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物質能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具有智能冷卻功能的生物質能轉化設備。
背景技術:
生物質能,就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通稱為生物質。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廣義概念:生物質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為食物的動物及其生產的廢棄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質如農作物、農作物廢棄物、木材、木材廢棄物和動物糞便。狹義概念:生物質主要是指農林業生產過程中除糧食、果實以外的秸稈、樹木等木質纖維素(簡稱木質素)、農產品加工業下腳料、農林廢棄物及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的禽畜糞便和廢棄物等物質。特點: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廣泛。
隨著世界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口益增長,然而作為 人類目前主要能源化石能源卻迅速減少,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會被用盡,造成能源危機,嚴重 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化石能源的大量開采和使用,造成生態失衡和氣候環 境的變化,將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己 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也是我國能源領域的緊迫課題。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 分,生物質能源是太陽能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和作用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 式。
目前市場上現存的生物質能源裝置沒有配置相應的冷卻系統,長時間使用容易造 成對裝置的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智能冷卻功能的生物質能轉化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智能冷卻功能的生物質能轉化設備,包括液體制冷器、機頭、與機頭相連接的沖壓室,所述機頭外部設有一個模具座,所述機頭與沖壓室之間設有一個定型模具,所述定型 模具穿過沖壓室軸心后連接有一個滑桿,所述滑桿外部設有一個滑桿座, 所述滑桿下端設有一個鏈桿,所述鏈桿與沖壓室之間設有一個沖頭,所述滑桿座的下方設有冷卻風生成裝置,所述冷卻風生成裝置上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滑桿座的上方設有抽風裝置,所述抽風裝置連接有風道,所述風道內設有空氣冷卻裝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卻風生成裝置包括罩殼、設在罩殼內的第一冷卻水管以及設在第一冷卻水管下方的風機;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設在罩殼上,所述液體制冷器安裝在第一冷卻水管上部與第一冷卻水管緊密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液體制冷器包括芯片IC1、單向可控硅Q1、整流橋T和變壓器W;所述芯片IC1的1引腳連接電阻R3、電阻R4、電容C3、電位器RP1的滑動端、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芯片IC2的4引腳、芯片IC3的4引腳和芯片IC4的3引腳,芯片IC1的2引腳連接電阻R1和電容C1、電容C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2和三極管VT1的基極,三極管VT1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電阻R3的另一端、電容C2和三極管VT1的集電極,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5,電阻R5的另一端連接芯片IC2的1引腳,芯片IC2的2引腳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電阻R6和芯片IC3的1引腳,芯片IC1的3引腳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R7、電容C6、電位器RP2的一個固定端、三極管VT1的發射極、半導體制冷塊G、芯片IC2~IC3的5引腳和整流橋T的2端口,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和芯片IC3的1引腳,芯片IC2的3引腳連接與非門U1的1引腳,芯片IC3的3引腳連接與非門U1的2引腳,與非門U1的3引腳分別連接與非門U2的1引腳和與非門U2的2引腳,與非門U2的3引腳連接二極管D1的陽極,二極管D1的陰極連接電容C6的另一端、電位器RP2的另一個固定端、電位器RP2的滑動端、與非門U3的1引腳和與非門U3的2引腳,與非門U3的3引腳分別連接與非門U4的1引腳和2引腳,與非門U4的3引腳連接電阻R9,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單向可控硅Q1的控制極,單向可控硅Q1的陽極連接電阻R8和整流橋T的4端口,電阻R8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4、電容C5和芯片IC4的1引腳,電容C3~C5的另一端和芯片IC4的2引腳相連后接地,單向可控硅Q1的陰極連接半導體制冷塊G的另一端,整流橋T的1端口和3端口分別連接變壓器W的繞組L1的兩端,變壓器W的繞組L2的一端連接保險絲FU,變壓器W的繞組L2的另一端連接220VAC,保險絲FU的另一端連接220VAC的另一端。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氣冷卻裝置為與第一冷卻水管連通的第二冷卻水管,所述第二冷卻水管包括螺旋管與螺旋管連接的直管,所述直管與第一冷卻水管連通。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出風口為多個且設在罩殼的頂部,所述進風口為多個且設在罩殼的側壁。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冷卻水管為多個且相鄰的第一冷卻水管之間設有供風機吹出的風通過的間隙。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風機為調速風機,所述風機連接有調速控制開關。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IC1為H00S38紅外遙控芯片,所述芯片IC2和芯片IC3均為LM32型運算放大器,所述芯片IC4為7805三端穩壓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具有智能冷卻功能的生物質能轉化設備在滑桿座的下方設 置冷卻風生成裝置,在冷卻風生成裝置上開設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滑桿座的上方設有抽 風裝置,所述抽風裝置連接有風道,所述風道內設有空氣冷卻裝置。通過冷卻風生成裝置生成冷卻風,從出風口吹出,對滑桿座(滑桿座與滑桿頻繁摩擦)進行冷卻處理,所形成的熱風經過抽風裝置,在排入風道中,經過空氣冷卻裝置的冷卻作用,從而實現了對裝置更好的冷卻,確保裝置長時間無誤差地工作,利用半導體制冷塊作為冷卻水管的冷卻元件,能夠加強冷卻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冷卻風生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液體制冷器的電路圖。
圖中所示:1、機頭,2、沖壓室,3、定型模具,4、沖頭,5、滑桿,6、滑桿座,7、鏈桿,8、 模具座,9、冷卻風生成裝置,10、罩殼,1001、進風口,1002、出風口,11、第一冷卻水管,1101、 啟閉閥,1102、流量控制閥,12、風機,13、抽風裝置,14、風道,15、空氣冷卻裝置,1601、螺旋 管,1602、直管,17、液體制冷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具有智能冷卻功能的生物質能轉化設備,包括液體制冷器17、機頭1、與機頭1相 連接的沖壓室2,所述機頭1外部設有一個模具座8,所述機頭1與沖壓室2之間設有一個定型 模具3,所述定型模具3穿過沖壓室2軸心后連接有一個滑桿5,所述滑桿5外部設有一個滑桿 座6,所述滑桿5下端設有一個鏈桿7 ,所述鏈桿7與沖壓室2之間設有一個沖頭4,所述滑桿座 6的下方設有冷卻風生成裝置9,所述冷卻風生成裝置9上設有進風口1001和出風口1002;所 述滑桿座6的上方設有抽風裝置13,所述抽風裝置13連接有風道14,所述風道14內設有空氣 冷卻裝置15。
冷卻風生成裝置9包括罩殼10、設在罩殼10內的第一冷卻水管11以及設在第 一冷卻水管11下方的風機12;所述進風口1001和出風口1002設在罩殼10上。
液體制冷器包括芯片IC1、單向可控硅Q1、整流橋T和變壓器W;所述芯片IC1的1引腳連接電阻R3、電阻R4、電容C3、電位器RP1的滑動端、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芯片IC2的4引腳、芯片IC3的4引腳和芯片IC4的3引腳,芯片IC1的2引腳連接電阻R1和電容C1、電容C1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2和三極管VT1的基極,三極管VT1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電阻R3的另一端、電容C2和三極管VT1的集電極,電容C2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5,電阻R5的另一端連接芯片IC2的1引腳,芯片IC2的2引腳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電阻R6和芯片IC3的1引腳,芯片IC1的3引腳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R7、電容C6、電位器RP2的一個固定端、三極管VT1的發射極、半導體制冷塊G、芯片IC2~IC3的5引腳和整流橋T的2端口,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和芯片IC3的1引腳,芯片IC2的3引腳連接與非門U1的1引腳,芯片IC3的3引腳連接與非門U1的2引腳,與非門U1的3引腳分別連接與非門U2的1引腳和與非門U2的2引腳,與非門U2的3引腳連接二極管D1的陽極,二極管D1的陰極連接電容C6的另一端、電位器RP2的另一個固定端、電位器RP2的滑動端、與非門U3的1引腳和與非門U3的2引腳,與非門U3的3引腳分別連接與非門U4的1引腳和2引腳,與非門U4的3引腳連接電阻R9,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單向可控硅Q1的控制極,單向可控硅Q1的陽極連接電阻R8和整流橋T的4端口,電阻R8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4、電容C5和芯片IC4的1引腳,電容C3~C5的另一端和芯片IC4的2引腳相連后接地,單向可控硅Q1的陰極連接半導體制冷塊G的另一端,整流橋T的1端口和3端口分別連接變壓器W的繞組L1的兩端,變壓器W的繞組L2的一端連接保險絲FU,變壓器W的繞組L2的另一端連接220VAC,保險絲FU的另一端連接220VAC的另一端。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述空氣冷卻裝置15為與第一冷卻水管11連通的第二冷卻水管,所述第二冷卻水 管包括螺旋管1601與螺旋管1601連接的直管1602,所述直管1602與第一冷卻水管11連通,出風口1002為多個且設在罩殼10的頂部,所述進風口1001為多個且設在罩殼 10的側壁,第一冷卻水管11為多個且相鄰的第一冷卻水管11之間設有供風機12吹出的 風通過的間隙,風機12為調速風機,所述風機12連接有調速控制開關。
220V市電經變壓器W降壓壓、流橋T整流,三端穩壓器7805穩壓后給各控制電路供電,感應人體紅外線:當紅外遙控芯片IC1接收到開關要遙控信號時,該傳感器的2腳輸出微弱的電信號,經電容C1耦合,三極管VT1放大后再經C2、R4、輸入到運算放大器IC1中,因IC1、C2、R4等元件構成比較器,當放大器IC3的1腳電位大于2腳電位時,其3腳輸出高電平,送入4個與非門電路中。電阻R6、電位器RP1、熱敏電阻R7構成電橋電路,用于檢測溫度的變化,通過調節RP1來改變溫度設定值,當氣溫高于設定值時,IC3的2腳電位低于1腳電位,IC3的3腳輸出高電平,送到與非門U1的2腳。四個與非門和電容C6、二極管D1組成延時驅動電路。在上述條件下,U1兩輸入端都為高電平,故輸出為低電平,經U2反相后輸出高電平,D1導通,C6被充電,當C6上的電位上升到高電平時。經U3、U4兩級反相后輸出高電平觸發單向晶閘管使其導通,半導體制冷塊G得電工作,將第一冷卻水管中的水溫降低,再通過風機制造出冷卻風,達到冷卻的目的。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