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保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對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的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多,其生活垃圾的衛生填埋是國內外常見的處理方法之一,但是,城市生活垃圾在衛生填埋時,由于垃圾中自帶的水分和地面降水的滲入,使垃圾填埋廠產生大量的滲濾液。該滲濾液中污染物種類多,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和難降解有機物。部分污染物濃度很高,而且隨著年度季節和填埋后的不同時段而變化,因而處理難度很大。自2006年國家頒布垃圾滲濾液新的、從嚴的排放標準以來,傳統的處理方法就很難做到達標排放,因而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不足之處在于達標排放時,設備投資大,運行費用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使其能夠減少設備投資,并且降低系統的運行費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1、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包括有垃圾滲濾液池1、隔柵2、曝氣池4、沉淀池5、污泥池6、過濾池8、反滲透膜處理池9、清水池10,并且,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2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1聯接,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4聯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5聯接,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6聯接,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7聯接,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8聯接,并且,污泥池6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點在于隔柵2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苛化池3,隔柵2設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2聯接;同時,垃圾滲濾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柵2的位置,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2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1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氣池4的位置,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2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2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曝氣池4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4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4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5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5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過濾池8的位置,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6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6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過濾池8的位置高于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7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7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8 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8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并且,根據生產運行的需要,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1、管道102、管道104、管道 106、管道107、管道108、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為大于0-0. 6米,一般選0.5米。同時,根據生產運行的需要,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5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為大于0-0. 6米,一般選0. 5米。而且,同時,為了安全運行和生產調度以及檢修設備的方便,也可以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1上設置液體截流閥201,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2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 202,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4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4,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6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6,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7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7,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8上設置有液體排出閥208 ;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3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 203。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5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205。根據生產規模的大小,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還可以增設運行設備沉淀池7,其沉淀池7的位置與沉淀池5的位置高低相同,同時,在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7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9傾斜聯接,其管道109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在沉淀池7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10傾斜聯接,其傾斜管道110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同時,在沉淀池7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11傾斜聯接,其傾斜管道11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當本系統需要增加運行設備沉淀池7時,也可以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9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9,同時,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11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11,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10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210。根據生產運行的需要,所述傾斜管道109、管道11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為大于0-0. 6米,一般為0. 5米。同時,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10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為大于0-0. 6米,一般為0. 5米。根本發明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可以設置車間廠房,將其所有設備即垃圾滲濾液池1、隔柵2、苛化池3、曝氣池4、沉淀池5和7、污泥池6、過濾池8、反滲透膜處理池9、清水池10布置于車間廠房內,同時,可以在各設備的頂部設置封閉蓋板。[0025]同時,在所述垃圾滲濾液池1的與滲濾液流入口聯接的管道上設置截流液體的總閘閥;在清水池10的排出管上設置截流閥。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中,隔柵2,能夠截流滲濾液中的大塊物質,如樹枝、石塊、塑料袋等,防止其進入后續處理環節。苛化池3,在其池內投放氫氧化鈣,其作用為1.破壞斷鏈。將污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分子鏈破壞,便于后續處理,變難降解為可降解;2.殺菌。各類垃圾帶的生物菌積蓄后會影響到后續用生物菌處理垃圾的功效,將這些復雜菌群滅殺,有利于后續工藝中有益菌的培養和繁殖;3.使有機氮進行氨化,為后續反應作準備;4.提高水的PH值,增加混凝劑的混凝效果;5.去除水中膠體物質,提高脫鹽水水質;6.氫氧化鈣與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等水處理劑與污水充分混合反應,除磷及去除懸浮物。苛化池3上裝有投放苛化混凝藥劑的加藥設備,池內設置有曝氣裝置,起攪動作用,使藥劑與水充分均勻接觸。經過該池處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約40 %~50%, NH3-N大約40 %~50%, 并為后續處理掃清了障礙。曝氣池4,主要作用為1.增加了處理水的溶解氧,使好氧菌能在適宜的溫度和氧環境中繁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并使垃圾滲濾液中高濃度游離氨從水中逸出,以降低污水中的氨氮濃度;2.分離了曝氣池中的亞鐵、錳等,同時使砷等發生共沉淀。池內設置有多排曝氣頭,由鼓風機將空氣鼓入,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便于好氧生物菌繁殖并吸收降解污染物。經過處理有效地降低了滲濾液中的BOD、COD和氨氮,同時還可以去除鐵、錳等金屬,使水質質量發生明顯改觀。經過該池處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約46% ~54%, NH3-N大約70%~80%, Te2+大約 55% -65% ο沉淀池5和7,主要利用沉淀作用,使清水與在曝氣池4內形成的絮凝體分離。在其沉淀池投放脫色劑,發揮無機絮凝劑的電中和及有機高分子的架橋作用,對前段工序尚未絮凝的污染物再次進行絮凝,使絮凝體大而密實,抗剪切性好,加快沉降速度。此外,脫色劑中含有高效殺菌成分,可以有效殺除水中細菌及其它微生物。沉淀池5和7內設置有刮泥機。沉淀池5和7為圓形,便于進水呈輻流狀運行,也便于刮泥機刮板圍繞圓心在池內底部運行。其清水即上清液經沉淀池5和7的上部設置的液體排出口至過濾池8,其沉淀物即污泥經沉淀池5和7的下部設置的液體排出口至污泥池 6。其污泥池6內設置有泥漿泵,將部分沉淀物即帶有生物菌的污泥,通過管道103回流到曝氣池4內繼續循環工作。過濾池8,是使輻流沉淀之后的上清液進入具有過濾、吸附作用的多種材料,對水中殘留的污染物進行過濾吸附,使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反滲透膜處理池9,為常規深度處理方法,由于前段工序處理水質較好,再采用反滲透膜處理工藝進行深度處理,可使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或優于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上述技術方案中,各處理池容積按處理垃圾滲濾液的量來確定。各處理池用混凝
6土構筑,其前一工序池比后一工序池高出大于0-0. 6米,液體從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動,用自然流代替機械推動流,使運行費用比傳統工藝降低50%左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使用上述技術方案,實現了使其達標排放時,能夠減少設備投資,并且降低系統的運行費用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
[0041]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系統結構平面示意圖。[0042]圖2是圖1中的A-A視圖。[0043]圖3是圖1中的C-C視圖。[0044]圖4是圖1中的B-B視圖。[0045]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系統結構平面示意圖。[0046]圖6是圖5和圖9中的A1-A1視圖。[0047]圖7是圖5中的C1-C1視圖。[0048]圖8是圖5中的B1-B1視圖。[0049]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系統結構平面示意圖。[0050]圖10是圖9中的C2-C2視圖。[0051]圖11是圖9中的4- 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在圖1圖2圖3圖4所示第一個實施例中,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包括有垃圾滲濾液池1、隔柵2、曝氣池4、沉淀池5、污泥池6、過濾池8、反滲透膜處理池9、清水池 10,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2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1聯接,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4聯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5聯接,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6聯接,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7聯接,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8聯接,并且,污泥池6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點在于隔柵2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苛化池3,隔柵2設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2聯接;同時,垃圾滲濾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柵2的位置0. 4米。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2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1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4米。同時,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氣池4的位置0. 4米。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2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2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4米。同時,曝氣池4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0. 4米。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4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4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4米。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0. 4米。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5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5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0. 4米。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過濾池8的位置0. 4米。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6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6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4米。同時,過濾池8的位置高于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0. 4米。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7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7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4米。同時,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0. 4米。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8 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8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4米。同時,為了生產調度的方便,在垃圾滲濾液池1的與滲濾液流入口聯接的管道上設置截流液體的總閘閥;在清水池10的排出管上設置截流閥。其設備隔柵2,能夠截流滲濾液中的大塊物質,如樹枝、石塊、塑料袋等,防止其進入后續處理環節。苛化池3,在其池內投放氫氧化鈣,其作用為1.破壞斷鏈。2.殺菌。3.使有機氮進行氨化。4.提高水的PH值,5.去除水中膠體物質,6.除磷及去除懸浮物。經過該池處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0D 、B0D5大約40% -50%,NH3-N大約40% -50%。曝氣池4,其主要作用為1.增加了處理水的溶解氧,2.分離了曝氣池中的亞鐵、 錳等,同時使砷等發生共沉淀。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便于好氧生物菌繁殖并吸收降解污染物。經過處理有效地降低了滲濾液中的BOD、COD和氨氮,同時還可以去除鐵、錳等金屬,使水質質量發生明顯改觀。經過該池處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約46% -54%, NH3-N 大約 70% -80%, Te2+ 大約 55% -65%。沉淀池5,利用沉淀作用,使清水與在曝氣池4內形成的絮凝體分離。在其沉淀池投放脫色劑,發揮無機絮凝劑的電中和及有機高分子的架橋作用,對前段工序尚未絮凝的污染物再次進行絮凝,使絮凝體大而密實,抗剪切性好,加快沉降速度。此外,脫色劑中含有高效殺菌成分,可以有效殺除水中細菌及其它微生物。其清水即上清液經沉淀池5的上部設置的液體排出口至過濾池8,其沉淀物即污泥經沉淀池5的下部設置的液體排出口至污泥池6。其污泥池6內設置有泥漿泵,將部分沉淀物即帶有生物菌的污泥,通過管道103回流到曝氣池4內繼續循環工作。過濾池8,是使輻流沉淀之后的上清液進入具有過濾、吸附作用的多種材料,對水中殘留的污染物進行過濾吸附,使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反滲透膜處理池9,為常規深度處理方法,由于前段工序處理水質較好,再采用反滲透膜處理工藝進行深度處理,可使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或優于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上述技術方案中,液體從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動,用自然流代替機械推動流,使運行費用比傳統工藝降低50%左右。[0079]實施例2在圖5圖6圖7圖8所示第二個實施例中,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包括有垃圾滲濾液池1、隔柵2、曝氣池4、沉淀池5、污泥池6、過濾池8、反滲透膜處理池9、清水池 10,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2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1聯接,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4聯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5聯接,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6聯接,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7聯接,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8聯接,并且,污泥池6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點在于隔柵2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苛化池3,隔柵2設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2聯接;同時,垃圾滲濾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柵2的位置0. 5米。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2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1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米。同時,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氣池4的位置0. 5米。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2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2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米。同時,曝氣池4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0. 5米。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4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4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米。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0. 5米。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5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5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0. 5米。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過濾池8的位置0. 5米。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6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6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米。同時,過濾池8的位置高于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0. 5米。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7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7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米。同時,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0. 5米。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8 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8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米。同時,為了生產調度的方便,在垃圾滲濾液池1的與滲濾液流入口聯接的管道上設置截流液體的總閘閥;在清水池10的排出管上設置截流閥。同時,為了安全運行和生產調度以及檢修設備的方便,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1 上設置液體截流閥201,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2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2,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4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4,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6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6,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7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7,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8上設置有液體排出閥208 ;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3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203。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5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205。其設備隔柵2,能夠截流滲濾液中的大塊物質,如樹枝、石塊、塑料袋等,防止其進入后續處理環節。苛化池3,在其池內投放氫氧化鈣,其作用為1.破壞斷鏈。2.殺菌。3.使有機氮進行氨化。4.提高水的PH值,5.去除水中膠體物質,6.除磷及去除懸浮物。經過該池處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0D 、B0D5大約40% -50%,NH3-N大約40% -50%。曝氣池4,其主要作用為1.增加了處理水的溶解氧,2.分離了曝氣池中的亞鐵、 錳等,同時使砷等發生共沉淀。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便于好氧生物菌繁殖并吸收降解污染物。經過處理有效地降低了滲濾液中的BOD、COD和氨氮,同時還可以去除鐵、錳等金屬,使水質質量發生明顯改觀。經過該池處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約46% -54%, NH3-N 大約 70% -80%, Te2+ 大約 55% -65%。沉淀池5利用沉淀作用,使清水與在曝氣池4內形成的絮凝體分離。在其沉淀池投放脫色劑,發揮無機絮凝劑的電中和及有機高分子的架橋作用,對前段工序尚未絮凝的污染物再次進行絮凝,使絮凝體大而密實,抗剪切性好,加快沉降速度。此外,脫色劑中含有高效殺菌成分,可以有效殺除水中細菌及其它微生物。其清水即上清液經沉淀池5的上部設置的液體排出口至過濾池8,其沉淀物即污泥經沉淀池5的下部設置的液體排出口至污泥池6。其污泥池6內設置有泥漿泵,將部分沉淀物即帶有生物菌的污泥,通過管道103回流到曝氣池4內繼續循環工作。過濾池8,是使輻流沉淀之后的上清液進入具有過濾、吸附作用的多種材料,對水中殘留的污染物進行過濾吸附,使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反滲透膜處理池9,為常規深度處理方法,由于前段工序處理水質較好,再采用反滲透膜處理工藝進行深度處理,可使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或優于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上述技術方案中,液體從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動,用自然流代替機械推動流,使運行費用比傳統工藝降低50%左右。實施例3在圖9圖6圖10圖11所示第三個實施例中,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包括有垃圾滲濾液池1、隔柵2、曝氣池4、沉淀池5和7、污泥池6、過濾池8、反滲透膜處理池9、 清水池10,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2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1聯接,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4聯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5聯接,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6聯接,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7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 109聯接,沉淀池7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10聯接,沉淀池7 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11聯接,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7聯接, 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8聯接,并且,污泥池6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點在于隔柵2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苛化池3,隔柵2設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2聯接;[0110]同時,垃圾滲濾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柵2的位置0. 55米。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2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1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氣池4的位置0. 55米。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2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2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曝氣池4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0. 55米。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4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4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0. 55米。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5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5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過濾池8的位置0. 55米。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6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6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其沉淀池7的位置與沉淀池5的位置高低相同,同時,在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7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的管道109傾斜聯接,其管道109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在沉淀池7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的管道110傾斜聯接,其傾斜管道110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在沉淀池7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的管道111傾斜聯接,其傾斜管道11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過濾池8的位置高于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0. 55米。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7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7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0. 55米。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8 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8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0. 55米。同時,為了生產調度的方便,在垃圾滲濾液池1的與滲濾液流入口聯接的管道上設置截流液體的總閘閥;在清水池10的排出管上設置截流閥。同時,為了安全運行和生產調度以及檢修設備的方便,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1上設置液體截流閥201,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2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2,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4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4,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6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6,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7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7,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 108上設置有液體排出閥208 ;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3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203。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5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205。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9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09,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11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211,在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10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210。其設備隔柵2,能夠截流滲濾液中的大塊物質,如樹枝、石塊、塑料袋等,防止其進入后續處理環節。苛化池3,在其池內投放氫氧化鈣,其作用為1.破壞斷鏈。2.殺菌。3.使有機氮進行氨化。4.提高水的PH值,5.去除水中膠體物質,6.除磷及去除懸浮物。經過該池處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0D 、B0D5大約40% -50%,NH3-N大約40% -50%。曝氣池4,其主要作用為1.增加了處理水的溶解氧,2.分離了曝氣池中的亞鐵、 錳等,同時使砷等發生共沉淀。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便于好氧生物菌繁殖并吸收降解污染物。經過處理有效地降低了滲濾液中的BOD、COD和氨氮,同時還可以去除鐵、錳等金屬,使水質質量發生明顯改觀。經過該池處理后的水可以除去CODfBOD5大約46% -54%, NH3-N 大約 70% -80%, Te2+ 大約 55% -65%。沉淀池5和7,利用沉淀作用,使清水與在曝氣池4內形成的絮凝體分離。在其沉淀池投放脫色劑,發揮無機絮凝劑的電中和及有機高分子的架橋作用,對前段工序尚未絮凝的污染物再次進行絮凝,使絮凝體大而密實,抗剪切性好,加快沉降速度。此外,脫色劑中含有高效殺菌成分,可以有效殺除水中細菌及其它微生物。其清水即上清液經沉淀池5和 7的上部設置的液體排出口至過濾池8,其沉淀物即污泥經沉淀池5和7的下部設置的液體排出口至污泥池6。其污泥池6內設置有泥漿泵,將部分沉淀物即帶有生物菌的污泥,通過管道103回流到曝氣池4內繼續循環工作。過濾池8,是使輻流沉淀之后的上清液進入具有過濾、吸附作用的多種材料,對水中殘留的污染物進行過濾吸附,使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反滲透膜處理池9,為常規深度處理方法,由于前段工序處理水質較好,再采用反滲透膜處理工藝進行深度處理,可使水質進一步提高,達到或優于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上述技術方案中,液體從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動,用自然流代替機械推動流,使運行費用比傳統工藝降低50%左右。
權利要求1.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包括有垃圾滲濾液池(1)、隔柵O)、曝氣池、沉淀池(5)、污泥池(6)、過濾池(8)、反滲透膜處理池(9)、清水池(10),并且,垃圾滲濾液池⑴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⑵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1)聯接,曝氣池⑷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4)聯接,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 聯接,沉淀池( 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6)聯接,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7)聯接,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8)聯接,并且,污泥池(6)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污泥回流管道(103),其特征在于隔柵(2)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苛化池(3),隔柵(2)設置于苛化池(3)的前上方位置,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2)聯接;同時,垃圾滲濾液池(1)的位置高于隔柵( 的位置,垃圾滲濾液池(1)的液體排出口與隔柵O)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1)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苛化池(3)的位置高于曝氣池的位置,苛化池(3)的液體排出口與曝氣池(4)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 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 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曝氣池的位置高于沉淀池(5)的位置,曝氣池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5)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4)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4)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污泥池(6)的位置,沉淀池(5)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 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 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同時,沉淀池(5)的位置高于過濾池(8)的位置,沉淀池(5)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6)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6)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過濾池(8)的位置高于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過濾池(8)的液體排出口與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7)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7)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位置高于清水池(10)的位置,反滲透膜處理池(9)的液體排出口與清水池(10)的液體流入口之間設置的管道(108)為傾斜聯接,其管道(108)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1)、管道(102)、管道(104)、管道(106)、管道(107)、管道(108)、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為大于0-0. 6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5)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為大于0-0. 6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1)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001),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 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002),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4)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004),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6)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006),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7)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007),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8)上設置有液體排出閥00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 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00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沉淀池(7),沉淀池(7)的位置與沉淀池( 的位置高低相同,同時,在曝氣池(4)的液體排出口與沉淀池(7)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09)傾斜聯接,其管道(109)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同時,在沉淀池(7)的污泥排出口與污泥池(6)的污泥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10)傾斜聯接,其傾斜管道(110)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同時,在沉淀池(7)的液體排出口與過濾池(8)的液體流入口之間用管道(111)傾斜聯接,其傾斜管道(11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管道(109)、管道(111)上液體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液體出口處的位置為大于0-0. 6米。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10)上污泥入口處的位置高于污泥出口處的位置為大于0-0. 6米。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09)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009),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11)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011),所述傾斜聯接的管道(110)上設置有污泥截流閥01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滲濾液池(1)、隔柵O)、苛化池(3)、曝氣池0)、沉淀池(5)、污泥池(6)、過濾池(8)、反滲透膜處理池(9)、清水池(10)的頂部均設置有封閉蓋板。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滲濾液池(1)的與液體流入口聯接的管道上設置有液體截流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屬于環保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對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的技術。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使其能夠減少設備投資,并且降低系統的運行費用。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有垃圾滲濾液池(1)、隔柵(2)、曝氣池(4)、沉淀池(5)、污泥池(6)、過濾池(8)、反滲透膜處理池(9)、清水池(10),其特點在于隔柵(2)與曝氣池(4)之間設置有苛化池(3),各處理池用混凝土構筑,其前一工序池比后一工序池高出大于0-0.6米,液體從前一工序池向后一工序池自然流動,用自然流代替機械推動流,使運行費用比傳統工藝降低50%左右。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
文檔編號C02F9/14GK202322571SQ20112048528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4日
發明者王庚平, 馬志文 申請人:山西朝陽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王庚平, 馬志文