口(a)與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排液端相連接,稀釋防凍液倒出泵(26)的吸入端與稀釋防凍液倒出罐(28)的出液口(i)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5)的排出端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防凍液輸入端(e)相連接,防凍液循環泵(5)的吸入端與防凍液儲罐(4)的出液口(c)相連接,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的防凍液返回口(b)與防凍液返回閥門(18)的一端相連接,防凍液返回閥門(18)的另一端連接防凍液儲罐(4)的進液口⑷和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防凍液出液端(f),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內的加熱盤管(7)的(g)端與盤管膨脹閥門(24)相連接,盤管膨脹閥門(24)的另一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膨脹閥(22)和蒸發器(30)相連接,排氣閥門(25)的一端與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3)的制冷壓縮機(21)排氣端和冷凝器(29)相連接,排氣閥門(25)的另一端與加熱盤管(7)的(h)端相連接,采暖供熱泵(12)和風機盤管(13)構成采暖供熱回路(11)。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任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凍液如果是鹽水類或對金屬有腐蝕的化工類型的防凍液時,與防凍液接觸的管道和泵及閥門等設施應該采用耐上述防凍液腐蝕材料安裝。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任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凍液加熱烘干罐(6)與采暖蓄熱水罐(19)之間的封頭鋼板(20)不應有保溫材料,而其它罐體均應有保溫措施。
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任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溫透氣蓋(14)應配合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形狀,可以是方形水箱或圓形水罐,其保溫透氣蓋(14)也應是方形或圓形,頂部比邊沿高,且保溫透氣蓋(14)與防凍液加熱烘干罐¢)的罐體之間留有一定間隙,使防凍液加熱烘干過程中的水蒸氣冒出,便于防凍液釋出的凝結水由頂部向下流向邊沿,由邊沿處配置接水盤(16)導出。
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風帽(15)可以是各種形式的能調節風量并且能防雨和雪的風帽。
1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凍液倒出閥門(17)、防凍液返回閥門(18)和排氣閥門(25)也可以是電動閥或電磁閥門,配合自動控制后,可以實現防凍液自動處理系統。
1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凍液倒出閥門(17)、防凍液返回閥門(18)和排氣閥門(25)也可以是電動閥或電磁閥門,配合自動控制后,可以實現防凍液自動處理系統。
1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氣換熱器(23)的二次載冷劑可以是乙二醇類防凍液或導熱油。
全文摘要
一種防凍液節能加熱烘干裝置,由稀釋防凍液加熱烘干裝置、防凍液噴淋循環儲液和稀釋防凍液倒出裝置、超低溫噴淋液式熱泵機組和采暖供熱回路構成。本發明利用新型空氣源熱泵本身特性,從壓縮機排氣或采暖熱水中分流一部分熱量用以加熱防凍液,既實現了對防凍液烘干的目的,又節省了設備投資,比其它任何方式都節省一次性設備投資。
文檔編號F25B43/00GK102706048SQ201210002279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5日
發明者王全齡 申請人:王全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