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置式磁水處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所屬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置式磁水處理器。
背景技術:
最近幾十年,人們為了降低工程造價,上馬快,普遍采用廉價的金屬材料焊制各種各樣的容器和管道,用以盛裝或輸送大量的冷熱水;涉及的范圍也遠遠地超越了電力、化工等少數傳統行業。但隨之而來的是,因快速結垢而在短期內即影響流量,從而造成難以克服的水循環系統的運行障礙。為了維持系統的持久運行,不惜重金配套上馬采用離子交換樹脂的軟化水設備以解決“垢”患。這種高的配套投入對熱電廠等大型能源企業無疑是必要的;但對只擁有少數幾臺空調、制冷設備的廣大中、小型企業來說,投入與主力設備平分秋色甚至高于主力設備的資金搞配套必使這些業主難上加難,而且此類設備的操作和維護較復雜,再生費用高,效率還很不穩定。即使大型能源企業,有錢配套上馬該設備,但地處全年高溫的南方或者雖地處北方,高溫季節也無法擺脫菌藻叢生所帶來的水、汽系統障礙的困擾,因為采用離子交換樹脂的軟化水設備不具備殺菌、滅藻的功能。目前現有含水液體殺菌滅藻大都采用紫外線殺菌、臭氧殺菌、二氧化氯滅藻、藥物滅藻。多數存在影響環保的問題。比如臭氧殺菌、當臭氧含量過高時,水中有氣味。二氧化氯雖有足夠強的氧化作用,但所引起的管路腐蝕問題較難解決。其他如藥劑殺菌等,除存在環境污染的問題外,方法本身還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海水養殖、淡水養殖中的被養殖生物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但磁力殺菌、滅藻,不但對菌、藻類有極強的殺滅作用,而且對被養殖生物有一定的促繁助長作用。原理與上述除、防垢完全一致。由于有時生產設備不能停機,故本實用新型安裝時不用生產設備停機,直接固定在使用設備上,它便于了安裝且外形結構簡單、節省空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除垢、防垢,又能強力殺菌、滅藻的內置式磁水處理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結構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內置式磁水處理器,外殼的殼體內縱向安裝多根不銹鋼管,每根不銹鋼管內安裝多塊磁件,每塊磁件相互間隔,間隔部分為間隔管,不銹鋼管安裝在外殼殼體兩端的支承裝置上。本實用新型采用最新高性能磁性材料和先進的磁路設計,本實用新型是以永磁鐵為材料的新一代高新技術產品,磁件分布由以前的管件分布在四周形式改為現在的成網格狀分布在管中間形式,本實用新型是以永磁鐵為材料的高新技術產品,磁件與磁件呈規則狀間隔開形成一簇,簇與簇之間呈網格狀排列,水流從網格中通過。它改進了磁路,增強了除垢、防垢、殺菌、滅藻的使用效果,使內置式磁水處理器的實際應用情況達到更佳狀態,讓水通過高強度磁場,在不改變水原有的化學成分的前提下,使水中礦物質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中性水本來是由許多種締合成鏈狀的大分子團所組成,但在通過強磁場并切割磁力線時,由于受磁極作用而導致水分子偶極矩增大并發生偏轉,使大分子團斷裂成大量細碎的單個水分子。它們強烈吸引并包圍了易在水中與酸根離子結成針狀結晶硬垢的Ca2+和Mg2+,使它們無法靠近受熱的管壁或容器壁,轉而以粒狀結晶體隨排污大流排出系統之外。與此同時,已附著在爐壁、管壁上的舊垢中的金屬離子,因受被激活的水分子的吸引而使舊垢逐漸開裂、疏松,最后自行脫落,這樣就達到了既除垢又防垢的目的。本關于含水液體殺菌、滅藻的手段,流體切割磁力線與固體不同,在流體內部能產生電流,導致其中部分水電解而產生單原子氧()。單原子氧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從而達到殺菌、滅藻的目的。而單原子氧又是不穩定的,極易兩兩結合成中性氧分子而增加水中的氧含量,對水生生物的發育、生長極其有利。本發明將按磁力曲線要求,規則排列許多高強度永久磁鐵塊并裝于封閉的不銹鋼管中。不銹鋼管套裝于能通過固定流量的規格更大的金屬管內,然后按銘牌水流方向整體固定在需要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管路系統。這便是關于本實用新型安裝的要義。具體結構見附圖。本實用新型在除、防垢和殺菌、滅藻等功能上,不僅可與傳統的鈉離子樹脂交換設備相比,而且可與現行諸多如化學藥劑法等法,甚至可與電子除垢法相比具有“投入產出比”大,經濟節能、無污染、價格低、不占場地、易于安裝、不需外加能源、不需專人維護、使用壽命長、運行可靠、效果明顯等特點。本實用新型除垢、防垢率達96%以上,殺菌、滅藻率可達98%以上。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圖2為圖1的I-I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內置式磁水處理器,兩端帶有法蘭6,外殼1的殼體內縱向安裝多根不銹鋼管3,每根不銹鋼管3內安裝多塊磁件4,每塊磁件4相互間隔,間隔部分為間隔管2,不銹鋼管3安裝在外殼1殼體兩端的支承裝置上。所述的支承裝置為兩端固定安裝不銹鋼管套5,如圖2所示,管套5內帶有格柵7,不銹鋼管3固定在不銹鋼管套的格柵7內,不銹鋼管套5外徑與外殼1內壁固定焊接,不銹鋼管3呈網格狀分布在外殼1的殼體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內置式磁水處理器,其特征是兩端帶有法蘭(6),外殼(1)的殼體內縱向安裝多根不銹鋼管(3),每根不銹鋼管(3)內安裝多塊磁件(4),每塊磁件(4)相互間隔,間隔部分為間隔管(2),不銹鋼管(3)安裝在外殼(1)殼體兩端的支承裝置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置式磁水處理器,其特征是支承裝置為兩端固定安裝不銹鋼管套(5),管套(5)內帶有格柵(7),不銹鋼管(3)固定在不銹鋼管套的格柵(7)內,不銹鋼管套(5)外徑與外殼(1)內壁固定焊接,不銹鋼管(3)成網格狀分布在外殼(1)的殼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置式磁水處理器,外殼的殼體內縱向安裝多根不銹鋼管,每根不銹鋼管內安裝多塊磁件,每塊磁件相互間隔,間隔部分為間隔管,不銹鋼管安裝在外殼殼體兩端的支承裝置上。本實用新型采用最新高性能磁性材料和先進的磁路設計,本實用新型磁件分布成網格狀分布在管中間,磁件與磁件呈規則狀間隔開形成一簇,簇與簇之間呈網格狀排列,水流從網格中通過。它改進了磁路,增強了除垢、防垢、殺菌、滅藻的使用效果,使內磁式水處理器的實際應用情況達到更佳狀態,讓水通過高強度磁場,在不改變水原有的化學成分的前提下,使水中礦物質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本實用新型除垢、防垢率達96%以上,殺菌、滅藻率可達98%以上。
文檔編號C02F1/48GK2668612SQ20042001837
公開日2005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19日
發明者王斌, 斌 王 申請人:王斌, 斌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